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宣城市皖东南四校九年级尖子生对抗赛化学卷(含解析)

九年级尖子生对抗赛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l-35.5 Na-2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8分)
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表是小明同学归纳所学的内容,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B.性质与用途
除去衣服上的油迹—用洗涤剂溶解 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作霓虹灯 石墨有导电性—作电极
C.环保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H2、CO等气体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先做灯火实验 人缺微量元素碘—患大脖子病 调节新陈代谢的营养素—维生素
A.A B.B C.C D.D
2.科学家以 CO2和 H2为原料,经催化可转化为有机物,其微观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 C4H9
B.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C.试剂Ⅰ、Ⅱ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
D.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等质量的金属M、N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已知M、N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2价),反应产生的氢气与消耗酸的关系如图。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M、N生成氢气的量:M=N
B.由图可知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N>M
C.M、N反应完全时,消耗硫酸的质量:M>N
D.由图可知M、N的相对原子质量:M4.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D.若丙为Cu (NO3)2,则甲与乙中必有一个为单质
5.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在常温下进行。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的pH: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8.6 11.6 10.3 11.1
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A.CO2+H2O+NaClO=NaHCO3+HClO
B.CO2+H2O+2NaClO=Na2CO3+2HClO
C.CH3COOH+NaCN=CH3COONa+HCN
D.NaClO+CH3COOH=HClO+CH3COONa
6.已知: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P)与气体分子数目(N)成正比关系(P=KN)。20℃时,若a克碳和b克氧气放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充分发生反应,待温度复原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仍然为P,则a与b的关系可能是 ( )
A.a/ b =3/4 B.a/ b﹥3/8 C.a/ b﹥3/4 D.a/ b≤3/8
7.下列关于如图溶解度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小
B.可通过升高温度,将乙溶液从M→N
C.50℃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D.将50℃甲、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丙
8.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X可能是
A.水
B.纯碱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二、填空题(共3个小题,化学方程式两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9.如图为初中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室制取少量NO2气体的方法是废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NO2气体。
①为控制反应速率,制取NO2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用D装置来收集NO2,气体应从接口 (填标号)处进入集气瓶。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在制取NO2时,若在装置D后连接的装置是E,你认为要将E中的浓硫酸换成 (填具体的溶液)。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①装置A和装置B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可以相同
②装置B发生反应时,仪器②下端需要浸没在液体中
③E装置可用于干燥气体,气流方向为c进d出
④若挤压F中试管上方的滴管,可以观察到U型管左边液面上升
10.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MgO,流程如下:

已知:①H2O2+2FeSO4+H2SO4=Fe2(SO4)3+2H2O
②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 pH见下表:
pH Fe(OH)3 Mg(OH)2
开始沉淀 1.9 9.1
完全沉淀 3.2 11.1
(1)写出“溶解”后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符号 。
(2)“转化”过程中,FeSO4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FeSO4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 。

(3)“调pH”时,溶液pH不宜过大。其原因除pH过大将增加氨水的使用量,还可能 。
(4)“煅烧”是MgSO4与C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一种固体氧化物和两种气体氧化物,一种为温室效应的气体,另一种为形成酸雨的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
(1)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 小军的实验 小英的实验
方案 嗅盐与 混合研磨
现象 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
结论 嗅盐中含有 嗅盐中含有 确认了小军的实验结论
【质疑】
(2)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小英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的 离子可能性。
【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样品质量m1,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 m5。
【数据处理】
(3)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反思与评价】
(4)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要对试管进行加热,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B.停止加热前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C.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
D.可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
三、计算分析题(共5分)
12.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含有碳酸钠(不含其他杂质),现用纯氢氧化钠与其对比进行对比实验如下:
①称取纯氢氧化钠和待测氢氧化钠各mg分别配成25.0g溶液,均滴加酚酞2~3滴。
②把12.0%的盐酸逐滴加入实验①配成的两种溶液中,当酚酞试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溶液呈中性)时,纯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消耗盐酸n1g,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消耗盐酸n2g。
(1)若m=2.73g,n1=n2=20.8g,则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 。
(2)若m=2.73g,n1=20.8g,n2=19.7g,则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D
【详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喝汽水打嗝,气体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不是利用稀有气体的稳定性,故此选项错误;
C、氢气没有毒性,不是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先做灯火实验,故此选项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维生素在人体中起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CD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个甲物质的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4H10,A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为H2O和C4H10生成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
C、催化剂质量化学性质反应前后都不变,故催化剂Ⅰ、Ⅱ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C正确。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①,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水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CD。
3.B
【详解】A.有图可知,a点时,M、N生成氢气的量:M=N,故A正确;
B.该图无法比较两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快慢,无法得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M、N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N,生成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硫酸,所以消耗硫酸的质量:M>N,故C正确;
D.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金属质量相同,化合价数值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M>N,所以M、N的相对原子质量:M故选:B。
4.A
【详解】A、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比如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各物质均含有氧元素,正确;
B、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不一定有碱,比如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物甲和乙中没有碱,错误;
D、若丙为为Cu(NO3)2,甲与乙中不一定必有一个为单质,如硫酸铜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铜,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据表格可知,NaClO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所以A反应成立,不符合题意;
B、据表格可知,NaClO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所以B反应不能成立,符合题意;
C、据表格可知,NaCN溶液的pH>CH3COONa溶液的pH,所以C反应成立,不符合题意;
D、据表格可知,NaClO溶液的pH>CH3COONa溶液的pH,所以D反应成立,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6.D
【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C+O2CO2可知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所以压强不变,而2C+O22CO可知反应前的气体分子数为1,而反应后的气体分子数为2,由信息知压强会变大,生成二氧化碳时由化学方程式知每12份质量的碳会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则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氧气量少时则会生成一氧化碳,压强就会变大,所以碳与氧气的质量比应小于等于3:8,反应后的压强才会与反应前相等,故选D。
7.C
【详解】A.甲的饱和溶液如果通过降温,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A正确;
B.M是30℃乙的饱和溶液,N是50℃时乙的不饱和溶液,M→N,即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50℃时,甲、乙、丙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所以50℃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50℃甲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30℃变为30℃时的饱和溶液,将50℃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与50℃时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图可知,30℃甲的溶解度大于50℃时丙的溶解度,所以将50℃甲、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丙,故D正确,
故选:C。
8.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知,溶液一开始呈酸性,加入X后,溶液逐渐变为中性,最后变为碱性溶液。A、加入水后,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错误;B、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当盐酸消耗完时,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当加入碳酸钠过量时,溶液呈碱性,正确;C、氢氧化钙先与盐酸反应,溶液逐渐变为中性,当盐酸消耗完时,氢氧化钙与氯化钙不发生反应,错误;D、盐酸与氯化钙不发生反应,错误。故选B
考点:溶液酸碱度,酸碱盐化学性质。
9.(1) B Cu+4HNO3=Cu(NO3)2+2H2O+2NO2↑ b 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2)②
【详解】(1)①实验室制取少量NO2气体的方法是废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NO2气体,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B或C,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从而能控制反应速率,为控制反应速率,制取NO2的发生装置可选用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Cu(NO3)2+2H2O+2NO2↑;
②根据“查阅资料”可知,NO2密度比空气大,若用D装置来收集NO2,气体应从接口b处进入集气瓶。根据“查阅资料”可知,NO2能与水发生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在制取NO2时,若在装置D后连接的装置是E,要将E中的浓硫酸换成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溶液,吸收NO2,防止污染空气;
(2)①装置A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可以是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再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和装置B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可以相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②装置B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不需要浸没在液体中,因为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或盖上盖子,就可以防止气体逸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E装置可用于干燥气体,为了使气体通过浓硫酸,气流方向为c进d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挤压F中试管上方的滴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可观察到U型管左边液面上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
10.(1)Mg2+、Fe2+
(2)FeSO4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FeSO4转化率先增大;当温度到75℃时,随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FeSO4转化率逐渐减小
(3)pH过大,会生成Mg(OH)2,导致高纯MgO产品产量降低
(4)
【详解】(1)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加入稀硫酸,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二氧化碳,碳酸亚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水、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为Mg2+、Fe2+;
(2)由图像可看出,40~7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FeSO4转化的反应的速率增大,温度大于75° C ,随着温度的升高,H2O2受热分解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FeSO4转化率减小;
(3)由上表可知pH为1.9时氢氧化铁开始沉淀,pH为9.1时氢氧化镁沉淀,要制得高纯氧化镁首先应除去杂质离子铁离子,所以加氨水调节pH时,应先调在1.9~9.1之间,让铁离子沉淀,镁离子不沉淀,除去铁离子,如过量加入氨水,pH 过大,会生成Mg(OH)2,导致高纯MgO产品产量降低;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意可知生成物中一种为温室效应的气体即CO2,另一种为形成酸雨的气体即SO2,生成的氧化物为MgO,所以硫酸镁与碳反应生成氧化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11.(1) 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Ca(OH)2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白色沉淀产生
(2)##或碳酸氢根
(3)×100%
(4)ABC
【详解】(1)①根据结论可知,嗅盐中含有铵根离子,铵盐与碱性物质反应会产生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因此所加试剂为碱类物质,由于是研磨,故填氢氧化钙。
②根据结论可知,嗅盐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碳酸氢盐与稀盐酸反应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即若溶液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所以小军的此项方案不严谨。
③由于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小英确认了小军的结论是正确的,所以该盐为碳酸盐,而可溶性碳酸盐与氯化钙溶液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
(2)由小问1中②分析可知,小英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的可能。
(3)稀硫酸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氨气的质量,即生成氨气的质量为:,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氨气的质量可求出样品碳酸铵的质量,用碳酸铵的质量比上样品质量,再乘以百分之百,可求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碳酸铵的质量为x.
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4)A.该方案是通过氨气的质量求出碳酸铵的质量,氨气易溶于水,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加热可以使溶解在水的氨气逸出,使产生的氨气完全被稀硫酸吸收,若产生的氨气不能被稀硫酸完全吸收,会造成结果偏小,故A选项正确;
B.停止加热前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可将装置内存有的氨气完全排入稀硫酸中,否则测得氨气质量偏小,导致测定的结果会偏小,故B选项正确;
C.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会使导管内的气压迅速减小,水被倒吸入试管中,使倒置漏斗,当漏斗内液面上升时,烧杯内液面下降,漏斗边缘与液面脱离,从而防止液体倒吸;另外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加快吸收速率,故C选项正确;
D.由于酸放于烧杯中,与空气接触,若用浓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导致测量值偏大;另外浓硫酸有强腐蚀性,存在安全隐患,故D选项错误;
故选ABC。
12.(1)10.92%
(2)由n1=20.8g,n2=19.7g,即n1>n2,可知待测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设:待测氢氧化钠中NaOH的质量为,则碳酸钠质量=2.73g-,与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盐酸溶质质量分别为、。
19.7g×12.0%,解得:=2.16g。
则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
答:若m=2.73g,n1=20.8g,n2=19.7g,则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8.64%。
【详解】(1)由于纯氢氧化钠和待测氢氧化钠各mg,所用盐酸的质量n1=n2,则证明待测氢氧化钠中不含碳酸钠,所以待测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10.92%。故填:10.92%。
(2)详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届天一大联考湖南省4月(26-27)考试(无标题)语文

下一篇:[泰安二模]2023年泰安市高三二轮检测(2024.04)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