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4 实验设计与评价(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14:实验设计与评价
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D.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A
【详解】A、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因素应相同,选项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体积都相同,能用于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B、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出,不能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据图可知,两试管中铁钉都不能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据图可知,该实验只能探究铁比铜活泼,铁比银活泼,不能探究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B. 比较铝与铜的金属活动性
C.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答案】A
【详解】A、铁丝网上的白磷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铁丝网上的红磷与空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不燃烧,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B、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表面无明显变化,可验证活动性:铝>铜,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碘几乎不溶于水,溶于汽油得到溶液,可知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色,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H4)2SO4和K2SO4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加入的熟石灰会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硫酸钾与熟石灰固体不反应,现象不同,能够鉴别,选项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平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满,不能伸到瓶中,选项错误;
C、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木炭,木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能除去氧气,但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故不能完成除杂,选项错误;
D、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铜和铁都不能与硫酸锌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只能证明锌最活泼,无法验证铜和铁的活动性顺序,选项错误;
答案为:A。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蚕丝、羊毛线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Fe粉和CuSO4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C 与NaOH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Ca(NO3)2溶液中混有CaCl2 除杂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蚕丝、羊毛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无法鉴别,该选项不正确;
B.加水后,铁和硫酸铜能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不管是否盐酸有剩余,都会有沉淀,该选项不正确;
D.氯化钙、硝酸钙均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将碳酸钙沉淀加入稀硝酸中,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可得到硝酸钙,该选项正确,
故选D。
5.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
B 鉴别CH4和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
D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 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如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3.0g,则溶剂水的体积为47mL,选项错误;
B、甲烷与氢气燃烧后都生成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都产生水雾或水珠,现象相同,不能鉴别甲烷与氢气,选项错误;
C、铁能够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所得滤液就是氯化亚铁溶液,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D、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混有木炭粉的氧化铜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除去欲保留的氧化铜,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故选C。
6.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实验③: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④: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详解】A、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纸被腐蚀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正确;
B、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该实验不能说明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错误;
C、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总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未被称量,错误;
D、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错误;
故选A。
7.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B.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答案】D
【详解】A、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热水的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均与氧气接触,无法探究探究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氧气,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该实验中使用硫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然除去了空气中的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只研究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而该实验中硝酸钾溶液与水、银离子、硝酸根离子均不反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该实验过程中,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进一步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8.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 氢气较纯
B 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 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 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C 检验某混合气体的成分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
D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纯净,错误;
B、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没有密封气体跑出装置,所以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但是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产生或气体参加的反应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错误;
C、CO和氧化铜加热时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所以黑色固体变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溶液变浑浊,则气体中可能含有CO,正确;
D、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要验证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进行实验: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有水雾产生,证明产生了水,说明酒精中含有H;还要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注入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酒精中含有C;错误;
故选C。
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HCO3溶于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蒸发食盐水
C.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D.测空气中O2的含量
【答案】C
【详解】A、碳酸氢钠溶于水后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的一种规律,所以用NaHCO3溶于水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B、蒸发食盐水时,应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匀发生飞溅,图中缺少玻璃棒,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左侧试管中的铁钉既能够与空气接触,也能够与水接触,右侧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够接触空气,不接触水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U型管中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说明左侧的铁钉发生了锈蚀,证明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选项正确;
D、碳与装置中的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后,装置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不变或变化较小,则实验结果为零或偏小,选项错误,故选C。
10.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若温度未达到着火点,铁丝则不能燃烧,该选项解释合理;
B.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泥沙流入烧杯中,使滤液仍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则无法完全消耗氧气,使测得结果偏小,而不是偏大,该选项解释不合理;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会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反应,则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
故选C。
11.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答案】A
【详解】A、图1实验中蒸馏水和通入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所以图1实验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A错误;
B、图2实验75℃热水提供的热量使铜片上白磷燃烧,不能使铜片上红磷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B正确;
C、图3实验中铁片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银片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银不如铜活泼。即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C正确;
D、图4实验将硝酸铵固体加入烧杯中的水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即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稀释浓硫酸 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B 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 纯铝上留下划痕 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
C 向鸡蛋壳中加醋酸 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
D 粉尘爆炸实验 罐内发生爆炸 面粉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是溶解放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B、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错误;
C、向鸡蛋壳中加醋酸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二氧化碳,可以说明鸡蛋壳中含有碳元素,错误;
D、粉尘在罐内发生爆炸,是有限空间的急速燃烧引起的,则说明面粉具有可燃性,正确。
故选D。
13.创新改进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实验的创新改进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燃烧的条件
【答案】A
【详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能够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通常情况下白磷不能燃烧,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冰水混合物温度是0℃,不能使白磷、红磷燃烧,不能验证燃烧条件,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有氧气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方案中溶质种类相同,都是NaCl,但溶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溶剂种类和量相同,可以探究颗粒大小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溶质、溶剂种类均相同无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故A选项错误;
B、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内外压强几乎不变,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B选项错误;
C、方案中左侧试管中有铁、水、氧气,铁钉生锈,右侧试管中有铁、水,无氧气,铁钉不生锈,可以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故C选项正确;
D、方案中酸的体积相同、但浓度不同,金属的种类不同,两个变量,无法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5.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点燃时声音很小 反应后天平平衡 塑料瓶变瘪 白磷燃烧
结论 H2较纯净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CO2能和H2O反应 可燃物燃烧需要O2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若点燃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气体不纯,若发出的声音很小,证明气体纯净,选项正确;
B、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天平指针仍平衡,可以证明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正确;
C、将水注入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装置内压强减小,但不能说明CO2能和H2O反应,选项错误;
D、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可以证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选项正确。
故选:C。
16.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MnO2可以做H2O2溶液反应的催化剂
B.探究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答案】B
【详解】A、催化剂是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实验只能证明是否改变反应速率,但没有证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向面粉中鼓入空气,面粉被蜡烛点燃,由于面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则封闭的装置会由于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而爆炸,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逸出,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否则产生的氢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不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B.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H4Cl溶液,溶质质量=100g×10%=10g,溶剂质量=100g-10g=90g,故需取90g水,即90mL水,实验操作错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要控制单一变量,溶剂种类不同,加入水和汽油的体积及温度都要相同,实验所加水和汽油的温度和体积都不相同,有多个变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根据干燥纸花不变色,湿润纸花变红色可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色,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B.区分硬水和软水
C.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D.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C
【详解】A、图中实验,灯泡发光,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倾倒二氧化碳的纸筒的一端下沉,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9.化学是之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B.图2:比较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C.图3:验证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D.图4: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
【答案】A
【详解】A、左侧试管中的铁钉只接触水,右侧试管中的铁钉只接触干燥的空气,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中的铁钉都不生锈,所以该实验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选项错误;
B、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置于同一铜片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选项正确;
C、向锥形瓶中的生石灰上滴加水,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说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选项正确;
D、ag点与ag高锰酸钾分别置于等温度、等质量的汽油中,一段时间后,碘完全溶解或有少量剩余,而高锰酸钾剩余的固体较多,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选项正确,故选A。
20.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B.图②加入氧化钙后,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证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C.图③滴入稀盐酸后,气球胀大,说明镁和稀盐酸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D.图④测量生成的体积,集气瓶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答案】C
【详解】A、若弹簧夹没有夹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大,有空气逸出,因此进入的水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图③滴入稀盐酸后,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气球胀大,不能说明镁和稀盐酸反应一定放出热量,因为生成的氢气也会使瓶内压强增大造成气球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中而影响体积读数;有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进入集气瓶中,就有多少体积的水排入量筒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测量CO2的体积没有影响,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14:实验设计与评价
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D.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B. 比较铝与铜的金属活动性
C.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H4)2SO4和K2SO4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蚕丝、羊毛线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Fe粉和CuSO4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C 与NaOH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Ca(NO3)2溶液中混有CaCl2 除杂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
A.A B.B C.C D.D
5.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
B 鉴别CH4和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
D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 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6.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实验③: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④: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7.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B.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8.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 氢气较纯
B 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 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 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C 检验某混合气体的成分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
D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A.A B.B C.C D.D
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HCO3溶于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蒸发食盐水
C.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D.测空气中O2的含量
10.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
11.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1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稀释浓硫酸 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B 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 纯铝上留下划痕 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
C 向鸡蛋壳中加醋酸 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
D 粉尘爆炸实验 罐内发生爆炸 面粉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13.创新改进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实验的创新改进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燃烧的条件
1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有氧气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15.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点燃时声音很小 反应后天平平衡 塑料瓶变瘪 白磷燃烧
结论 H2较纯净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CO2能和H2O反应 可燃物燃烧需要O2
A.A B.B C.C D.D
16.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MnO2可以做H2O2溶液反应的催化剂
B.探究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B.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1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B.区分硬水和软水
C.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D.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19.化学是之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B.图2:比较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C.图3:验证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D.图4: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
20.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B.图②加入氧化钙后,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证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C.图③滴入稀盐酸后,气球胀大,说明镁和稀盐酸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D.图④测量生成的体积,集气瓶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中考一模试题 ()2023-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下一篇:安徽省合肥市智育联盟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