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1】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2024年中考复习专题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一、物质的分离提纯——涉及蒸发
1.(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 B.过滤食盐水
C.蒸发食盐水 D.转移蒸发皿
2.(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 B.蒸发食盐水
C.称量NaOH固体 D.滴加液体
3.(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按照规程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移走蒸发皿
4.(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锌粒 B.移走蒸发皿
C.稀释浓硫酸 D.读取液体体积
5.(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6.(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很多化学知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熬”的过程类似于下列粗盐提纯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填序号)。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2)“烹”的过程中,胆矾()首先转变成水和无水硫酸铜,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铁釜外侧容易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7.(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盐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食盐溶成盐水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从棉袄中挤出盐水,过滤,蒸发得到食盐。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和 。
(3)氯化钠的溶解度如下表。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179g氯化钠,10°C时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至少为 g。
温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8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 (任写一点即可)。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涉及过滤
8.(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烬”中含钾盐。农业上可用作 。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
(5)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9.(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
C.煮沸后的自来水是纯水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0.(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测定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11.(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分离提纯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具体操作
A 氧化钙固体(CaCO3) 加热
B CO2(CO) 点燃
C KCl固体(MnO2)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MgCl2溶液(NaCl) 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2.(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沉淀”“过滤”“吸附”是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用来净化伊通河水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小卵石、石英砂除去水样中的不溶性杂质的过程相当于上述方法中的 。
(2)利用活性炭的 性来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3)用该装置净化后的伊通河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3.(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模拟黄河水变成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下。
(1)取100mL黄河水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 (填物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静置。
(2)实验室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吸附池内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4)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 。
14.(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制碱的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5)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若氯化铵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 方法提纯氯化铵。
三、物质的除杂
15.(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中的CO 通入过量的氧气后点燃
C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D 检验中是否混有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A.A B.B C.C D.D
16.(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只调换“过量NaOH溶液”与“过量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操作c的名称为蒸发结晶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8.5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85.0%
17.(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D.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
18.(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溶液()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B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将气体点燃
A.A B.B C.C D.D
19.(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B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20.(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灼烧闻气味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将磁铁靠近混合物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21.(2023·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稀盐酸(H2SO4) 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
B O2(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
C CaCO3(CaO) 高温煅烧
D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择的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H2O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O2 N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K2CO3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3.(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Ag粉 Fe粉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 CO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
D 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24.(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入熟石灰固体研磨,闻气味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C 分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A.A B.B C.C D.D
25.(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测稀硫酸的pH 取一片pH试纸,用镊子夹持蘸取溶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26.(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杂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方法
A 在空气中点燃
B 加入过量稀盐酸
C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D KCl溶液() 加入适量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7.(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两种化肥
B.用CuCl2溶液鉴别NaOH和Ca(OH)2两种碱溶液
C.用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CO3
D.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28.(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棉线、羊毛线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B 鉴别固体和固体 分别取等质量样品于两个烧杯中,加 入等质量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
C 除去盐酸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适量溶液后过滤
D 除去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加入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29.(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抱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文中描述的制钢工艺如图。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 。
(2)“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步骤②中存在硫酸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和一种气体单质,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0.(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只此青绿》呈现了宋代《千里江山图》,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宋代的青山绿水之中、《千里江山图》里的绿色来自孔雀石,其主要成分为CuCO3 Cu(OH)2,含有FeCO3、SiO2杂质。工业上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重要化工原料胆矾(CuSO4 5H2O)的流程如图。
回答相关问题:
(1)《千里江山图》色彩依旧,说明常温下绿色颜料孔雀石的性质 。
(2)“酸浸”发生的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溶液1中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
(3)“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H2SO4═ +2H2O (请补充完该方程式)。
(4)“沉淀铁”不能将CuCO3 Cu(OH)2替换为NaOH,其原因是 (任答1点)。
(5)系列操作有蒸发、结晶、 、洗涤、干燥。
(6)加热500g胆矾至全部变成白色无水CuSO4,固体质量减轻了 g(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2024年中考复习专题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一、物质的分离提纯——涉及蒸发
1.(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 B.过滤食盐水
C.蒸发食盐水 D.转移蒸发皿
【答案】D
【详解】A、粗盐溶解时,应该在烧杯中进行,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溶解物质,故A错误;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
C、蒸发食盐水时,应该在蒸发血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故C错误;
D、转移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防止被热的蒸发皿烫伤,故D正确。
故选D。
2.(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 B.蒸发食盐水
C.称量NaOH固体 D.滴加液体
【答案】B
【详解】A、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氧气应从长管进入。A不正确;
B、蒸发食盐水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B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NaOH固体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C不正确;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把它悬空放在试管上方,不要接触试管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的污染。 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3.(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按照规程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移走蒸发皿
【答案】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A正确;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B正确;
C、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C正确;
D、移走加热后的蒸发皿,为防止手烫伤,应用坩埚钳移走蒸发皿,放在陶土网上。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4.(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锌粒 B.移走蒸发皿
C.稀释浓硫酸 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详解】A、向试管中加入固体颗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颗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A错误;
B、蒸发时移走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故选项B错误;
C、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倒入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故选项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5.(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B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选项操作正确;
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B。
6.(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很多化学知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熬”的过程类似于下列粗盐提纯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填序号)。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2)“烹”的过程中,胆矾()首先转变成水和无水硫酸铜,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铁釜外侧容易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答案】(1)C
(2)分解
(3)
(4)水、氧气
【详解】(1)“熬”的过程后得到了硫酸铜晶体,则类似蒸发操作,故选C;
(2)胆矾转变成水和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物质分解产生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方程式是;
(4)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反应。
7.(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盐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食盐溶成盐水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从棉袄中挤出盐水,过滤,蒸发得到食盐。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和 。
(3)氯化钠的溶解度如下表。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179g氯化钠,10°C时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至少为 g。
温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8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 (任写一点即可)。
【答案】(1) 混合物 物理变化
(2)漏斗
(3)500
(4)调味品(合理即可)
【详解】(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盐水中含有氯化钠、水,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食盐溶成盐水,只是微粒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蒸发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四种仪器组成;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和漏斗;
(3)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冬子的竹筒中有179g氯化钠,10℃时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至少为;
(4)氯化钠在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用于腌制咸菜,用于制造生理盐水,农业生产中用于选种,用于融雪等。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涉及过滤
8.(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烬”中含钾盐。农业上可用作 。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
(5)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答案】(1)金属
(2) 空气/氧气 钾肥
(3)放出
(4)过滤
(5)分子在不断运动
【详解】(1)“铜铁”是由铜和铁混合而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或氧气);
“烬”中含钾盐,钾盐中含钾元素,农业上可作钾肥;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放出热量,从而将水烧开;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
(5)茶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
9.(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
C.煮沸后的自来水是纯水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B
【详解】A、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故A错误;
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故B正确;
C、煮沸后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水,故C错误;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B。
10.(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测定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答案】A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示操作错误;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1.(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分离提纯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具体操作
A 氧化钙固体(CaCO3) 加热
B CO2(CO) 点燃
C KCl固体(MnO2)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MgCl2溶液(NaCl) 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CaO固体加热时不反应,CaCO3高温加热会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
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错误。
D、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镁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镁,原物质被除去;错误。
故选:A。
12.(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沉淀”“过滤”“吸附”是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用来净化伊通河水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小卵石、石英砂除去水样中的不溶性杂质的过程相当于上述方法中的 。
(2)利用活性炭的 性来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3)用该装置净化后的伊通河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过滤
(2)吸附
(3)混合物
【详解】(1)利用小卵石、石英砂除去水样中的不溶性杂质的过程,实现了固液分离,相当于上述方法中的过滤;
(2)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用该装置净化后的伊通河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13.(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模拟黄河水变成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下。
(1)取100mL黄河水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 (填物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静置。
(2)实验室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吸附池内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4)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1)明矾
(2)引流
(3)活性炭/木炭
(4)煮沸
【详解】(1)净化黄河水时,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质,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快其沉降,故填明矾。
(2)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3)活性炭或木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或木炭。
(4)煮沸能够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软化硬水,故填煮沸。
14.(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制碱的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5)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若氯化铵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 方法提纯氯化铵。
【答案】(1)过滤
(2)氮
(3)
(4)二氧化碳/CO2
(5)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详解】(1)操作Ⅰ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即过滤操作;
(2)氯化铵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磷、钾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3)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②是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由流程图可知,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二氧化碳既是反应①的反应物又是反应②的生成物可循环使用;
(5)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若氯化铵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氯化铵。
三、物质的除杂
15.(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中的CO 通入过量的氧气后点燃
C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D 检验中是否混有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不符合题意;
C、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呈浅绿色,并且有气泡产生,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呈蓝色,没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
D、氢气、甲烷燃烧均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均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只调换“过量NaOH溶液”与“过量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操作c的名称为蒸发结晶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8.5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85.0%
【答案】D
【详解】A、溶解度表示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能溶解的溶质质量,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正确;
B、调换“过量NaOH溶液”与“过量BaCl2溶液”的顺序,NaOH溶液除去MgCl2,BaCl2溶液除去Na2SO4,能达到实验目的,正确;
C、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经操作c得到精盐,将滤液蒸发结晶,可除去过量HCl的同时可得到NaCl晶体,正确;
D、粗盐精制过程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以及剩余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和氯化钠,因此提纯过程中有NaCl生成,所以该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85.0%,错误。
故选D。
17.(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D.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
【答案】C
【详解】A、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将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没有变化。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HCl+NaOH=NaCl+H2O,刚开始溶液无明显现象,直到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变红,可以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变红,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HCl+NaOH=NaCl+H2O,刚开始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颜色依旧为红色,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则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变为无色,可以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HCl+NaOH=NaCl+H2O,产物为氯化钠,蒸干可以得到白色固体,若氢氧化钠和盐酸不反应,蒸干后盐酸会挥发成氯化氢气体,没有固体出现的,氢氧化钠变为白色固体,故无法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7,盐酸呈酸性,pH<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开始时,测得pH>7,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测得pH=7,稀盐酸过量,测得<7,可以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溶液()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B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将气体点燃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与反应生成和白色沉淀,经过过滤可以将杂质除去,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正确;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正确;
C.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而铜不与硫酸反应,再通过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正确;
D.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所以点燃的方法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常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9.(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B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红热的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题意;
C、盐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题意;
D、CuO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0.(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灼烧闻气味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将磁铁靠近混合物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将磁铁靠近混合物,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被吸引,可达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
D、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由H、O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蜡烛中一定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3·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稀盐酸(H2SO4) 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
B O2(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
C CaCO3(CaO) 高温煅烧
D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足量的硝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所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故B正确,符合题意;
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择的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H2O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O2 N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K2CO3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CO2(H2O):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浓硫酸不与二氧化碳,具有吸水性将水分吸收,杂质被除去,且未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择的方法正确,符合题意;
B、NaCl(泥沙):加水溶解,NaCl溶于水,泥沙不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泥沙,选择的方法不正确,应溶解、过滤、蒸发,不符合题意;
C、O2(N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铜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违背除杂原则“所选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选择的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KCl(K2CO3):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氯化钡不与氯化钾反应,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被除去,但引入新杂质过量的BaCl2,违背除杂原则“不能引入新杂质”,选择的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Ag粉 Fe粉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 CO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
D 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除去杂质,故A符合题意;
B、把混有Fe粉的Ag粉加入适量的 Al2(SO4)3 溶液,Fe粉和Ag粉都不能与 Al2(SO4)3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混有CO的CO2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杂质CO不与NaOH反应,而原物质CO2与NaOH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
D、NaOH和Na2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能把杂质Na2CO3除去,也能将原物质NaOH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入熟石灰固体研磨,闻气味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C 分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氯化钾不与熟石灰反应,氯化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加入熟石灰固体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二者,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B选项符合题意;
C、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将两者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再进行蒸发结晶的操作,可以得到氯化钠晶体,可以分离氯化钠和泥沙,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氮气不与铜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固体,除去氧气的同时没有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除杂原则:①不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少原物质。
25.(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测稀硫酸的pH 取一片pH试纸,用镊子夹持蘸取溶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若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A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B正确;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能分离出二氧化锰,蒸发结晶能分离出氯化钾,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C错误;
D、足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26.(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杂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方法
A 在空气中点燃
B 加入过量稀盐酸
C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D KCl溶液() 加入适量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点燃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
B、Fe2O3和Fe均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正确;
D、K2CO3能与适量Ca(NO3)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7.(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两种化肥
B.用CuCl2溶液鉴别NaOH和Ca(OH)2两种碱溶液
C.用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CO3
D.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答案】A
【详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B、CuCl2溶液与NaOH和Ca(OH)2两种碱溶液均能反应,均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C、Na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D、碳粉、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A。
28.(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棉线、羊毛线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B 鉴别固体和固体 分别取等质量样品于两个烧杯中,加 入等质量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
C 除去盐酸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适量溶液后过滤
D 除去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加入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区分棉线、羊毛线,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B、分别取等质量样品于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C、硫酸能与适量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Na2CO3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C。
29.(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抱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文中描述的制钢工艺如图。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 。
(2)“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步骤②中存在硫酸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和一种气体单质,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蒸发结晶
(2)置换反应
(3)
【详解】(1)操作①是硫酸铜溶液通过蒸发得到硫酸铜结晶,其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反应物中硫酸铜中含有Cu、S、O三种元素,生成物中有一种气体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单质必定含有Cu、S、O三种元素的一种,其是气体,故其是氧气,则硫酸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0.(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只此青绿》呈现了宋代《千里江山图》,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宋代的青山绿水之中、《千里江山图》里的绿色来自孔雀石,其主要成分为CuCO3 Cu(OH)2,含有FeCO3、SiO2杂质。工业上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重要化工原料胆矾(CuSO4 5H2O)的流程如图。
回答相关问题:
(1)《千里江山图》色彩依旧,说明常温下绿色颜料孔雀石的性质 。
(2)“酸浸”发生的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溶液1中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
(3)“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H2SO4═ +2H2O (请补充完该方程式)。
(4)“沉淀铁”不能将CuCO3 Cu(OH)2替换为NaOH,其原因是 (任答1点)。
(5)系列操作有蒸发、结晶、 、洗涤、干燥。
(6)加热500g胆矾至全部变成白色无水CuSO4,固体质量减轻了 g(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稳定
(2) 复分解反应 铜离子、亚铁离子
(3)Fe2(SO4)3
(4)防止带入钠离子
(5)过滤
(6)180
【详解】(1)《千里江山图》色彩依旧,说明其上的物质较为稳定,较长时间也没有和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常温下绿色颜料孔雀石的性质稳定。
(2)“酸浸”时,稀硫酸和碳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碳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都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溶液1中含的金属阳离子有铜离子、亚铁离子。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硫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其中1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所以未知物质包含2个铁原子、3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为Fe2(SO4)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不写。
(4)除杂过程应避免引入杂质。“沉淀铁”不能将CuCO3 Cu(OH)2替换为NaOH,其原因是防止带入钠离子。
(5)沉铁后的溶液2是硫酸铜溶液,胆矾是五水硫酸铜,所以系列操作是硫酸铜结晶的过程,为蒸发、结晶、过滤(将结晶出的胆矾和液体分开)、洗涤、干燥。
(6)胆矾加热减少的是结晶水的质量。
500g胆矾中结晶水的质量为
所以固体质量减轻了180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第九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湖北四调)地理答案!

下一篇:【中考复习8】物质的推断:借助物质间反应关系推断——【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