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科试题(二)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海南人喜欢吃的一道菜是白斩鸡。下列做法中体现物质化学变化的是
A.用刀切鸡 B.将酱油和蒜末混在一起做蘸料
C.大火煮熟鸡 D.将切好的鸡摆入盘中
2.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高的物质是
A. B. C. D.
3.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属于合成纤维 B.铝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C.塑料属于天然材料 D.钢属于金属材料
4.椰子是海南人民经常吃的一种水果。水果给人类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A.维生素 B.油脂 C.蛋白质 D.无机盐
5.农民增产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化肥,菠萝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钾肥。那么下列物质是钾肥的是
A. B. C. D.
6.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焚烧垃圾 B.植树造林 C.垃圾分类 D.净化废水
7.某同学收集了一些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片。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过滤
C.溶解粗盐 D.检查气密性
8.下图为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锰原子的质子数为54.94
C.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 D.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下列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所选用的药品和方法正确的是
A.区别羊毛和蚕丝——用火烧闻气味
B.区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粉末——分别加水看温度变化
C.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过量稀盐酸
D.检验铵态氮肥——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10.从微粒观的角度,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种分子结构不同
C.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变化,分子之间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 B.一氧化碳分子:
C.氧化铁的化学式: D.一个钙离子:
12.在治疗粉刺、痤疮的辅助用药中会用到维生素B6,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维生素B6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B6由6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B6属于氧化物
C.维生素B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维生素B6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3.硝酸钾和氯化钠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后,溶液质量:
B.将饱和的溶液降温至时,该溶液仍然处于饱和状态
C.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
D.要除去中的少量的,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14.钛和钛合金具有可塑性好、耐腐蚀等优良性能。某化工企业工业炼钛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反应①中氯原子个数增加了
C.反应③中的氩气作为保护气
D.反应②中要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和投料的质量比为
二、填空题
15.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铁矿石②硫酸③纯碱④碳酸钙
(1)可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
(2)可用作人体补钙剂的是 ;
(3)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 ;
(4)可用于生产玻璃、洗涤剂的盐是 。
16.生活中化学物质随处可碰到,我们常常接触到水、铁等物质,请大家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对水的探究:下图1是电解水的装置,下图2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①根据图1和图2,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A,则a应接电源的 极
②得出水的组成实验结论的理论依据是 。
③在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2)对铁的探究:
①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②在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17.中国科学家的颠覆性突破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1)此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为 。
(2)这个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选字母序号填空)。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E.都不属于以上几种
18.物质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同时得到和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从物质分类角度,是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那么参加反应的与生成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二、简答题(19、20小题各4分,共8分)
19.某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加入药品,安装好仪器后,再把Y型管竖直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把Y型管的一半浸入烧杯热水中,根据此实验,请回答:
(1)若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什么?
(2)本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20.某化学科学小组要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影响分解反应速率的实验。在相同温度下,他们按下表数据把药品加入锥形瓶中进行实验,并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溶液浓度
溶液体积
催化剂种类 无催化剂 粉末 粉末
(1)在②中 。
(2)证明粉末做催化剂效果最明显的依据是什么?
四、实验题
2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用此法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22.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
(1)向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向其中滴入稀硫酸,溶液变为无色。学生对于所加硫酸是否过量提出了疑问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硫酸是否过量呢?
【作出猜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猜想一: (填化学式) 猜想二:
【设计实验】
(3)操作步骤是 。
(4)可能的现象和结论是 。
五、计算题(23小题4分,24小题6分,共10分)
2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洁厕剂来清洗厕所,瓷砖就会变光亮干净。洁厕剂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气体有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X的化学式为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4.水泥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材料之一。某工厂生产水泥涉及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有碳酸钠,那么理论上最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试卷第6页,共6页
1.C
【详解】A、用刀切鸡过程中是分割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将酱油和蒜末混在一起做蘸料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鸡肉煮熟这个过程中,蛋白质分解、脂肪分解等一系列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大火煮熟鸡体现了物质的化学变化。
D、将切好的鸡摆入盘中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C。
2.A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由此可知,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综上所述:选择A。
3.D
【详解】A、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纤维。A不正确;
B、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B不正确;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属于天然材料。C不正确;
D、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合金。所以钢属于金属材料。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4.A
【详解】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所以水果给人类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
综上所述:选择A。
5.B
【详解】A、NH4H2PO4不含有钾元素,不能用作钾肥,选项错误;
B、K2SO4含有钾元素,能用作钾肥,选项正确;
C、CO(NH2)2不含有钾元素,不能用作钾肥,选项错误;
D、Ca3(PO4)2不含有钾元素,不能用作钾肥,选项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大量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该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能美化环境,吸收空气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能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净化废水能减少污染,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操作正确;
B、过滤时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溶解粗盐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该选项操作正确;
D、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由于锰是金字旁,所以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不正确;
B、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B不正确;
C、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C正确;
D、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9.D
【详解】A、羊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用火烧都会产生羽毛烧焦气味。用火烧闻气味的方法无法区别羊毛和蚕丝。A不正确;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水温升高;氢氧化钠固体粉末溶于水放热,水温也升高。所以分别加水看温度变化无法区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粉末。B不正确;
C、氧化钙与碳酸钙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加过量稀盐酸不但除去了碳酸钙,氧化钙也被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C不正确。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研磨能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检验铵态氮肥。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0.D
【详解】A、远处能闻到花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说法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说法正确;
C、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变化引起分子之间间隔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说法错误。
故选D。
11.B
【详解】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两个氮原子的个数为2N,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则一氧化碳分子的符号为CO,该选项书写正确;
C、氧化铁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化学式为Fe2O3,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则一个钙离子的符号为Ca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A、根据化学式可知,维生素B6由碳、氢、氮、氧4种元素组成。A不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一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维生素B6由碳、氢、氮、氧4种元素组成。所以维生素B6不属于氧化物。B不正确;
C、维生素B6中碳、氢、氮、氧的质量比=(12×8):(1×11):14:(16×3)=96:11:14:48。所以维生素B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正确;
D、维生素B6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4:(16×3)=7:24。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3.A
【详解】30°C,KNO3溶解度大于NaCl,等质量的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后,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等质量的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后,饱和K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饱和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则溶液质量:KNO3
C、根据饱和溶液概念可知,KNO3的饱和溶液不可以溶解KNO3,还可以溶解NaCl,说法正确;
D、KNO3、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要除去KNO3中的少量的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说法正确。
故选A。
14.C
【详解】A、FeTiO3中Fe的化合价是+2价,O的化合价是﹣2价,设FeTiO3中Ti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2)+x+(﹣2)×3=0,解得x=+4,所以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反应制得的钛属于单质,化合价为零,反应过程中Ti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
B、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①发生了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中氯原子个数不变,错误;
C、氩气化学性质稳定,镁在800℃时易氧化,反应③中的氩气作为保护气,正确;
D、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②发生的反应是H2和CO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COCH3OH,理论上和投料的质量比为28:4=7:1,错误。
故选C。
15.(1)①
(2)④
(3)②
(4)③
【详解】(1)工业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故填:①。
(2)因为人体的胃液里面有盐酸,可以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使钙离子浓度增加,所以碳酸钙可用作人体补钙剂。故填:④。
(3)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稀盐酸或稀硫酸等。故填:②。
(4)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等的生产的盐是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故填:③。
16.(1) 负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煮沸
(2) 氧气和水 硫酸镁和硫酸亚铁(或和)
【详解】(1)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由图2可知,生成气体A、B的体积比为2:1,则A为氢气,B为氧气,由图1可知,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为A,则a应接电源的负极;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在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2)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铁>铜,向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则会有铜被置换出来,镁不能置换出来,即发生的反应只有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生成的硫酸亚铁和未反应的硫酸镁。
17.(1)
(2)E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得化学方程式。
【详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44:6=22:3。故填:22:3。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即不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生成,也不符合置换反应定义,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有单质,所以也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定义。因此,该反应都不属于以上几种基本反应类型。故填:E。
18. 有机物
【详解】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则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4g,和的混合气体,一氧化碳质量=10g-4.4g=5.5g; CO2中碳元素质量=,CO中碳元素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中碳元素质量=1.2g+2.4g=3.6g,则 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的质量=4.4g+12.8g-10g=7.2g, 参加反应的与生成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19.(1)Y型管中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
(2)缓冲气压和防止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详解】(1)由于白磷的着火点为40°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把Y型管竖直放入盛有70°C水的大烧杯中,Y型管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Y型管中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故答案为:Y型管中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
(2)由于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热量,装置内气压增大,易顶出胶塞。所以为缓冲气压和防止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本实验中Y型管安装气球。故答案为:缓冲气压和防止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20.(1)0.3
(2)从图中可知:当溶液浓度为,溶液体积为,加入粉末和粉末和不加催化剂作对比,发现在图1中开始反应后,相同时间时加入二氧化锰粉末的锥形瓶内氧气体积分数最大
【详解】(1)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催化剂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加入的固体和用量应该与①、③中质量相同,催化剂种类不同不同,故在②中X=0.3g;
(2)从图中可知:当H2O2溶液浓度为5%,H2O2溶液体积为16mL,加入0.3gMnO2粉末和0.3FeCl3粉末和不加催化剂作对比,发现在图1中开始反应后,相同时间时加入二氧化锰粉末的锥形瓶内氧气体积分数最大,证明MnO2粉末做催化剂效果最明显。
21.(1)分液漏斗
(2)AC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a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用A;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选用C。即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用此法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AC。故填:AC。
22.(1)溶液变成红色
(2)和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4)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猜想一正确,反之说明猜想二正确
【详解】(1)取10mL氢氧化钾溶液于烧杯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充分搅拌,稀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故填:溶液变成红色;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若硫酸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K2SO4和H2SO4,若硫酸无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K2SO4,故填:K2SO4和H2SO4;
(3)稀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故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钾,需要验证硫酸是否存在,利用硫酸能和锌反应生成氢气进行验证,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故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4)若硫酸剩余,则可以看到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一正确,反之说明猜想二正确,故填: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猜想一正确,反之说明猜想二正确。
23.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钠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个,反应后是1个。所以X中含有1个氯原子,1个钠原子,X的化学式为NaCl。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求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填:NaCl;+1。
24.解:设理论上最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设理论上最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t。
【详解】详见答案。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