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长沙)3


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长沙)
一、选择题(共12题;共36分)
1.(3分)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下列问题中不是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的是(  )
A.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
B.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C.改进汽车外形,流线型设计以减少阻力
D.研究生产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
2.(3分)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所以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B.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和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3.(3分)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Mg+2HCl=MgCl2+H2↑ B.CaO+H2O=Ca(OH)2
C.4P+5O22P2O5 D.C+CO22CO
4.(3分)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一系列化学实验视频,掌握了许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量取液体
C.添加酒精 D.过滤
5.(3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B.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检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气体产物 D.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A.A B.B C.C D.D
6.(3分)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钛属于金属元素
B.钛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22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g
D.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7.(3分)辅酶Q-10(化学式为C59H90O4)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下列关于辅酶Q-10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分子中含有153个原子 D.含有2个氧气分子
8.(3分)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9.(3分)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I)喷稀醋酸 (Ⅱ)喷水
(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IV)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A.只有实验IV中的紫色石蕊纸花会变红
B.实验IV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由实验I、Ⅱ、Ⅲ、IV推断,实验IV中有酸性物质生成
D.对比实验Ⅲ、IV可知紫色石蕊纸花变红需要有二氧化碳参与
10.(3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开展了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将X滴加到锥形瓶中,根据Z中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X Y Z 现象 结论
A 水 水 水倒吸进入锥形瓶 溶解放热
B 稀盐酸 大理石 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 溶液变红 可使石蕊变红
C 过氧化氢溶液 80℃热水和水下的一小块白磷 白磷燃烧 燃烧需要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D 稀硫酸 锌粒 肥皂水 一段时间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产生的肥皂泡向上飘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A.A B.B C.C D.D
11.(3分)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锌粉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12.(3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划,纯铜片上有痕迹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使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木炭与氧化铜共热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了红色
二、多选题(共3题;共9分)
13.(3分)下列实验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4.(3分)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15.(3分)以下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只有水中有固体剩余,说明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B.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C.左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右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H2SO4与NaOH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三、填空题(共5题,共30分)
16.(5分)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之后,想对酒精的燃烧情况做一个探究。
(1)(2分)先观察试剂瓶中的酒精为   色、   态。
(2)(2分)取少量酒精置于表面皿中点燃,酒精燃烧,发出蓝色火焰,说明酒精具有   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有   出现,说明酒精燃烧有水生成。
(3)(1分)再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变   ,说明酒精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17.(7分)“胜哥”对双氧水进行如下探究:
(1)(4分)图中仪器的名称:   ,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装置中的圆底烧瓶也可以用   替代填仪器名称,该装置也可制取   气体只填一种即可。
(2)(2分)若将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装置中制氧气。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   处填“”或“”,你的理由是   。
(3)(1分)利用图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
18.(6分)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粒子的结构。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① 表示的意义是   、   。
②它有   个电子层。
③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填得失几个电子),而变成   (用符号表示)。
④已知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19.(6分)“红绿蓝”三原色绘就苍溪发展锦绣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1分)苍山溪水爱红军,红色文化群众亲。苍溪,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有 200多处、馆藏革命文物 1543件。纪念馆中红军用过的大刀上已经有了锈迹,这是铁与氧气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2)(2分)青山绿水家园意,绿色发展事业心。苍溪县通过种植猕猴桃、雪梨领跑经济发展。其中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是指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围绕“梨事”,苍溪做了很多“文章”,成功举办了十八届梨花节。每年梨花花开时花香四溢,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
(3)(3分)蓝天白云境可馨,蓝图绘画梦成真。生机盎然的省级湿地公园、芦草含香的临水绿道相守而濡。某化学小组计划对湿地公园中的水质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滴加   来鉴别该公园中的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湖水中的树枝枯叶可以用网打捞,这是利用了   原理。如果油污不慎排入湖中,可向受污染水体投放大量吸油毡,将油污吸附固定,这与用   (填物质名称)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的原理一致。
20.(6分)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加以运用,根据化学知识回答:
(1)(2分)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   。
(2)(2分) 航天员在空闻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电解水以获得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3)(2分)下图是84消毒液的标签(部分)
请回答: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中的氯是指   (填“氯气”或“氯元素”)。NaClO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   。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0分)
21.(10分)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相关探究。
(1)(1分)【知识回顾】
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1分)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分)一氧化碳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为     。
(4)(1分)【查阅资料】 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
【实验一】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将铁粉和碳粉加入三颈烧瓶,时刻加入饱和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据图,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
(5)(2分)据图,对比段和段说明     ,分析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
(6)(1分)【实验二】测定铁锈样品组成 学习小组称取的铁锈样品颜色为红褐色,按照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良好。假定该铁锈样品中只有和两种成分,和不发生反应,实验过程中每步均完全吸收或反应。
实验中,装置的玻璃管中现象是     。
(7)(2分)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装置的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装置增重,则中    ,铁锈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1分)通过测定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和装置的增重,    填“能”、“不能”计算出中的数值。
22.(10分)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制备。
(1)(1分)方案一: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Li2O,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碳酸锂粗产品,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①碳酸锂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见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②碳酸锂与碳酸钙类似,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在投入酸浸槽前,锂辉石精矿需进行粉碎研磨的预处理,其目的是   。
(2)(1分)酸浸槽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分)沉锂池中分离Li2CO3的操作名称是   。
(4)(1分)洗涤时使用热水的原因是   。
(5)(1分)验证Li2CO3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   溶液,无明显现象,则Li2CO3洗涤干净。
(6)(1分)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浸出体系,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锂离子脱出,选择性回收锂。浸出液经过除杂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获得粗碳酸锂。
浸出过程保持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更好地促进锂的浸出,抑制铁的溶解,从而更好地实现了锂的选择性浸出。综合图2、图3,该过程选择最适宜的pH范围是____(填字母)。
A.2.5-3.0 B.3.0-4.0 C.5.0-6.0
(7)(1分)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粗碳酸锂,其显著的优点是   。(答一点)
(8)(1分)测定碳酸锂粗产品的纯度
为测定碳酸锂粗产品纯度(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C中加入8g碳酸锂粗产品。打开弹簧夹K1,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③称量E的质量为342.5g。
④关闭弹簧夹K1,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C中     。
⑤再次称量E的质量为346.9g,试回答下列问题:
请将步骤④补充完。
(9)(1分)B装置的作用是   。
(10)(1分)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填字母)。
A.缓慢滴加稀硫酸
B.在B.C之间增加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将
D.E装置调换顺序D.去除F装置
E.在步骤⑤之前,再次打开弹簧夹K1,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五、计算题(共1题,共5分)
23.(5分)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胜哥”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所选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1分)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4分)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A、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A答案不符合;
B、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B答案不符合;
C、改进汽车外形,流线型设计以减少阻力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C答案符合;
D、研究生产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D答案不符合;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 ,符合题意;
B、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钠等含氧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C、 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也可能来自R ,不符合题意;
D、 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和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碳单质中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B、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D、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特点分析 。
3.【答案】D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A答案错误;
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B答案错误;
C、燃烧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C答案错误;
D、二氧化碳与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分析;
B、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分析;
C、根据燃烧放出热量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与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视线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不符合题意;
C、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需先熄灭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关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量筒读数方法分析;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要求分析;
D、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黄铜片和纯铜互划,纯铜片留下痕迹,说明合金硬度更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滴有酚酞滤纸从外向里,依次变红,说明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现象,无法检验气体产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D. 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元素名称带有“钅”旁的都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故B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D、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点位是“1”,常省略不写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原子在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辅酶Q-10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辅酶Q-10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59):(1×90 ):(16×4)=354:45:32,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59+90+4=153个,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辅酶Q-10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B、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C、每个分子含有原子的个数等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角码之和。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8.【答案】D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已知在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两种物质中钠和硫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则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46:32,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钠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6%,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
故选:D。
【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求出其质量比,根据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从而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9.【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实验Ⅰ的紫色石蕊纸花也会变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水、二氧化碳分开均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时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需要实验Ⅱ、Ⅲ、Ⅳ对比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通过实验Ⅰ可知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由实验Ⅰ、Ⅱ、Ⅲ、Ⅳ推断,则说明实验Ⅳ中有酸性物质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并不是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紫色石蕊遇酸变红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分析;实验中有酸性物质生成;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但是并不是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结论太绝对。
10.【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A. 图中实验,水倒吸进入锥形瓶,说明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故错误;
B.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Z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CO2可使石蕊变红,故错误;
C.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Z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接触,故错误;
D.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一段时间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产生的肥皂泡向上飘,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分析。
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
D、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1.【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解析】【解答】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H>Cu>Ag,向一定量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待硝酸银反应完全,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被置换出来的铜的质量增大的速率小于银,故A错误;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的质量也会减小,待溶液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于高,则溶质的质量增大,但不会恢复至初始状态,故B正确;C、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24份质量的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则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镁的质量少,锌粉和镁粉均足量,酸完全反应,氢气中的氢全部来自于盐酸,酸的质量相等,最终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C错误;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D错误;故选:B。
【分析】A.根据锌置换出来的金属质量进行分析;B.考虑生石灰与水反应,考据溶质与溶剂的区别;C.考虑锌镁置换氢气的质量进行分析;D.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进行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木炭与氧化铜共热时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物质由黑色氧化铜粉末逐渐变成了红色的铜,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合金的性质,硬度比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以及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的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B,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A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气体减小,压强减小,烧杯内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便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B符合题意;
C、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会导致天平不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把二氧化碳倒入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方的蜡烛先熄灭,上方的蜡烛后熄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A、根据氢气的密度和收集氢气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生成或参加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分析解答;
D、根据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析
14.【答案】B,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N2O4与N2H4反应生成了N2和H2O,反应方程式为:N2O4+2N2H4=3N2+4H2O,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A不正确;
B、该反应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即N2:H2O=3×28:4×18=7:6,选项B正确;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故选项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计算分析;
C、根据反应前后氢元素所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15.【答案】A,B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A. 图中实验,只有水中有固体剩余,说明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是不同的,故正确;
B.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正确;
C. 左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能生锈;右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空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而不是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故错误;
D. 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H2SO4与NaOH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也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造成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A、根据控制变量法,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分析。
B、根据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分析。
C、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分析。
16.【答案】(1)无;液
(2)可燃;水雾
(3)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酒精是无色液体。(2)酒精能燃烧,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酒精燃烧有水生成。(3)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分析】本题是模仿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对酒精的燃烧情况做一个探究。
17.【答案】(1)分液漏斗;;试管或锥形瓶等;二氧化碳
(2)A;关闭活塞后,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对液面施压,达到固液分离目的
(3)关闭活塞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图中仪器的名称:分液漏斗,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装置中的圆底烧瓶也可以用试管或锥形瓶替代,该装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 。
(2)若将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装置中制氧气。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A处,你的理由是关闭活塞后,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对液面施压,达到固液分离目的。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利用图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关闭活塞,使故液分离,停止反应。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固液不加热的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来解答;
(2)根据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来解答;
(3)根据关闭活塞,使固液分离,停止反应来解答。
18.【答案】该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原子核带正电;3;得到2个电子;;a-16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①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的“+”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表示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原子核带正电;②由图可知,有3个电子层;③最外层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状态,变成 ;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a-16。
【分析】 ①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分析;
② 根据弧线表示电子层分析,即该原子核外一共有三个电子层;
③ 该原子核外最外层有六个电子,故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④ 根据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判断中子数。
19.【答案】(1)水
(2)元素;分子在不断运动
(3)肥皂水;过滤;活性炭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纪念馆中红军用过的大刀上已经有了锈迹,这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硒”是指元素;每年梨花花开时花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3)某化学小组计划对湿地公园中的水质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滴加肥皂水来鉴别该公园中的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湖水中的树枝枯叶可以用网打捞,这是利用了过滤原理。
如果油污不慎排入湖中,可向受污染水体投放大量吸油毡,将油污吸附固定,这与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的原理一致。
【分析】(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性质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过滤方法的原理、活性炭的性质分析。
20.【答案】(1);盖上锅盖(合理即可)
(2);分解反应
(3)氯元素;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第一个空,天然气燃烧就是甲烷的燃烧,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第二个空,油锅不慎着火,可以阻断氧气,阻止燃烧,故答案为: 盖上锅盖 ;
(2)第一个空,水电解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第二个空,该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所以是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3)第一个空,次氯酸中所含的氯为氯元素,故答案为:氯元素;
第二个空,次氯酸钠中氯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为:。
【分析】(1)对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燃烧的条件灭火进行分析;
(2)对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进行分析;
(3)对次氯酸钠中有效氯和求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21.【答案】(1)氧气、水蒸气
(2)
(3)
(4)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
(5)能加快铁的锈蚀;铁锈蚀消耗装置中氧气,三颈烧瓶中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稀盐酸被吸入烧瓶中,与铁反应后产生氢气
(6)红色固体变黑
(7)3;28.7%
(8)能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反应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3)一氧化碳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4)据图2,随着反应的进行,铁锈蚀的速率降低,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则观察到t2时刻后温度却开始降低,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
(5)根据图3 ,对比AB与BC可知,BC段压强减小的较快,则说明氧气消耗的较快,所以NaCl溶液能加快铁的锈蚀;注射器中含有稀盐酸,铁锈蚀消耗装置中氧气,三颈烧瓶中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稀盐酸被吸入烧瓶中,与铁反应后产生氢气,所以观察到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
(6)CO能还原氧化铁为铁,氧化铁为红褐色,铁粉为黑色固体,所以实验中观察到A中红褐色的固体变黑。
(7)设氧化铁的质量为m,反应后的固体完全变为Fe
m×+(30g-m)=19.8g
m××100%=5.4g
m=21.4g,x=3
则铁质量分数=×100%≈28.7%
(8)C中NaOH可以吸收反应生成CO2,C的增重即为CO2的质量,根据CO2的质量也可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结合B的增重也可以算出x的数值。
【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金属生锈的条件,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NaOH可以吸收反应生成CO2,分析。
22.【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Li2O + H2SO4=Li2SO4 + H2O
(3)过滤
(4)温度高,碳酸锂溶解度小,减少损耗
(5)氯化钡/BaCl2
(6)A
(7)节约资源
(8)不再冒气泡
(9)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0)A;E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在投入酸浸槽前,锂辉石精矿需进行粉碎研磨的预处理,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酸浸槽中发生的反应为稀硫酸和Li2O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水,化学方程式为Li2O+H2SO4=Li2SO4+H2O。
(3)沉锂池中将固液分离,所以沉锂池中分离Li2CO3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4)由碳酸锂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表可知,温度越高,碳酸锂溶解度越小,所以洗涤时使用热水的原因是温度高,碳酸锂溶解度小,减少损耗。
(5)验证Li2CO3洗涤干净,检验有无硫酸根离子即可,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则Li2CO3洗涤干净。
(6)浸出过程保持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更好地促进锂的浸出,抑制铁的溶解,从而更好地实现了锂的选择性浸出,由图2、3知,pH为2.5-3.0时,锂的浸出率大,铁的浸出率小,且保持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故答案为:A。
(7)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其显著的优点是节约资源。
(8)由资料知,碳酸锂与碳酸钙类似,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锂和硫酸生成硫酸锂、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所以步骤④为关闭弹簧夹K1,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反应完全,C中不再冒气泡。
(9)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干扰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测量。
(10)A、缓慢滴加稀硫酸,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平稳,能提高测定准确度,故A符合题意;
B、在B、C之间增加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除去水蒸气,但对二氧化碳的测量无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将D、E装置调换顺序,则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使测量结果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去除F装置,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使测量结果偏大,故D不符合题意;
E、在步骤⑤之前,再次打开弹簧夹K1,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碱石灰吸收,能提高测定准确度,故E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E。
【分析】(1)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分析。
(2)根据稀硫酸和Li2O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水分析。
(3)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4)根据温度越高,碳酸锂溶解度越小分析。
(5)根据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分析。
(6)根据浸出过程保持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更好地促进锂的浸出,抑制铁的溶解分析。
(7)根据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分析。
(8)根据碳酸锂和硫酸生成硫酸锂、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9)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10)A、根据缓慢滴加稀硫酸,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平稳分析。
B、根据浓硫酸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分析。
C、根据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D、根据去除F装置,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使测量结果偏大分析。
E、根据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碱石灰吸收分析。
23.【答案】(1)4.4
(2)解: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110g-118.1g=4.4g;
故答案为:4.4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根据求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最后简明写出答案。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1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5.0(44.6%)
主观题(占比) 56.0(55.4%)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5(65.2%)
主观题(占比) 8(34.8%)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12(52.2%) 36.0(35.6%)
填空题 5(21.7%) 30.0(29.7%)
实验探究题 2(8.7%) 21.0(20.8%)
多选题 3(13.0%) 9.0(8.9%)
计算题 1(4.3%) 5.0(5.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73.9%)
2 容易 (13.0%)
3 困难 (13.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蜡烛燃烧实验 5.0(5.0%) 16
2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11.0(10.9%) 22
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6.0(5.9%) 5,13
4 氢气的物理性质 3.0(3.0%) 13
5 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3.0(3.0%) 1
6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6.0(5.9%) 10,12
7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3.0(3.0%) 11
8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3.0(3.0%) 12
9 基础知识点归纳 3.0(3.0%) 2
10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3.0(3.0%) 7
11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11.0(10.9%) 22
12 水的净化 6.0(5.9%) 19
13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9.0(8.9%) 10,20
14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3.0(3.0%) 12
15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3.0(3.0%) 14
16 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3.0(3.0%) 9
17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6.0(5.9%) 9,15
18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0(3.0%) 15
19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3.0(3.0%) 3
20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3.0(3.0%) 6
21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13.0(12.9%) 15,21
22 碳的化学性质 3.0(3.0%) 12
2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3.0(3.0%) 10
24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7.0(6.9%) 17
25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9.0(18.8%) 14, 23
26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8.0(7.9%) 14,23
27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3.0(3.0%) 15
28 反应类型的判定 3.0(3.0%) 14
29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3.0(3.0%) 7
30 电解水实验 9.0(8.9%) 11,20
31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6.0(5.9%) 18
32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9.0(8.9%) 6,18
33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3.0(3.0%) 11
34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0(3.0%) 13
35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6.0(5.9%) 19
36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6.0(5.9%) 20
37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13.0(12.9%) 8,21
38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3.0(3.0%) 10
39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3.0(3.0%) 12
40 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7.0(6.9%) 17
41 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3.0(3.0%) 4
42 硬水与软水 6.0(5.9%) 19
43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0(3.0%) 13
44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3.0(3.0%) 4
45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3.0(3.0%) 13
46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6.0(5.9%) 19
47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6.0(5.9%) 18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郴州市2024届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监测(郴州四模)语文答案!

下一篇: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成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