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第I卷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可用于吸附航天舱中异味 B. 可用作宇航乘组的供氧剂
C. 镁铝合金可用作飞船零部件材料 D. 单质硅可用作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
2.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雷雨肥庄稼” B. 液氨用作制冷剂
C. 酸雨的形成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3. 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
B. 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C. 1molN2与3mol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
D. 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氮气在化学反应中作氧化剂
4.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b>d>c>a B. d>a>c>b C. c>d>b>a D. a>b>c>d
5. 如图所示,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的质量减小,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 A、B、C分别可以为Zn、Cu和稀盐酸
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 D. A极发生氧化反应
6. 小明参观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该机场建设时应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其中之一是“重载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普通水泥属于
A. 硅酸盐 B. 硅单质 C. 二氧化硅 D. 石膏
7. 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等量的锌、酸溶液,其中生成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试管 酸及浓度 温度 锌的状态
① 溶液 粉末状
② 溶液 粉末状
③ 溶液 粉末状
④ 溶液 大块状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①与
②与
③与
④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C. 高纯度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 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10. 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 NaOH固体 B. 水 C. CuSO4固体 D. 硝酸钠溶液
11. 下列溶液中:①硅酸钠溶液 ②氢氟酸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氯化钠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化学反应一定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D. 由C(石墨,S)=C(金刚石,s)吸收的能量为,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13.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B. 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
C. 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 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
14. 反应2A(g)+2B(g)=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1·min-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 ④v(D)=0.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 ②>④>①>③ B. ③>④>②>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15. 可使反应C(s)+H2O(g)CO(g)+H2(g)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压缩容器体积 ②恒容通入H2O(g) ③增加碳的用量 ④适当提高温度 ⑤恒容下充入N2
A. ①③⑤ B. ③⑤ C. ①③ D. ①②④
16.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和由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存在于
A. 、、中都有可能存在 B. 只存在于和中
C. 只存在于和中 D. 只存在于氧气中
17. 下列离子在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强酸性溶液中: CH3COO-、 NO3-、Fe2+、 Na+
B. 在能使酚酞试液变深红色的溶液中:Ca2+、 Ba2+、 NO3-、HCO3-
C. 在含有Cl-、 Ba2+的溶液中:Na+、K+、HCO3-、NO3-
D.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Ba2+、Fe3+、Mg2+、 Cl-、NO3-
18. 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能共存的是
A. SO2与H2S B. NO与O2 C. NH3与HCl D. SO2与O2
19.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 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B. 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C.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D. 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20.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是
①金属钠与水 ②晶体与混合搅拌 ③中燃烧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⑤酸碱中和 ⑥碳酸钙热分解
A. ①③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纯铁放入稀硫酸中,反应缓慢,再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 稀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反应,加入或硫酸升高温度都能加快的生成速率
D. 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的硫酸不可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2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再反应
B.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为零
C. 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 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23. 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 H2S B. NH3 C. Cl2 D. CO2
24.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碘固体易升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 加热时,②中溶液变为无色,冷却后又变红
C. 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D. 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2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尾气处理可用澄清石灰水替代溶液
B. 问某溶液中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
C.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 通入含酚酞的溶液中红色褪去,是因为具有漂白性
26.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等。对于下列事实,括号中所写浓硫酸性质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
B. 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氧化性)
C.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分数变小(挥发性)
D.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脱水性)
27.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 该反应吸收(a-b)kJ热量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mol A-A键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28. 反应己经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B.
C. D.
29. 下图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④③⑤②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⑤②④ D. ①⑤④②③
30. 将7.7 g铜锌合金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合金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将此盛有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1.344 L,恰好使气体完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与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 B. 3∶1 C. 4∶1 D. 5∶1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3题):
31. 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备氨气,图2装置探究其相关性质。
I、实验室制取氨气
(1)图1装置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圆底烧瓶中已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及部分反应产物
(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有同学认为需要在无水硫酸铜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无水固体的球形干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向a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氨气,最终得到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32. I、一定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某反应中的气体M和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时刻M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下列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 B. 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 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Ⅱ、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开始时加入、、,在末测得C的物质的量是。
(4)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___。
(5)在末,A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6)若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推测该反应的速率发生的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充入,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
②将容器的容积变为,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
③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
33. 将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插入装有稀的烧杯中(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根据下图判断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极材料分别为铁棒和碳棒,则X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当转移电子时,则生成标况下的氢气体积是________L。
(2)若电极材料都是金属棒,则金属活动性:X________Y(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用粗锌(含铁)代替纯锌和稀硫酸反应,这是利用________原理加快了氢气生成的速率。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第I卷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可用于吸附航天舱中异味 B. 可用作宇航乘组的供氧剂
C. 镁铝合金可用作飞船零部件材料 D. 单质硅可用作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于吸附航天舱中异味,A正确;
B.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均可以产生氧气,可用作宇航乘组的供氧剂,不能产生氧气,不可作供氧剂,B错误;
C.镁铝合金低密度、高强度、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等优点,可用作飞船零部件材料,C正确;
D.单质硅可用作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D正确;
故选B。
2.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雷雨肥庄稼” B. 液氨用作制冷剂
C. 酸雨的形成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雷雨肥庄稼”过程中氮气转化为NO,NO转化为NO2,NO2转化为硝酸和NO,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 液氨用作制冷剂发生的是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正确;C. 酸雨的形成过程中SO2转化为亚硫酸,亚硫酸转化为硫酸,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错误;D. 生石灰作干燥剂过程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B。
3. 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
B. 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C. 1molN2与3mol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
D. 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氮气在化学反应中作氧化剂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通常情况下,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键能大,性质比较稳定,A正确;
B.N2不能在O2中燃烧,与O2在放电时反应生成NO,B错误;
C.N2与H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N2与3molH2不可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C错误;
D.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在化学反应中即可升高也可降低,即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D错误;
故选A。
4.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b>d>c>a B. d>a>c>b C. c>d>b>a D.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电池中,活泼性较强的电极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电极为正极,放电时,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H+可得电子反应生成H2。根据此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若a、b 相连时b为负极,则活动性顺序b>a;
c、d相连时电流由d→c,说明c是负极,则活动性顺序c>d;
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b是正极,则活动性顺序d>b,
故活动性顺序是c>d>b>a。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突破点为在原电池中,一般来说,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还可以根据电子、电流的流向及电极反应现象判断正负极。
5. 如图所示,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的质量减小,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 A、B、C分别可以为Zn、Cu和稀盐酸
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 D. A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原电池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A极质量减少,说明A电极为原电池负极,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B电子为原电池正极,C为电解质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B电极为原电池正极,A正确;
B.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符合题干的反应现象,B正确;
C.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故阳离子应移向正极B电极,C错误;
D.A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6. 小明参观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该机场建设时应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其中之一是“重载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普通水泥属于
A. 硅酸盐 B. 硅单质 C. 二氧化硅 D. 石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制造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石灰石、石膏,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硅、二氧化硅均不属于硅酸盐,石膏是硫酸盐不是硅酸盐,A满足;
故选A;
7. 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等量的锌、酸溶液,其中生成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试管 酸及浓度 温度 锌的状态
① 溶液 粉末状
② 溶液 粉末状
③ 溶液 粉末状
④ 溶液 大块状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HNO3具有强氧化性,②中3mol/LHNO3溶液与Zn反应不生成H2;
①③④比较,③试管中所用酸溶液中c(H+)最大、温度最高且锌是粉末状,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则③中生成H2的反应速率最快;答案选C。
8. 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①与
②与
③与
④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逆反应的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详解】A.①反应条件不一样,不是可逆反应,②物质不同,第一个反应物是浓硫酸,第二个生成物是稀硫酸,不是可逆反应,A错误;
B.②物质不同,第一个反应物是浓硫酸,第二个生成物是稀硫酸,不是可逆反应,③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是可逆反应,B错误;
C.③④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都是可逆反应,C正确;
D.①反应条件不一样,不是可逆反应,④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是可逆反应,D错误;
故选C。
9.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C.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 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A正确;
B.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固硫,把硫元素转变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B正确;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所以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C正确;
D.使用含12C的产品仍然产生CO2,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D错误;
答案选D。
10. 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 NaOH固体 B. 水 C. CuSO4固体 D. 硝酸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NaOH消耗盐酸,生成氢气的量减少,A错误;
B.加水,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可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B正确;
C.Zn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
D.加硝酸钠溶液,相当于加硝酸,硝酸与锌反应得不到氢气,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溶液中:①硅酸钠溶液 ②氢氟酸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氯化钠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硅酸钠溶液是一种黏合剂,可以用玻璃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②氢氟酸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试剂瓶;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中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④氯化钠溶液可以用玻璃试剂瓶和磨口玻璃塞;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玻璃的成分及二氧化硅的性质,注意强碱性的物质及溶液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化学反应一定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D. 由C(石墨,S)=C(金刚石,s)吸收的能量为,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热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减去反应物总能量,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过程吸热,A正确;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也可能为放热反应,B错误;
C.化学反应伴随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一定会伴随能量的变,C正确;
D.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金刚石能量高,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正确;
故选B。
13.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B. 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
C. 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 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该工艺中硫酸亚铁在酸性溶液中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铁,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FeSO4+2H2SO4。
【详解】A.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反应可以得到化工产品H2SO4,A正确;
B.该反应过程中反应消耗SO2,因此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防止大气污染,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Fe和S、O三种元素,C错误;
D.该工艺中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D正确;
故选C。
14. 反应2A(g)+2B(g)=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1·min-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 ④v(D)=0.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 ②>④>①>③ B. ③>④>②>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比较反应速率大小,两个相同:单位相同和物质相同,单位都转化成mol L-1 min-1 ,物质都转化成A,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把四个选项中物质的反应速率都转化成物质A的反应速率,则
①v (A) = 0.45mol L-1 min-1 ②v (A) = 36 mol L-1 min-1
③v (A) = 48 mol L-1 min-1 ④v (A) = 20 mol L-1 min-1
所以反应速率大小为: ③>②>④>①,故本题答案C。
15. 可使反应C(s)+H2O(g)CO(g)+H2(g)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压缩容器体积 ②恒容通入H2O(g) ③增加碳的用量 ④适当提高温度 ⑤恒容下充入N2
A. ①③⑤ B. ③⑤ C. ①③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故①正确;
②恒容通入H2O(g),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②正确;
③碳为固体,增加碳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③错误;
④适当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④正确;
⑤恒容下充入N2,容器中总压强增大,气体分压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⑤错误;
故选D。
16.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和由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存在于
A. 、、中都有可能存在 B. 只存在于和中
C. 只存在于和中 D. 只存在于氧气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化学键角度来说,化学反应本质是旧键断裂,形成原子,有S原子、16O原子、18O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键;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可逆反应,反应具有双向性,在同样条件下,三氧化硫也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可逆反应,因此存在于、、中,A正确;
17. 下列离子在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强酸性溶液中: CH3COO-、 NO3-、Fe2+、 Na+
B. 在能使酚酞试液变深红色的溶液中:Ca2+、 Ba2+、 NO3-、HCO3-
C. 在含有Cl-、 Ba2+的溶液中:Na+、K+、HCO3-、NO3-
D.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Ba2+、Fe3+、Mg2+、 Cl-、N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在强酸性溶液中CH3COO-结合氢离子转化为醋酸,NO3-、Fe2+与氢离子一起反应生成铁离子、NO和水,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
B. 能使酚酞试液变深红色的溶液显碱性,Ca2+、Ba2+、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
C. 在含有Cl-、Ba2+的溶液中Na+、K+、HCO3-、NO3-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
D.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共存,因为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棕黄色,D不符合;
答案选C。
18. 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能共存的是
A. SO2与H2S B. NO与O2 C. NH3与HCl D. SO2与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SO2与H2S混合会发生反应产生S、H2O,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NO与O2混合会发生反应产生NO2,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NH3与HCl混合会发生反应产生NH4Cl,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SO2与O2在常温常压下混合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19.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 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B. 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C.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D. 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的原电池总反应为:2Fe3++Fe=3Fe2+,故A正确;
B.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的原电池总反应为:Fe+Cu2+=Fe2++Cu,故B错误;
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的原电池总反应为:2Fe3++Fe=3Fe2+,故C正确;
D.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铁的活泼性强做负极,C为非金属做正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的原电池总反应为:2Fe3++Fe=3Fe2+,故D正确;
故选B。
20.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金属钠与水 ②晶体与混合搅拌 ③在中燃烧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⑤酸碱中和 ⑥碳酸钙热分解
A. ①③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活泼金属与酸或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晶体与反应是吸热反应;
③所有燃烧是放热反应 ;
④水蒸气变为液态水不是放热反应,是放热过程;
⑤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
⑥碳酸钙热分解吸热反应;
故选C。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纯铁放入稀硫酸中,反应缓慢,再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产生氢气速率
B. 稀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反应,加入或硫酸升高温度都能加快的生成速率
D. 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的硫酸不可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铁片放入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铁和置换出的铜形成了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氯化钠不参与反应,加入少量NaCl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B错误;
C.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升高温度均可以加快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C正确;
D.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阻碍了反应的进行,则改用的硫酸不可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D正确;
故选B。
2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再反应
B.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为零
C. 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 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仍然继续进行反应,只不过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已,A错误;
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B错误;
C.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但浓度不一定相等,C错误;
D.改变条件,化学平衡被破坏,会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D正确;
故选D。
23. 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 H2S B. NH3 C. Cl2 D. 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 如生成沉淀,应有两种情况,一是溶液中有较多的SO32﹣离子,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离子,以此来解答。
【详解】A、通H2S,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沉淀,故A不选;
B、通入NH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SO32﹣离子,生成沉淀BaSO3,故B不选;
C、Cl2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SO42﹣离子,生成沉淀BaSO4,故D不选。
D、SO2与CO2都不与BaCl2反应,并且所对应的酸都比盐酸弱,通入SO2与CO2都会生成沉淀,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二氧化硫的性质,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侧重SO2的酸性、还原性的考查,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24.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碘固体易升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 加热时,②中溶液变为无色,冷却后又变红
C. 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D. 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①中上部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在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不能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故A错误;
B.加热时,氨气从溶液中溢出,因此②中溶液变为无色,冷却后,氨气又溶解在溶液中生成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使得溶液又变红,故B正确;
C.加热时,③中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又变为红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故C错误;
D.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不是可逆反应,碘固体易升华,因此封管实验④没有化合价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尾气处理可用澄清石灰水替代溶液
B. 问某溶液中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
C.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 通入含酚酞的溶液中红色褪去,是因为具有漂白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灰水的浓度较小,且亚硫酸钙为难溶物,因此用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尾气,不如氢氧化钠吸收的彻底、完全,吸收效果较差,A错误;
B.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可排除银离子等干扰,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B正确;
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则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但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溶液不褪色,C错误;
D.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与漂白性无关,D错误;
故选B。
26.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等。对于下列事实,括号中所写浓硫酸性质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
B.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氧化性)
C.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分数变小(挥发性)
D.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脱水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非还原性气体和酸性气体,A正确;
B.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发生反应,体现了浓硫酸氧化性,B正确;
C.空气中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分数变小,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C错误;
D.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属于碳化,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D正确。
故选C。
27.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 该反应吸收(a-b)kJ热量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mol A-A键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每生成2molAB(g)吸收的热量为(a-b) kJ,故A错误;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b) kJ/mol,该反应吸收(a-b)kJ热量,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能量;由图象可知断裂1mol A-A键和1mol B-B键,总共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28. 反应己经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反应中反应速率比等于反应的系数比;
【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N2):v逆(H2)=1:3,即:3v正(N2)=v逆(H2),A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N2):v逆(NH3)=1:2,即:2v正(N2)=v逆(NH3),B错误;
C.描述的都是正反应,不能确定反应是否平衡,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H2):v逆(NH3)=3:2,即:2v正(H2)=3v逆(NH3),D错误 ;
故选A。
29. 下图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④③⑤②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⑤②④ D. ①⑤④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和水,据此分析。
【详解】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和水,使用装置①,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然后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再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连接顺序为①④③⑤②。
故选A。
30. 将7.7 g铜锌合金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合金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将此盛有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1.344 L,恰好使气体完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与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 B. 3∶1 C. 4∶1 D. 5∶1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铜和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则由质量关系可得64x+65y=7.7g,铜和锌被硝酸氧化失电子,硝酸得电子生成气体,气体溶于水和氧气反应又生成硝酸,铜和锌所失电子等于氧气所得电子,由电子守恒得,两式联立解得x=0.1,y=0.02,所以合金中铜与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故答案为:D。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3题):
31. 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备氨气,图2装置探究其相关性质。
I、实验室制取氨气
(1)图1装置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圆底烧瓶中已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及部分反应产物
(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有同学认为需要在无水硫酸铜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无水固体的球形干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向a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氨气,最终得到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1)
(2)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烧瓶口,试纸变蓝色,说明已收集满
(3) ①. 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 排除空气中水蒸气对水检验的干扰
(4)
(5)19.2g
【解析】
【分析】图1装置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备氨气,并收集氨气,图2装置氨气和氧化铜反应探究氨气的性质,氨气和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氮气、铜和水,并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生成。
【小问1详解】
图1装置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氨气水溶液具有碱性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所以检验圆底烧瓶中已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烧瓶口,试纸变蓝色,说明已收集满。
【小问3详解】
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所以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有同学认为需要在无水硫酸铜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无水固体的球形干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空气中水蒸气对水检验的干扰。
【小问4详解】
实验中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说明有铜生成,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根据元素守恒推测气体为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若向a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氨气,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最终得到铜的物质的量为0.3mol,铜质量为。
32. I、一定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某反应中的气体M和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时刻M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下列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 B. 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 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Ⅱ、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开始时加入、、,在末测得C的物质的量是。
(4)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___。
(5)在末,A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6)若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推测该反应的速率发生的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充入,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
②将容器的容积变为,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
③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2) (3)ABC
(4)
(5)
(6) ①. 增大 ②. 减小 ③. 增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中M减小8-2=6mol、N正极5-2=3mol,则反应M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反应为;时刻M的转化率为;
【小问2详解】
时间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小问3详解】
A.反应速率比等于反应系数比,,则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符合题意;
B.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说明平衡不再移动,达到平衡状态,符合题意;
C.反应是气体分子数改变的的化学反应,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则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达到平衡状态,符合题意;
D.容器体积和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小问4详解】
B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
【小问5详解】
在末,反应生成A为,则A的浓度为;
【小问6详解】
①充入,物质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将容器的容积变为,物质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③升高温度,分子运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3. 将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插入装有稀的烧杯中(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根据下图判断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极材料分别为铁棒和碳棒,则X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当转移电子时,则生成标况下的氢气体积是________L。
(2)若电极材料都是金属棒,则金属活动性:X________Y(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用粗锌(含铁)代替纯锌和稀硫酸反应,这是利用________原理加快了氢气生成的速率。
【答案】(1) ① 负 ②. Fe-2e-=Fe2+ ③. 4.48
(2)大于 (3)锌铁原电池原理
【解析】
【分析】根据电子流向可判断X是负极,Y是正极;
【小问1详解】
根据电子流向可判断X是负极,Y是正极,若电极材料分别为铁棒和碳棒,铁电极是负极,则X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Y极上氢离子放电,发生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当转移0.4mol电子时生成0.2mol氢气,则生成标况下的氢气体积是0.2mol ×22.4L/mol=4.48L。
【小问2详解】
若电极材料都是金属棒,由于X是负极,则金属活动性:X大于Y;
【小问3详解】
用粗锌(含铁)代替纯锌和稀硫酸反应,这是利用形成锌铁原电池原理加快了氢气生成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