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
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
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D.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2、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3、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更清楚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老师上课时常常使用扩音器。扩音器改变了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广大青少年带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5、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中国先秦时就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和乃成乐”。《吕氏春秋》记载,皇帝令伶伦取竹作律,增损长短成十二律;伏羲作琴,三分损益成十三音。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损长短成十二律”是通过改变振幅的方式获取不同的音律
B.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其传播速度是340m/s,超声波的速度要大一些
C.“音和乃成乐”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D.次声波具有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蝙蝠就是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即使蒙住小王的双眼,他也能辨别出周围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______不同;他演奏小提琴时按压不同的琴弦,可以改变琴声的______;随着音乐,他时而高唱时而低吟,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自习课不许大声喧哗,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2、2020年10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河南洛阳如期进行,歌手萨顶顶献唱《左手指月》,她的歌声高亢、空灵。最近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在模仿她,但他们的声音和萨顶顶的最大不同是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我们班文艺委员总是在自习课上哼这首曲子,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
3、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4、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发声,当车走到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5、民乐团合奏名曲《茉莉花)时,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昆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来到了一个山谷里,物理老师站在山谷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2s后,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5s后他听到了第二次回声,求:
(1)他离较近的山谷的距离是多少?
(2)求两个山谷之间的距离又是多少?(v声=340m/s)(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某同学军训中练习打靶,目标和他相距374m,枪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该同学听到枪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飞行的速度多大?(假设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猎人在平行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右侧山崖340m,1.5s后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
(1)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多少米?
(2)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后,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3)山谷的宽度是多少米?
4、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 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 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少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威海。
5、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时,是利用回声的原理。如图所示,当探测船到达探测海面时,由船上的发声仪器发出声音,在6s后,接收到回声,请求出此处海的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小明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发声体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是否有关”。在设计实验时关于探究问题中的自变量遇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助他回答:
(1)本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
(2)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何改变自变量?______
(3)应该如何观测自变量?______
2、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几个常见的探究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生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尺探出桌面相同长度的情况下,轻拨和重拨钢尺,听到钢尺发声的响度不同。
(1)图甲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乒乓球的作用______,便于观察;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2)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______;
(3)图丙实验现象说明: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同,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拨钢尺的力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______ (填选“大”或“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钢琴和圆号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一样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齐唱会使声音变大,使得声音的响度变大,故C错误;
D.声音就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就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由波形图可知,钢琴与长笛的振动幅度与频率相同但波形不同,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音色与波形状有关,则二者响度与音调相同,但音色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老师上课时常常使用扩音器,扩音器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太空舱中有空气,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则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能直接对话,故A错误;
B.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B错误;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故C正确;
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强度即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增损长短成十二律”是通过改变振动频率的方式获取不同的音律,故A错误;
B.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其传播速度是340m/s,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的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乐音的频率有规则,发出的音调好听,所以其波形也是有规则的,故C正确;
D.超声波具有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蝙蝠就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的,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 音色 音调 响度 声源处
【详解】
[1]不同物质的特征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会不同,即使蒙住小王的双眼,他也能辨别出周围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
[2]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3][4]他时而高唱时而低吟,改变了声音的响度,自习课不许大声喧哗,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 音色 噪声
【详解】
[1]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学们的声音和萨顶顶的最大不同是音色。
[2]在自习课上哼这首曲子,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此时美妙的歌声属于噪声。
3、 响度 声源
【详解】
[1]噪声的强弱是指声音的响度,所以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的是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大小的单位是分贝。
[2]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提醒司机该路段不能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 振动 音色 信息
【详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振动产生声音。
[2][3]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5、音色
【详解】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故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笛子、二胡、昆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
三、计算题
1、(1)340m;(2)1190m
【详解】
解:(1)物理老师站在山谷叫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2s后,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5s后他听到了第二次回声,则声音传播到离他较近的山谷的时间为
由可得人到该山谷的距离为
(2)声音传到较远山谷的时间为
人到较远山谷的距离为
则两个山谷之间的距离为
答:(1)他离较近的山谷的距离是340m;
(2)两个山谷之间的距离是1190m。
2、935m/s
【详解】
解:由公式可知,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中所用的时间为
t声=
枪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该同学听到枪弹击中靶的声音,子弹飞行的时间为
t子弹=1.5s-1.1s=0.4s
子弹飞行的速度为
答:子弹飞行的速度为935m/s。
3、(1)255m;(2)0.5s;(3)595m
【详解】
解:(1)声音传播到左侧山崖的时间
t1=1.5s=0.75s
由v=得,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
s1=vt1=340m/s×0.75s=255m
(2)听到第二次回声需要的时间
t2===2s
听到第二次回声与听到第一次回声间隔时间
t=2s﹣1.5s=0.5s
(3)两山之间的距离为
s=255m+340m=595m
答:(1)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为255m;
(2)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后,0.5s后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3)山谷的宽度是595m。
4、(1)68m;(2)0.75h
【详解】
解:(1)根据公式 可得,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
(2)由标志牌可知,从标志牌到威海的距离是45km,该路段限速为60km/h,根据公式 可得,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少需用时
答:(1)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68m;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少需用0.75h才能到达威海。
5、4500m
【详解】
解:由可知
s=vt=1500m/s×6s=9000m
海洋深度
答:此处海的深度是4500m。
四、实验探究
1、 振幅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1]探究“发声体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是否有关”,需要改变振幅的大小,自变量是振幅。
(2)[2]用大小不同力敲击鼓面,敲击的力度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敲击的力度越小,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小。
(3)[3]鼓面上的泡沫球跳起的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 放大发声音叉的微小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大
【详解】
(1)[1]音叉的振动幅度非常小,不容易看清,图甲中的乒乓球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2]图乙实验中,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把钟罩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由此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3)[3]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拨钢尺的力度越大,钢尺振动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