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同步练习题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含解析)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给碱式碳酸铜加热时,能看到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绿色
C.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2.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把一定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明矾加入浑浊的井水中,静置,井水变澄清
B.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C.一氧化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黄色
D.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4.有关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加入Ba(OH)2,溶液呈红色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OH- B.Na+、、H+
C.Na+、Ca2+、 D.Na+、、H+
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 Na2SO4 B.Na2CO3 NaCl Na2SO4
C.CuSO4 NaCl NaNO3 D.Na2SO4 HCl KCl
7.下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C.t2℃时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70g溶液
D.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B 鉴别H2SO4、Ba(OH)2、CuCl2三种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
C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9.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为蒸发池
B.在 b 中可以得到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海水晒盐主要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粗盐晶体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在日常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做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
D.用食盐水除热水瓶胆内壁上沉积的水垢
11.下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溶解度
B.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31.6gKNO3
C.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50℃的NaCl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符合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甲 H2 Ca(OH)2 Fe HCl
乙 O2 Na2CO3 HCl NaOH
丙 CuO H2SO4 CuSO4 Na2CO3
丁 HCl BaCl2 NaOH AgNO3
A.A B.B C.C D.D
二、科学探究题
13.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以下是小红同学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实验目的】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步骤】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②过滤食盐水,观察滤液是否澄清。如滤液仍浑浊,则再过滤一次。
③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液体蒸干时,停止加热;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所得精盐的产率。
【实验分析】
(1)步骤③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是 。
(2)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 、加快蒸发速率
B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 、引流
【实验反思】经过这样操作所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查阅资料】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预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将少量所得精盐溶于水,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 化学方程式
② 取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时,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钙
【实验结论】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
三、计算题
14.某实验小组同学从铁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提取氯化钠。实验操作的一部分流程如图。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铁粉质量是 ;不饱和溶液①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2)本实验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四、填空与简答
15.按要求填空:
(1)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2个铝离子 ;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4)2个氦气分子 。
(5)医疗上用碘酒来消毒,其溶剂是 (写名称)
(6)加碘盐中所含的碘酸钾()属于 (填“酸”“碱”“盐”“氧化物”“单质”“混合物”),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7)Cr2(SO4)3 为有毒的重金属盐,可用KOH溶液与其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常见的酸、碱、盐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将浓盐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浓盐酸的质量有何变化? ;
(2)KCl是一种重要的盐,写出有KCl生成的中和反应方程式 ;
(3)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石蕊溶液、氢氧化钙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不外选试剂就能分别鉴别开,鉴别Na2CO3溶液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4)根据常温下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能获取那些信息? 。(选序号)
①Ag2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②浓HNO3在实验室里要密封保存;
③常温下Mg(OH)2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④在化合物中碳酸根离子显示的化合价;
⑤不能用水来鉴别NaCl和Na2SO4两种白色粉末;
⑥判断Na2CO3溶液与Ba(OH)2溶液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7.根据如图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A>B ②溶剂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
18.A、B、C三种物质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
(3)除去B中少量的A,步骤是:溶解→蒸发结晶→ →洗涤干燥。
(4)将t2℃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ω(A)、ω(B)和ω(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19.大连复州湾盐场是我国四大海盐场之一,利用传统的海水晒盐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下图是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3)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4)海水晒盐是利用 的方法获得晶体。
20.完成下列小题
(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记作A、B),小明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溶液,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则A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②小明还想用别的试剂区别两种溶液,他不能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填选项序号之一)。
A.BaCl2溶液 B.Ca(OH)2溶液 C.酚酞试液 D.稀盐酸
(2)实验室有两瓶固体混合物,已知固体混合物A是由NaNO3、NaCl和BaCO3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固体物质B是由CuSO4、CuO、(NH4)2SO4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C和G中水溶液pH>7的是 (选填“C”或“G”),沉淀F的化学式为 。
②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 。
③滤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④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⑤混合物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请简要说明理由 。
21.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1O)是一种常用的环境消毒剂,某同学用粗盐(含CaCl2、MgSO4、泥沙等杂质)制84消毒液的流程如下:
(1)写出操作①的名称。
(2)说明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
(3)写出NaC1溶液通电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碱式碳酸铜为绿色,氧化铜为黑色,则现象为绿色固体变黑色,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NaOH溶于水时放热,导致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时吸热,导致温度降低,图像符合;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的量相等,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图像符合;
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立即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待反应结束后,不在生成氯化钠,继续加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减小,图像不符合;
D、氧化锌和氢氧化锌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锌生成的氯化锌多,图像符合。
故选C。
3.A
【详解】A、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具有吸附性,能使浑浊的净水变澄清,故A正确;
B、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B错误;
C、一氧化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故C错误;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该选项描述错误;
B.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不反应,无现象,该选项描述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该选项描述错误;
D.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水分子,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B、Na+、、H+不会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C、Ca2+、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分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详解】A、BaCl2 和Na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H+和Na2CO3 中的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H+和CuSO4 、NaCl、NaNO3三者之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SO4 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D、H+和Na2SO4 、HCl、KCl三者之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仍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即60g水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t2℃时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60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0g+100g=160g,该选项说法错误;
D、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要指明温度,且不确定两种溶液是否饱和,则不能比较,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CuCl2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Cl2溶液;能与CuCl2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Ba(OH)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过量的稀盐酸后,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有氯化钠生成且盐酸过量,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9.C
【详解】A、海水晒盐海水先后进入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a为贮水池。不符合题意;
B、b为蒸发池,利用太能能和风能将海水蒸发,但海水中氯化钠浓度较高时转移到结晶池,此时还没有析出氯化钠晶体,得到的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海水晒盐过程中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使海水蒸发,从而使氯化钠结晶析出,海水晒盐主要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粗盐晶体。符合题意;
D、母液中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所以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 氢氧化铝是很弱的碱,中和胃酸的过程很缓和,不会对胃黏膜产生伤害,故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正确;B.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受热时,能分别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沉降下来,从而被除去,水的硬度就会降低,正确;C. 纯碱是碳酸钠,能与馒头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暄而多孔,正确;D. 用食醋除热水瓶胆内壁上沉积的水垢,错误。故选D。
11.C
【详解】A、没有指明温度,所以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错误;
B、根据图像,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31.6gKNO3;错误;
C、t℃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说明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的质量相等,所以他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降低温度,溶解度减小,50℃的NaCl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氧气不能和氧化铜反应,不符合对应关系;
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符合对应关系;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不能和硫酸铜反应,不符合对应关系;
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不符合对应关系;
答案:B。
13. 到液体蒸干时才停止加热 B 出现白色沉淀 MgCl2+2NaOH =Mg(OH)2↓+2NaCl 碳酸钠/Na2CO3
【详解】[实验分析]
(1)步骤③中蒸发操作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就要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不能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2)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B;
[实验设计]
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与氯化钠,则预计的实验现象为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MgCl2+ 2NaOH =Mg(OH)2↓+ 2NaCl;
②取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则溶液中MgCl2被除去;该实验中实验结论为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钙,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可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14.(1) 5.6g Na2CO3和NaCl
(2)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则10g固体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
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20g-5.6-10.6g=3.8g;
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本实验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75%。
【详解】(1)铁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铁粉不溶于水,故5.6g固体为铁粉的质量;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不饱和溶液①;
(2)见答案。
15. 2Al3+ CH4 2He 酒精 盐 +5 Cr2(SO4)3+6KOH=2Cr(OH)3↓+3K2SO4
【详解】(1)氯化钠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1,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可表示为:2Al3+;故填:2Al3+;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4)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式直接由元素符号表示,2个氦气分子就是在氦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He;
(5)固体溶于液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填:酒精;
(6)根据物质的分类,碘酸钾(KIO3)由金属离子(K+)和酸根离子(IO3-)构成,属于盐;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填:盐;+5;
(7)Cr2(SO4)3和氢氧化钾交换成分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氧化铬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r2(SO4)3+6KOH=2Cr(OH)3↓+3K2SO4。故填:Cr2(SO4)3+6KOH=2Cr(OH)3↓+3K2SO4。
16.(1)减小(或变小、减少、减轻)
(2)
(3)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
(4)①②④⑤⑥
【详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则溶液质量减小;
(2)中和反应是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生成氯化钾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别取样再两两混合时,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的物质是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
(4)①由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知,Ag2CO3在水中的溶解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由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知,浓硝酸易挥发,所以浓HNO3在实验室里要密封保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常温下Mg(OH)2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④由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知,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可推知在化合物中碳酸根离子显示的化合价为-2价,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⑤氯化钠和硫酸钠均为钠盐,均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均为无色,因此不能用水来鉴别NaCl和Na2SO4两种白色粉末,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⑥由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知,碳酸钡是一种沉淀,所以根据溶解性表可判断Na2CO3溶液与Ba(OH)2溶液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①②④⑤⑥。
17.(1)B>C>A
(2)不饱和
(3)②③
【详解】(1)从同一温度溶解度曲线的高低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2)t2℃时,A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A,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20gA物质,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根据可知,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B,溶质的质量A>B,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所以溶剂的质量A降温到t2℃,溶解度A=B并且都减少,所以有晶体析出,此时溶质质量分数A=B,溶剂质量都不变A故①溶质质量:A>B错误, ②溶剂质量:A<B正确, ③溶质质量分数:A=B正确。
故选②③。
18. 不饱和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C的饱和溶液析出C 趁热过滤 ω(B)>ω(A)>ω(C)
【详解】(1)P点在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故P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
(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C的饱和溶液析出C;
(3)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不大,故除去B中少量的A,步骤是: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4)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降低温度后AB仍然是饱和溶液,故质量分数B大于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降低温度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的质量分数最小,故大小关系为ω(B)>ω(A)>ω(C)。
19. 氯化镁 7:10 增加溶质(或其它合理答案) 蒸发结晶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较大,而氯化钠较小。故答案为:氯化镁;
(2)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表示在t℃时,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70g。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0g:100g=7:10。故答案为:7:10;
(3)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故答案为:增加溶质(答案合理即可);
(4)海水晒盐的过程中,通过自然光的温度将水分蒸发,从而溶液中逐渐的析出氯化钠晶体。该过程属于蒸发结晶的过程。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20.(1) Na2CO3 C
(2) G Cu(OH)2 Na+ NaNO3、BaCO3 CuO 氧化铜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详解】(1)①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A中溶质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②A.BaCl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BaCl2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用该试剂可以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B.Ca(OH)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a(OH)2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用该试剂可以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用该试剂不可以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故用该试剂可以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①气体C由混合物A与稀硝酸反应所产生,混合物A由NaNO3、NaCl和BaCO3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其中只有碳酸钡与硝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气体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pH<7,气体G由混合物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产生,而混合物B由CuSO4、CuO、(NH4)2SO4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只有硫酸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显碱性,pH>7,故气体C和G中水溶液pH>7的是G;
蓝色沉淀是由混合物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产物,而混合物B中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F的化学式为Cu(OH)2。
②已知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混合物A中加入稀硝酸生成气体C,除去了碳酸根离子,无色溶液D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混合物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气体G氨气和蓝色沉淀F氢氧化铜,除去了铜离子、铵根离子,无色溶液E中一定含有硫酸钠,所以无色溶液D、E加入硝酸钡和稀硝酸溶液后,发生的反应为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故生成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为硫酸钡,生成的只含有一种阴离子的无色溶液H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和钠离子,不含有氯离子。故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②分析可知滤液H中含有硝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故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Na+。
④已知混合物A中只有两种物质,由②分析可知滤液H中不含有氯离子,说明混合物A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钠,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NO3、BaCO3。
⑤因为氧化铜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混合物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O。
21.(1)过滤
(2)将过量的氢氧化钡及粗盐中的氯化钙完全反应
(3)2NaC1+2H2OH2↑+ Cl2↑+2NaOH
【详解】(1)操作①的目的是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为过滤;
(2)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除掉过量的氢氧化钡及粗盐中的氯化钙;
(3)由题中信息可知NaC1溶液通电后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1+2H2OH2↑+ Cl2↑+2NaO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优选巩固题(答案)

下一篇:江西省2024届七年第五次阶段适应性评估[PGZX A JX]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