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综合练(二) (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 考前冲刺综合练

选择题综合练(二)
1.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文物
选项 A.圆雕玉舞人 B.透雕重环玉佩 C.朱雀青铜顶饰 D.炫纹贯耳瓷壶
2.下列有关描述及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s23p3
B.KCl形成过程:
C.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D.Se属于p区元素,Zn属于ds区元素
3.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11月30日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化学在神舟飞船的研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广泛的化学镀镍,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镍作阳极
B.使用的热控材料是新型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C.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高温下氮气遇到氧气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D.卫星抛物面天线采用的具有负膨胀系数的石墨纤维和芳纶,石墨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芳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利用反应2NH3+NaClO===N2H4+ NaCl+ H2O可制备火箭推进剂的燃料N2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NH3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NH的数目为0.1NA
B.1 L 2 mol·L-1的NaClO溶液中,O原子的数目为2NA
C.每生成11.7 g NaCl,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5.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实验装置、操作及目的如图所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装置
操作及目的 用瓷坩埚煅烧贝壳至900 ℃,得到生石灰 浓缩海水,加生石灰反应后过滤,得到Mg(OH)2
选项 C D
装置
操作及目的 蒸发MgCl2溶液,得到无水MgCl2 电解MgCl2溶液,制备金属Mg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化铜溶液中加足量氨水:Cu2++2NH3·H2O===2NH+Cu(OH)2↓
B.足量酸性KMnO4溶液与双氧水反应:2MnO+7H2O2+6H+===2Mn2++6O2↑+10H2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2H++SO+Ba2++2OH-===BaSO4↓+2H2O
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NH3:NH+OH-NH3↑+H2O
7.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Cl2过量)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污水,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发生的总反应为CN-+OH-+Cl2―→CO2+N2+Cl-+H2O (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Cl2>N2
B.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C.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O2转移2 mol电子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O2在负极区生成
8.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下列有关大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有4种官能团
B.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
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常温下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9.一种由前四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T(如图所示)是一种用于合成药物的重要试剂。已知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M位于同一主族,X、Y、N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M>N>Z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M
C.化合物YM2与YZM均为共价化合物
D.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0.臭氧能氧化CN-,故常被用来治理电镀工业中的含氰废水,其化学反应原理为5O3+2CN-+H2O===2HCO+N2+5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3和O2是同素异形体
B.该反应是熵增的过程
C.该反应中N2为氧化产物
D.反应中所涉及的三种气体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11.MgO在医药上用作抗酸剂和轻泻剂,在化学工业中用作催化剂和制造镁盐的原料。某学习小组拟用氯化镁废液(主要成分是MgCl2,含Fe2+、Fe3+等杂质)制取MgO,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剂1可为H2O2溶液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
C.操作③为蒸发结晶
D.将碱式碳酸镁在坩埚中灼烧可制得MgO
12.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2C(g) ΔH=Q kJ/mol。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温度/℃ 700 700 750
达平衡时间/min 40 5 30
平衡时n(C)/mol 1.5 1.5 1
化学平衡常数 K1 K2 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1=K2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实验Ⅱ比实验Ⅰ达平衡所需时间少的可能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剂
D.实验Ⅲ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 A和1 mol C,平衡正向移动
13.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多采用三元锂电池,某三元锂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M极有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B.锂电池的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使用
C.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电池中迁移1 mol Li+时,理论上可获得64 g纯铜
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NiaCobMncO2-xe-===Li1-xNiaCobMncO2+xLi+
14.有学者提出一种PdCl2催化下炔烃羰基化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Pd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B.炔烃羰基化反应为+2CO+2R1OH+H2
C.反应过程中存在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D.反应过程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
15.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稀盐酸滴定某二元弱酸盐Na2A溶液,溶液中-lg 和-lg c(HA-)或-lg 和-lg c(A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M点>N点
B.滴定过程中,当pH=5时,c(Na+)-3c(HA-)>0
C.若c(HA-)>c(A2-)>c(H2A),则pH范围为3.5D.NaHA溶液中:c(H+)+c(A2-)=c(H2A)+c(OH-)
选择题综合练(二)
1.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C )
文物
选项 A.圆雕玉舞人 B.透雕重环玉佩 C.朱雀青铜顶饰 D.炫纹贯耳瓷壶
解析 玉是特殊的石头,不是合金材料,A错误;玉佩不属于合金材料,B错误;青铜属于铜合金,C正确;瓷壶属于硅酸盐材料,D错误。
2.下列有关描述及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D )
A.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s23p3
B.KCl形成过程:
C.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D.Se属于p区元素,Zn属于ds区元素
解析 As的原子序数为33,属于主族元素,由构造原理可知,其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所以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A错误;KCl形成过程为,B错误;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C错误;Se的价电子排布为4s24p4,最后填充4p电子,为p区元素,Zn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2,属于ds区元素,D正确。
3.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11月30日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化学在神舟飞船的研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广泛的化学镀镍,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镍作阳极
B.使用的热控材料是新型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C.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高温下氮气遇到氧气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D.卫星抛物面天线采用的具有负膨胀系数的石墨纤维和芳纶,石墨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芳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解析 电镀时以镀件为阴极,以镀层金属为阳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性质,故B正确;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高温下NO遇到氧气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C错误;石墨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芳纶全称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利用反应2NH3+NaClO===N2H4+ NaCl+ H2O可制备火箭推进剂的燃料N2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1 mol NH3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NH的数目为0.1NA
B.1 L 2 mol·L-1的NaClO溶液中,O原子的数目为2NA
C.每生成11.7 g NaCl,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解析 A项,氨气溶于水后部分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部分电离,故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数目不能确定,错误;B项,溶液中有水,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故1 L 2 mol·L-1的NaClO溶液中,O原子的数目大于2NA,错误;C项,每生成1 mol氯化钠转移2 mol电子,故每生成11.7 g即0.2 mol氯化钠,则转移0.4 mol电子,正确;D项,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错误。
5.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实验装置、操作及目的如图所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选项 A B
装置
操作及目的 用瓷坩埚煅烧贝壳至900 ℃,得到生石灰 浓缩海水,加生石灰反应后过滤,得到Mg(OH)2
选项 C D
装置
操作及目的 蒸发MgCl2溶液,得到无水MgCl2 电解MgCl2溶液,制备金属Mg
解析 煅烧贝壳不能用瓷坩埚,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蒸发MgCl2溶液得不到无水MgCl2,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电解熔融MgCl2得到金属Mg,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
A.氯化铜溶液中加足量氨水:Cu2++2NH3·H2O===2NH+Cu(OH)2↓
B.足量酸性KMnO4溶液与双氧水反应:2MnO+7H2O2+6H+===2Mn2++6O2↑+10H2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2H++SO+Ba2++2OH-===BaSO4↓+2H2O
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NH3:NH+OH-NH3↑+H2O
解析 氯化铜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配合物,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A错误;足量酸性KMnO4溶液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锰离子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O2+6H+===2Mn2++5O2↑+8H2O,B错误;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则H+和OH-恰好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2OH-===BaSO4↓+ 2H2O,C正确;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NH3不是离子反应,没有离子方程式,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D错误。
7.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Cl2过量)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污水,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发生的总反应为CN-+OH-+Cl2―→CO2+N2+Cl-+H2O (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还原性:Cl2>N2
B.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C.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O2转移2 mol电子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O2在负极区生成
解析 A项,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l2为氧化剂,体现氧化性,N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Cl2>N2,错误;B项,配平反应方程式2CN-+8OH-+5Cl2===2CO2+N2+10Cl-+4H2O,反应中CN-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错误;C项,分析反应方程式中的电子转移情况,每生成1 mol CO2转移5 mol电子,错误;D项,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所以C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CO2在负极区生成,正确。
8.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下列有关大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分子中有4种官能团
B.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
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常温下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解析 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羟基、羰基2种官能团,A错误;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而能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由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酸性强,所以该物质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C错误;在常温下该物质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但是不能与其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9.一种由前四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T(如图所示)是一种用于合成药物的重要试剂。已知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M位于同一主族,X、Y、N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简单离子半径:M>N>Z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M
C.化合物YM2与YZM均为共价化合物
D.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解析 化合物T是一种用于合成药物的重要试剂,其结构简式如题图所示,已知X、Y、Z、M、N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主族元素,Z、M位于同一主族,N形成+1价阳离子,位于ⅠA族,Y形成4个共价键,位于ⅣA族,X形成1个共价键,位于ⅠA族(H元素)或ⅦA族,X、Y、N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X只能为H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1=6,则Z为O元素,M为S元素,N为K元素;Y的原子序数小于O元素,则Y为C元素。A项,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S2->K+>O2-,即M>N>Z,正确;B项,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正确;C项,化合物YM2与YZM分别为CS2、COS,CS2、COS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正确;D项,化合物T中,H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10.臭氧能氧化CN-,故常被用来治理电镀工业中的含氰废水,其化学反应原理为5O3+2CN-+H2O===2HCO+N2+5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O3和O2是同素异形体
B.该反应是熵增的过程
C.该反应中N2为氧化产物
D.反应中所涉及的三种气体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解析 O3和O2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该反应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是熵增的过程,故B正确;该反应中N元素由-3价上升到0价,N2为氧化产物,故C正确;O3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6-2×2)=3,且有一对孤电子对,其空间结构为V形,属于极性分子,故D错误。
11.MgO在医药上用作抗酸剂和轻泻剂,在化学工业中用作催化剂和制造镁盐的原料。某学习小组拟用氯化镁废液(主要成分是MgCl2,含Fe2+、Fe3+等杂质)制取MgO,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试剂1可为H2O2溶液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
C.操作③为蒸发结晶
D.将碱式碳酸镁在坩埚中灼烧可制得MgO
解析 氯化镁废液中加入的试剂1为氧化剂,再加入氨水调节pH,进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过滤得到碱式碳酸镁晶体和氯化铵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铵固体。试剂1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可以为H2O2溶液,A正确;加氨水调节pH后,Fe3+生成Fe(OH)3沉淀,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B正确;NH4Cl固体加热易分解,不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C错误;碱式碳酸镁为固体,可在坩埚中灼烧分解生成MgO,D正确。
12.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2C(g) ΔH=Q kJ/mol。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温度/℃ 700 700 750
达平衡时间/min 40 5 30
平衡时n(C)/mol 1.5 1.5 1
化学平衡常数 K1 K2 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K1=K2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实验Ⅱ比实验Ⅰ达平衡所需时间少的可能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剂
D.实验Ⅲ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 A和1 mol C,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 反应为2A(g)+B(g)2C(g),比较实验Ⅰ和Ⅲ,温度升高,平衡时C的量减少,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Q<0,则K313.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多采用三元锂电池,某三元锂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充电时,M极有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B.锂电池的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使用
C.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电池中迁移1 mol Li+时,理论上可获得64 g纯铜
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NiaCobMncO2-xe-===Li1-xNiaCobMncO2+xLi+
解析 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由图中锂离子运动方向可知,M为负极、N为正极。充电时,M极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M为阴极,阴极有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锂电池的能量比较高,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使用,B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Li+~2e-~Cu,当电池中迁移1 mol Li+时,理论上可获得32 g纯铜,C错误;充电时,N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NiaCobMncO2-xe-===Li1-xNiaCobMncO2+xLi+,D正确。
14.有学者提出一种PdCl2催化下炔烃羰基化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反应过程中Pd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B.炔烃羰基化反应为+2CO+2R1OH+H2
C.反应过程中存在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D.反应过程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
解析 由题图可知,反应过程中Pd的成键数目不变,A正确;在PdCl2催化下,炔烃羰基化反应为+2CO+2R1OH+H2,B正确;反应过程中不存在酯化反应,C错误;反应过程中存在碳碳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氢氯键等极性键的形成,D正确。
15.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稀盐酸滴定某二元弱酸盐Na2A溶液,溶液中-lg 和-lg c(HA-)或-lg 和-lg c(A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的电离程度:M点>N点
B.滴定过程中,当pH=5时,c(Na+)-3c(HA-)>0
C.若c(HA-)>c(A2-)>c(H2A),则pH范围为3.5D.NaHA溶液中:c(H+)+c(A2-)=c(H2A)+c(OH-)
解析 H2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Ka2=;两边分别取负对数,可得-lg Ka1=-lg=-lg-lg c(HA-),-lg Ka2=-lg=-lg -lg c(A2-),M点可计算Ka1,N点计算Ka2。在M点可计算Ka1=10-1×10-1=10-2,在N点计算Ka2=10-3×10-2=10-5,由于Ka1>Ka2,可以肯定M线是-lg 和-lg c(HA-)的关系,那么N线就是-lg 和-lg c(A2-)的关系,M线是以第一步电离为主,N线是以第二步电离为主。A项,Ka1=10-1×10-1=10-2,Ka2=10-3×10-2=10-5,Ka1>Ka2,第一步电离程度大,相当于酸性强,故M点水的电离弱于N点,错误;B项,当pH=5时,溶液呈酸性,c(H+)=10-5 mol·L-1,由Ka2==10-5得c(A2-)=c(H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HA-)+2c(A2-)+c(OH-),c(Na+)-3c(HA-)=c(OH-)-c(H+)<0,错误;C项,c(HA-)>c(A2-)>c(H2A),同时除以c(H2A)得>>1,由Ka1、Ka2、Ka1×Ka2的表达式可知上式为>>1,解出3.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扬州市扬大附中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下一篇:选择题综合练(一) (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 考前冲刺综合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