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九年级复习情况调研(二)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1-35.5 K-39 Cu-64 Ba-137
一、选择题(1-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化学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下列内容能体现化学对材料科学的贡献的是
A. 研制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
B. 研制在土壤中不残留有害物质的化肥
C. 将秸秆等发酵成可做燃料的沼气
D. 合成抗菌药,为人类治疗疾病
2.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张贴下列标志中的
A B.
C. D.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 液体的倾倒 D.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4.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B. 为了节约粮食,将霉变的大米煮熟后食用
C.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 人体内所含的氯离子,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5.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 B. 食物腐烂
C. 将石墨制成金刚石 D. 硝酸钾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6.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乙醇作燃料 B. 盐酸用于制药
C. 用锰钢制造自行车架 D. 用石灰浆做干燥剂
7.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A. 将破碎的水银体温计丢入厨余垃圾桶
B. 为了方便充电,将电动摩托车存放在房间里
C. 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在家中安装燃气报警器
D. 被蚊虫叮咬后,减轻痛痒,在皮肤上涂一些烧碱
8.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用盐酸除水垢 复分解反应
B. 煤炉中层发生的反应 化合反应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氧化反应
D.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分解反应
9. 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作为新能源,可燃冰已经大量应用在生活中
B. 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
D. 氢气作为能源,具有本身无毒,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等优点
1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氮肥,KNO3属于复合肥
B. 臭氧、甲烷和氟利昂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C. 塑料分为天然塑料和合成塑料,具有高弹性、易加工等优点
D.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11. 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天冷时,铁路钢轨的缝隙会变大 温度降低,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C 氖气和氩气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 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D 活性炭可用于净水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
A. A B. B C. C D. D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氨水和酒精 闻气味
B 氧化铁和氧化镁 观察颜色
C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分别加适量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
D 氯化亚铁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 分别浸入一根洁净的铜丝,观察
A. A B. B C. C D. D
13. 近期,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它可将CO2和H2高效的转化为甲醇(CH3OH)和另一种物质,此过程实现了“零碳”甲醇的生产。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使上图完整准确,应在图乙中补充
B.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氢气分子的个数比为1:3
C. 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有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
D. 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甲醇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甲醇是化合物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Zn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 CuO 在足量氧气中充分加热
C MnO2 KMnO4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小
D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
A. A B. B C. C D. D
15. 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与1.5g碳单质的超细粉末装入试管后混合均匀,并在高温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试管内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提示:碳单质只与氧化铜反应)
A. a的数值为17.2 B. 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20g
C. 13.1g剩余固体中含有12.8g铜 D. 此过程中,碳单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二、非选择题(28题-35题,共8小题,共40分)
16. 大美龙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清水秀!在龙江发展的进程中,化学一直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哈工大自主研制的“天都二号”卫星搭乘长征八号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发射时的能量来源是______能。
(2)大庆市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
(3)鸡西市的兴凯湖盛产大白鱼,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水除外)。
(4)伊春市森林资源丰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______。
17.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像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物质的溶解性均为___________(填“易”或“微”)溶。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2)将甲在20℃时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3)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___________。
18.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钛(化学式为Ti)外观似不锈钢,熔点达1672℃。我国钛资源较丰富,仅四川攀枝花地区发现的钛储量,就接近国外探明钛储量的总和。钛机械性能强,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密度小且强度高,常用于制造性能优异的轻质合金。
但钛和钛合金的刚性差,切削物体时易磨损。
钛和钛合金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在常温下,钛不能与浓度小于5%的盐酸反应,若温度升高或盐酸浓度升高,钛也能和盐酸反应。钛和钛合金对海水很稳定,将钛或钛合金放入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远优于不锈钢。
工业上常通过以下工艺流程(如下图)冶炼金属钛。
(1)钛和钛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下列产品的制造中不适合使用钛和钛合金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厨房刀具 B.船舶 C.眼镜框架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中的钛 B. 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
(3)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钛酸亚铁的化学式可用表示,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化学式中的x=___________。
(4)请将“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反应2”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上述冶炼过程得到的金属钛中常混有少量铁。为了得到纯净的金属钛,可以在常温下,通过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将铁除去,且金属钛的质量不会改变。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在原因和外界原因。内在原因包括物质自身的化学性质等,外界原因包括温度、催化剂等。下图中的实验________(填字母)是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原因。通过下图中的另外两个实验可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原因还有反应物的浓度和________等。
(2)溶液和溶液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例如___________(填一种化学性质)。除该性质外,小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溶液也能与溶液发生反应,反应如下:。据此分析,能用溶液区分溶液和溶液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
20.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二氧化锰、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不选择C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接下来需要进行的下列操作中,由先到后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验满。b.沿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稀盐酸,并开始收集气体。c.用镊子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后塞紧橡胶塞。d.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备用。
(3)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___________。
(4)用E作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安全管内液面越高,说明E内气压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当E内气压过大时,应将二氧化锰移出液面,减慢生成氧气的速率,防止发生危险。
21. 图1中的A-F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常见的。相同的图形代表同一类别的化合物,不同的图形代表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A-F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可用于造纸工业,F的浓溶液可用作气体干燥剂,B的溶液可用于初步区分三种氮肥(如图2)。(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D、F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
(2)写出一个C转化为E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氯化铵、硫酸铵和硝酸铵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填符号)。
22. 现有K2CO3和KCl的混合物30g,为测定此混合物中K2CO3的含量(即质量分数),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Cl溶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实验中的盐酸需36.5%的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生成气体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
(4)此混合物中K2CO3的含量为___________。
(5)最终所得的中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6)若用9.8%的硫酸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将碱性溶液转化为中性溶液,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3. 某校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酸、碱、盐化学性质的时候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甲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乙试管中未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为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小南同学将乙试管中反应后的部分溶液滴加到盛有滤渣A的烧杯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于是他认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__。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了探究滤液B中的溶质成分,小岗同学将乙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溶液全部加入滤液B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液C(如图所示)。据此可知滤液B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C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南同学的猜想:Na+、OH-
小岗同学的猜想:Na+、OH-、Ba2+
(4)你猜想:___________。(填符号)
【实验验证与结论】
(5)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岗同学向滤液C中加入了一种盐溶液,经老师协助,绘制了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盐溶液的质量关系的大致趋势图(如图),根据图示判断,小岗同学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小岗同学加入的盐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填一种盐的化学式)。2024年九年级复习情况调研(二)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1-35.5 K-39 Cu-64 Ba-137
一、选择题(1-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化学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下列内容能体现化学对材料科学的贡献的是
A. 研制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
B. 研制在土壤中不残留有害物质的化肥
C. 将秸秆等发酵成可做燃料的沼气
D. 合成抗菌药,为人类治疗疾病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研制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属于材料科学研究,故正确;
B、研制在土壤中不残留有害物质的化肥属于环境化学,不属于材料科学研究,故错误;
C、将秸秆等发酵成可做燃料的沼气属于化学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故错误;
D、合成抗菌药,为人类治疗疾病属于药物化学的研究,不属于材料科学研究,故错误。
故选A。
2.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张贴下列标志中的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面粉、煤尘、棉尘的粉尘,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粉尘发生爆炸。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是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必须张贴的安全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回收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 液体的倾倒 D.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液体的倾倒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标签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实验中装置始终没有密闭,红磷燃烧过程中部分气体逸出,通过测定燃烧前后物质质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B. 为了节约粮食,将霉变的大米煮熟后食用
C.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 人体内所含的氯离子,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Cl-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 B. 食物腐烂
C. 将石墨制成金刚石 D. 硝酸钾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腐烂,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是最硬的物质之一,所以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由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硝酸钾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6.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乙醇作燃料 B. 盐酸用于制药
C. 用锰钢制造自行车架 D. 用石灰浆做干燥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醇具有可燃性,能用作燃料,故用途正确;
B、盐酸可以用于制取药剂,故用途正确;
C、锰钢硬度大,可以用于做自行车的车架,故用途正确;
D、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故用途错误。
故选D。
7.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A. 将破碎的水银体温计丢入厨余垃圾桶
B. 为了方便充电,将电动摩托车存放在房间里
C. 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在家中安装燃气报警器
D. 被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上涂一些烧碱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破碎水银体温计含有重金属汞,应放入有害垃圾箱,故做法错误;
B、不能将电动摩托车放在房间内充电,否则发生危险,故做法错误;
C、燃气泄漏可能会引发爆炸等危险,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在家中安装燃气报警器,故做法正确;
D、蚊虫叮咬后痛痒是因为蚊虫叮咬后向人体内释放蚁酸,为减轻痛痒,可用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如牙膏、肥皂水等,而氢氧化钠腐蚀性太强,会腐蚀皮肤,故做法错误。
故选C。
8.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用盐酸除水垢 复分解反应
B. 煤炉中层发生的反应 化合反应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氧化反应
D.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故选项错误;
B、煤炉的中层,温度较高,二氧化碳会在高温下和碳发生反应而生成一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C、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 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作为新能源,可燃冰已经大量应用在生活中
B. 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D. 氢气作为能源,具有本身无毒,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等优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燃冰作为能源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开采成本过高,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大等,还未大量应用于生活,故A符合题意;
B、燃料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气作为能源,具有本身无毒,且燃烧后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热值高等优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氮肥,KNO3属于复合肥
B. 臭氧、甲烷和氟利昂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C. 塑料分为天然塑料和合成塑料,具有高弹性、易加工等优点
D.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尿素[CO(NH2)2]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中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说法正确;
B、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利昂等,故说法正确;
C、不存在天然塑料,只有合成塑料,故说法错误;
D、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测定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过程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1. 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天冷时,铁路钢轨的缝隙会变大 温度降低,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C 氖气和氩气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 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D 活性炭可用于净水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1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该选项解释正确;
B、天冷时,铁路钢轨的缝隙会变大,是因为温度降低,原子间的间隔减小,该选项解释错误;
C、氖气和氩气均为稀有气体,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则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该选项解释正确;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则可用于净水,该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氨水和酒精 闻气味
B 氧化铁和氧化镁 观察颜色
C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分别加适量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
D 氯化亚铁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 分别浸入一根洁净的铜丝,观察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氨水是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酒精闻起来有白酒的味道,故可以区分二者,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为红色固体,氧化镁为白色固体,可通过观察颜色进行区分,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可以区分,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亚铁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均和铜不反应,故无法进行区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近期,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它可将CO2和H2高效的转化为甲醇(CH3OH)和另一种物质,此过程实现了“零碳”甲醇的生产。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使上图完整准确,应在图乙中补充
B.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氢气分子的个数比为1:3
C. 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有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
D. 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甲醇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甲醇是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可知,图乙中缺少的是H2O,分子结构如图,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氢气分子的个数比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甲醇的化学式可知,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甲醇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甲醇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Zn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 CuO 在足量氧气中充分加热
C MnO2 KMnO4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小
D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往硫酸锌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粒,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硫酸锌溶液,可以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A正确;
B、氧化铜中的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冷却后即得到纯净的氧化铜,不但没有除去杂质,反而把主要成分除去了,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虽能除去高锰酸钾,但引入了锰酸钾新杂质,故C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加水后过滤为得到滤液中的氯化钠还应蒸发结晶,故D错误。
故选A。
15. 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与1.5g碳单质的超细粉末装入试管后混合均匀,并在高温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试管内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提示:碳单质只与氧化铜反应)
A. a的数值为17.2 B. 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20g
C. 13.1g剩余固体中含有12.8g铜 D. 此过程中,碳单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可得:ag-13.1g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题意可得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碳完全反应时,则(ag-13.1g)××100%=1.5g,a=18.6g,原混合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18.6g-1.5g=17.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17.1g-13.1g)×100%=20g大于17.1g,故碳不能完全反应,此种情况不符合实际;
②当碳剩余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ag-13.1g)××100%=(ag-1.5g)××100%,解得a=17.5g,原混合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17.5g-1.5g=16g,生成铜的质量=16g××100%=12.8g。
【详解】A、由分析可知,a=17.5,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当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20g时,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生成铜的质量为12.8g,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可知,在此反应中,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体现出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28题-35题,共8小题,共40分)
16. 大美龙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清水秀!在龙江发展的进程中,化学一直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哈工大自主研制的“天都二号”卫星搭乘长征八号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发射时的能量来源是______能。
(2)大庆市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
(3)鸡西市的兴凯湖盛产大白鱼,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水除外)。
(4)伊春市森林资源丰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______。
【答案】(1)化学 (2)沸点
(3)蛋白质 (4)CO2##二氧化碳
【解析】
【小问1详解】
火箭发射主要靠燃料燃烧,则发射时的能量来源是化学能。
【小问2详解】
石油分馏主要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进行分离。
【小问3详解】
鱼肉中富含蛋白质。
【小问4详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的作用下,在叶绿体中生成氧气和有机物。
17.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像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物质的溶解性均为___________(填“易”或“微”)溶。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2)将甲在20℃时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3)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易 ②. 50g
(2)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3)20%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均大于10g,均为易溶;
由图可知,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小问2详解】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甲在20℃时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剂、升高温度的方法;
【小问3详解】
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5g,则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18.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钛(化学式为Ti)外观似不锈钢,熔点达1672℃。我国钛资源较丰富,仅四川攀枝花地区发现的钛储量,就接近国外探明钛储量的总和。钛机械性能强,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密度小且强度高,常用于制造性能优异的轻质合金。
但钛和钛合金的刚性差,切削物体时易磨损。
钛和钛合金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在常温下,钛不能与浓度小于5%的盐酸反应,若温度升高或盐酸浓度升高,钛也能和盐酸反应。钛和钛合金对海水很稳定,将钛或钛合金放入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远优于不锈钢。
工业上常通过以下工艺流程(如下图)冶炼金属钛。
(1)钛和钛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下列产品的制造中不适合使用钛和钛合金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厨房刀具 B.船舶 C.眼镜框架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中的钛 B. 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
(3)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钛酸亚铁的化学式可用表示,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化学式中的x=___________。
(4)请将“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反应2”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上述冶炼过程得到的金属钛中常混有少量铁。为了得到纯净的金属钛,可以在常温下,通过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将铁除去,且金属钛的质量不会改变。
【答案】(1) ① 金属 ②. A (2)A
(3)3 (4) ①. ②. 置换反应
(5)浓度小于5%的盐酸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各种合金,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所以不适合用于厨房刀具,故选A;
【小问2详解】
A、回收利用废旧钛金属制品,可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
B、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不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小问3详解】
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TiO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铁为+2价,氧为-2价,钛为+4价,故(+2)+(+4)-(-2)×x=0,x=3;
【小问4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1是在高温下焦炭、氯气和TiO2反应生成TiCl4和一种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Ti、O、C、Cl的个数分别是1、2、2、4,生成物中含Ti、O、C、Cl的个数分别是1、0、0、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O、2个C,即2CO,故填:;反应2是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5详解】
在常温下,钛不能与浓度小于5%的盐酸反应,若温度升高或盐酸浓度升高,钛也能和盐酸反应。所以要除去金属钛中常混有少量铁,应在常温下,通过加入足量的浓度小于5%的盐酸将铁除去。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在原因和外界原因。内在原因包括物质自身的化学性质等,外界原因包括温度、催化剂等。下图中的实验________(填字母)是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原因。通过下图中的另外两个实验可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原因还有反应物的浓度和________等。
(2)溶液和溶液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例如___________(填一种化学性质)。除该性质外,小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溶液也能与溶液发生反应,反应如下:。据此分析,能用溶液区分溶液和溶液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 ②. 接触面积
(2) ①. 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合理即可) ②.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只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既产生白色沉淀,又冒气泡(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A组是镁片分别与7.3%的盐酸、3.65%的盐酸反应,金属种类和形状都相同,酸的种类相同,但酸的浓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反应物的浓度是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外界因素;B是7.3%的盐酸分别于块状的碳酸钙、粉状的碳酸钙反应,酸的种类、浓度都相同,碳酸钙的形状不同,所以探究的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是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外界因素;C是7.3%的盐酸分别于镁片和铁片反应,酸的种类、浓度都相同,金属种类不同、形状都相同,所以探究的是反应物的化学性质是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内在因素;
【小问2详解】
和都属于碳酸盐,都能和某些强酸发生反应,如盐酸;根据、可知,能用溶液区分溶液和溶液的具体原因是: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只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既产生白色沉淀,又冒气泡。
20.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二氧化锰、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不选择C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接下来需要进行的下列操作中,由先到后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验满。b.沿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稀盐酸,并开始收集气体。c.用镊子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后塞紧橡胶塞。d.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备用。
(3)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___________。
(4)用E作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安全管内液面越高,说明E内气压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当E内气压过大时,应将二氧化锰移出液面,减慢生成氧气的速率,防止发生危险。
【答案】(1) ①. ②.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③.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伸入到接近锥形瓶底部
(2)cbad (3) ① 铁架台 ②. 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4) ①. ②. 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C,即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中的错误是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伸入到接近锥形瓶底部,这样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上,反应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小问2详解】
制取二氧化碳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先用镊子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后塞紧橡胶塞。然后沿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稀盐酸,并开始收集气体。然后验满,收集满后,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备用。故顺序是:cbad;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x的名称是:铁架台;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小问4详解】
用E作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安全管内液面越高,说明E内气压越大,液体被压入安全管中。
21. 图1中的A-F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常见的。相同的图形代表同一类别的化合物,不同的图形代表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A-F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可用于造纸工业,F的浓溶液可用作气体干燥剂,B的溶液可用于初步区分三种氮肥(如图2)。(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D、F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
(2)写出一个C转化为E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氯化铵、硫酸铵和硝酸铵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填符号)。
【答案】(1) ①. Na2CO3 ②. NaOH ③. H2SO4
(2)(合理即可)
(3)
【解析】
【分析】图1中的A-F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常见的。其中A-F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可用于造纸工业,故D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F的浓溶液可用作气体干燥剂,故F是硫酸,B的溶液可用于初步区分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三种氮肥,根据现象可知B是硝酸钡或是氯化钡,因为A-F六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相同的图形代表同一类别的化合物,不同的图形代表不同类别的化合物;故B是硝酸钡,则A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C能转化为B,所以C是氢氧化钡,ACDF都能生成E,故E是水,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F是硫酸,化学式分别为:Na2CO3、NaOH、H2SO4;
【小问2详解】
C转化为E可以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氯化铵、硫酸铵和硝酸铵都能解离出铵根离子(符号为),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2. 现有K2CO3和KCl的混合物30g,为测定此混合物中K2CO3的含量(即质量分数),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Cl溶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实验中的盐酸需36.5%的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生成气体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
(4)此混合物中K2CO3的含量为___________。
(5)最终所得的中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6)若用9.8%的硫酸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将碱性溶液转化为中性溶液,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1)40g (2)
(3)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氯化氢的质量=100g×14.6%=14.6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z,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8.8g
y=27.6g
z=29.8g
(4)此混合物中K2CO3的含量为:
(5)最终所得的中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设需要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m,
m=200g
【解析】
【小问1详解】
配制100g14.6%的盐酸需36.5%的盐酸的质量为:;
【小问2详解】
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小问5详解】
见答案;
【小问6详解】
见答案。
23. 某校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酸、碱、盐化学性质的时候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甲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乙试管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为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小南同学将乙试管中反应后的部分溶液滴加到盛有滤渣A的烧杯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于是他认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__。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了探究滤液B中的溶质成分,小岗同学将乙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溶液全部加入滤液B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液C(如图所示)。据此可知滤液B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C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南同学的猜想:Na+、OH-
小岗同学的猜想:Na+、OH-、Ba2+
(4)你的猜想:___________。(填符号)
【实验验证与结论】
(5)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岗同学向滤液C中加入了一种盐溶液,经老师协助,绘制了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盐溶液的质量关系的大致趋势图(如图),根据图示判断,小岗同学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小岗同学加入的盐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填一种盐的化学式)。
【答案】(1)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2) ①. 滤渣A为BaCO3,BaCO3与稀硫酸反应时会冒气泡,将乙中部分溶液滴入滤渣A时无明显现象,证明乙中溶液内不含稀硫酸,进而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②.
(3)、NaOH
(4)Na+、OH-、
(5)MgSO4(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试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的白色沉淀,故现象为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小问2详解】
甲试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的白色沉淀,则滤渣A为BaCO3,BaCO3与稀硫酸反应时会冒气泡,将乙中部分溶液滴入滤渣A时无明显现象,证明乙中溶液内不含稀硫酸,进而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乙试管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滤液B是一定有氢氧化钠,可能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钡,乙试管中一定有硫酸钠,可能有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将乙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溶液全部加入滤液B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硫酸钡,由此可知,滤液B中一定有生成物氢氧化钠、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钡,故填、NaOH。
【小问4详解】
由(3)可知,滤液B是、NaOH,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滤液C中一定氢氧化钠,可能硫酸钠或氢氧化钡,结合其他猜想,滤液C中的离子还可能是Na+、OH-、。
【小问5详解】
由实验结论可知,滤液C是Na+、OH-、Ba2+,加入一种盐溶液,会生成两次沉淀,所以该盐溶液既可以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也可以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该盐溶液可知MgSO4。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下一篇:群力考卷 模拟卷2024届高三第十一次化学(新高考)3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