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湖南)2


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湖南)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1.(3分)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2.(3分)归纳与总结是提炼化学观念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归纳与总结 化学知识
A 化学与概念 ①倡导低“碳”生活,这里的“碳”指碳单质 ②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碘元素
B 化学与安全 ①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C 化学与计量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氧气
D 化学与分类 ①冰水混合物、干冰、液态氧属于纯净物 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A.A B.B C.C D.D
3.(3分)古代诗词谚语富载化学知识,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滴水成冰 C.木已成舟 D.火上浇油
4.(3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如图所示,探究氧气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如图所示,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是需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
C.如图所示,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高低
D.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5.(3分)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铜锈蚀产生铜绿的条件实验,铜片上最不易产生铜绿的是(  )
A. B. C. D.
6.(3分)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Zn、Fe中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
B.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C.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7.(3分)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g,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94 B.176 C.118 D.412
8.(3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中含有O5分子
C.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9.(3分)小科通过抖音号“胜哥课程”观看了《H与He》等化学视频后,对化学用语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个钾元素 B.——铁离子
C.——硫酸钾 D.——碳元素的化合价
10.(3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现象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 试管内有氢气、氧气产生 试管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打开弹簧夹,瓶内液面升至刻度1
结论 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A.A B.B C.C D.D
11.(3分)在制取氢气( )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12.(3分)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某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有3种氧化物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13.(3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施用适量磷肥
D.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14.(3分)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不符合题意的是(  )
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C 浓硫酸 水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A.A B.B C.C D.D
15.(3分)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棉花 灼烧,闻气味
B 检验碳酸盐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C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Cl2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 分离KCl和MnO2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5题,共30分)
16.(5分)CH4在加热条件下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规范实验(夹持装置省略)。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①如气体X为CH4,实验中,A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装置中氢氧化钙的作用是   。
②如气体X由H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实验中,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气体X的组成情况是   。
③如气体X为某火箭燃料,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已知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如燃料X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摩尔质量为32g/mol,则X的化学式为   。
17.(8分)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5分)①氢氧化钙:   ;
②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③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   ;:   。
(2)(3分)化学技术驱动“碳达峰、碳中和”。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依次发生过程Ⅰ和Ⅱ,“→”表示从反应物到生成物。
①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过程Ⅱ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③该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18.(6分)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溶解度曲线的课程后,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时物质的溶解度是   。
(2)(1分)在时,将足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恒温蒸发水后,它们析出的晶体的质关系为   。
(3)(1分)在时,将质量均为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4)(2分)写出符合曲线特点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   。
(5)(1分)将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19.(6分)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1分)李白的草书《上阳台帖》能保存至今,原因是碳的化学性质   。
(2)(1分)锁芯因生锈转动不灵活,可以向其中加入铅笔芯粉末,这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   (填物质名称)有滑腻感。
(3)(3分)生理盐水是 0.9%的氯化钠溶液,该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分散在水中,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   。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填“温度”或“压强”)有关。
(4)(1分)“南昌舰”在 2024 年 1 月 8 日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为了探究舰船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填序号,双选)。
①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②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 CuCl2溶液
③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20.(5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请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O32- Cl-
K+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 溶
Cu2+ 不 溶 不 溶
(1)(2分)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的化学式为   ,形成复合肥料的化学式为   。
(2)(2分)KOH溶液和Ba(NO3)2溶液   (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   。
(3)(1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____ 。
A.OH-、H+、Ba2+、NO B.OH-、Ba2+、K+、Cl-
C.CO 、K+、Ba2+、Cl- D.CO 、Cu2+、NO 、K+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0分)
21.(10分)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无土栽培的重要物质是植物生长营养液,鹏鹏从家中拿来一瓶用于种植甜瓜的浓缩营养液(无色),大家一起对这种营养液展开了研究。已知该浓缩营养液的配方如下:
营养液A 营养液B
肥料名称 硝酸钙 硝酸钾 磷酸二氢铵 硫酸镁
溶质的质量分数(%) 9.45 8.08 1.53 4.93
(1)(2分)活动一:检验营养液的酸碱性
【收集证据】
1组同学测定营养液A的pH,操作是   ,测得其pH   7(填“>”“<”或“=”),证明营养液A呈中性。
(2)(4分)2组同学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   ,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质疑评价】鹏鹏对2组同学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   。为证明2组同学的结论正确,应将操作方法修改为  。
(3)(2分)活动二:分析营养液的使用方法
【分析交流】浓缩营养液不能直接用于蔬菜种植,需加水稀释:取营养液Al0g,向其中加入990g水,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稀释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   。
(4)(2分)活动三:研究营养液的结晶原因
同学们进行完上述活动后,将剩余的营养液A敞口放在窗外,儿天后打扫卫生时发现,营养液A中出现了少量晶体,这是为什么呢?
【查阅资料】硝酸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02 115 129 138 149 189
【小组讨论】原营养液A属于硝酸钙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其敞口放在窗外,出现晶体的原因可能是   。
22.(10分)如图是教材中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A装置是过滤装置,请改正图中一处错误:   ;
(2)(2分)B装置是验证物质燃烧的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3)(2分)C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该实验中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   。
(4)(4分)D装置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四、计算题(共1题,共5分)
23.(5分)水泥厂新进一批石灰石原料,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200.0g 18.0 g 211.4 g
(1)(1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4分)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该反应时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B、由题图可得,反应前有2个分子,反应后有3个分子,分子个数改变了,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进行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①倡导低“碳”生活,这里的“碳”指二氧化碳,说法错误,②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碘元素,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正确;②室内起火,不能立即开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说法正确,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 ①冰水混合物、干冰、液态氧属于纯净物,说法正确,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与物质,生活中安全知识,物质中最多知识,物质的分类知识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花香四溢体现微粒的运动性,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滴水成冰只改变了状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火上浇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据此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该实验可探究氧气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A答案正确;
B、两支试管中的铁钉都没有生锈,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答案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要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可以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C答案错误;
D、蘸有酒精的玻璃棒能燃烧,蘸有水的玻璃棒不能燃烧,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氧气浓度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分析;
B、根据两支试管中的铁钉都没有生锈,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解: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铜锈),故缺少某一中反应物都不会产生铜锈。
A、该装置中有大量的氧气,但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且生石灰和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故最不宜反应生成铜锈,符合题意;
B、该装置中具有反应物中的水,但没有二氧化碳和氧气,故不宜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中有水、氧气、和二氧化碳,满足铜生锈的条件,铜片容易生锈,故不符合题;
D、该装置中具有铜生锈的条件是有水和氧气,铜要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锈的反应原理来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锌和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的关系为: Zn ——H2, Fe ——H2
65 2 56 2
可知等质量的 Zn和 Fe分别与 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Fe比Zn多,故选项A对应关系正确;
B、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溶液中 KNO3 的质量不会变化,溶液的质量不会变化,故选项B对应关系不正确;
C、 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红磷开始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当红磷燃烧至瓶内氧气耗尽且冷却后,压强减少并小于开始的压强,故选项C对应关系正确;
D、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随着氧气的放出,固体质量减小,氯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氯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氧气不再放出为止,故选项D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 Zn、Fe 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量的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 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的质量变化和不变的因素来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在原子结构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序数为118,则其核外电子数也为118,故答案选择C。
【分析】结合原子结构的数量关系解答题目。
8.【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青蒿素中有三种元素,A选项说法错误;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青蒿素中不含O5分子,B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选项说法正确;
D、青蒿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22)=180:22=90:11,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B、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C、根据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A、元素不讲个数,只讲种类,而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故表示2个钾原子,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表示铁离子,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硫化钾是由钾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硫化钾的化学式表示为 ,而硫酸钾是由钾、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来解答;
B、根据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来解答;
C、根据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读法是某化某来解答;
D、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甲烷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A答案错误;
B、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多,二者的体积比为1:2,证明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成分需要再进行检验。B答案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试管内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答案正确;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倒流进集气瓶内,流进去的水约为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多,二者的体积比为1:2分析;
C、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采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有: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为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烧杯中的液面下,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形成气泡,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符合题意;
B、锌粒为固体颗粒,加入到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起锌粒放置在试管口,再缓缓的竖起试管,使锌粒慢慢划入试管底部,图中试管竖放,直接将锌粒放入,有可能会将试管底部打破,B不符合题意;
C、倾倒法加入液体试剂稀硫酸的操作为取下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使试剂瓶的标签向着手心, 图中瓶盖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有可能造成试剂的污染且瓶口残留的液体可能会流下腐蚀标签,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为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烧杯中的液面下,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分析;
B、根据块状固体取用时试管平放,用镊子夹起锌粒放置在试管口,再缓缓的竖起试管分析;
C、根据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使试剂瓶的标签向着手心分析;
D、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故A选项错误。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是分子,故B选项错误。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项错误。
根据题目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选项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 D
【分析】A选项 根据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组成进行解答分析。
B选项根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俗称,呈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不符合题意;
B、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不符合题意;
C、 农作物补充磷肥可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不符合题意;
D、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
B、根据维生素A与人体的关系分析;
C、根据磷肥的作用分析;
D、根据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
【解析】【解答】A项,盐酸与锌粒反应生成氢气,可以使气球变鼓。A错误;
B项,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得瓶内气压变小,使气球变得更瘪。B正确;
C项,浓硫酸滴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使气球鼓起。C错误;
D项,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气球膨胀。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分析,滴入液体之后气球变鼓这说明滴入药品与烧瓶内药品让烧瓶内部气压变大。但是本题让选不正确的,所以选择选项时应注意是消耗瓶内气体的才为正确答案。
15.【答案】B
【知识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鉴别羊毛和棉花,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由烧纸气味的是棉花,该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检验碳酸盐,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但是不能确定该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所以还要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样品碳酸盐,B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符合题意;
C、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Cl2 ,加热适量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NaCl 和碳酸钙沉淀,最后过滤,把碳酸钙过滤掉,滤液就是氯化钠溶液,C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
D、 分离KCl和MnO2固体,先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液蒸发结晶,D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羊毛和棉花灼烧之后的气味不同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 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NaCl 和CaCO3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D、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一 一分开,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进行分析解答;
16.【答案】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CuSO4+5H2O=CuSO4 5H2O;检验并吸收产物中的二氧化碳;H2、CH4或CH4;N2H4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因为CH4在加热条件下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所以实验中,A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 5H2O;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C装置中氢氧化钙的作用是检验并吸收产物中的二氧化碳,故填: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CuSO4+5H2O=CuSO4 5H2O;检验并吸收产物中的二氧化碳;
(2)如气体X由H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实验中,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气体X中一定含有甲烷,可能含有氢气,因此气体X的组成情况是H2、CH4或CH4,故填:H2、CH4或CH4;
(3)因为X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即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C说明反应生成水,说明X中含有氢元素,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即氮气,说明X中含有氮元素,燃料X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由氢元素和氮元素组成,如果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个氮原子,则含有18个氢原子,不存在这样的物质,如果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则含有4个氢原子,X的化学式是N2H4,如果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氮原子,3个氮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42,不符合要求,因此燃料X的化学式为N2H4,故填:N2H4。
【分析】(1)甲烷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
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
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2)实验中,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气体X中含有碳元素。
(3)物质的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17.【答案】(1);;中的化合价为价;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2);分解反应;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①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则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②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每一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8、6,则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
③ 中的数字2含义为: 中的化合价为价 ; 中的数字2含义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的数字2含义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故答案为: 中的化合价为价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2)①过程Ⅰ为FeO和CO2反应生成C和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②过程Ⅱ为Fe3O4反应生成O2和FeO,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为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③该过程中,FeO先消耗后生成,可循环利用,故答案为:FeO。
【分析】(1)①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
②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每一层的电子分别为2、8、6;
③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由图可知,过程Ⅰ为FeO和CO2反应生成C和Fe3O4,过程Ⅱ为Fe3O4反应生成O2和FeO。
18.【答案】(1)
(2)
(3)、
(4);
(5)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解: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减小。
(1)时物质的溶解度是25g。
(2)在时,B的溶解度大于A等于C的溶解度,那么每一克水中溶解B的质量大于A等于C。现将该温度下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恒温蒸发水,析出的晶体D质量是B大于A等于C,则答案为: 。
(3)在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且AB的溶解度都大于25g,C的溶解度小于25g。现将质量均为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A物质和B物质不能形成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小于25g,故C可以形成饱和溶液,且还有少量的C未溶解完。故答案为:A、B。 (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氧气或二氧化碳。
(5)在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它们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现将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时,A、B均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A、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降低,C物质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那么在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而A物质在时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在时的溶解度,故在时的A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在时的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 。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查找某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来解答;
(2)根据同一温度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以及溶解度的含义来解答;
(3)根据时,A、B的溶解度大于25g,C的溶解度小于25g来解答;
(4)根据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来解答;
(5)根据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来解答。
19.【答案】(1)在常温下稳定
(2)石墨
(3)NaCl;乳化##乳化现象;压强
(4)①②##②①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李白的草书《上阳台帖》能保存至今,原因是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
故答案为:常温下稳定;
(2)石墨是深灰色固体,具有滑腻感,常用作铅笔芯;
故答案为:石墨;
(3)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打开可乐瓶盖后,瓶内压强变小,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故答案为:NaCl ;乳化或乳化现象 ;压强;
(4) ①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有气泡产生,证明Fe>H,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再加铜粉,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不能与氯化亚铁反应,证明CuFe,可以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为:Zn>Fe>Cu ;故①符合题意;
②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铁不能与ZnCl2反应,证明Zn>Fe,再加入 CuCl2溶液,铁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说明Fe和CuCl2反应生成Cu和FeCl2,从而证明Fe>Cu,可以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为:Zn>Fe>Cu ;故②符合题意;
③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不能与氯化锌反应,从而证明Zn>Cu,再加入铁粉,也无明显现象,说明铁也不会氯化锌反应,从而证明Zn>Fe,不能证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②或②①。
【分析】(1)根据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生理盐水的溶质是氯化钠,洗洁精去油污的原理,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20.【答案】(1);
(2)不能;不能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3)B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1)由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知,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为氢氧化铜,化学式为: ,形成的复合肥料为硝酸钾,化学式为: 。
(2)KOH溶液和 溶液不能反应,理由是:不能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3)A、由于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了水,故A不能大量共存;
B、离子间不能结合形成气体、水和沉淀,故B能大量共存;
C、由于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结合形成了碳酸钡沉淀,故C不能大量共存;
D、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铜离子结合形成了碳酸铜沉淀,故D不能大量共存。故填:B。
【分析】(1)碱是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
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3)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就不能共存。
21.【答案】(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营养液,然后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出现颜色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2)无色酚酞不变色;中性溶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许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3)0.0945;玻璃棒
(4)不饱和;水分蒸发,过多的硝酸钙晶体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解析】【解答】(1)1组同学测定营养液A的pH,操作应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营养液,然后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出现颜色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测得其pH=7,证明营养液A呈中性。
(2)①2组同学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不变色,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②鹏鹏对2组同学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中性溶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③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为证明2组同学的结论正确,应将操作方法修改为: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许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④10g营养液A中Ca(NO3)2的质量为:,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⑤分析硝酸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营养液A属于硝酸钙的不饱和溶液;⑥将其敞口放在窗外,出现晶体的原因可能是:水分蒸发,过多的硝酸钙晶体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分析】(1)测定溶液pH的操作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营养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出现颜色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中性溶液的pH=7;
(2)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根据计算;
(4)营养液A属于硝酸钙的不饱和溶液。
22.【答案】(1)应用玻璃棒引流
(2)可燃物要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4)不能;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使反应后的总质量减小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在过滤操作中,不能将带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内,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填:应用玻璃棒引流;
(2)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水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温度也相同,因此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要与氧气接触,故填:可燃物要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故填: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4)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反应是在敞口容器内进行的,所以使反应后的总质量减小,故不能用此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填:不能;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使反应后的总质量减小。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要求来分析;
(2)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要求来分析;
(4)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来分析。
23.【答案】(1)6.6g
(2)解:设CaCO3的质量为x,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3.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00.0g+18.0g-211.4g=6.6g。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物的质量-剩余物的质量。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郴州市2024届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监测(郴州四模)生物试题!

下一篇: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南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