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综合练(一)
1.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介绍了历史文化知识,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文物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B.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砖块的颜色主要来自二氧化硅
C.清·乾隆“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中的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
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F
B.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SO2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D.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3.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AlO+H++H2O===Al(OH)3↓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
C.KI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黄色:4I-+O2+2H2O===2I2+4OH-
D.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Al3++SO+Ba2++3OH-===Al(OH)3↓+BaSO4↓
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g 20%Na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B.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C.2 mol SO2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总数为2NA
D.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2 mol e-时,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子总数为0.2NA
5.工业上用硫酸铁溶液溶解黄铜矿精矿工艺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FeS2+4Fe3+===Cu2++5Fe2++2S。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CuFeS2中Cu为+1价,Fe为+3价
B.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C.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当转移1 mol e-时,有46 g CuFeS2参加反应
6.化合物M()是合成药物奥昔布宁的一种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5H18O3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1 mol M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不含立体异构)
7.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
A.由O2+2H2S2S+2H2O,说明非金属性:O>S,推测:反应2C+ SiO2Si+2CO↑,说明非金属性:C>Si
B.由CO2+Ca(ClO)2+H2O===CaCO3↓+2HClO,推测:SO2+Ca(ClO)2+H2O===CaSO3↓+2HClO
C.Fe与S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FeS,推测:Cu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S
D.由Na2SO3+2HCl===2NaCl+H2O+SO2↑,推测:Na2SO3+H2SO4===Na2SO4+H2O+SO2↑
8.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CO3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酸浸”所需的SO2
B.用装置乙配制“酸浸”所需的1 mol·L-1H2SO4溶液
C.用装置丙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
D.用装置丁灼烧CoCO3固体制Co2O3
9.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非金属单质;X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物质;Y和Z同周期,其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且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Y<X<Z
B.制备Y和Z的单质均可用电解法
C.W与X或者Y形成的化合物中,W的化合价相同
D.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X和Y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
10.金属钼的一种晶胞为体心立方堆积(图1),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所示坐标系(图2),该晶胞沿其体对角线方向上的投影如图3所示,若晶胞参数为a 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1中原子1的分数坐标为(0,0,0),则图1中原子2的分数坐标为
B.若晶胞参数为a pm,则图3中原子3和原子4的连线长度为a pm
C.图3中原子3和原子4在同一平面上
D.1 mol该晶胞含有的钼原子数为9NA
11.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830 ℃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v(X)=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A. 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 ℃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 200 ℃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12.25 ℃时,氢氰酸(HCN)的Ka=6.2×10-10,醋酸的Ka=1.75×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浓度相等的NaCN和HCN溶液混合后,混合液呈酸性
B.将浓度均为0.10 mol·L-1的NaCN和HCN溶液加水稀释,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
C.25 ℃时,HCN溶液中滴入醋酸溶液,则HCN的电离受到抑制
D.25 ℃时,醋酸溶液中加一定量NaCN固体,调节pH=5,此时4c(CH3COO-)=7c(CH3COOH)
13.Ni可活化C2H6放出CH4,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反应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速步骤:中间体1→中间体2
B.总反应为Ni+C2H6―→NiCH2+CH4
C.Ni—H键的形成对氢原子的迁移是不利的
D.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14.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处理废水,可实现废水的高效净化,其原理如图所示。双极膜是特种离子交换膜,它是由一张阳膜和一张阴膜制成的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H2O分子解离成H+和OH-并分别通过阳膜和阴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X连接电源的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B.Z为淡水,M为H2SO4溶液,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理论上,每转移2 mol电子,两极共产生1.5 mol气体
D.该装置中,电子的转移方向为电极X→电解质溶液→电极Y
15.类比pH,对于稀溶液pc=-lg c,pKa=-lg Ka。室温下,向某浓度H2A溶液中加入NaOH(s),保持溶液体积和温度不变,测得pH与pc(H2A)、pc(HA-)、pc(A2-)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Ⅲ表示c(HA-)变化
B.常温下,pKa2(H2A)=5.30
C.b点时,c(Na+)=(2×10-3+10-10.95-10-3.05) mol·L-1
D.pH=6.00时,c(A2-)>c(HA-)>c(H2A)
选择题综合练(一)
1.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介绍了历史文化知识,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文物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B.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砖块的颜色主要来自二氧化硅
C.清·乾隆“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中的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
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解析 A项,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正确;B项,砖块的颜色主要来自铁的氧化物而非二氧化硅,错误;C项,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正确;D项,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正确。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B )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F
B.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SO2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D.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解析 A项,F是9号元素,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质量数A=10+9=19,用原子符号可表示为F,错误;B项,Fe是26号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正确;C项,SO2分子中的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2+=3,含有1对孤电子对,所以SO2的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形,其空间结构模型是V形,不是直线形,错误;D项,N是7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错误。
3.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AlO+H++H2O===Al(OH)3↓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
C.KI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黄色:4I-+O2+2H2O===2I2+4OH-
D.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Al3++SO+Ba2++3OH-===Al(OH)3↓+BaSO4↓
解析 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发生反应:AlO+4H+===Al3++2H2O,故A错误;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所以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KI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黄色,是由于碘离子被氧化成碘单质,发生反应:4I-+O2+2H2O===2I2+4OH-,故C正确;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Al3++2SO+2Ba2++4OH-===AlO+2BaSO4↓+2H2O,故D错误。
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100 g 20%Na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B.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C.2 mol SO2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总数为2NA
D.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2 mol e-时,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子总数为0.2NA
解析 100 g 20%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100 g×20%=20 g,其物质的量为=0.5 mol,溶剂水的质量为80 g,水中还含有氧原子,因此该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0.5NA,故A错误;乙烷和乙烯在标准状况下均为气体,且二者的每个分子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均为2,因此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mol-1=NA,故B正确;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其反应为2SO2+O2??2SO3,因此2 mol SO2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总数大于2NA,故C错误;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阳极为铜单质失去电子生成Cu2+,阴极为H+得到电子生成H2,其电极反应为2H++2e-===H2↑,因此当电路中通过0.2 mol e-时,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子总数为0.1NA,故D错误。
5.工业上用硫酸铁溶液溶解黄铜矿精矿工艺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FeS2+4Fe3+===Cu2++5Fe2++2S。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D )
A.CuFeS2中Cu为+1价,Fe为+3价
B.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C.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当转移1 mol e-时,有46 g CuFeS2参加反应
解析 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中,Fe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为+2价,4个Fe3+得4个e-,作氧化剂,Fe2+为还原产物;S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为0价,2个S2-失4个e-,作还原剂,S为氧化产物。CuFeS2中Cu为+2价,Fe为+2价,A错误;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但只有Fe3+中的铁元素被还原,B错误;反应中氧化产物S与还原产物Fe2+物质的量之比为2∶4=1∶2,C错误;当转移1 mol e-时,有0.25 mol CuFeS2参加反应,0.25 mol CuFeS2质量为0.25 mol×184 g/mol=46 g,D正确。
6.化合物M()是合成药物奥昔布宁的一种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分子式为C15H18O3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1 mol M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不含立体异构)
解析 由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5H20O3,故A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M分子中含有连有三个碳原子的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化合物M分子中含有的苯环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 M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化合物M分子的环上的一氯代物有如图所示的7种结构:,故D正确。
7.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D )
A.由O2+2H2S2S+2H2O,说明非金属性:O>S,推测:反应2C+ SiO2Si+2CO↑,说明非金属性:C>Si
B.由CO2+Ca(ClO)2+H2O===CaCO3↓+2HClO,推测:SO2+Ca(ClO)2+H2O===CaSO3↓+2HClO
C.Fe与S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FeS,推测:Cu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S
D.由Na2SO3+2HCl===2NaCl+H2O+SO2↑,推测:Na2SO3+H2SO4===Na2SO4+H2O+SO2↑
解析 A项,可以通过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说明非金属性强弱,但反应物中的非金属单质必须表现出氧化性,推测中非金属C表现出还原性,错误;B项,SO2具有还原性、Ca(ClO)2具有氧化性,因此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项,Fe与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S,说明S的氧化性使变价金属生成低价态,因此推测Cu与S发生反应应该生成Cu2S,错误;D项,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正确。
8.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CO3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用装置甲制备“酸浸”所需的SO2
B.用装置乙配制“酸浸”所需的1 mol·L-1H2SO4溶液
C.用装置丙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
D.用装置丁灼烧CoCO3固体制Co2O3
解析 A项,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装置甲没有酒精灯,无法反应制取SO2,错误;B项,胶头滴管使用时应悬于容量瓶正上方,不能伸入容量瓶内,这样会污染试剂,错误;C项,过滤用于固液分离,用装置丙可以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且装置中操作正确;D项,灼烧CoCO3固体应用坩埚,不能在烧杯中直接灼烧固体,错误。
9.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非金属单质;X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物质;Y和Z同周期,其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且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简单离子半径:W<Y<X<Z
B.制备Y和Z的单质均可用电解法
C.W与X或者Y形成的化合物中,W的化合价相同
D.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X和Y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
解析 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非金属单质,则W为H;X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物质,则X为O;Y和Z同周期,其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且水溶液呈中性,Y、Z的原子序数均大于O,应该位于第三周期,该离子化合物为NaCl,则Y为Na,Z为Cl,结合分析可知,W为H,X为O,Y为Na,Z为Cl。A项,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W<Y<X<Z,正确;B项,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可获得金属钠和氯气,正确;C项,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水和过氧化氢,水和过氧化氢分子中H的化合价均为+1,W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NaH,NaH中H的化合价为-1,H的化合价不同,错误;D项,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氧离子、过氧根离子均满足8e-稳定结构,正确。
10.金属钼的一种晶胞为体心立方堆积(图1),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所示坐标系(图2),该晶胞沿其体对角线方向上的投影如图3所示,若晶胞参数为a 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若图1中原子1的分数坐标为(0,0,0),则图1中原子2的分数坐标为
B.若晶胞参数为a pm,则图3中原子3和原子4的连线长度为a pm
C.图3中原子3和原子4在同一平面上
D.1 mol该晶胞含有的钼原子数为9NA
解析 若图1中原子1的分数坐标为(0,0,0),由于原子2位于晶胞的体心,则图1中原子2的分数坐标为,A正确;图3是金属钼晶胞沿其体对角线上的投影,原子3与原子4在晶胞中的顶点,并且位于面对角线,故原子3和原子4连线长度为a pm,B正确;图3中原子3与原子4在同一平面的面对角线上,C正确;1个晶胞中,位于顶点的钼原子个数:8×=1,位于体心的钼原子个数为1,故1个晶胞中含有2个钼原子,则1 mol晶胞含有的钼原子数为2NA,D错误。
11.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830 ℃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v(X)=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温度/℃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A. 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 ℃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 200 ℃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解析 反应初始4 s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05 mol/(L·s),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Y)=v(X)=0.005 mol/(L·s),则4 s内Δc(Y)=0.005 mol/(L·s)×4 s=0.02 mol/L,Y的起始浓度为=0.4 mol/L,故4 s时c(Y)=0.4 mol/L-0.02 mol/L=0.38 mol/L,A项错误;设平衡时X的浓度变化量为x mol/L,则:
X(g) + Y(g)R(g)+Q(g)
开始(mol/L) 0.1 0.4 0 0
变化(mol/L) x x x x
平衡(mol/L) 0.1-x 0.4-x x x
故=1.0,解得x=0.08,所以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100%=80%,B项正确;由表格可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误;1 200 ℃时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为0.4,所以1 200 ℃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为=2.5,D项错误。
12.25 ℃时,氢氰酸(HCN)的Ka=6.2×10-10,醋酸的Ka=1.75×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25 ℃时,浓度相等的NaCN和HCN溶液混合后,混合液呈酸性
B.将浓度均为0.10 mol·L-1的NaCN和HCN溶液加水稀释,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
C.25 ℃时,HCN溶液中滴入醋酸溶液,则HCN的电离受到抑制
D.25 ℃时,醋酸溶液中加一定量NaCN固体,调节pH=5,此时4c(CH3COO-)=7c(CH3COOH)
解析 25 ℃时,氢氰酸(HCN)的Ka=6.2×10-10,则CN-的水解常数为=≈1.6×10-5 ,则浓度相等的NaCN和HCN溶液混合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混合液呈碱性,A错误;NaCN和HCN溶液分别显碱性、酸性,将浓度均为0.10 mol·L-1的NaCN和HCN溶液加水稀释,NaCN和HCN溶液的碱性、酸性均减弱,故两种溶液的pH一个变小、一个变大,B错误;不确定两者的浓度关系,不能判断HCN的电离是否受到抑制,C错误;25 ℃时,醋酸的Ka=1.75×10-5,醋酸溶液中加一定量NaCN固体,调节pH=5,Ka==1.75×10-5,此时c(H+)=10-5,则=1.75=,故此时4c(CH3COO-)=7c(CH3COOH),D正确。
13.Ni可活化C2H6放出CH4,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反应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决速步骤:中间体1→中间体2
B.总反应为Ni+C2H6―→NiCH2+CH4
C.Ni—H键的形成对氢原子的迁移是不利的
D.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解析 由反应历程可知,活化能最大的步骤为中间体2转化为中间体3的过程,活化能高,反应速率小,为决速步骤,A项错误;由反应历程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Ni+C2H6―→NiCH2+CH4,B项正确;该过程中Ni—H键的形成为氢原子从一个甲基转移到另一个甲基提供了桥梁和便利,C项错误;从整体历程来看,断裂的键有C—C键、C—H键、Ni—C键、Ni—H键,形成的键有Ni—H键、Ni—C键、C—H键,没有非极性键的生成,D项错误。
14.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处理废水,可实现废水的高效净化,其原理如图所示。双极膜是特种离子交换膜,它是由一张阳膜和一张阴膜制成的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H2O分子解离成H+和OH-并分别通过阳膜和阴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极X连接电源的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B.Z为淡水,M为H2SO4溶液,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理论上,每转移2 mol电子,两极共产生1.5 mol气体
D.该装置中,电子的转移方向为电极X→电解质溶液→电极Y
解析 电解过程中,H+向阴极移动,则电极X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A项错误;Na+、Ni2+向阴极移动,a膜为阳离子交换膜,SO向阳极移动,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Z为淡水,N为H2SO4溶液,B项错误;阴极上H+放电,产生H2,阳极上OH-放电,产生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理论上每转移2 mol电子,产生1 mol H2和0.5 mol O2,C项正确;电子通过外电路移动,不会经过电解质溶液,D项错误。
15.类比pH,对于稀溶液pc=-lg c,pKa=-lg Ka。室温下,向某浓度H2A溶液中加入NaOH(s),保持溶液体积和温度不变,测得pH与pc(H2A)、pc(HA-)、pc(A2-)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曲线Ⅲ表示c(HA-)变化
B.常温下,pKa2(H2A)=5.30
C.b点时,c(Na+)=(2×10-3+10-10.95-10-3.05) mol·L-1
D.pH=6.00时,c(A2-)>c(HA-)>c(H2A)
解析 随pH增大,c(H2A)逐渐减小,c(HA-)先增大后减小,c(A2-)逐渐增大,pc=-lg c,则pc(H2A)逐渐增大、pc(HA-)先减小后增大、pc(A2-)逐渐减小,即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的粒子为H2A、A2-、HA-。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的粒子为H2A、A2-、HA-,c点时c(HA-)=c(A2-),此时Ka2==c(H+)=10-5.30,则pKa2(H2A)=5.30,B正确;b点时,c(H2A)=c(A2-)=10-3 mol·L-1,c(H+)=10-3.05 mol·L-1,室温下c(OH-)===10-10.95 mol·L-1,由电荷守恒:c(H+)+c(Na+)=c(OH-)+c(HA-)+2c(A2-),则c(Na+)=2c(A2-)+c(OH-)-c(H+)+c(HA-)=(2×10-3+10-10.95-10-3.05) mol·L-1+c(HA-),C错误;pH=6.00时,由题图知,pc(H2A)>pc(HA-)>pc(A2-),pc=-lg c,则c(A2-)>c(HA-)>c(H2A),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