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6】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2024年中考复习专题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
1.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能相互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H2SO4 NaOH CuSO4
B.HCl Ca(OH)2 NaCl
C.Na2CO3 CaCl2 BaCl2
D.KNO3 Na2SO4 FeCl3
2.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3.已知某溶液X是稀盐酸和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溶液、溶液、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所加溶液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甲是溶液 B.乙是溶液
C.丙是溶液 D.溶液X是稀盐酸
4.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 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MgO后过滤
C 鉴别NH4Cl和K2CO3固体 取样,加入CaCl2粉末,研磨、闻气味
D 鉴别NaCl和Na2SO4溶液 取样,滴加Mg(NO3)2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6.对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的方案中,正确的是:
这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分别取样,溶于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杂质碳酸钠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A.A B.B C.C D.D
7.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镁、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取40g固体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
(3)固体样品中除氯化钠外,还一定存在 ;
(4)已知实验中得到2g白色沉淀A,2.33g白色沉淀B,5.8g白色沉淀C,则固体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8.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 。
(2)操作I的名称是 。
(3)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综合分析该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
(5)为验证该脱氧剂中还未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9.实验室里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它可能含有CuO、BaCl2、Na2SO4、Na2CO3、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某同学欲探究其成分组,她按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1)沉淀C的化学式为 ,气体A的化学式为 ,气体A的水溶液pH 7(选填“>”、“<”、“=”之一)。
(2)写出步骤①中肯定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在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4)由上图可推知,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有 (写化学式)。选择其一,描述一定存在的理由是 。
(5)由上图可推知,该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10.某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BaCl2、Ba(OH)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固体粉末的分进行了探究:
(1)步骤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固体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
(3)在步骤4中,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且 (填现象),则可以确定原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在步骤4中,若无明显现象,则需要继续向溶液中先后依次加入 (填试剂),才能确定固体成分。
11.学完盐的性质,同学们对常见的盐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开展了家用果蔬洗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1 碱性溶液可使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毒性降低。
2 家用果蔬洗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部分含有氯化钠。
【设计实验】
实验一:探究某果蔬洗盐溶液的酸碱性。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果蔬洗盐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某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请你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结论 。
【反思评价】
(1)实验二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若要证明此时溶液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填字母)。
a.氧化铁 b.氢氧化钠 c.氯化钾
(2)部分同学认为可将实验二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 。
12.在运输过程中某KNO3化肥可能混进了K2SO4、KCl、NH4H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对该化肥混进的物质成分展开了合作探究活动。
【阅读思考】KNO3在分类上属于 (填“氮肥”“钾肥”或“复合肥”)。
【实验探究】老师提示OH﹣、对Cl-的检验有干扰。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设计并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或结论
Ⅰ、取少量化肥样品,嗅气味 没有嗅到氨味 化肥样品中
Ⅱ、取适量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过量的 溶液,加热 闻到强烈氨味,并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Ⅲ、向步骤Ⅱ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 无明显现象 目的是
Ⅳ、向步骤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化肥样品中一定混进KCl
【反思拓展】
(1)经过上述探究,还不能完全确定该化肥中混进的物质成分,理由是 。
(2)为了做好废液的处理回收,同学们把步骤Ⅳ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废液缸中,然后往废液缸中滴加适量的 溶液,过滤,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 性(填“酸”、“碱”、“中”)。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
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
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
【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
你的猜想是 。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亮猜想不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BaC12溶液 你的猜想成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2024年中考复习专题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
1.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能相互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H2SO4 NaOH CuSO4
B.HCl Ca(OH)2 NaCl
C.Na2CO3 CaCl2 BaCl2
D.KNO3 Na2SO4 FeCl3
【答案】A
【详解】A.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可通过颜色辨识出来。将硫酸和氢氧化钠加入硫酸铜中,出现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的是硫酸,可鉴别出来。
B.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其余物质两两混合不发生反应,无法鉴别。
C. 碳酸钠加入氯化钙、氯化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可鉴别出碳酸钠,但无法区分氯化钙、氯化钡,无法鉴别。
D. 氯化铁溶液是黄色,可通过颜色辨识出来。剩余试剂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均不反应,无法鉴别。
故选:A。
2.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与碳酸钠不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溶解,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根据是否产生沉淀,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符合题意;
D、熟石灰能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熟石灰与硫酸钾不反应,故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已知某溶液X是稀盐酸和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溶液、溶液、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所加溶液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甲是溶液 B.乙是溶液
C.丙是溶液 D.溶液X是稀盐酸
【答案】A
【详解】A、碳酸钾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甲和X生成白色沉淀,则甲是碳酸钾,X为氢氧化钙,正确;
B、硝酸钠和氢氧化钙、稀盐酸均不发生反应,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C、氯化铁和稀盐酸不发生反应,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D、根据A知,X为氢氧化钙,错误。
故选A。
4.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答案】D
【分析】实验一说明溶液呈碱性;实验二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溶质中含有碳酸钠;实验三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且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已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过滤沉淀后,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详解】故选D。
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 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MgO后过滤
C 鉴别NH4Cl和K2CO3固体 取样,加入CaCl2粉末,研磨、闻气味
D 鉴别NaCl和Na2SO4溶液 取样,滴加Mg(NO3)2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过滤,除去硫酸钡,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和硝酸钡,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氧化镁,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镁,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C、氯化铵固体和碳酸钾固体,均与氯化钙固体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应加入氢氧化钙粉末,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酸钾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取样,滴加硝酸镁溶液,硝酸镁和氯化钠、硫酸钠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对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的方案中,正确的是:
这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分别取样,溶于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杂质碳酸钠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碳酸钙,还需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铵和硫酸钠均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硫酸银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过程中,氯化氢会挥发出去,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符合题意;
D、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氢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镁、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取40g固体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
(3)固体样品中除氯化钠外,还一定存在 ;
(4)已知实验中得到2g白色沉淀A,2.33g白色沉淀B,5.8g白色沉淀C,则固体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
(2)
(3)、、
(4)67.7%
【分析】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镁、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碳酸钙难溶于水,硝酸钡与硫酸钠或硫酸铜反应也可以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可确定白色沉淀A是碳酸钙,不是硫酸钡,则成分一定含有碳酸钙;
得到无色溶液1: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则成分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滴加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白色沉淀B,加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知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则确定成分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确定一定不含有硝酸钡;
溶液2中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可知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镁,则成分一定含氯化镁;
溶液3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加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
故固体样品中除氯化钠外,还一定存在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镁;
【详解】(1)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是;
(2)由分析可知:生成白色沉淀B的反应是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3)由分析可知:固体样品中除氯化钠外,还一定存在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镁;
(4)2g白色沉淀A是碳酸钙,2.33g白色沉淀B是硫酸钡沉淀,5.8g白色沉淀C是氢氧化镁,则样品中硫酸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别为:
则固体样品中国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8.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 。
(2)操作I的名称是 。
(3)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综合分析该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
(5)为验证该脱氧剂中还未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答案】(1)Fe
(2)过滤
(3)Fe3+、H+
(4)Fe、C、Na2CO3、Fe2O3
(5)取少许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脱氧剂中含有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脱氧剂中不含有NaCl
【分析】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用磁铁吸引,得到固体A,说明含铁,则固体A为铁,向固体混合物B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得到滤液a和固体混合物C,滤液a的pH=9,显碱性,说明含碳酸钠;向固体混合物C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b和黑色固体D,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形成黄色溶液,说明含氧化铁,碳粉和稀盐酸不反应,黑色固体D为碳粉,故脱氧剂中含碳粉,无法确定是否含氯化钠。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固体A为铁,化学式为:Fe;
(2)操作I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稀盐酸过量,故黄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H+;
(4)由分析可知,该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铁粉、碳粉、碳酸钠、氧化铁;
(5)该脱氧剂中还未确定的物质是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化钠,故取少许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脱氧剂中含有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脱氧剂中不含有NaCl。
9.实验室里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它可能含有CuO、BaCl2、Na2SO4、Na2CO3、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某同学欲探究其成分组,她按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1)沉淀C的化学式为 ,气体A的化学式为 ,气体A的水溶液pH 7(选填“>”、“<”、“=”之一)。
(2)写出步骤①中肯定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在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4)由上图可推知,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有 (写化学式)。选择其一,描述一定存在的理由是 。
(5)由上图可推知,该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答案】(1) BaSO4 CO2 <
(2)/
(3)Na+
(4) CuO、BaCl2、Na2SO4 CuO:因为生成了蓝色沉淀,证明滤液B中有Cu2+,所以固体中一定存在CuO
BaCl2,Na2SO4:固体混合物加入稀盐酸后产生了不溶于酸的沉淀C,因此一定存在BaCl2、Na2SO4,可以生成BaSO4
(5)Na2CO3、CaCO3
【详解】(1)该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CuO、BaCl2、Na2SO4、Na2CO3、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有气体A与沉淀C生成,气体A为H+能与CO反应生成的气体CO2;Ba2+能与SO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则沉淀C为BaSO4、气体A为CO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则A的水溶液pH<7;
(2)步骤①中有BaSO4生成,则肯定发生反应:;步骤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E生成,则蓝色沉淀为Cu(OH)2,其中铜元素来自CuO,则步骤①中一定也发生反应:;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存在的物质为CuO、BaCl2、Na2SO4,可能存在Na2CO3、CaCO3其中一种或两种;步骤①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Cu2+、Na+、Cl-、H+,一定有剩余;步骤②加入过量的NaOH反应后,Cu2+、H+被消耗,Na+、Cl-没有反应,则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Na+;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CuO、BaCl2、Na2SO4;
CuO:步骤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E生成,则蓝色沉淀为Cu(OH)2,其中铜元素来自CuO,故一定含有CuO;
BaCl2,Na2SO4:固体混合物加入稀盐酸后产生了不溶于酸的沉淀C,则C为BaSO4,故一定存在BaCl2、Na2SO4;
(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O,没有明确的现象可以证明溶液存在Na2CO3、CaCO3。
10.某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BaCl2、Ba(OH)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固体粉末的分进行了探究:
(1)步骤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固体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
(3)在步骤4中,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且 (填现象),则可以确定原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在步骤4中,若无明显现象,则需要继续向溶液中先后依次加入 (填试剂),才能确定固体成分。
【答案】(1)
(2)
(3)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4)稀硝酸;硝酸银
【详解】(1)由题意可知,固体粉末加水溶解过滤,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和硫酸钡,但是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且沉淀全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钡,不可能是硫酸钡,所以步骤2的即为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由上可知沉淀中不可能有硫酸钡,那么可确定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有步骤1可知固体粉末一定有碳酸钠,一定没有硫酸钠,不一定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钡的存在;则答案为;
(3)由步骤3可知该滤液显碱性,而碳酸根和氢氧根均显示碱性,而由步骤4可知加入足量硝酸钡产生沉淀,则证明滤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则说明步骤1溶解过滤之后的滤液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其中硝酸钠显中性,加入足量的硝酸钡可使滤液中过量的碳酸钠反应完全,如果步骤4之后的溶液变为无色,则证明滤液中不可能有氢氧根的存在,那么可证明固体粉末中一定不会有氢氧化钡的存在,所以该固体粉末为 和 ;
(4)若步骤 4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滤液中无碳酸根离子,那么碳酸钠全部存在于沉淀中,而此时步骤3加酚酞溶液变红色,滤液显碱性,说明滤液中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氢氧化钡的存在,那么为了证明是否含有氯化钡,即为证明氯离子的存在,我们可以用步骤4后的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和掉溶液中的氢氧根,消除氢氧根的影响,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根据银离子与氯离子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如果有白色沉淀且不溶解则证明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钡,如果没有沉淀,那么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氯化钡,如果此步骤先加入硝酸银,硝酸银会与氢氧根产生氢氧化银也是白色沉淀,故应该填写稀硝酸,硝酸银。
11.学完盐的性质,同学们对常见的盐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开展了家用果蔬洗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1 碱性溶液可使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毒性降低。
2 家用果蔬洗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部分含有氯化钠。
【设计实验】
实验一:探究某果蔬洗盐溶液的酸碱性。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果蔬洗盐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某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请你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结论 。
【反思评价】
(1)实验二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若要证明此时溶液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填字母)。
a.氧化铁 b.氢氧化钠 c.氯化钾
(2)部分同学认为可将实验二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 。
【答案】 碱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含有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不含NaCl a 不合理,改为稀盐酸后溶液中会引入氯离子,无法验证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详解】设计实验:
实验一:
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所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故填写:碱;
实验二:
探究某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关键是检验氯化钠中的氯离子,氯离子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的存在,为了消除其它离子对氯离子的干扰,加入硝酸银溶液前,可以先加入稀硝酸,故填写: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含有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不含NaCl;
反思评价:
(1)a.溶液中加入氧化铁,红棕色粉末消失,无色溶液变为浅黄色,可以证明溶液呈酸性,故选项符合题意;
b.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虽然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产生,无法证明溶液呈酸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氯化钾不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产生,无法证明溶液呈酸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填写:a;
(2)不合理,改为稀盐酸后溶液中会引入氯离子,无法验证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故填写:不合理,改为稀盐酸后溶液中会引入氯离子,无法验证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12.在运输过程中某KNO3化肥可能混进了K2SO4、KCl、NH4H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对该化肥混进的物质成分展开了合作探究活动。
【阅读思考】KNO3在分类上属于 (填“氮肥”“钾肥”或“复合肥”)。
【实验探究】老师提示OH﹣、对Cl-的检验有干扰。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设计并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或结论
Ⅰ、取少量化肥样品,嗅气味 没有嗅到氨味 化肥样品中
Ⅱ、取适量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过量的 溶液,加热 闻到强烈氨味,并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Ⅲ、向步骤Ⅱ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 无明显现象 目的是
Ⅳ、向步骤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化肥样品中一定混进KCl
【反思拓展】
(1)经过上述探究,还不能完全确定该化肥中混进的物质成分,理由是 。
(2)为了做好废液的处理回收,同学们把步骤Ⅳ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废液缸中,然后往废液缸中滴加适量的 溶液,过滤,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
【答案】 复合肥 没有NH4HCO3 氢氧化钡
稀硝酸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 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Ⅱ加入过量氢氧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是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的,因为氢氧化钡与硫酸铵也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K2SO4
【详解】[阅读思考]
KNO3含钾元素、氮元素,在分类上属于复合肥。
[实验探究]
Ⅰ 取少量化肥样品,嗅气味,没有氨味,则没有碳酸氢铵,因为碳酸氢铵有氨味;
Ⅱ 取适量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加热,闻到强烈氨味,并产生白色沉淀,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氨气、水和硫酸钡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Ⅲ 向步骤Ⅱ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稀硝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加稀硝酸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防止氢氧根离子对氯离子鉴别产生干扰;
Ⅳ 向步骤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由于化肥中有氯化钾,氯化钾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钾,所以观察到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拓展]
(1)经过上述探究,还不能完全确定该化肥中混进的物质成分,理由是步骤Ⅱ加入过量氢氧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是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的,因为氢氧化钡与硫酸铵也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2)为了做好废液的处理回收,同学们把步骤Ⅳ反应后的物质含硝酸钡和硝酸钾,倒入废液缸中,然后往废液缸中滴加适量的硫酸钾溶液,硝酸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得到只含硝酸钾的溶液。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 性(填“酸”、“碱”、“中”)。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
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
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
【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
你的猜想是 。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亮猜想不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BaC12溶液 你的猜想成立
【答案】 Cu2+/铜离子 中 小明 NaCl、Na2SO4 Na2CO3或Na2SO4或含可溶性杂质或或的可溶性物质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详解】(1)实验①发生反应是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铜,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铜离子,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中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以及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中性;
(3)交流讨论:
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小明的猜想不成立,原因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当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则由此我认为的猜想是氯化钠和硫酸钠;
设计实验:
小亮的猜想为氯化钠和氯化钡,检验溶液中是否有氯化钡,可以滴加碳酸钠或者硫酸钠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则小亮猜想成立,若无白色沉淀,则小亮猜想不成立,当滴加碳酸钠或者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无氯化钡,小亮的猜想不成立;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滴加氯化钡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中考复习8】物质的推断:借助物质间反应关系推断——【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下一篇:2024年第九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湖北四调)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