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成都)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题;共48分)
1.(3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更直观。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2.(3分)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
A.纯碱 碱 制玻璃 B.生石灰 氧化物 补钙剂
C.食盐 盐 除铁锈 D.火碱 碱 造纸
3.(3分)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B.白色硫酸铜吸水后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4.(3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氧气中少量氢气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探究某可燃性气体是否含有氧元素 点燃可燃性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
D 检验碳酸钙高温分解是否完全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A B.B C.C D.D
5.(3分)判断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探究物质溶于水时吸放热情况 探究铁钉锈蚀条件 测定空气中含量
A.A B.B C.C D.D
6.(3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氧气和臭氧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7.(3分)2023年8月23日,日本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核污染水中含多种放射性元素,其中有一种危害较大的碘-131(131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为53,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31 B.53 C.184 D.78
8.(3分)“书香”含有糖醛(C5H4O2),测定糖醛的含量可以检测书籍年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糖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糖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糖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5%
9.(3分)钼是组成眼睛虹膜的元素之一,虹膜可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D.+7
10.(3分)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化学视频,只见“胜哥”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 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图二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bc段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
C.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D.cd段二氧化碳气体输出
11.(3分)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12.(3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则在反应中不可能出现新原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氢气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13.(3分)现有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完全反应,得到固体质量为,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14.(3分)赤红壤的在5.0-5.5之间,土壤中铁元素含量丰富。下列有关赤红壤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赤红壤中的铁元素往往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可以通过来调节改良赤红壤的酸碱环境
C.赤红壤适合种植碱性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
D.可以用NaOH改良赤红壤的弱酸性
15.(3分)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试液,产生的现象如表。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稀盐酸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A.AgNO3溶液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MgSO4溶液
16.(3分)在Na+物质的量浓度为0.9mol/L的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I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
②将实验①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
③在实验②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③能确定一定不存在
B.K+一定存在,且c(K+)≤1.3mol/L
C.实验①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D.实验①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1分)
17.(11分)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溶解度曲线的课程后,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分)点的含义是 。
(2)(2分)时,将物质加入到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写出表达式即可,不必计算。
(3)(2分)图中物质 填字母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若从混有少量的饱和溶液中提取,应采取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6分)将时、、的饱和溶液升高到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时,用质量相同的、、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字母,后同;然后分别取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7分)
18.(7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吸附池内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2)(1分)在处理过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并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3)(1分)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4)(4分)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宏观上分析: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②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本题只有2个小题,共22分)
19.(9分)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分)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
(2)(4分)检验D的方法是 ,说出E的一条化学性质 ;
(3)(3分) 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若反应③中火星四射,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
20.(13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1分)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是 。
(2)(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标号。
(3)(2分)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 填标号。
(4)(6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经查阅资料可知,草木灰中还含有硫酸钾、氯化钾等成分,同学们设计实验,通过测定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差来测定草木灰中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装置的目的是除去中的水蒸气,试剂的名称 。
实验时称取草木灰样品,反应后称得装置增重,则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和的代数式表示。
实验测得的结果略小于实际含量,除了装置漏气的因素外,还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2分)
21.(12分)氯碱工业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如下,试计算。
(1)(2分)氢氧化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5分)如果制取氢氧化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3)(5分)若用的食盐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完全电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生成的氢氧化钠全溶解,气体全部释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解答】A、铁锌铜三种金属活泼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锌、铁、铜,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由达到小的顺序是,氮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气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氯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低到高排列,该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壳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铁等,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来解答;
B、根据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组成来解答;
C、根据氯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化合价来解答;
D、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多少来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纯碱 盐 制玻璃,纯碱属于盐类。A答案错误;
B、生石灰 氧化物 干燥剂,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反应,可做干燥剂,但不可以做补钙剂。B答案错误;
C、食盐 盐 调味品,氯化钠不能除铁锈,除铁锈必须是酸,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C答案错误;
D、火碱 属于碱 可用于造纸、纺织、印染,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除油污。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纯碱属于盐类分析;
B、根据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反应,可做干燥剂,但不可以做补钙剂分析;
C、根据氯化钠不能除铁锈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可用于造纸、纺织、印染,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除油污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会增加,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答案符合;
B、白色硫酸铜吸水后质量增加是因为白色硫酸铜吸水后生成五水硫酸铜,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答案不符合;
C、久置的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质量增加,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答案不符合;
D、久置的铁钉生锈是因为铁钉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作用而生锈,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答案不符合;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将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铜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碳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达到将铜粉中的碳粉除去,选项A错误;
B、 将 氧气中含有少量氢气 的混合气体点燃 可能会发生爆炸,选项B错误;
C、 探究某可燃性气体是否含有氧元素, 点燃可燃性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观察是否有水雾 ,该操作是用来探究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而不能用来探究可燃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选项C错误;
D、 检验碳酸钙高温分解是否完全 ,向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 ,若有碳酸钙,会有气泡产生,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铜粉也会与氧气反应来分析;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来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中的氧元素不能通过燃烧是否有水生成来分析;
D、根据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差异来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A、铁丝和硫酸铜溶液能发生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活动性强,铁丝和硝酸银溶液能发生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活动性强,该实验无法探究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A答案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硝酸溶于水会吸收热量,U形管内的液面会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该实验可以探究物质溶于水的吸放热情况。B答案正确;
C、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会生锈,铁钉在蒸馏水中不会生锈,该实验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答案错误;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硝酸溶于水会吸收热量分析;
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D、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几乎不变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A、分子能构成物质,但是原子和离子也能构成物质,选项错误;
B、质子带正电,因此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选项错误;
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二者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即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析;
B、根据带电的粒子分析;
C、根据分子的定义分析;
D、根据混合物的定义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 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为53,核内质子数为53,中子数=131-53=78.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根据糖醛的分子式(C5H4O2)可知糖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糖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故选项A正确;
B、糖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C:H=12×5:1×4=15:1,故选项B错误;
C、糖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糖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故选项C正确;
D、糖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糖醛分子式确定糖醛分子的构成原子分析;
B、根据糖醛分子式和碳、氢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糖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来分析;
C、根据糖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来分析其燃烧产物;
D、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
9.【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Na2MoO4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x=+6;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ab段压强增大,说明气体增多,此时弹簧夹关闭,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液面不断下降,故A错误;
B、bc段压强不变,说明不再反应,且装置密闭,因此此时固液分离,不再接触,故B正确;
C、c点之后压强减小,气体输出,所以此时是打开了弹簧夹,故C正确;
D、cd段压强减小,说明气体不断输出,证明二氧化碳不断输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b段压强增大,说明气体增多,bc段压强不变,说明不再反应,c点之后压强减小,气体输出。
11.【答案】A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遇到室内起火,不能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符合题意;
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不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不符合题意;
D、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灭火的原理有: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2.【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单质和化合物;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在反应中不可能出现新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质,故C符合题意;
D、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检验纯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物质的简单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单质的判断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D
【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至完全反应,得到固体质量为56g,则氧化钙为56g, 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故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解答.
14.【答案】B
【知识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赤红壤中的铁元素往往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成分是氧化铁。A答案错误;
B、赤红壤是深圳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其多在5.0-5.5之间,赤红壤呈酸性,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B答案正确;
C、赤红壤是深圳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其多在5.0-5.5之间,赤红壤适合种植酸性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C答案错误;
D、可以用氢氧化钙改良赤红壤的弱酸性,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铁元素往往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分析;
B、根据赤红壤呈酸性,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分析;
C、根据赤红壤其多在5.0-5.5之间,赤红壤适合种植酸性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若X为AgNO3溶液,向无色液体X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化银和硝酸钠,会产生白色沉淀,A错误;
B、根据题意,若X为NaCl溶液,向无色液体X中加入石灰水,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B错误;
C、根据题意,若X为Na2CO3溶液,向无色液体X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C错误;
D、根据题意,若X为MgSO4溶液,硫酸镁和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硫酸镁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中离子间的反应进行解答.
16.【答案】B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实验③能确定一定不存在 ,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K+一定存在,且c(K+)≥1.3mol/L,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Ag+、Mg2+、Ba2+ ,故C正确;
D、实验①中的沉淀为硅酸,则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①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说明含有和Ag+、Mg2+、Ba2+ 与不共存,则一定不含Ag+、Mg2+、Ba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②将实验①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该固体是二氧化硅,根据硅原子守恒可知,硅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③在实验②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一定不存在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K+,且其浓度至少为1.3mol/L,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17.【答案】(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2)或
(3);降温结晶
(4);;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P点的含义是: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是20g;
故答案为: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是20g;
(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因此,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溶解25g,故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或;
故答案为:或;
(3)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与温度呈反比,图中物质c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若从混有少量b的a饱和溶液中提取a,应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答案为:c;降温结晶;
(4)在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是:b>a= c,因此,在该温度下a、b、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b>a=c,升高温度到t2℃时,a、 b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此b>a,而c物质升温后,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因此,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t2℃时,用质量相同的a、 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需要水少,所得饱和溶液质量小,溶解度小的,需要水多,所得饱和溶液质量大,所得饱和溶液质量最大的是c;取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溶解度减小幅度大的,故a析出晶体最多;
故答案为:;c;a。
【分析】(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结晶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1)活性炭
(2)硬水
(3)CO2
(4)H2;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吸附池中常用具有吸附性的活性炭吸陵色素和异味。
(2)加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漂较多,说明水样属于硬水。
(3)由所给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钙1、氯2、氧3、氢2,反应后为:钙1、氯2、氧5、氢2、碳1,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则X中含有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化学式为 CO2 。
(4) ①a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H2。
②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A错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错误;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正确;
③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硬水中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少分析;
(3)根据所给方程式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及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4)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及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
19.【答案】(1)催化作用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具有可燃性或还原性
(3)C+O2CO2;Fe+O2Fe3O4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通常状况下, 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由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C是水,D是氧气,E是氢气,故物质B是二氧化锰,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
(2)D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E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还原性;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具有可燃性或还原性;
(3)若F为黑色固体,碳是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反应③中火星四射,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故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流程图及题目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20.【答案】(1)长颈漏斗
(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E
(3)AC
(4)浓硫酸;;残留在、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没有被装置吸收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 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排水法,即E;
(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AC;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中的水蒸气;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装置增重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设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x=
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测得的结果略小于实际含量,除了装置漏气的因素外,还可能是残留在、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没有被装置吸收。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和用途分析;
(2)根据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排水法分析;
(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装置增重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 实验测得的结果略小于实际含量,除了装置漏气的因素外,还可能是残留在、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没有被装置吸收分析。
21.【答案】(1)::
(2)
x=58.5kg
(3)
用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
完全电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中钠、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1;
【分析】(1)根据化学式计算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计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生成的氢气和氯气的质量,根据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计算所用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完全电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减去产生的氢气和氯气的质量,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完全电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计算完全电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8.0(48.0%)
主观题(占比) 52.0(52.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6(76.2%)
主观题(占比) 5(23.8%)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推断题 1(4.8%) 9.0(9.0%)
选择题 16(76.2%) 48.0(48.0%)
填空题 1(4.8%) 11.0(11.0%)
实验探究题 1(4.8%) 13.0(13.0%)
计算题 1(4.8%) 12.0(12.0%)
综合题 1(4.8%) 7.0(7.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42.9%)
2 容易 (23.8%)
3 困难 (33.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3.0(3.0%) 4
2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3.0(3.0%) 4
3 酸碱盐的应用 3.0(3.0%) 15
4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3.0(3.0%) 12
5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3.0(3.0%) 5
6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6.0(6.0%) 1,9
7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0(3.0%) 11
8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3.0(3.0%) 3
9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3.0(3.0%) 13
10 氧气的收集方法 13.0(13.0%) 20
11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3.0(3.0%) 5
12 物质的元素组成 3.0(3.0%) 8
1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0(3.0%) 10
14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9.0(9.0%) 19
15 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3.0(3.0%) 16
16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3.0(13.0%) 20
17 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13.0(13.0%) 20
18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3.0(3.0%) 4
19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7.0(7.0%) 18
20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11.0(11.0%) 17
21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15.0(15.0%) 8,21
22 电解水实验 7.0(7.0%) 18
23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3.0(3.0%) 14
24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3.0(3.0%) 16
25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12.0(12.0%) 21
26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3.0(3.0%) 1
27 硬水与软水 7.0(7.0%) 18
28 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13.0(13.0%) 20
29 物质的鉴别、推断 9.0(9.0%) 19
30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3.0(3.0%) 5
31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11.0(11.0%) 17
32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16.0(16.0%) 4,20
33 单质和化合物 3.0(3.0%) 12
34 酸的化学性质 3.0(3.0%) 4
35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9.0(9.0%) 19
36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1.0(11.0%) 17
37 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3.0(3.0%) 2
38 基础知识点归纳 3.0(3.0%) 2
39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3.0(3.0%) 10
40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3.0(3.0%) 5
41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3.0(3.0%) 6
4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2.0(12.0%) 21
43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3.0(3.0%) 14
44 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3.0(3.0%) 6
45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3.0(3.0%) 8
46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0(3.0%) 6
47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3.0(3.0%) 1
48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3.0(3.0%) 15
49 空气的组成 3.0(3.0%) 1
50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3.0(3.0%) 11
5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7.0(7.0%) 18
52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3.0(3.0%) 12
53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3.0(3.0%) 7
54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9.0(9.0%) 19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