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练】2024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6讲 酸和碱 梯级训练(答案) 


2024中考化学复习
第6讲 酸和碱 梯级训练
1.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汁显碱性 B.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苏打水显酸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水
2.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下图。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成 分
生石灰、苛性钠、铝粉、 活性炭、还原铁粉、碳酸钠
项 A B C D
物质 生石灰和苛性钠 活性炭和碳酸钠 苛性钠和碳酸钠 铁粉和铝粉
类别 碱 含碳化合物 盐 金属单质
A.A B.B C.C D.D
3.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4.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向静置的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美丽的颜色,振荡后逐渐滴加稀硫酸,并静静观察,会看到神奇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酚酞试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
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红色瞬间消失复又变红
C.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pH增大
D.发生了中和反应:
5.《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制取氢氧化钾漂洗丝帛的工艺,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B.漂洗丝帛的液体可使酚酞显红色
C.“石灰”常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D.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得到“石灰”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振荡试管 B.添加酒精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pH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使石灰水变蓝
B.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酸碱使指示剂变色属于酸碱的物理性质
D.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9.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10.向盛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其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钠
B. b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7
C. 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5.4g
D.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12.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 (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
_。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
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14.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 _。
A.铁B.碳C.二氧化锰D.氧化铜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 。
15.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将甲、乙、丙中的无色溶液均倒入洁净的废液缸,发现废液明显变浑浊且呈红色。同学们很好奇,于是接着进行了下列的拓展学习与探究。
【反思交流】
(1)小组同学做甲图所示实验时,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即停止了滴加稀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做乙图所示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
(2)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 _性。废液变浑浊,是因为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 (填化学式)。
【拓展问题】
使废液变成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CO3
猜想二:只有NaOH
猜想三:NaOH和Ca(OH)2
猜想四:NaOH和Na2CO3
你认为以上猜想中,不合理的是猜想 。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验证猜想】
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废液缸中的上层红色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仍为红色,由此证明了猜想 成立。
16.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
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17.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8.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填字母)。
a.酸性 b.吸水性 c.氧化性 d.脱水性
(2)请简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 _。
②若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4)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②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 、CaCO3和BaCO3。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
_(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19.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 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当pH=13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_(填化学式)。
(2)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_。
(3)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4中考化学复习
第6讲 酸和碱 梯级训练 答案版
1.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西瓜汁显碱性 B.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苏打水显酸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水
2.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下图。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D )
成 分
生石灰、苛性钠、铝粉、 活性炭、还原铁粉、碳酸钠
项 A B C D
物质 生石灰和苛性钠 活性炭和碳酸钠 苛性钠和碳酸钠 铁粉和铝粉
类别 碱 含碳化合物 盐 金属单质
A.A B.B C.C D.D
3.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4.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向静置的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美丽的颜色,振荡后逐渐滴加稀硫酸,并静静观察,会看到神奇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滴加酚酞试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
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红色瞬间消失复又变红
C.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pH增大
D.发生了中和反应:
5.《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制取氢氧化钾漂洗丝帛的工艺,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B.漂洗丝帛的液体可使酚酞显红色
C.“石灰”常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D.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得到“石灰”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B )
A.振荡试管 B.添加酒精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pH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石蕊溶液使石灰水变蓝
B.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酸碱使指示剂变色属于酸碱的物理性质
D.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B )
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9.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10.向盛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其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钠
B. b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7
C. 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5.4g
D.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12.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2___(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NaOH+HCl=NaCl+H2O ___。
13.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染有石蕊的纸条变红色__。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
__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HCO3+HCl===NaCl+H2O+CO2↑__。
(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14.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____氢氧化铜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 D _____。
A.铁B.碳C.二氧化锰D.氧化铜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不能,反应物还有氢氧化钠溶液,因此还需要改变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___。
15.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将甲、乙、丙中的无色溶液均倒入洁净的废液缸,发现废液明显变浑浊且呈红色。同学们很好奇,于是接着进行了下列的拓展学习与探究。
【反思交流】
(1)小组同学做甲图所示实验时,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即停止了滴加稀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做乙图所示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_小气球逐渐变大 。
(2)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__碱__性。废液变浑浊,是因为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_ Ca(OH)2(填化学式)。
【拓展问题】
使废液变成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CO3
猜想二:只有NaOH
猜想三:NaOH和Ca(OH)2
猜想四:NaOH和Na2CO3
你认为以上猜想中,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一_____。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验证猜想】
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废液缸中的上层红色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仍为红色,由此证明了猜想______四_____成立。
16.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
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17.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8.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 b ___(填字母)。
a.酸性 b.吸水性 c.氧化性 d.脱水性
(2)请简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 。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___。
②若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___。
(4)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玻璃棒___(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②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____氢氧化镁(或Mg(OH)2)__、CaCO3和BaCO3。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___取适量溶液乙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 ___(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19.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 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当pH=13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Na2SO4、NaOH ___(填化学式)。
(2)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___50 g ___。
(3)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解:设100 g炉具清洁剂中NaOH的质量为x
解得x=4 g
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 复习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中考一模试题 ()2023-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