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四)
化学答题卡
缺考填涂标记
学校:
姓名:
班级:
贴条形码区
1、
主观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
注
2、
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3、不得在打分框内书写、涂抹。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项
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口 X O
选择题
6 B CD
AB CD
7
AOB□CIDI
3
AOB□CID
8A□B□CD
4
AB CD
9OB CD□
5A B□C D□
10A□B CD□
非选择题
11.(1)
(2)
(3)
(4)
(5)
12.(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2024LNZK·HX
第1页(共2页)
【左烧杯】
【现象】
(3)
13.(1)
(2)
(3)
(4)
(5)
(6)
(7)
(8)
(9)
14.(1)
(2)
(3)
(4)
(5)
(6)
(7)
(8)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2024-LNZKHX
第2页(共2页)
保密★启用前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四)
化 学 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Mg-24 S-32 Cl-35.5 Fe-56 Zn-65 Cu-64 Ba-137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本题1分)以下是3D打印常用的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铝合金 B.碳粉 C.陶瓷 D.塑料
【答案】A
【详解】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碳粉不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本题1分)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是因为缺少
A.锌元素 B.铁元素 C.钙元素 D.碘元素
【答案】C
【详解】A、缺锌能够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故A错误;
B、人体缺铁容易患贫血症,故B错误;
C、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
D、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D错误。
故选C。
3.(本题1分)化学探究小组想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进行下列的实验操作,其中操作中错误的是
A.取用药品 B.添加药品
C.加热药品 D.滴加碱液
【答案】B
【详解】A、应用药匙取用固体,且取用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加入药品时,应先加入固体药品,然后加入液体药品,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本题1分)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红色的葡萄酒 B.淡蓝色的液氧
C.暗紫色的高锰酸钾 D.紫红色的金属铜
【答案】C
【详解】A、红色的葡萄酒是由水、酒精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淡蓝色的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紫色的高锰酸钾是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D、紫红色的金属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本题1分)下列灭火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答案】A
【详解】A、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是利用清除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是隔绝了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是利用清除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本题1分)如今智能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高性能触摸屏的制作离不开铟,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铟属于金属元素 B.铟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
【答案】B
【详解】A、根据元素中文名称可以判断元素的种类,铟为“钅”字旁,所以铟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所以铟原子的中子数为:115 49=66,故B错误;
C、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故C正确;
D、周期表中下面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故D正确。
故选B。
7.(本题1分)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雨水”——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变大 水分子数目增多
B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水分子停止运动
C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 “大雪”——降雪增多,可能积雪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变大,说明空气中的水分子数目增多,该选项解释正确;
B、不管是水,还是冰,水分子都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C、结霜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D、水变为雪的过程中,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故选A。
8.(本题1分)为探究X、X、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实验操作
现象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Y表面析出Z固体
A.X、Y、Z B.Y、X、Z C.X、Z、Y D.Z、Y、X
【答案】A
【详解】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Y的活动性在氢前;Y放入硫酸X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强于Y;Y放入硫酸Z溶液中,Y表面析出Z固体,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Z,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故选A。
9.(本题1分)为了实现“碳中和”,科学家将与一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醇,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甲和丁为氧化物
B.乙的化学式为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中,甲为CO2,含有碳、氧元素,丁为H2O,含有氢、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反应物中:甲中含有碳、氧元素;生成物中:丙为CH3OH,丁为H2O,含有碳、氢、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中应含有氢元素,且乙为单质,则乙为氢气,故B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10.(本题1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室温20℃)自制白糖晶体,操作过程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蔗糖溶解度/g 179.2 203.9 238.1
A.乙中溶液的质量小于300g B.乙中的溶液为蔗糖饱和溶液
C.丙中加入的X可以是硝酸铵 D.丙中烧杯内析出晶体179.2g
【答案】C
【详解】A、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3.9g,将200g蔗糖加入100g水中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则乙中溶液的质量为100g+200g=300g,故分析错误;
B、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3.9g,将200g蔗糖加入100g水中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分析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能使溶液温度降低,为了使蔗糖溶液的温度降低,可向水槽中加入硝酸铵,故分析正确;
D、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79.2g,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79.2g蔗糖,析出晶体最多200g﹣179.2g=20.8g,故分析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1.(本题9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短文回答问题
甲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它是装修中不可避免的装修污染,它广泛存在于板材的粘合剂和其他的家具中,然后不断地挥发,给家居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中的胺基结合,使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或称变性。当甲醛浓度在空气中达到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达到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时,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时,会立即致人死亡。因此,我国早已制定并执行着民用建筑环境污染物限量的标准(见表1)。
为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伤害,首先要从控制污染源做起,减少接触甲醛的机会,由于甲醛释放时间非常久,最长能够达到15年,把控好建材和家具的品质至关重要。其次,释放甲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甲醛的挥发受温度影响很大(表2所示),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把门窗先关后开,关窗有利于升温,几天后再开窗会更好的让甲醛的气味消散出去。第三,吸收甲醛。利用绿萝、吊兰、常春藤等植物吸收;利用活性炭其内部发达的孔隙结构能够捕捉甲醛分子,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利用央视推荐的紫加黑除甲醛,其氧化分解原理对甲醛较为有效,能够把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甲醛超标对家人的危害很大,装修新房时尽量简装修降低复合板材的使用度,根据甲醛的基本性质和合理除甲醛方法治理甲醛,只有室内甲醛低于国家标准才能够入住。
(1)甲醛由 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装修材料中的甲醛,由于具有 性,弥漫在空气中,成为不可避免的家居装修污染物;请另外再写出一点甲醛的物理性质 。
(3)甲醛对儿童、老人等影响最大,即使检测部门检测已达标的房间,儿童进入后也会发生轻微气喘,其原因 。
(4)利用活性炭捕捉甲醛分子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活性炭和紫加黑除甲醛的本质区别是 (从微观角度进行说明)。
(5)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不会对成年人造成任何伤害
B.减少甲醛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接触甲醛的机会
C.每天开窗通风,并恒温在,能够使甲醛很快释放完毕
D.房间内栽培绿萝、吊兰等绿植,既美化环境,又可以吸收甲醛
【答案】(1) 三 30
(2) 挥发 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
(3)检测部门检测的甲醛浓度达标值0.08mg/m3,大于儿童发生轻微气喘的0.06——0.07mg/m3
(4) 吸附 前者甲醛分子未改变,后者甲醛分子改变,生成新分子
(5)BD
【详解】(1)由甲醛的化学式HCHO可知,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1×2+12+16=30;
(2)甲醛具有挥发性,板材的粘合剂和其他的家具中甲醛,不断地挥发,成为不可避免的家居装修污染物;
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颜色、气味、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根据“当甲醛浓度在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和检测部门检测已达标的房间甲醇浓度为小于或等于0.08mg/m3可知,检测部门检测已达标的房间,儿童进入后也会发生轻微气喘,其原因是检测部门检测的甲醛浓度达标值0.08mg/m3大于儿童发生轻微气喘的0.06-0.07mg/m3;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将甲醛气体吸附,甲醛分子没有发生改变,而利用央视推荐的紫加黑除甲醛,其氧化分解原理对甲醛较为有效,能够把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活性炭和紫加黑除甲醛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的甲醛分子未变,后者甲醛分子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即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5)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甲醛会对成年人造成任何伤害,故A错误;
B、根据题中提供“甲醛释放时间非常久,最长能够达到15年”可知,减少甲醛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接触甲醛的机会,故B正确;
C、根据题中提供“表2所示,甲醛的挥发受温度影响很大”可知,甲醛的挥发受温度影响很大,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把门窗先关后开,关窗有利于升温,几天后再开窗会更好的让甲醛的气味消散出去,故C错误;
D、根据题中提供“第三,吸收甲醛。利用绿萝、吊兰、常春藤等植物吸收”可知,房间内栽培绿萝、吊兰等绿植,既美化环境,又可以吸收甲醛,故D正确。
故选BD。
12.(本题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围绕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和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
【溶液配制】
(1)实验室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
【实验活动】
(2)请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及分析
验证碱的部分化学性质 同学们将自制的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滴入到白色点滴板中,和1产生相同现象的是 (填序号)。这是因为液体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经测定溶液的pH=4,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可以 。
若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左边烧杯中应盛的是 ,观察到 现象,则能够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趣味实验】
(3)利用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制作了叶脉书签,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 性。
【答案】(1)4
(2) 3 OH-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NaCl、HCl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与右边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水 右边试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左边试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高
(3)腐蚀
【详解】(1)实验室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10%=4g;
(2)将自制的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滴入到白色点滴板中,和1产生相同现象的是3。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OH-);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烧杯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结束后,经测定溶液的pH=4,说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盐酸过量,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Cl、HCl;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若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左边烧杯中应盛的是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水,设置对比实验,观察到右边烧杯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左边高的现象,则能够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3)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利用氢氧化钠将树叶中果胶质腐蚀掉,利用此性质来制作叶脉书签。
13.(本题10分)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在化学上的杰出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将化学研究从定性转向定量。
(一)实验小组模拟拉瓦锡的实验,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取容积为250mL集气瓶,实验前加入50mL水,如图1所示。(集气瓶容积未划分,实验产生误差忽略不计。)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1中能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的现象是 。
(3)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数字设备分别测定了温度、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a点代表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B.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二)拉瓦锡通过定量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4)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 。
(三)实验小组的同学继续用红磷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气球,下端能与红磷接触。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质量。然后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引燃红磷。如图4所示。
(6)该实验中标志着化学反应发生的现象是 。
(7)某同学待装置冷却后,将其重新放回电子天平上,发现示数较反应前增大。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是 。
(8)该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9)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数字设备测定了实验过程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40
氧气体积分数/% 21 10 9 13 12 11 10 10 10 9 9 9
请结合数据分析,红磷最终熄灭的原因是 。
【答案】(1)
(2)集气瓶冷却打开弹簧夹,有约40mL水流入集气瓶
(3)A
(4)+2
(5)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6)冒出白烟,气球开始膨胀
(7)装置漏气
(8) 瓶塞被冲开 没有
(9)氧气浓度过低
【详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
(2)空气中约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250mL-50mL=200mL,氧气的体积约为:,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所以集气瓶冷却打开弹簧夹,有约40mL水流入集气瓶;
(3)A、压强的初始值为大气压,由图可知a点为压强值最低处,应为集气瓶完全冷却时,但还有没有达到止水夹时的压强,选项错误;
B、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选项正确;
C、由分析A可知,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选项正确;
D、结合分析A可知,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选项正确;
故选A;
(4)由图可知,一个氧化汞分子中含有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氧化汞的化学式为HgO,氧化汞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可以求出汞元素化合价为+2价;
(5)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故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6)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膨胀,标志着反应发生;
(7)示数变大可能是装置漏气,造成冷却时有空气进入锥形瓶,造成质量增重;
(8)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增大,所以该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冲开橡皮塞,起到调节气压的作用;
无论红磷是否足量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都是不变的,故没有影响;
(9)由图中信息可知红磷熄灭并不是氧气量不足,而是氧气的浓度低不能继续支持红磷燃烧造成的。
14.(本题11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金属化学性质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掌握该知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某实验小组同学以铝、铁、铜三种常见金属为例,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验证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依据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验证
【查阅交流】
(1)①铝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导致铝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点燃铁丝,能剧烈燃烧。
③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空气中,铜比铁耐腐蚀。
【得出结论】
(2)小组同学依据 ,得出结论:金属活泼性:Al>Fe>Cu。
任务二:利用金属与稀酸的反应进行验证
【进行实验】
(3)分别取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种金属片放在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图操作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铝片 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铁片
铜片 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反思评价】
(4)小组同学仔细分析实验后,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验不严密,理由是: 。
任务三:根据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进行验证
【进行实验】如图,分别取两片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放在试管中,滴加等量的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实验分析】
(5)实验①无明显现象;实验②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拓展延伸】
(6)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讨论后一致认为利用其他三种物质也可完成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探究,请写出其中一种组合的三种物质 。
任务四:对废液成分的探究
【讨论交流】
(7)若待实验②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晾干后发现增重0.1g,则反应掉的铁的质量 g。
(8)实验结束,为做好废液处理,小组同学将任务三中实验①②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内,观察到红色固体明显增多,由此可推断出,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一定有 。为了验证烧杯中可能存在的固体,下列可以选用的试剂有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亚铁溶液 C.氯化铜溶液 D.稀硫酸
【答案】(1)4Al+3O2=2Al2O3
(2)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3)铁片表面产生少量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4)所滴加酸的种类不同
(5) 铁片表面生成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绿色
(6)铝片、铜片、硫酸亚铁溶液
(7)0.7
(8) 氯化亚铁、氯化铝 CD/DC
【详解】(1)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结实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 2Al2O3,故填:4Al+3O2= 2Al2O3;
(2)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在空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铁在空气不能燃烧,在纯氧中点燃铁丝,能剧烈燃烧,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空气中,铜比铁耐腐蚀,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影响金属活泼性,故填: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3)铁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实验现象:铁片表面产生少量的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故填:铁片表面产生少量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4)实验中只是控制了三种金属片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没有控制酸的种类,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可靠,故填:所滴加酸的种类不同;
(5)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实验现象是:铁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 CuCl2= Cu + FeCl2,故填:铁片表面生成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绿色、Fe+CuCl2=FeCl2+Cu;
(6)利用铝片、铜片、硫酸亚铁溶液三种物质也可完成金属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探究,因为铝片可以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铝,铜不能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所以分别将铝片、铜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即可得出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故填:铝片、铜片、硫酸亚铁溶液;
(7)解:设参加反应的铁质量为x
x=0.7g,故填:0.7g;
(8)实验结束后,将实验①②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内,观察到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①中的铁片和②中过量的氯化铜又发生了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因此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一定有氯化亚铁、氯化镁(因为铁比镁的活动性弱,不能和氯化镁反应,氯化镁必定剩余),可能有氯化铜剩余;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含有铁,一定没有铝。
A、铁都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铁都不能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可以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如果有铁剩余,会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故C符合题意;
D、加入稀硫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有铁剩余,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证明固体中只有铜,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保密★启用前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四)
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A B A A C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9分】(1)三 30
(2)挥发 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
(3)检测部门检测的甲醛浓度达标值0.08mg/m3,大于儿童发生轻微气喘的0.06——0.07mg/m3
(4)吸附 前者甲醛分子未改变,后者甲醛分子改变,生成新分子
(5)BD
12.【10分】(1)4
(2) 3 OH-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NaCl、HCl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与右边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水
右边试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左边试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高
(3)腐蚀
13.【10分】(1)
(2)集气瓶冷却打开弹簧夹,有约40mL水流入集气瓶
(3)A
(4)+2
(5)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6)冒出白烟,气球开始膨胀
(7)装置漏气
(8)瓶塞被冲开 没有
(9)氧气浓度过低
14.【11分】(1)4Al+3O2=2Al2O3
(2)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3)铁片表面产生少量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4)所滴加酸的种类不同
(5)铁片表面生成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绿色
(6)铝片、铜片、硫酸亚铁溶液
(7)0.7
(8)氯化亚铁、氯化铝 CD/DC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保密★启用前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四)
化 学 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Mg-24 S-32 Cl-35.5 Fe-56 Zn-65 Cu-64 Ba-137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本题1分)以下是3D打印常用的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铝合金 B.碳粉 C.陶瓷 D.塑料
2.(本题1分)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是因为缺少( ▲ )
A.锌元素 B.铁元素 C.钙元素 D.碘元素
3.(本题1分)化学探究小组想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进行下列的实验操作,其中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取用药品 B.添加药品 C.加热药品 D.滴加碱液
4.(本题1分)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红色的葡萄酒 B.淡蓝色的液氧
C.暗紫色的高锰酸钾 D.紫红色的金属铜
5.(本题1分)下列灭火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
A.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6.(本题1分)如今智能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高性能触摸屏的制作离不开铟,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铟属于金属元素 B.铟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
7.(本题1分)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 “雨水”——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变大 水分子数目增多
B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水分子停止运动
C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 “大雪”——降雪增多,可能积雪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8.(本题1分)为探究X、X、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实验操作
现象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Y表面析出Z固体
A.X、Y、Z B.Y、X、Z C.X、Z、Y D.Z、Y、X
9.(本题1分)为了实现“碳中和”,科学家将与一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醇,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甲和丁为氧化物
B.乙的化学式为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10.(本题1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室温20℃)自制白糖晶体,操作过程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温度/℃ 0 20 40
蔗糖溶解度/g 179.2 203.9 238.1
A.乙中溶液的质量小于300g B.乙中的溶液为蔗糖饱和溶液
C.丙中加入的X可以是硝酸铵 D.丙中烧杯内析出晶体179.2g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本题9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短文回答问题
甲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它是装修中不可避免的装修污染,它广泛存在于板材的粘合剂和其他的家具中,然后不断地挥发,给家居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中的胺基结合,使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或称变性。当甲醛浓度在空气中达到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达到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时,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时,会立即致人死亡。因此,我国早已制定并执行着民用建筑环境污染物限量的标准(见表1)。
为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伤害,首先要从控制污染源做起,减少接触甲醛的机会,由于甲醛释放时间非常久,最长能够达到15年,把控好建材和家具的品质至关重要。其次,释放甲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甲醛的挥发受温度影响很大(表2所示),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把门窗先关后开,关窗有利于升温,几天后再开窗会更好的让甲醛的气味消散出去。第三,吸收甲醛。利用绿萝、吊兰、常春藤等植物吸收;利用活性炭其内部发达的孔隙结构能够捕捉甲醛分子,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利用央视推荐的紫加黑除甲醛,其氧化分解原理对甲醛较为有效,能够把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甲醛超标对家人的危害很大,装修新房时尽量简装修降低复合板材的使用度,根据甲醛的基本性质和合理除甲醛方法治理甲醛,只有室内甲醛低于国家标准才能够入住。
(1)甲醛由 ▲ 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 。
(2)装修材料中的甲醛,由于具有 ▲ 性,弥漫在空气中,成为不可避免的家居装修污染物;请另外再写出一点甲醛的物理性质 ▲ 。
(3)甲醛对儿童、老人等影响最大,即使检测部门检测已达标的房间,儿童进入后也会发生轻微气喘,其原因 ▲ 。
(4)利用活性炭捕捉甲醛分子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 性;活性炭和紫加黑除甲醛的本质区别是 ▲ (从微观角度进行说明)。
(5)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醛不会对成年人造成任何伤害
B.减少甲醛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接触甲醛的机会
C.每天开窗通风,并恒温在,能够使甲醛很快释放完毕
D.房间内栽培绿萝、吊兰等绿植,既美化环境,又可以吸收甲醛
12.(本题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围绕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和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
【溶液配制】
(1)实验室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 g。
【实验活动】
(2)请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及分析
验证碱的部分化学性质 同学们将自制的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滴入到白色点滴板中,和1产生相同现象的是 ▲ (填序号)。这是因为液体中都含有 ▲ (填离子符号)。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反应结束后,经测定溶液的pH=4,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 (填化学式)。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可以 ▲ 。
若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左边烧杯中应盛的是 ▲ ,观察到 ▲ 现象,则能够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趣味实验】
(3)利用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制作了叶脉书签,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 ▲ 性。
13.(本题10分)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在化学上的杰出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将化学研究从定性转向定量。
(一)实验小组模拟拉瓦锡的实验,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取容积为250mL集气瓶,实验前加入50mL水,如图1所示。(集气瓶容积未划分,实验产生误差忽略不计。)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图1中能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的现象是 ▲ 。
(3)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数字设备分别测定了温度、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a点代表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填序号)。
A.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B.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二)拉瓦锡通过定量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4)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价。
(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 ▲ 。
(三)实验小组的同学继续用红磷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气球,下端能与红磷接触。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质量。然后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引燃红磷。如图4所示。
(6)该实验中标志着化学反应发生的现象是 ▲ 。
(7)某同学待装置冷却后,将其重新放回电子天平上,发现示数较反应前增大。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是 ▲ 。
(8)该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 ,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 ▲ (填“有”或“没有”)影响。
(9)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数字设备测定了实验过程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40
氧气体积分数/% 21 10 9 13 12 11 10 10 10 9 9 9
请结合数据分析,红磷最终熄灭的原因是 ▲ 。
14.(本题11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金属化学性质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掌握该知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某实验小组同学以铝、铁、铜三种常见金属为例,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验证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依据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验证
【查阅交流】
(1)①铝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导致铝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点燃铁丝,能剧烈燃烧。
③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空气中,铜比铁耐腐蚀。
【得出结论】
(2)小组同学依据 ▲ ,得出结论:金属活泼性:Al>Fe>Cu。
任务二:利用金属与稀酸的反应进行验证
【进行实验】
(3)分别取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种金属片放在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图操作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铝片 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铁片 ▲
铜片 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反思评价】
(4)小组同学仔细分析实验后,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验不严密,理由是: ▲ 。
任务三:根据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进行验证
【进行实验】如图,分别取两片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放在试管中,滴加等量的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实验分析】
(5)实验①无明显现象;实验②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拓展延伸】
(6)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讨论后一致认为利用其他三种物质也可完成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探究,请写出其中一种组合的三种物质 ▲ 。
任务四:对废液成分的探究
【讨论交流】
(7)若待实验②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晾干后发现增重0.1g,则反应掉的铁的质量 ▲ g。
(8)实验结束,为做好废液处理,小组同学将任务三中实验①②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内,观察到红色固体明显增多,由此可推断出,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一定有 ▲ 。为了验证烧杯中可能存在的固体,下列可以选用的试剂有 ▲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亚铁溶液 C.氯化铜溶液 D.稀硫酸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