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店子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题8-(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题8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 Cl-35.5 I-127 N-14 S-32 Na-23
一、选择题(化学1-13题,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
1.经典作品四大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与哲理。下列描述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三国演义》中曹冲称象 B.《水浒传》中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
C.《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制作过程
2.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2 ②Cl  ③ ④ ⑤
A.①表示2个氢原子 B.②和③可能属于同种元素
C.由④可知铝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 D.由⑤可知氨气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3.以下实验均用到控制变量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实验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
B.图2实验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C.图3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图4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4.某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可使悬浮杂质沉降 B.“沙滤”可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
C.“水槽”中的水为纯净物 D.上述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影区域中,A、B、C均处于饱和状态
B.将t1℃下A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D.除去A固体中含有的少量B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A
6.氨燃料因具有“零碳”意义而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合成氨的某工艺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槽”中发生的反应为2H2O2H2↑+O2↑
B.“电解槽”出来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可达到“分离”的目的
C.“压缩”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氨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树立化学观念,培养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要求,分析和推理是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所以铝器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置换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所以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8.下列各项化学实验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验证氧气化学性质 探究水的组成元素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检验制备的CO2
异常 未看到火星四射 V(H2)∶V(O2)>2∶1 测定结果偏小 石灰水未变浑浊
解释 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可能是生成的O2部分与水反应 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可能是CO2中混有HCl气体
A.A B.B C.C D.D
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对记载内容的阐释,错误的是
A.“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中的苦泉是混合物
B.“挹其水数之则成胆矾”中的苦泉变成胆矾,利用了蒸发结晶原理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证明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中的釜的质量逐渐变小
10.小明利用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构建了相互关系的网络图,甲、乙、丙都属于氧化物,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生成物难溶于水 B.反应②固体质量一定减小
C.反应⑤和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不同 D.反应④和⑥均能体现碱的化学通性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 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B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 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D 鉴别高锰酸钾和碘 各取2小粒,分别加入5mL水,振荡、观察
A.A B.B C.C D.D
12.学会学习是我们必备的核心素养。对主题知识的整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整理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②蚊虫叮咬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痛痒 ③食用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预防夜盲症 ①用火碱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 ②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③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肥料
C.化学与材料 D.化学现象与解释
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都是合成材料 ②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③青铜、金刚石、钢都是金属材料 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 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A.A B.B C.C D.D
13.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稀盐酸至过量
二、非选择题(32分)
14.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活塞先向右滑动后又向左滑动,最终停留在刻度 处。
(2)通过实验2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
(3)通过实验3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阅读科普文,回答下列问题:
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其中的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杀死进入胃中的细菌等。
而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产生侵蚀,并使人反酸,严重时会降低食欲,进而引发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发生胃酸过多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等因素有关。如进食了大量刺激性食物或者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酸烧心现象的出现。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与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服用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胃溃疡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多食用鸡蛋、蜂蜜等,若是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阅读分析,回答问题。
(1)胃酸有助于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这里的“钙”“铁”指的是 (元素,原子)。
(2)为防止胃酸过多,生活中我们应注意 。
(3)用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任写一个)
(4)鸡蛋为胃溃疡患者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
16.胆矾可作为制作颜料、电池、杀虫剂、木材防腐等的原料,利用干电池的铜帽(含铜、锌)制备胆矾(CuSO4·5H2O晶体)的简易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氧化锌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氧化铜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
(2)碱浸槽中有搅拌器,其作用是 (写一条)。
(3)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4)结晶池中将胆矾与母液分离的操作是 ,母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7.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反应前天平的示数为320.00g,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锥形瓶,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为319.68g。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18.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装置 E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
(2)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可在装置 D 中加入的试剂是 。
(3)将装置 F 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气体可用该装置制取的是 (填序号,双选)。
①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③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④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9.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动化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其中Arduino主机能实时读取氧气传感器的数据,自动控制“CO的抽入”和“空气的排出”,并判断装置内CO的浓度是否安全,在屏幕上显示“危险”或“安全”。(装置气密性良好;单向阀可以防止气体逆向流动)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转动三通阀,将其连接到CO储气袋,CO被抽入装置中,装置中空气被排出。
Ⅱ.实验开始时,屏幕上显示“安全”,持续通入CO。当屏幕上再次显示“安全”时,点燃酒精喷灯对氧化铁进行加热。
Ⅲ.观察到明显现象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一段时间CO。
Ⅳ.冷却后,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为 (填“铁架台”或“三脚架”)。
(2)实验过程中装置会自动不断开启电子点火器,其作用是 。
(3)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步骤Ⅳ冷却后,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
(5)已知: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12.5%~74.2%。当装置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x时,屏幕上显示“安全”,则x的范围是 。
20.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图1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为 。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填字母)。
A.图1中溶液A是稀硫酸
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C.图2中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是Na+、
D.图2中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E.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丙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不可行的是___(填字母)。
A.无色酚酞试液 B.氯化铜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镁固体
(5)实验后该同学反思,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证明中和反应放热,原因是 。
试卷第2页,共8页
1.A
【详解】A、《三国演义》中曹冲称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B、 《水浒传》中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火药爆炸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炼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分子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表示2个氢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若x=17,则②③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铝原子核内中子数约为27-13=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氨分子是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左侧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右侧试管中的铁钉只接触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中的铁钉都不生锈,没有对比实验,不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选项错误;
B、图2实验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不燃烧,说明空气中氧气浓度比呼出气体中的大,选项错误;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的白磷被水隔绝空气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选项错误;
D、图4中的干燥的石蕊纸片不变红,润湿的石蕊纸片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选项正确,故选D。
4.C
【详解】A、明矾在溶于水时能形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形成较大颗粒而加快沉降,选项正确;
B、“沙滤”可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选项正确;
C、“水槽”中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选项错误;
D、沉淀池和沙滤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空气氧化、杀菌消毒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C。
5.D
【详解】A、阴影区域位于A曲线下面,则表示A的不饱和溶液,位于B、C曲线上面,则表示B、C的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A的饱和溶液升温,A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又由于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则A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A、B饱和溶液降温,A、B溶解度均减小,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但由于不确定溶液质量关系,则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关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于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除去A固体中含有的少量B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A,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通电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电解槽”中发生的反应为,选项正确;
B、电解水后的气体中含有氧气、氢气和水蒸气,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但不能吸收氧气,选项错误;
C、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缩”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选项正确;
D、“氨合成”过程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了氨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故选B。
7.C
【详解】A、铝比铁活泼,但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铝具有抗腐蚀性,该选项正确;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为酸溶液,也可能为显酸性的盐溶液,该选项不正确;
C、化合物是指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正确;
D、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则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改变,但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氢气燃烧的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改变,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8.B
【详解】A、若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则铁丝不能燃烧,则不能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该解释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
B、V(H2)∶V(O2)>2∶1,可能是正极所连装置漏气导致,而一定不是生成的O2部分与水反应,因为O2不与水发生反应,故B符合题意;
C、若红磷的量不足,则装置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耗尽,测定结果偏小,该解释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但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且优先反应,则CO2中混有HCl气体时,石灰水可能不会变浑浊,该解释合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A、苦泉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苦泉中含有硫酸铜、水等物质,是混合物,故A正确;
B、苦泉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苦泉变成胆矾是水蒸发,硫酸铜晶体析出,利用了蒸发结晶原理,故B正确;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则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C正确;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则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则釜的质量逐渐变大,故D错误;
故选D。
10.C
【分析】甲、乙、丙都属于氧化物,甲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转化为丙,则丙为水;乙能转化为甲、丙,则可用氧化铁或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水,碳或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且碳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符合推断。
【详解】A、根据分析,反应①即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反应②即碳和氧化铁或氧化铜反应生成铁或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⑤可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⑥为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两个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④为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反应⑥可为碱或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则均能体现碱的化学性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钠,该选项设计不正确;
B、氯化钙能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能得到氯化钙,但还需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该选项设计不正确;
C、甲烷和氢气燃烧都生成水,则点燃后,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不管是否混有氢气,烧杯内壁都有水雾,该选项设计不正确;
D、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但碘难溶于水,则能鉴别,该选项设计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A、①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②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蚊酸,使叮咬处痛痒,肥皂水显碱性,可用肥皂水涂抹,减轻痛痒,正确;③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所以食用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预防夜盲症,正确;故A符合题意;
B、①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显碱性,可与硫酸反应,则可用火碱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正确;②为维持好碳、氧循环,要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污染,正确;③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②钢筋混凝土是由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正确;③青铜、钢都是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①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压缩,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正确;②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正确;③喝汽水打嗝,是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小,但不会减为零,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B、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C、由于最终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等,根据氢元素守恒,则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又由于铝比铁活泼,则铝反应比铁快,该选项图像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反应过程中pH减小,由于加入的盐酸的pH=2,则当盐酸过量时,随着盐酸质量的增加,最终pH约为2,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故选C。
14.(1)8
(2)先胀大后缩小
(3)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详解】(1)白磷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空气受热膨胀,活塞先向右滑动,又因白磷燃烧消耗管中氧气,管内压强变小,故活塞又向左滑动,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最终停留在刻度10-10×=8处;
(2)白磷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空气受热膨胀会是气球膨胀,后冷却到室温,锥形瓶中压强变小,气球变瘪,故答案是:先胀大后缩小;
(3)a与b相比较,a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b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燃烧,所以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15.(1)元素
(2)生活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即可)
(3)(合理即可)
(4)蛋白质
【详解】(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钙”“铁”指的是元素。
(2)由短文可知,发生胃酸过多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等因素有关,则我们应生活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等。
(4)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则能为患者提供的营养素主要为蛋白质。
16.(1)(或)
(2)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物充分混合等均可)
(3)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 过滤 硫酸铜##CuSO4
【详解】(1)由于干电池的铜帽中含有铜、锌,铜和锌分别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氧化铜和氧化锌,所以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碱浸槽中有搅拌器,搅拌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加快反应速率;
(3)由于氧化锌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氧化铜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酸浸槽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和水,由于氧化铜是黑色固体,稀硫酸是无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看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过滤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结晶池中将胆矾与母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酸浸槽中一定含有新生成的硫酸铜,由于稀硫酸的量可恰好与氧化铜反应,也可能过量,所以可能含有稀硫酸,经过结晶池后,母液中一定含有未结晶的硫酸铜。
17.(1)不变
(2)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320.00g 319.68g=0.32g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
x=0.68g
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6%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详解】(1)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该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填:不变。
(2)见答案。
18.(1) c
(2) C 浓硫酸
(3)①④
【详解】(1)由图可知,A为加热固体的装置,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E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c口通入。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若想获得平稳气流,发生装置应选C,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则装置D中应加入浓硫酸。
(3)①锌和硫酸的反应为固液常温的反应,可用该装置,符合题意;
②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不能用该装置,不符合题意;
③该反应为加热固体混合物的反应,不能用该装置,不符合题意;
④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固液常温的反应,可用该装置,符合题意。
故选①④。
19.(1)铁架台
(2)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3)
(4)排尽装置内一氧化碳,防止打开装置,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5)大于17.5%或小于5.16%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甲的名称为铁架台;
(2)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实验过程中装置末端会自动不断开启电子点火器,其作用是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3)硬质玻璃管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Ⅳ冷却后,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一氧化碳,防止打开装置,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5)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12.5%~74.2%,所以当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小于12.5%或大于74.2%时,装置处于安全模式,所以氧气的体积分数x的范围是大于(1-12.5%)×=17.5%或小于(1-74.2%)×=5.16%。
20.(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OH-=H2O,答案合理即可)
(2)12
(3)D
(4)C
(5)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放热反应,图3中V时温度最高,表示放热最多,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pH=7,最接近图2中的体积数值为12。
(3)A、由图2可知,起始溶液的pH>7,随着溶液A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为7,直至小于7,说明烧杯中溶液呈碱性,为氢氧化钠溶液,则溶液A为稀硫酸,正确;
B、由图2可知,b点溶液的pH>7,呈碱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未完全反应的氢氧化钠,正确;
C、由图2可知,c点溶液的pH=7,说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是Na+、,正确;
D、由图2可知,c点溶液的pH=7、d点溶液的pH<7,说明c点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c点以后继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过量,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不变,错误;
E、图3中e→f变化趋势是温度升高,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故选D。
(4)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硫酸,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可行;
B、向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溶液,若不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可行;
C、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硫酸钠反应均可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不可行;
D、向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固体,若氢氧化镁固体不溶解,说明稀硫酸已完全反应,可行。
故选BC。
(5)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证明中和反应放热。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炎德·英才大联考]2024届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英语答案!

下一篇:2024年江西省南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