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考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考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满分:7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
B.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C.实行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2.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测定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3.下列对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取一段羊毛线,灼烧,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D.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4.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温度升高,酒精温度计的液面上升——酒精分子体积变大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氮气无色无味,可作保护气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
C.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电极
6.2023年5月底,国产大飞机C919顺利完成商业首飞,C919大型客机机身材料大量使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下图为锂和铝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相关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氧化锂的化学式为
C.图b表示铝离子,其化合价为
D.图中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7.“端午时节粽飘香。”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有机物
B.对乙烯基苯酚中含有4个氢分子
C.对乙烯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
8.下图是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常温下是气体 B.乙物质所属类别是单质
C.丙物质可与氢氧化钠反应 D.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为
9.下表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能源
①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②大量使用亚硝酸钠,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③吸烟能使人中毒,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②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③风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化学与材料 D.化学与安全
①蚕丝属于复合材料 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③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①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 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验证的催化作用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通常情况下,的溶液呈酸性,则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表示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t3℃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2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
13.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能体现学科价值。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A 检验CO中是否含有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 鉴别和两种化肥 取样,加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并感知温度变化
D 鉴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各气体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4.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15.将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值为19.6
B.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C.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的质量为14g
D.铁的氧化物中x:y=2:3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共 40 分。)
1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釜底抽薪”,薪指柴,是可燃物,即通过 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3)牛肉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
(4)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17.如图所示,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溶液和制取一瓶干燥的,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实验室也可用此发生装置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也可用高锰酸钾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图F所示,铁丝在中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F装置应做的改进是 。
(4)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并获得,实现“碳中和”。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性。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时有明显划痕的是 。
(2)简要说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
(3)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价),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C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
(4)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合理开采矿物 b.节约金属资源
(5)如图所示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
①实验过程中,先进行的是 。
a.加热 b.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
②请在C处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
(6)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m 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若滤渣只含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三种
B.若滤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则滤渣中的固体只有两种
C.若最终得到的滤渣质量仍为m g,则滤液中溶质最多有两种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
19.认识物质是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同学们对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的化学性质
(1)实验1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甲同学观察到实验2无明显现象,他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 并振荡,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3)小亮同学由实验2联想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溶于水)
Ⅰ.小敏同学从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取出少量,加入试管中,滴入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为了验证和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小霞同学设计了实验4图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活动二:了解的制备
(4)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活动三:测定样品的纯度
工业制得的中常含有一定量的。同学们采用“沉淀法”对某样品的纯度进行测定。实验方案如下:
(5)判断方案中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 。
(6)称量前需将滤渣洗涤、干燥,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盐城地处黄海之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1)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模拟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蒸馏过程中a试管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加热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和能量都变大
C.蒸馏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进行分离
(2)海水晒盐:晒盐时,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我国制碱先驱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某企业把海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与侯氏制碱法结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请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操作①中用石灰乳而不选用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
②除去粗盐中、、和泥沙的操作是:a加过量的溶液:b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c过滤;d加过量的溶液;e溶解。
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 。(填序号,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③已知在溶液中温度高于35℃,会有分解。吸氨碳化塔内发生的反应:
Ⅰ:;
Ⅱ:。
请结合如图分析反应Ⅱ能进行的原因 。
(4)为测定某固体样品(杂质为)中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该样品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加入溶液的质量/g
①当滴入溶液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该固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1%)
试卷第10页,共10页
1.B
【详解】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大力开采矿物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应合理开采,符合题意;
C、实行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示操作错误;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约为1:2,选项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C、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选项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选项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温度升高,酒精温度计的液面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5.A
【详解】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此选项错误;
B. 熟石灰具有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此选项正确;
C.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此选项正确;
D.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电极,此选项正确。
故选A。
6.B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m=3,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铝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图b核外有2个电子层,应表示铝离子,铝离子是铝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后形成的,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n=8,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1,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氧元素通常显-2价,故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2O,符合题意;
C、由A的分析可知,图b表示铝离子,其化合价为 +3,不符合题意;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图中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对乙烯基苯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乙烯基苯酚是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8):(16×1)=12:1: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6×1)=6: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8.D
【分析】由价类图分析可知,甲为显-3价的氢化物,所以甲为氨气;乙化合价为0,那就是单质为氮气,丙为显+5价的酸,所以为硝酸,丁为显+3价的盐,所以为亚硝酸盐。
【详解】A.甲物质为氨气,常温下是气体,正确;
B.乙物质为氮气,属于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正确;
C.丙物质为硝酸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正确;
D.丁物质为亚硝酸盐,所以对应的化学式不可以为,错误。
故选:D。
9.D
【详解】A、①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导致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正确;
②亚硝酸钠有毒,不能在食品中大量使用亚硝酸钠,错误;
③吸烟有害健康,能使人中毒,青少年禁止吸烟,正确。
不符合题意;
B、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短期内均不能再生,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
②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燃烧值大,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正确;
③风能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错误。
不符合题意;
C、①蚕丝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②合金和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③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
不符合题意;
D、①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发生爆炸,正确;
②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直接进入,会有窒息的危险,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先做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直接进入,正确;
③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正确。
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铁和硫酸铜、硝酸银均能发生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Fe> Ag,无法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A错误;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有水生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元素,故C错误;
D、图中实验,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可验证MnO2的催化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推理错误;
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推理错误;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推理正确;
D、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发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正常雨水显酸性,pH<7,酸雨的pH<5.6,推理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P点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则P点表示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正确;
C、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20%,故C不正确;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有晶体析出,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于乙析出的晶体质量,丙没有晶体析出,则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故D正确。故选C。
13.D
【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可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故方案合理;
B、取样品,加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尿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案合理;
C、取样,分别加水溶解并感知温度变化,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案合理;
D、氮气、二氧化碳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方案不合理。
故选D。
14.C
【详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由图1可知,X和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由分子个数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生成Z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
【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由该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生成物Z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说法正确;
C、由该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说法错误;
D、设Y、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n,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则,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5.C
【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法不正确;
B、生成铁的质量为16.8g,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则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铁的氧化物的质量=16.8g+6.4g=23.2g,说法不正确;
C、当二氧化碳质量为4.4g时,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该反应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z
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容器内一氧化碳质量=16.8g-2.8g=14g,说法正确;
D、生成铁的质量为16.8g,铁的氧化物种氧元素的质量为6.4g,,说法不正确;
答案:C。
16.(1)煮沸
(2)清除可燃物
(3)蛋白质
(4)B
【详解】(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釜底抽薪”,是通过清除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3)动物肌肉、皮肤、毛发中富含蛋白质,故牛肉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4)A、硝酸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故选B。
17.(1)铁架台
(2) BEC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瓶底预先铺一层细沙或加入少量水
(4)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
(2)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一瓶干燥的O2,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择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E对氧气进行干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装置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干燥的氧气;此发生装置也可用于制CO2,则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如图F所示,铁丝在O2中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其原因是瓶底没有事先铺一层细沙或加入少量水;
(4)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 导电 纯铜片
(2)保持洁净干燥
(3) A>C>B C
(4)b
(5) b 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将尾气点燃
(6)CD
【详解】(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导电;黄铜是铜的合金,硬度比纯铜大,故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时有明显划痕的是纯铜片;
(2)铁在水、氧气共同存在的环境下容易反应生锈,故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隔绝氧气或隔绝水,具体措施是保持铁锅洁净干燥;
(3)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盐酸中,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需要时间越短,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氢气质量越小,A、B、C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C、B,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C。故填:A>C>B;C;
(4)回收利用废钢铁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故填:b;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应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把空气排出,防止加热时气体不纯发生爆炸,故填:b;尾气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可在C处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将尾气点燃,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6)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mg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
A、若滤渣只含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例如锌恰好和硝酸银完全反应时,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若滤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则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则滤渣中的固体可能只有一种,例如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渣是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锌和硝酸银反应后滤渣质量增大,和硝酸亚铁反应后滤渣质量减小,若最终得到的滤渣质量仍为m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亚铁部分或全部反应,则滤液中溶质最多有两种,即硝酸锌和硝酸亚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例如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亚铁部分反应时,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滤液中溶质是硝酸锌和过量的硝酸亚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CD。
19.(1)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 酚酞溶液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 氯化钙或氯化钡 气球变大
(4)H2O
(5)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合理即可)
(6)偏大
【详解】(1)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会变成红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3)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若从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取出少量,加入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氯化钙或氯化钡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或碳酸钙沉淀,故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根据实验4图示实验方案,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瓶内二氧化碳减少,瓶内压强变小,空气会进入瓶中,气球会变大,故当观察到气球变大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故反应前也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故2X含有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故推出X的化学式为:H2O;
(5)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判断方案中 MgCl2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镁溶液过量;
(6)该实验室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继而得出氢氧化钠的纯度,称量前需将滤渣洗涤、干燥,否则会导致滤渣质量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20.(1)B
(2) 蒸发结晶 饱和
(3) 石灰乳成本低 edacb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4) Cl-、 解:设该20g NaCl固体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
x=6g
则该20g NaCl固体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20g NaCl固体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70%
【详解】(1)A、蒸馏过程中,a试管中溶剂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不符合题意;
B、加热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能量变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C、蒸馏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加热时沸点低的物质转化为气体,可分离出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晒盐时,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海水晒盐后,氯化钠结晶析出,故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均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但是石灰乳成本较低,故操作①中用石灰乳而不选用氢氧化钠;
②粗盐中含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和泥沙,可先将粗盐溶解,使可溶性杂质溶于水,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可用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钠和氯化镁,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过量的氢氧化钡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钡,然后过滤,除去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硫酸钡,滤液中含过量的碳酸钠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顺序为:edacb;
③由图可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故反应Ⅱ能进行;
(4)①当滴入 NaOH 溶液 120g 时,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故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Cl-、;
②见答案。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同步测试题 2023-2024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