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弘正学校初中学业水平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联考(二)
化学
注意事项:1.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栏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用2B铅笔在“考生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生号。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中,“五菜”所指的蔬菜能给人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维生素
2. 如图所示是芯片的“地基”——硅晶圆的制作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过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汉服承载了中国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下列制作汉服的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 尼龙 B. 涤纶 C. 聚酯纤维 D. 棉花
4.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海水中含有大量钠离子和氯离子,经晾晒除杂后可得NaCl。以NaCl为原料可制取、、NaOH、盐酸等。钠可冶炼金属钛:。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的俗名:苏打 B. 两个钠离子:
C. 表示:两个氯原子 D. 2O表示:两个氧元素
6. 钠冶炼金属钛的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易溶于水,可用于生产玻璃
B. 盐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 NaOH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于去除油污
D. 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8. 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大部分被用在电子工业,在国防军事、化工、光学、医学、高温超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据下图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铊属于金属元素 B. 铊元素符号为Tl
C. 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 D. 铊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
9. 如图所示是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钠后充分搅拌,可得80g溶液
C.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由c→a可加适量硝酸钠固体
10.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 废旧书籍、报纸分类回收,再利用
C.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 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11. 中国高铁纵横神州,驰骋天下。为保证列车安全行驶,车厢内应张贴的禁烟标志是
A. B.
C. D.
汽水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小明学习了化学后对制汽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自制汽水的相关探究”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回答下面小题。
12. 汽水的配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自制汽水配方 食品级小苏打1.5g、 食品级柠檬酸1.5g、 白糖7g 果汁适量、 白开水500mL
A. 小苏打是由和构成的 B. 小苏打与苏打是同一种物质
C. 柠檬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该自制汽水属于混合物
13. 同学们自制汽水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不规范的是
A. 称量小苏打 B. 添加白糖
C. 注入白开水 D. 摇匀
14.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 用燃气灶炒菜——燃气燃烧放热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水垢——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C. 花田施用草木灰(含)——溶液可使酚酞变红
D. 用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性——熟石灰能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
15. 英德红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茶中富含铁、氟、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上述四种元素中,缺少时易产生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
A. 铁 B. 氟 C. 碘 D. 硒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如图所示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其造型优美,设计精妙。古人点燃雁鱼灯时使用的是火折子,火折子是用草纸卷成密集的纸卷,并加入松香、硫磺等易燃物,用火点燃,再将火熄灭放入竹筒中,需要时取出,吹气即可燃。
(1)雁鱼灯灯体的材质为青铜,其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
(2)雁鱼灯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矮蚀,它的主要成分是,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吹气可以使火折子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
(4)雁鱼灯的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________(填“扩大”或“减小”)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黑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雁鱼灯中盛装的清水可以减少油的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请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17. 科普阅读
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挥发。作为室内装修最常见的污染物,其具有潜在的致敏、致癌性。温度对甲醛的释放有较大影响,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室内甲醛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不同温度下室内甲醛浓度变化
温度/℃ 23~25 25~27
甲醛浓度增长率/% 12.9 26.7 21.5 36.9
降低室内甲醛含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开窗通风,也可利用活性炭吸附,该方法是将甲醛从气态转化为固态存储,本质上并未改变其性质,因此当吸附接近饱和后,会有部分甲醛再次被释放,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化学降解法能彻底地去除甲醛,在甲醛催化分解材料的研究中,二氧化锰因其较高的低温催化活性和低毒、廉价等优势,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形态的二氧化锰(茧状、海胆状、鸟巢状)对甲醛的去除效果,其结果如图所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________(写出1点即可),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利用活性炭除去甲醛,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活性炭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是因为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甲醛浓度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利用活性炭吸附甲醛时,甲醛性质不改变
C. 在通常情况下,甲醛易挥发属于甲醛的物理性质
(4)观察上图,在80~180℃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相同时,________状去除甲醛效果最好。
18.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如图是本题涉及的部分实验装置及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收集一瓶并进行性质检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生成黑色固体 具有氧化性,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时集气瓶瓶底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
(5)用烧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连接压强传感器和一支装有20mL蒸馏水的注射器,如图乙所示。迅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CD段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
19. 科学探究
春节期间小睿同学看到长辈用“金粉”书写对联后,对“金粉”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取少量样品到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金粉”是一种具有颜料性质的金属粉末,大多由两种或三种熟知的金属组成。
【提出问题】“金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1:金、银;
猜想2:铜、锌、金;
猜想3:铜、铁、锌;
猜想4:铜、锌。
【实验验证】
(1)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试管底部有未溶物,溶液呈无色。同学得出猜想________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
【继续探究】
(2)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________,说明猜想2不成立。
(3)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足量打磨过的铝片,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有附着物,发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探究结论】猜想4成立
【反思评价】
(4)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中涉及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________反应,金属与________反应。
【拓展应用】
(5)某些不良商家以假乱真,用“假黄金”非法牟利,小睿同学为鉴定市面上某饰品是否为“真黄金”,取一小块样品放在空气中灼烧,现象是________。
20. 我国古代曾用两种方法炼铜:一是“湿法炼铜”,记载于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二是“火法炼铜”,用辉铜矿(主要成分是)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
(1)古代中国炼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竖炉法”炼铜是现代高炉炼铁工艺的启蒙。如图是春秋早期竖炉炼铜示意图。
①炼铜过程中从鼓风口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其受热分解成CuO、和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现代工业用黄铜矿火法炼铜的部分流程。
①木炭的主要作用是为燃烧提供热量和________。
②吹炼过程中,冰铜中的在高温下生成Cu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从环保角度分析,“火法炼铜”直接排放,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工厂生产过程中常用________(填“石灰浆”或“石灰水”)吸收炉气。
21. 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后过滤,将滤渣洗净、烘干后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金属元素在产物中显+2价)。固体质量与各步实验的时间关系如图。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
(2)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
(3)d点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联考(二)
化学
注意事项:1.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栏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用2B铅笔在“考生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生号。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中,“五菜”所指的蔬菜能给人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维生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D。
2. 如图所示是芯片的“地基”——硅晶圆的制作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过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中加碳、高温,有新物质高纯度硅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②中熔化、直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③中切断、切片,发生的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④中抛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汉服承载了中国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下列制作汉服的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 尼龙 B. 涤纶 C. 聚酯纤维 D. 棉花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聚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二氧化碳,丙为氢气,丁为一氧化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为甲烷,其化学式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二氧化碳,丙为氢气,丁为一氧化碳,这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甲为甲烷,丙为氢气,则由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2,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海水中含有大量钠离子和氯离子,经晾晒除杂后可得NaCl。以NaCl为原料可制取、、NaOH、盐酸等。钠可冶炼金属钛:。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的俗名:苏打 B. 两个钠离子:
C. 表示:两个氯原子 D. 2O表示:两个氧元素
6. 钠冶炼金属钛的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易溶于水,可用于生产玻璃
B. 盐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 NaOH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于去除油污
D. 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5. A 6. C 7. B
【解析】
【5题详解】
A、苏打为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该选项正确;
B、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2个钠离子的符号为2Na+,该选项不正确;
C、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该选项不正确;
D、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O表示两个氧原子,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6题详解】
钠冶炼金属钛的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7题详解】
A、碳酸钠可用于生产玻璃,并不是因为玻璃能溶于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盐酸具有较强的酸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则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该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可用于去除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能和油污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大部分被用在电子工业,在国防军事、化工、光学、医学、高温超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据下图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铊属于金属元素 B. 铊的元素符号为Tl
C. 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 D. 铊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表示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故该元素为铊元素,铊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右上方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铊的元素符号为Tl,不符合题意;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不符合题意;
D、铊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属于铊的性质描述,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到该信息,符合题意。
故选:D。
9. 如图所示是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钠后充分搅拌,可得80g溶液
C.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由c→a可加适量硝酸钠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b所对应的硝酸钠溶液是饱和溶液且a对应的硝酸钠溶解度大于b,因此溶质质量分数a>b;c位于溶解度曲线下方,则c所对应的硝酸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点溶液降温可转化为b点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b=c,综上溶质质量分数a>b=c,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30g,在该温度下向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钠后充分搅拌最多能溶解硝酸钠15g,因此可得到溶液质量为,错误;
C、由A选项分析可知,a、b所对应的硝酸钠溶液是饱和溶液,c所对应的硝酸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错误;
D、由c→a,即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向不饱和溶液中加适量硝酸钠固体,正确。
故选D。
10.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 废旧书籍、报纸分类回收,再利用
C.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 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B、废旧书籍、报纸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中国高铁纵横神州,驰骋天下。为保证列车安全行驶,车厢内应张贴的禁烟标志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不符合题意;
B、图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不符合题意;
C、图示标志是“禁止吸烟”,符合题意;
D、图示标志是“禁止烟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汽水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小明学习了化学后对制汽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自制汽水的相关探究”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回答下面小题。
12. 汽水的配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自制汽水配方 食品级小苏打1.5g、 食品级柠檬酸1.5g、 白糖7g 果汁适量、 白开水500mL
A. 小苏打是由和构成的 B. 小苏打与苏打是同一种物质
C. 柠檬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该自制汽水属于混合物
13. 同学们自制汽水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不规范的是
A. 称量小苏打 B. 添加白糖
C. 注入白开水 D. 摇匀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苏打为碳酸钠的俗称,两者不是同种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柠檬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自制汽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题详解】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该选项正确;
B、取用固体粉末时,先将瓶子倾斜,再用纸槽将药品送至瓶子底,将瓶子竖立,该选项正确;
C、注入白开水时,可将烧杯口紧挨瓶口倒入,该选项正确;
D、摇匀时,不能上下振荡,会使液体洒出,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14.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 用燃气灶炒菜——燃气燃烧放热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C. 花田施用草木灰(含)——溶液可使酚酞变红
D. 用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性——熟石灰能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燃气灶炒菜,是利用了燃气燃烧放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因为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溶解碳酸钙等沉淀,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花田施用草木灰,是因为草木灰中含碳酸钾,碳酸钾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与溶液可使酚酞变红无关,符合题意;
D、用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性,是因为熟石灰显碱性,能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英德红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茶中富含铁、氟、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上述四种元素中,缺少时易产生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
A. 铁 B. 氟 C. 碘 D. 硒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易患贫血,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患龋齿,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少硒易患表皮角化和癌症,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如图所示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其造型优美,设计精妙。古人点燃雁鱼灯时使用的是火折子,火折子是用草纸卷成密集的纸卷,并加入松香、硫磺等易燃物,用火点燃,再将火熄灭放入竹筒中,需要时取出,吹气即可燃。
(1)雁鱼灯灯体材质为青铜,其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
(2)雁鱼灯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矮蚀,它的主要成分是,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吹气可以使火折子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
(4)雁鱼灯的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________(填“扩大”或“减小”)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黑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雁鱼灯中盛装的清水可以减少油的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请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答案】(1)大 (2)+2
(3)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4) ①. 扩大 ②. C
(5)油燃烧放热,清水可吸收部分热量,温度越低油分子运动的速率越慢
【解析】
【小问1详解】
雁鱼灯灯体的材质为青铜,青铜是一种铜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
【小问2详解】
雁鱼灯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矮蚀,它的主要成分是,其中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设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解得,故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小问3详解】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所以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吹气可以使火折子复燃的原因是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小问4详解】
雁鱼灯的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说明燃料没有充分燃烧,因此应扩大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黑烟的主要成分是碳,化学式为C;
【小问5详解】
雁鱼灯中盛装的清水可以减少油的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是因为油燃烧放热,清水可吸收部分热量,而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油分子运动的速率越慢,故雁鱼灯中盛装的清水可以减少油的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17. 科普阅读
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挥发。作为室内装修最常见的污染物,其具有潜在的致敏、致癌性。温度对甲醛的释放有较大影响,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室内甲醛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不同温度下室内甲醛浓度变化
温度/℃ 23~25 25~27
甲醛浓度增长率/% 12.9 26.7 21.5 36.9
降低室内甲醛含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开窗通风,也可利用活性炭吸附,该方法是将甲醛从气态转化为固态存储,本质上并未改变其性质,因此当吸附接近饱和后,会有部分甲醛再次被释放,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化学降解法能彻底地去除甲醛,在甲醛催化分解材料的研究中,二氧化锰因其较高的低温催化活性和低毒、廉价等优势,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形态的二氧化锰(茧状、海胆状、鸟巢状)对甲醛的去除效果,其结果如图所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________(写出1点即可),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利用活性炭除去甲醛,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活性炭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是因为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甲醛浓度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利用活性炭吸附甲醛时,甲醛性质不改变
C. 在通常情况下,甲醛易挥发属于甲醛的物理性质
(4)观察上图,在80~180℃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相同时,________状去除甲醛效果最好。
【答案】(1) ①. 1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合理即可) ②. 40%
(2) ①. 吸附 ②.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AC (4)鸟巢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还可表示该分子的微观构成,则CH2O可表示1个甲醛分子,还可表示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小问2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则能除去甲醛;
活性炭的主要成分为碳单质,金刚石为碳,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小问3详解】
A、由表中内容可知,甲醛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短文可知,用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是将甲醛从气态转化为固态存储,物理性质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当温度相同时,鸟巢状二氧化锰去除甲醛效果最好。
18.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如图是本题涉及的部分实验装置及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收集一瓶并进行性质检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生成黑色固体 具有氧化性,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时集气瓶瓶底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
(5)用烧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连接压强传感器和一支装有20mL蒸馏水的注射器,如图乙所示。迅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CD段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A ②.
(3) ①. 火星四射 ②. ③. 未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4)C (5)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实验时集气瓶瓶底炸裂,可能的原因是:未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小问4详解】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需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C,C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小问5详解】
CD段压强减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19. 科学探究
春节期间小睿同学看到长辈用“金粉”书写对联后,对“金粉”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取少量样品到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金粉”是一种具有颜料性质的金属粉末,大多由两种或三种熟知的金属组成。
【提出问题】“金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1:金、银;
猜想2:铜、锌、金;
猜想3:铜、铁、锌;
猜想4:铜、锌。
【实验验证】
(1)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试管底部有未溶物,溶液呈无色。同学得出猜想________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
【继续探究】
(2)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________,说明猜想2不成立。
(3)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足量打磨过的铝片,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有附着物,发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探究结论】猜想4成立
【反思评价】
(4)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中涉及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________反应,金属与________反应。
【拓展应用】
(5)某些不良商家以假乱真,用“假黄金”非法牟利,小睿同学为鉴定市面上某饰品是否为“真黄金”,取一小块样品放在空气中灼烧,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 ①. 1 ②. 金、银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稀硫酸不会产生气泡 (2)固体全部变黑
(3)
(4) ①. 氧气 ②. 盐溶液 (5)变黑,为假黄金
【解析】
【小问1详解】
猜想1是金、银,金、银与稀硫酸都不反应,所以该同学根据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得出猜想1不成立;理由是金、银与稀硫酸都不反应,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
【小问2详解】
猜想2是铜、锌、金,由于金与氧气不反应,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固体全部变黑,说明没有金,即说明猜想2不成立;
【小问3详解】
猜想4是铜、锌,根据以上探究可知猜想4正确,过量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是稀硫酸与硫酸锌溶液的混合物,插入打磨过铝片(足量),铝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铝片与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锌,铝片表面有附着物,发生此现象的铝片与硫酸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金属与酸反应;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固体全部变黑,说明金属与氧气反应;向滤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足量)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有附着物,说明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盐)溶液反应;
【小问5详解】
铜锌合金中铜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氧化铜是黑色的。取一小块样品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则为假黄金。
20. 我国古代曾用两种方法炼铜:一是“湿法炼铜”,记载于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二是“火法炼铜”,用辉铜矿(主要成分是)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
(1)古代中国炼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竖炉法”炼铜是现代高炉炼铁工艺的启蒙。如图是春秋早期竖炉炼铜示意图。
①炼铜过程中从鼓风口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其受热分解成CuO、和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现代工业用黄铜矿火法炼铜的部分流程。
①木炭的主要作用是为燃烧提供热量和________。
②吹炼过程中,冰铜中的在高温下生成Cu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从环保角度分析,“火法炼铜”直接排放,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工厂生产过程中常用________(填“石灰浆”或“石灰水”)吸收炉气。
【答案】 ①. ②. 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 ③. ④. 提供还原剂 ⑤.
⑥. 酸雨 ⑦. 石灰浆
【解析】
【详解】“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①炼铜过程中需较高的温度,从鼓风口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产生更多的热量;
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放热,且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Cu2O中的铜还原出来,则木炭的主要作用除了提供热量外,还能提供还原剂。
②Cu2S在高温下生成Cu和SO2,则反应还需要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氢氧化钙微溶,则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很小,则应选用石灰浆吸收炉气。
21. 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后过滤,将滤渣洗净、烘干后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金属元素在产物中显+2价)。固体质量与各步实验的时间关系如图。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
(2)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
(3)d点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1)2.6g
(2)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是x
x≈009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09g
(3)CuO
【解析】
【小问1详解】
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酸溶后剩余固体为铜,则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4.2g-1.6g=2.6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故d点物质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九年级调研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吉林四模]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