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苏州02(原卷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此主题的是
A.大力发展火电 B.适度施用化肥
C.修复湿地生态 D.垃圾分类投放
2.科学家使用碳-14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如图是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1 B.x的值为4
C.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 D.碳属于金属元素
3.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无色的生理盐水 B.土黄色的泥浆
C.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 D.淡蓝色的液氧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干冰、CO2 B.氧化铜、CuO C.乙醇、C2H5OH D.生石灰、CaO
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粗盐提纯的实验,再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50g。完成下面小题。
5.粗盐提纯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量筒 B.漏斗 C.铁架台 D.玻璃棒
6.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所需的水时,仰视液面读数 B.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
C.配制溶液的烧杯先用适量蒸馏水润洗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7.下列关于实验室的安全常识认识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拿加热中的蒸发皿 B.可将实验室剩余药品带回家做实验
C.提纯后的食盐可以品尝一下味道 D.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石灰用于食品干燥剂 B.氧气可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C.烧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稀盐酸可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9.有关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A装置
B.a的名称是试管,b是烧瓶
C.收集氧气常用C、D装置
D.实验室收集氢气只能用C装置
10.定义:分子或原子团的原子总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总数也相同,这样的微粒互称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常相似,如N2和CO是等电子体,如下表所示:
微粒 分子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 沸点 水溶性 密度
N2 -195.8℃ 难溶于水 1.25gL(标准状况)
CO -191.5℃ 难溶于水 1.25g/L(标准状况)
请判断下列哪组物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常相似:
A.NH3和H2O B.CO2和N2O C.SiO2和CF4 D.CO2和NO2
11.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12.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20℃时,分别配制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硝酸钾需要的水多
C.除去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5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85.5g
1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是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4.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粉末由红色变黑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有白烟出现
1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方案
A H2 H2O(气) 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B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uO C 在氧气流中加热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
C.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D.饱和石灰水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该溶液仍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17.碳和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2→CO”,是放热反应
B.反应“CO2→CaCO3”,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反应“CO2→H2CO3”,可用于酚酞溶液验证
D.反应“C→CO2”,可以有多种途径,都属于化合反应
18.下列是某同学的化学笔记片段,其中正确的是
A.洁净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氧气约占21%
B.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促进燃烧
C.关闭燃气阀门熄灭火焰,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二者灭火原理相同
D.酸溶液的pH都小于7,碱溶液的pH都大于7,盐溶液的pH都等于7
19.某同学利用锌、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取铜,他设计了两套方案,方案Ⅰ:利用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方案Ⅱ: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然后用锌与硫酸铜反应制备铜。下列关于方案Ⅰ和Ⅱ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方案Ⅱ比方案Ⅰ操作简便
B.等质量的锌,相同条件下在方案Ⅰ和方案Ⅱ中制得的铜的质量相同
C.等质量的H2SO4参加反应,方案Ⅰ制取铜的质量比方案Ⅱ的少
D.为了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20.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7分)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
(1)厨房中的洗涤剂去油污,属于 现象:天然气作燃料是将 能转化为热能;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
(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外壳中的环保PVC(聚氯乙烯),属于 材料(填“金属”或“合成”),其毛绒成分是否是羊毛,可用 的方法鉴别。
(3)“共享单车”的钢架是铁合金,硬度比纯铁 (填“大”或“小”),钢架喷漆是为了防止铁与水、 接触而生锈。
22.(9分)某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结果如下表。
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1)若不慎将“洁厕灵”滴到大理石地面上,出现的现象是 。
(2)“洁厕灵”与“漂白水”的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我们得到的经验是不同功能的清洁剂 (填“能”或“不能”)随意混合使用。
(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彩漂液”有效成分H2O2的漂白性进行探究,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已知: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1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①通过以上4个实验发现影响H2O2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 。
②通过对比实验Ⅲ、Ⅳ,得出的结论是 。
③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将红色布条浸泡到 ℃25mL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23.(10分)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和技能。
(1)实验室常用较浓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制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下图中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
(2)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I.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 CO2和H2O;
Ⅱ.20℃时,Ca(OH)2和 Ba(OH)2溶解度分别为:0.165g,2.1g。
①仪器 M 的名称是 ,CH4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
猜想 1:只有 CO 猜想 2:只有CH4 猜想 3:既有 CO 又有 CH4②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 ,再通入气体 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
变化 1:A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变化 2:B瓶增重;变化 3:C中出现浑浊。 根据变化 (填“1”“2”或“3”),可知猜想1不成立。
③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 (填序号),并进行 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a.实验前 A 中 CuO 的质量 b. B 瓶增重的质量 c. C 瓶增重的质量
讨论和反思:
④ C 中用 Ba(OH)2 溶液而不用 Ca(OH)2 溶液的原因是 。
⑤ 从环保的角度,该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 。
24.(12分)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 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大于”或“小于”)
(2)向1~5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 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 (填“强”或“弱”)。
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X是 ,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 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25.(10分)铜是人类较早冶炼的金属,黄铜矿是分布最广的铜矿物在地表易风化成孔雀石。
I.古法炼铜
如图为古法炼铜流程,以孔雀石和木炭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冷却得到块状金属铜。
查阅资料:①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 2CO3,Cu2 (OH) 2CO3受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② 铜的熔点1083.4℃,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
(1)Cu2(OH) 2CO3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是 。
(2)工艺中木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① ;② 直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
(3)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细小通气孔的目的是 。
(4)此法冶炼产物是铜块而不是散落在炭粉中的铜颗粒,原因是 。
(5)Li-SO2电池工作时的反应原理是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Li2S2O4。该电池工作过程中如有28g金属锂参加了反应,则同时消耗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6.(12分)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在生活,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配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2%和4%的Na2CO3溶液
(1)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2gNa2CO3固体
b.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选用带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并贴标签
(2)分别测定25℃时,上述3种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溶质质量分数 1% 2% 4%
溶液pH值 11.62 11.76 11.90
分析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制备物质】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已知溶液pH大于8.8时,Fe2+完全生成Fe(OH)2沉淀】
(3)在烧杯中制备FeCO3沉淀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
b.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
c.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
(4)潮湿的FeCO3固体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生成一种红褐色固体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该反应发化学方程式 。
【标定浓度】标定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将Na2CO3固体在270℃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212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
(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反应中Na2CO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
①列式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化学精准模拟预测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此主题的是
A.大力发展火电 B.适度施用化肥
C.修复湿地生态 D.垃圾分类投放
【答案】A
【详解】A、大力发展火电会加大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符合题意;
B、适度施用化肥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C、修复湿地生态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投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科学家使用碳-14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如图是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1 B.x的值为4
C.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 D.碳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1,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2+x,x=4,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原子结构中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的分类可知,碳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无色的生理盐水 B.土黄色的泥浆
C.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 D.淡蓝色的液氧
【答案】A
【详解】A、无色的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
B、土黄色的泥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淡蓝色的液氧是液态氧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干冰、CO2 B.氧化铜、CuO C.乙醇、C2H5OH D.生石灰、CaO
【答案】C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A、干冰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B、氧化铜CuO是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C、乙醇C2H5OH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D、生石灰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C。
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粗盐提纯的实验,再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50g。完成下面小题。
5.粗盐提纯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量筒 B.漏斗 C.铁架台 D.玻璃棒
6.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所需的水时,仰视液面读数 B.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
C.配制溶液的烧杯先用适量蒸馏水润洗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7.下列关于实验室的安全常识认识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拿加热中的蒸发皿 B.可将实验室剩余药品带回家做实验
C.提纯后的食盐可以品尝一下味道 D.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答案】5.A 6.B 7.D
【解析】5.粗盐提纯的使用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
A、粗盐提纯过程中不需要量取液体体积,所以不需要量筒,选项符合题意;
B、粗盐提纯过程中需要用到漏斗进行过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粗盐提纯过滤和蒸发过程中需要用到铁架台支持漏斗、蒸发皿,选项不符合题意;
D、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作用分别为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拌防止液体飞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量取所需的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读数偏小,量取出液体的体积偏大,造成溶剂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造成溶剂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选项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的烧杯先用适量蒸馏水润洗,造成溶剂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不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用手直接拿加热中的蒸发皿,会烫伤手,应用坩埚钳夹持,选项错误;
B、实验室剩余药品要放在指定容器中,不能带出实验室,选项错误;
C、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选项错误;
D、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选项正确;
故选D。
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石灰用于食品干燥剂 B.氧气可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C.烧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稀盐酸可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答案】C
【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无毒,可用于食品干燥剂,故A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故B正确。
C、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稀盐酸可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故D正确。故选C。
9.有关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A装置
B.a的名称是试管,b是烧瓶
C.收集氧气常用C、D装置
D.实验室收集氢气只能用C装置
【答案】A
【详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A装置,故A正确;
B、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的名称是试管,b是集气瓶,故B错误;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溶于水,收集氧气常用D装置,故C错误;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所以实验室收集氢气可以用C、D装置,故D错误。
故选A
10.定义:分子或原子团的原子总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总数也相同,这样的微粒互称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常相似,如N2和CO是等电子体,如下表所示:
微粒 分子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 沸点 水溶性 密度
N2 -195.8℃ 难溶于水 1.25gL(标准状况)
CO -191.5℃ 难溶于水 1.25g/L(标准状况)
请判断下列哪组物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常相似:
A.NH3和H2O B.CO2和N2O C.SiO2和CF4 D.CO2和NO2
【答案】B
【详解】A、NH3和H2O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分别是4、3,原子总数不相同,不是等电子体,结构和物理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B、CO2和N2O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相同,均是3,最外层电子总数分别为4+6×2=16、5×2+6=16,两者是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常相似,符合题意;
C、SiO2和CF4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分别是3、5,原子总数不相同,不是等电子体,结构和物理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D、CO2和NO2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相同,均是3,最外层电子总数分别为4+6×2=16、5+6×2=17,两者不是等电子体,结构和物理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答案】C
【详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锌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该变化不加入酸也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需加入比碳酸强的酸,如加盐酸可一步制得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但碳酸钙能在高温条件下也能自身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该变化不加入酸也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氧化镁制取盐类物质氯化镁,只能与酸反应,如MgO+2HCl=MgCl2+H2O,该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符合题意;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如BaCl2+H2SO4=BaSO4↓+2HCl,两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如BaCl2+CuSO4=BaSO4↓+CuCl2,该变化不加入酸也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20℃时,分别配制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硝酸钾需要的水多
C.除去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5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85.5g
【答案】B
【详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溶解度大小,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分别配制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硝酸钾需要的水多,正确;
C、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除去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错误;
D、5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85.5g,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质量是,错误。
故选B。
1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是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C
【详解】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有可能是物理变化,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推理不合理;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是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的质子数为10,但不是同种元素,故推理不合理;
C、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一种乳化现象,但用汽油去油污不是乳化现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推理合理;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推理不合理;
故选:C。
14.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粉末由红色变黑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有白烟出现
【答案】B
【详解】A、铁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故A项错误;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铁粉是黑色的,固体粉末由红色变黑色,故B项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别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有白雾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1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方案
A H2 H2O(气) 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B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uO C 在氧气流中加热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氢气中的水分,且不与氢气反应,此选项合理;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加入水溶解后过滤可以除去二氧化锰,而后将滤液蒸发得到氯化钾晶体,此选项合理;
C、碳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去,而氧化铜不能与氧气反应,故可以除去碳,此选项合理;
D、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后引入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杂质,此选项不合理。
故选D。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
C.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D.饱和石灰水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该溶液仍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答案】A
【详解】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发生盐析,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选项正确;
B、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趋势不大,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较大,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选项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选项错误;
D、饱和石灰水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减少,所以该溶液成为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A。
17.碳和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2→CO”,是放热反应
B.反应“CO2→CaCO3”,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反应“CO2→H2CO3”,可用于酚酞溶液验证
D.反应“C→CO2”,可以有多种途径,都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B
【详解】A、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条件是高温,故是吸热反应,选项错误;
B、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C、反应“”,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D、反应“”,可以有多种途径,但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如是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B。
18.下列是某同学的化学笔记片段,其中正确的是
A.洁净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氧气约占21%
B.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促进燃烧
C.关闭燃气阀门熄灭火焰,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二者灭火原理相同
D.酸溶液的pH都小于7,碱溶液的pH都大于7,盐溶液的pH都等于7
【答案】B
【详解】A、洁净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的温度很快达到着火点,促进燃烧,选项正确;
C、关闭燃气阀门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二者灭火原理不相同,选项错误;
D、盐溶液的pH不一定都等于7,如碳酸钠是一种盐,其溶液的pH大于7,选项错误,故选B。
19.某同学利用锌、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取铜,他设计了两套方案,方案Ⅰ:利用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方案Ⅱ: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然后用锌与硫酸铜反应制备铜。下列关于方案Ⅰ和Ⅱ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方案Ⅱ比方案Ⅰ操作简便
B.等质量的锌,相同条件下在方案Ⅰ和方案Ⅱ中制得的铜的质量相同
C.等质量的H2SO4参加反应,方案Ⅰ制取铜的质量比方案Ⅱ的少
D.为了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答案】B
【详解】A、方案Ⅰ: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方案Ⅱ: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方案Ⅱ无需加热,在常温下就能进行,操作更简便,不符合题意;
B、方案Ⅰ:,,方案Ⅱ:,,等质量的锌,相同条件下在方案Ⅰ和方案Ⅱ中,如果所有物质都能完全反应,制得的铜的质量相同,但是氢气还原氧化铜,一开始要先通一会氢气,然后再加热,故一部分氢气不参与反应,因此,方案Ⅰ制取铜的质量比方案Ⅱ的少,符合题意;
C、方案Ⅰ:,,方案Ⅱ:,,等质量的硫酸,相同条件下在方案Ⅰ和方案Ⅱ中,如果所有物质都能完全反应,制得的铜的质量相同,但是氢气还原氧化铜,一开始要先通一会氢气,然后再加热,故一部分氢气不参与反应,因此,方案Ⅰ制取铜的质量比方案Ⅱ的少,不符合题意;
D、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Zn、Cu、H2SO4能构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物的变化为固体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故可判断出反应的发生,选项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滴加少量盐酸,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速率较快,片刻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7分)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
(1)厨房中的洗涤剂去油污,属于 现象:天然气作燃料是将 能转化为热能;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
(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外壳中的环保PVC(聚氯乙烯),属于 材料(填“金属”或“合成”),其毛绒成分是否是羊毛,可用 的方法鉴别。
(3)“共享单车”的钢架是铁合金,硬度比纯铁 (填“大”或“小”),钢架喷漆是为了防止铁与水、 接触而生锈。
【答案】(1) 乳化 化学 小苏打
(2) 合成 燃烧
(3) 大 氧气
【详解】(1)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因此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碳酸氢钠的俗名是小苏打;
(2)聚氯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鉴别羊毛可以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纯羊毛;
(3)合金的硬度要比组成金属大,铁和氧气、水同时作用能生锈,因此喷漆是为了使钢架隔绝氧气和水。
22.(9分)某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结果如下表。
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1)若不慎将“洁厕灵”滴到大理石地面上,出现的现象是 。
(2)“洁厕灵”与“漂白水”的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我们得到的经验是不同功能的清洁剂 (填“能”或“不能”)随意混合使用。
(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彩漂液”有效成分H2O2的漂白性进行探究,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已知: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1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①通过以上4个实验发现影响H2O2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 。
②通过对比实验Ⅲ、Ⅳ,得出的结论是 。
③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将红色布条浸泡到 ℃25mL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1)有大量气泡产生
(2) NaClO+2HCl=NaCl+Cl2↑+H2O 不能
(3)温度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过氧化氢浓度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50
【详解】(1)洁厕灵有效成分为HCl,滴到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地面上,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2)洁厕灵有效成分为HCl, 漂白水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盐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气、水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
由于不同功能的清洁剂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发生反应,由此,我们得到的经验是不同功能的清洁剂不能随意混合使用;
(3) ①由实验Ⅰ和Ⅱ可知,漂白性受温度影响;由实验Ⅱ和Ⅲ可知,漂白性受氢氧化钠溶液影响;由实验Ⅲ和Ⅳ可知,漂白性还受到过氧化氢浓度影响;故通过以上4个实验发现影响H2O2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温度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②实验Ⅲ、Ⅳ,变量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其它因素均相同,且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布条褪色的时间越短,故可得出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过氧化氢浓度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③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漂白性的影响,变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其它因素均相同,可补充的实验是:将红色布条浸泡到50℃25mL 10% 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23.(10分)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和技能。
(1)实验室常用较浓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制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下图中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
(2)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I.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 CO2和H2O;
Ⅱ.20℃时,Ca(OH)2和 Ba(OH)2溶解度分别为:0.165g,2.1g。
①仪器 M 的名称是 ,CH4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
猜想 1:只有 CO 猜想 2:只有CH4 猜想 3:既有 CO 又有 CH4②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 ,再通入气体 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
变化 1:A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变化 2:B瓶增重;变化 3:C中出现浑浊。 根据变化 (填“1”“2”或“3”),可知猜想1不成立。
③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 (填序号),并进行 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a.实验前 A 中 CuO 的质量 b. B 瓶增重的质量 c. C 瓶增重的质量
讨论和反思:
④ C 中用 Ba(OH)2 溶液而不用 Ca(OH)2 溶液的原因是 。
⑤ 从环保的角度,该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 。
【答案】
(1) AD
(2)酒精灯 2 bc 20℃时,Ba(OH)2的溶解度比Ca(OH)2的溶解度大,能吸收尽二氧化碳 在C装置右边导管处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
【分析】过氧化氢溶液与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1)① 过氧化氢溶液与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控制反应的速率,即要控制药品加入的速度,故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AD。
(2)① 仪器 M 的名称是酒精灯,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和水,故CH4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由B瓶增重,说明有水生成,故由变化2,可知猜想1不成立。
③ 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B瓶增重的质量和C瓶增重的质量,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故选bc。
④ C中用 Ba(OH)2 溶液而不用 Ca(OH)2 溶液的原因是20℃时,Ba(OH)2的溶解度比Ca(OH)2的溶解度大,能吸收尽二氧化碳。
⑤ 本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从环保的角度,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在C装置右边导管处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
24.(12分)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 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大于”或“小于”)
(2)向1~5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 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 (填“强”或“弱”)。
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X是 ,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 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答案】(1) 烧杯 搅拌,加速溶解 72 大于
(2) 试管1 弱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 稀盐酸 NaCl、NaOH 释放
【详解】(1)①配制溶液需要用烧杯溶解固体,则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②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0g×10%=8g,配制该溶液需要80g-8g=72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实际的液体体积偏小,溶液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不变,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
(2)①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试管1中溶液变为红色;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其和酸反应的快慢成正比,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氢后面的金属和酸不反应。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弱;
③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①反应开始pH小于7,溶液显酸性,随着反应的进行,pH值逐渐增大,最终大于7,则溶液X是稀盐酸,实验进行到60s时的混合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则化学式为NaCl、NaOH;
②由图像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反应完全,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则反应过程中会释放能量。
25.(10分)铜是人类较早冶炼的金属,黄铜矿是分布最广的铜矿物在地表易风化成孔雀石。
I.古法炼铜
如图为古法炼铜流程,以孔雀石和木炭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冷却得到块状金属铜。
查阅资料:①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 2CO3,Cu2 (OH) 2CO3受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② 铜的熔点1083.4℃,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
(1)Cu2(OH) 2CO3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是 。
(2)工艺中木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① ;② 直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
(3)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细小通气孔的目的是 。
(4)此法冶炼产物是铜块而不是散落在炭粉中的铜颗粒,原因是 。
(5)Li-SO2电池工作时的反应原理是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Li2S2O4。该电池工作过程中如有28g金属锂参加了反应,则同时消耗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2)作燃料,提供高温
(3)可防止容器内因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而炸裂
(4)煅烧的温度高于铜的熔点,反应过程中铜熔化成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凝固成块状
(5)解:设消耗二氧化硫的质量是x
x=256g
答:同时消耗二氧化硫的质量为256g
【详解】(1)Cu2 (OH) 2CO3受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木炭燃烧,放出热量,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故木炭的作用还有:作燃料,提供高温;
(3)在高温条件下,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有气体生成,在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细小通气孔可防止容器内因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而炸裂;故填:可防止容器内因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而炸裂;
(4)根据查阅资料②中铜的熔点1083.4℃,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可知煅烧的温度高于铜的熔点,反应过程中铜熔化成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凝固成块状,故此法冶炼产物是铜块而不是散落在炭粉中的铜颗粒;故填:煅烧的温度高于铜的熔点,反应过程中铜熔化成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凝固成块状;
(5)见答案。
26.(12分)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在生活,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配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2%和4%的Na2CO3溶液
(1)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2gNa2CO3固体
b.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选用带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并贴标签
(2)分别测定25℃时,上述3种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溶质质量分数 1% 2% 4%
溶液pH值 11.62 11.76 11.90
分析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制备物质】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已知溶液pH大于8.8时,Fe2+完全生成Fe(OH)2沉淀】
(3)在烧杯中制备FeCO3沉淀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
b.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
c.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
(4)潮湿的FeCO3固体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生成一种红褐色固体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该反应发化学方程式 。
【标定浓度】标定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将Na2CO3固体在270℃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212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
(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反应中Na2CO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
①列式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ab
(2)25℃时,碳酸钠溶液的pH随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
(3)b
(4)
(5) 解: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20.00mL×1g mL-1=20g;
设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是x,
解得x=0.146g
则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0.73%。 偏大
【详解】(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需要称量碳酸钠的质量为:50g×4%=2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2g=48g,则需要水的体积为:48g÷1g/mL=48mL;
a、由上可知,应该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固体2g,故正确;
b、由上可知,需要量取48mL的水,根据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48mL的液体,5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则需要50mL的量筒,故正确;
c、碳酸钠溶液是液体,呈碱性,应该使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盛装,并且贴上标签,故错误;
故选:ab;
(2)通过表格数据可知,25℃时,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pH越大,则溶液的碱性越强;
(3)根据提示信息可知,当溶液的pH大于8.8时,Fe2+完全生成Fe(OH)2沉淀,而该反应的目的是制备碳酸亚铁沉淀,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则可能会产生副产物氢氧化亚铁沉淀。将FeSO4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存在OH-,pH>7,很容易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若将Na2CO3溶液加入盛有FeSO4溶液中,此时Fe2+是过量的,且此时溶液显酸性,不易产生氢氧化亚铁,此时碳酸根离子很容易与亚铁离子结合为沉淀析出,所以应选用的加料方式为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故选:b;
(4)潮湿的FeCO3固体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生成一种红褐色的固体(氢氧化铁),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即碳酸亚铁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5)①见答案;
②因为0.212g碳酸钠未充分干燥,有水,用0.212g碳酸钠代入计算出的盐酸中氯化氢质量偏大,导致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分数要偏大。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2024中考物理复习专题7 质量和密度(7题型)(练习)(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