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四次阶段测试
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70分钟
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B. 一支成年人牙刷的长度约为20cm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长约为4min
D.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2V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主要是依据声音音调
C. 小区附近“禁止鸣笛”标志牌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 墙壁上的手影 C. 瓶子在平面镜中成像 D. 铅笔好像被折断
4. 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山顶“云海”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冰凌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5. 为了防止因惯性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装置,主要原因是(  )
A. 火车质量大惯性大,不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B. 人在火车上所受到的摩擦力比在汽车上大
C. 人在火车上惯性变小了
D. 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6.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A. 一定带正电荷
B. 一定带负电荷
C. 可能带负电荷
D. 可能带正电荷
7. 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
A. F甲>F乙 B. F甲ρ乙 D. ρ甲<ρ乙
8. 关于图中小明家的电能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电能表的示数为2023.6J
B. 电能表能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是40A
C.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D. 脉冲指示灯闪的越快,电路消耗电能越多
9. 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 筷子 C. 起瓶器 D. 独轮车
10. 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11. 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分别在水平拉力和的作用下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于 B. 比功率大
C. 与做功一样多 D. 甲的重力做功较多
12. 将标有“6V 3W”和“6V 2W”的甲、乙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接通电路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只小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甲灯比乙灯亮 B. 两只小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C. 通过乙灯的电流较大 ,所以乙灯较亮 D. 两只小灯泡的总功率小于2W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选项不全但正确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3. 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将四段电阻丝a、b、c、d分别密封在完全相同的容器内,容器内封闭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多少
B. 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 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
D. 图乙中右侧容器外连接5Ω的电阻丝,它的作用是使电阻丝c、d中的电流不相等
14.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滑轮组将重为3.2N物体匀速提高2m,用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6.4J
B. 拉力所做的总功是8J
C. 绳末端移动的速度是0.4m/s
D. 绳末端移动的距离是5 m
15. 两个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导体A的电阻小于导体B的电阻
B. 通过导体B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5V电源上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05W
D. 将A、B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4A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6. 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17. 假日里小明和爸爸乘车外出,发现公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小明发现在5s时间内,车刚好行驶100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18. 课外阅读,陈明同学摘录一条信息:通常人体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人体以红外线的方式不断向外辐射热量.每小时人体释放的热量,能使相当于自身质量的水的温度升高2 ℃.陈明同学的质量是50 kg,每小时向外释放的热量等于_____J;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g酒精放出的热量.[c水=4.2×103 J/(kg·℃),q酒精=3.0×107 J/kg]
19. 已知电阻,将与串联在电路中,和两端电压之比______,通过和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20. 如图所示,某城市安装一种“按钮式红绿灯”.当路上车辆不多时,行人通过触摸按钮,使正对车辆的红灯亮起,行人安全通过;按钮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红绿灯实际上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由_____(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21. 小明家的摩托车装有一台水冷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2400r/min,该汽油机1s对外做功______次,汽油是______能源。(选填“一次”或“二次”)
22. 如图所示,上下两手指均用力,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静止不动,上手指对笔尾的压力___________下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上手指对笔尾的压强___________下手指对笔尖的压强(两空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 如图所示,当右端挂5 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施加的______N的力,其方向是水平______。
24. 江阴市某学校在操场上举办秋季运动会的开幕式。入场时,小明竖直举着九(2)班的班牌走在最前列,如图所示。若匀速前进时,班牌受到水平向后风的阻力为10N,作用在A点。若将班牌视为杠杆,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她将图中B点作为支点,手对另一点施加的力为___________N,这个力的方向是水平_____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若她将图中C点作为支点,手对另一点施加的力为___________N。
25. 湿敏电阻,当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减少时,它的电阻值也会变小,将它放在植物叶片附近,可检测植物是否缺水,将这种湿敏电阻附着在叶片上并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若植物含水量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__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__,电路的总功率______。(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 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40cm2的平底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壁厚度不计),壶嘴和壶身构成__________。壶内装有0.6kg的水,水面到壶底12cm,则水对壶底的压力是__________N(ρ水=1.0103kg/m3)。
四、探究与实验(27题10分,28题6分,29题4分,共20分)
27.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探究水沸腾的实验”时,先后对不同质量的水加热,并根据两次实验测量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分析图乙中图线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28.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小明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如下操作:他先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
(3)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
29. ①图甲测出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已承接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的像是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适当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该像比原来的像______(填“大”或“小”)一些。
30.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5Ω、20Ω、15Ω、10Ω、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0~50Ω”。
(1)用笔画代替导线按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明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______;
(3)问题解决后,他接入阻值为10Ω的电阻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A;完成实验后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实验初步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______;
电压 1 1.5 2 25
电流 0.1 0.15
025
(4)小明同学每次随机选取一个定值电阻,进行了五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像如图丁所示,且实验中各电路元件完好,读数、记录均正确,但老师发现五次实验中有一次未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电压表示数一定,根据图丁中的数据分析,阻值为______Ω,这次实验之前的那一次实验,小明选取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31. 小明做了如下探究实验。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小明操作如图所示。
(1)步骤B中合金块所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合金块所受浮力是______N;
(3)比较图C和图D可知,合金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无关;
(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规律后,计算合金块的密度是______。()
五、分析与交流(每小题4分,共8分)
32. 三角插头的第三只脚与用电器的哪个部分相连?三角插头的第三只脚比其他两脚长,请从物理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33. 如图所示,将生鸡蛋浸没在装有适量白醋的烧杯中,反应产生的气泡会附着在蛋壳表面,随着表面气泡的增加,鸡蛋慢馒上浮。请分析说明附着大量气泡的鸡蛋上浮的原因。(不考虑白醋密度和鸡蛋质量的变化)
六、综合与应用题(32题8分,33题7分,共15分)
34. 家用电磁炉因其高效、节能成为新一代智能炉具,小明在家中关闭其他所有用电器,在只有电磁炉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1标准大气压下,锅内装有5kg温度为20℃的水,给电磁炉通电把水加热到沸腾,水至少吸收多少热量?[水的密度为,水的比热容为]
(2)把上述水烧开用了20min.家中安装的标有“”的电能表转了1500圈,求烧水过程中电磁炉消耗的电能。
(3)此电磁炉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
35. 如图甲所示,重500N、底面积为0.2m2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块直木板将该箱子匀速拉上平台(图乙)。已知拉力为350N,箱子沿板移动了2m,升高1m,用时20s。求:
(1)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上移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
(3)箱子克服木板摩擦力所做的功。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四次阶段测试
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70分钟
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B. 一支成年人牙刷的长度约为20cm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长约为4min
D.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2V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m/s,故A错误;
B.一支成年人牙刷的长度和一支中性笔的长度差不多,约为20cm,故B正确;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长约为46s,故C错误;
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故D错误。
故选B。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C. 小区附近“禁止鸣笛”标志牌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B错误;
C.小区附近“禁止鸣笛”标志牌防止了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墙阻碍了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3.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 墙壁上的手影 C. 瓶子在平面镜中成像 D. 铅笔好像被折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被折断,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
4. 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山顶“云海”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冰凌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山顶“云海”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
C.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固体,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5. 为了防止因惯性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装置,主要原因是(  )
A. 火车质量大惯性大,不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B. 人在火车上所受到的摩擦力比在汽车上大
C. 人在火车上惯性变小了
D. 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火车质量大惯性大,不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火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所以不必配置安全带,故A符合题意;
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人的重力一定,对汽车和火车的压力相同,都等于人的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差不多,所以人在火车上所受摩擦力与在汽车上所受摩擦力基本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人在火车上的惯性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惯性都是存在的,即使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人的惯性是不变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A. 一定带正电荷
B. 一定带负电荷
C. 可能带负电荷
D. 可能带正电荷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图乙、丙相互排斥,因为同种电荷排斥,已知丙带正电荷,所以乙也带正电;
如图甲、乙相互吸引,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甲可能带负电;
又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甲也可能不带电.
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重点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不难,但容易出现错误,必要时可以将题目中的带电情况标在图上,则带电情况就很容易区分了.
7. 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
A. F甲>F乙 B. F甲ρ乙 D. ρ甲<ρ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如图所示,它竖直立在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同一支密度计的重力相等,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故AB不符合题意;
CD.如图所示,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比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根据可知,浮力相等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小。所以可判断出甲液体密度较小,即,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 关于图中小明家的电能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电能表的示数为2023.6J
B. 电能表能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是40A
C.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D. 脉冲指示灯闪的越快,电路消耗电能越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能表的示数为2023.6kW·h,故A错误;
B.10(40)A表示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40A,故B正确;
C.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故C错误;
D.脉冲指示灯闪的越快,表示电路消耗电能越快,即接在这个电能表的用电器电功率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9. 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 筷子 C. 起瓶器 D. 独轮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问题的关键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省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羊角锤、起瓶器和独轮车都是省力杠杆;筷子的支点在上端点,手到上端点为动力臂,所夹物体到上端点为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10. 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所示的实验证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能产生磁,并不能说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开关闭合后,通电导线将在磁场的作用下开始运动,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制成了电动机,故B符合题意;
C.图中开关闭合后,左右移动导管ab切割磁感线,电路中将产生电流,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图可以用来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的关系,不能说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分别在水平拉力和的作用下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于 B. 比的功率大
C. 与做功一样多 D. 甲的重力做功较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甲对木板压力更大,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甲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更大,甲、乙分别在水平拉力和的作用下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均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大于,故A正确;
B.大于,速度相同,根据可知比的功率小,故B错误;
C.比的功率小,时间相同,根据可知比做功少,故C错误;
D.甲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甲的重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12. 将标有“6V 3W”和“6V 2W”的甲、乙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接通电路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只小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甲灯比乙灯亮 B. 两只小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C. 通过乙灯的电流较大 ,所以乙灯较亮 D. 两只小灯泡的总功率小于2W
【答案】D
【解析】
【分析】(1)已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的电阻;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比较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关系,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两灯泡的额定电流相比较判断两灯泡是否正常工作,根据P=I2R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关系判断亮暗关系,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详解】
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
I甲==0.5A,I乙==A,
由I=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R甲==12Ω,R乙==18Ω;
甲、乙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故C不正确;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0.2A,
因I<I乙<I甲,
所以,两灯泡均不能正常发光,故B不正确;
由P=I2R可知,乙灯泡的电阻较大,实际功率较大,灯泡较亮,故A不正确;
电路的总功率:
P=UI=6V×0.2A=1.2W<2W,故D正确.
故选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选项不全但正确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3. 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将四段电阻丝a、b、c、d分别密封在完全相同的容器内,容器内封闭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多少
B. 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 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
D. 图乙中右侧容器外连接5Ω的电阻丝,它的作用是使电阻丝c、d中的电流不相等
【答案】AD
【解析】
【详解】A.该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挤压U形管内液体,故可以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用到了转换法,故A正确;
B.甲实验中两电阻丝串联,则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右侧电阻阻值大,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B错误;
CD.乙实验中右侧两个的电阻丝并联后再与左侧的电阻丝串联,根据串并联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可知右边容器中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则右侧容器外连接5Ω的电阻丝,它的作用是使电阻丝c、d中的电流不相等,由可知,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右侧容器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4倍,即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4∶1,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4.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滑轮组将重为3.2N物体匀速提高2m,用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6.4J
B. 拉力所做的总功是8J
C. 绳末端移动的速度是0.4m/s
D. 绳末端移动的距离是5 m
【答案】AB
【解析】
【详解】(1)由图知,n=3,绳末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D错
(2)绳末端移动的速度:,----------------故C错
(3)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3.2N×2m=6.4J,----故A正确
(4)∵,
∴,---------------故B正确
故选AB.
15. 两个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导体A的电阻小于导体B的电阻
B. 通过导体B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5V的电源上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05W
D. 将A、B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4A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电压小于2.5V时,同等电压下,A的电流总小于B的电流,根据可知A的电阻较大;电压大于2.5V时,同等电压下,A的电流总大于B的电流,根据可知A的电阻较小;则当电压等于2.5V时,A、B电流相等,根据可知A、B电阻相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通过导体B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函数关系,说明B阻值一定,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将A、B两导体串联后,当电流为0.3A时,A的电压为2V,B的电压为1.5V,电源电压恰好为
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A、B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由图可知,A的电流为0.3A,B的电流为0.4A,则干路中的电流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6. 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答案】 ①. 2.50 ②. 36.5
【解析】
【详解】[1]如图,物体的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2.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50cm。
[2]如图,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6.5℃。
17. 假日里小明和爸爸乘车外出,发现公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小明发现在5s时间内,车刚好行驶100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答案】 ①. 小明 ②. 72
【解析】
【详解】[1]假日里小明和爸爸乘车外出时,以公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他们在向前运动,发现公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这是以小明为参照物的。
[2]该车的平均速度是
18. 课外阅读,陈明同学摘录一条信息:通常人体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人体以红外线的方式不断向外辐射热量.每小时人体释放的热量,能使相当于自身质量的水的温度升高2 ℃.陈明同学的质量是50 kg,每小时向外释放的热量等于_____J;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g酒精放出的热量.[c水=4.2×103 J/(kg·℃),q酒精=3.0×107 J/kg]
【答案】 ①. 4.2×105 ②. 14
【解析】
【详解】50kg水温度升高2℃吸收的热量:;∵
∴需要酒精的质量:.
故答案为4.2×105;14.
【点睛】本题考查了热平衡方程的应用,学生必须对热量公式熟练掌握,计算时要养成准确无误的好习惯,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19. 已知电阻,将与串联在电路中,和两端电压之比______,通过和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答案】 ① 2︰1 ②. 1︰1
【解析】
【详解】[1][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和的电流之比为1︰1。根据U=IR可得,和两端电压之比为
20. 如图所示,某城市安装一种“按钮式红绿灯”.当路上车辆不多时,行人通过触摸按钮,使正对车辆红灯亮起,行人安全通过;按钮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红绿灯实际上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由_____(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答案】 ①. 开关 ②. 半导体
【解析】
【详解】按钮是电路中的开关;交通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制造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
21. 小明家的摩托车装有一台水冷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2400r/min,该汽油机1s对外做功______次,汽油是______能源。(选填“一次”或“二次”)
【答案】 ①. 20 ②. 二次
【解析】
【详解】[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只有一个冲程对外做功,飞轮转两周;飞轮转速为
2400r/min=40r/s
该汽油机1s对外做功20次。
[2]汽油是由石油中提炼出的,是二次能源。
22. 如图所示,上下两手指均用力,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静止不动,上手指对笔尾的压力___________下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上手指对笔尾的压强___________下手指对笔尖的压强(两空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①. 小于 ②. 小于
【解析】
【详解】[1]铅笔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铅笔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上手指对笔尾向下的压力和下手指对笔尖向上的压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所以
即上手指对笔尾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笔尖的压力。
[2]由图可知,上手指与笔尾的接触面积大于下手指与笔尖的接触面积,即

根据可知,上手指对笔尾的压强小于下手指对笔尖的压强。
23. 如图所示,当右端挂5 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施加的______N的力,其方向是水平______。
【答案】 ①. 10 ②. 向左
【解析】
【分析】
【详解】[1][2]物体B水平向右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物体A对物体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为5N,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物体B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大小相等,为5N。物体B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B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不变。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5N(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5N,三个力平衡,所以水平向左的拉力为
5N+5N=10N
即应对物体B施加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
24. 江阴市某学校在操场上举办秋季运动会的开幕式。入场时,小明竖直举着九(2)班的班牌走在最前列,如图所示。若匀速前进时,班牌受到水平向后风的阻力为10N,作用在A点。若将班牌视为杠杆,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她将图中B点作为支点,手对另一点施加的力为___________N,这个力的方向是水平_____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若她将图中C点作为支点,手对另一点施加的力为___________N。
【答案】 ①. 20 ②. 向后 ③. 30
【解析】
【详解】[1][2]将图中B点作为支点,则需在C点用力,且动力的方向垂直班牌向左,即水平向后;BC为动力臂,AB为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手对C点施加力的大小
F1×LBC=F2×LAB
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则AB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2倍,则
[3]将图中C点作为支点,则B点为动力点,AC为阻力臂,BC为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手对B点施加力的大小

25. 湿敏电阻,当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减少时,它的电阻值也会变小,将它放在植物叶片附近,可检测植物是否缺水,将这种湿敏电阻附着在叶片上并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若植物含水量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__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__,电路的总功率______。(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增大 ②. 减小 ③. 减小
【解析】
【详解】[1][2]分析题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湿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当植物的含水量升高时,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根据可知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Rx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3]由于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根据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26. 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40cm2的平底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壁厚度不计),壶嘴和壶身构成__________。壶内装有0.6kg的水,水面到壶底12cm,则水对壶底的压力是__________N(ρ水=1.0103kg/m3)。
【答案】 ①. 连通器 ②. 4.8
【解析】
【详解】[1]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
[2]由题意知,水面到壶底12cm,根据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又根据可得,水对壶底的压力为
四、探究与实验(27题10分,28题6分,29题4分,共20分)
27.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探究水沸腾的实验”时,先后对不同质量的水加热,并根据两次实验测量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分析图乙中图线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答案】 ①. 自下而上 ②. 98 ③.
【解析】
【详解】(1)[1] 由于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需要首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即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2] 由乙图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98℃不变,则水的沸点为98℃。
[3] 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加热相同的6min,吸收相同的热量,第一次水温上升6℃,第二次水温上升10℃,根据,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成反比,则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为
28.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小明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如下操作:他先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
(3)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
【答案】 ①. 确定像的位置 ②. 相等 ③. 4
【解析】
【详解】(1)[1] 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要观察到A蜡烛的像,也要观察到蜡烛B,故而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2] 未点燃的蜡烛B与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A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蜡烛B的作用正是替代了蜡烛A。
(3)[3]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蜡烛A的像也向玻璃板靠近2cm;因此,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后,可以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4cm。
29. ①图甲测出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已承接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的像是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适当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该像比原来的像______(填“大”或“小”)一些。
【答案】 ①. 10.0 ②. 缩小 ③. 左 ④. 小
【解析】
【详解】①[1]如图甲,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f=40.0cm-30.0cm=10.0cm
②[2]如图乙,物距为30cm,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4]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也越小。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则物距变大,像距会变小,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左移动。该像比原来的像小一些。
30.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5Ω、20Ω、15Ω、10Ω、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0~50Ω”。
(1)用笔画代替导线按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明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______;
(3)问题解决后,他接入阻值为10Ω的电阻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A;完成实验后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实验初步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______;
电压 1 1.5 2 2.5
电流 0.1 0.15
0.25
(4)小明同学每次随机选取一个定值电阻,进行了五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像如图丁所示,且实验中各电路元件完好,读数、记录均正确,但老师发现五次实验中有一次未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电压表示数一定,根据图丁中的数据分析,阻值为______Ω,这次实验之前的那一次实验,小明选取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答案】 ①. ②. 滑动变阻器断路 ③. 0.2 ④. 正比 ⑤. 20 ⑥. 5
【解析】
【详解】(1)[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右下接线柱与定值电阻串联,如图所示:
(2)[2]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说明cba部分电路完好,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说明此时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没有连通,若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则该故障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3)[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4]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增大几倍,对应的电流也增大几倍,可以得到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5]由电流与电阻关系图像可知,除定值电阻为20Ω外,电流与电阻之积为均为3V不变,所以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6]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定值电阻的电压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定值电阻的阻值是滑动变阻器阻值的2倍,即定值电阻为
所以这次实验之前的那一次实验,选取的是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
31. 小明做了如下探究实验。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小明操作如图所示。
(1)步骤B中合金块所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合金块所受浮力是______N;
(3)比较图C和图D可知,合金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无关;
(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规律后,计算合金块的密度是______。()
【答案】 ①. 平衡力 ②. 0.5 ③. 深度 ④.
【解析】
【详解】(1)[1] 步骤B中合金块静止,受力平衡,所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2] 由B知合金块重力为2N,图C中浸没时拉力为1.5N,根据称重法,合金块所受浮力为
(3)[3] 比较图C和图D,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拉力相同,根据称重法可知浮力相同,所以合金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4] 合金块的体积为
合金块质量为
则合金块的密度为
五、分析与交流(每小题4分,共8分)
32. 三角插头的第三只脚与用电器的哪个部分相连?三角插头的第三只脚比其他两脚长,请从物理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三角插头的第三只脚比其他两脚长,当将插头插入插座的瞬间,用电器的金属外壳首先接地,然后用电器才跟火线、零线连通;而当拔下插头时,用电器先与火线、零线断开,然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再与地线分开;从而保证在插入和拔下插头的瞬间,即使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漏电”,也不会使人触电。
33. 如图所示,将生鸡蛋浸没在装有适量白醋的烧杯中,反应产生的气泡会附着在蛋壳表面,随着表面气泡的增加,鸡蛋慢馒上浮。请分析说明附着大量气泡的鸡蛋上浮的原因。(不考虑白醋密度和鸡蛋质量的变化)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气泡不断附着在蛋壳表面,整体(鸡蛋)V排增大,ρ液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F浮增大,G蛋不变,当F浮>G蛋,鸡蛋上浮。(或气泡不断附着在蛋壳表面,整体(鸡蛋)V总增大,整体(鸡蛋)m不变,整体(鸡蛋)平均密度ρ减小,ρ液不变,ρ<ρ液,鸡蛋上浮。)
六、综合与应用题(32题8分,33题7分,共15分)
34. 家用电磁炉因其高效、节能成为新一代智能炉具,小明在家中关闭其他所有用电器,在只有电磁炉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1标准大气压下,锅内装有5kg温度为20℃水,给电磁炉通电把水加热到沸腾,水至少吸收多少热量?[水的密度为,水的比热容为]
(2)把上述水烧开用了20min.家中安装的标有“”的电能表转了1500圈,求烧水过程中电磁炉消耗的电能。
(3)此电磁炉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1);(2);(3)
【解析】
【详解】解:(1)水至少吸收的热量为
(2)烧水过程中电磁炉消耗的电能为
(3)此电磁炉烧水时的效率是
答:(1)水至少吸收的热量为;
(2)烧水过程中电磁炉消耗的电能为;
(3)此电磁炉烧水时的效率是。
35. 如图甲所示,重500N、底面积为0.2m2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块直木板将该箱子匀速拉上平台(图乙)。已知拉力为350N,箱子沿板移动了2m,升高1m,用时20s。求:
(1)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上移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
(3)箱子克服木板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1);(2)35W;(3)200J
【解析】
【详解】(1)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做功
拉力做功功率
(3)所做的有用功
克服摩擦力做功
答:(1)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3Pa;
(2)上移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5W;
(3)箱子克服木板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00J。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九年级中考五模物理试题( 无答案)

下一篇:[太原一模]太原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试题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