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评试卷 (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2、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①雾的形成 ②蜡烛滴“泪”
③冻衣服晾干 ④露珠的形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清晨,站在青城山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雾的形成属于(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关于这首唐诗中蕴含着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鸦的啼叫声频率低于20Hz
B.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月亮落下的参照物是江边的枫树
D.钟声传到客船的速度是340km/h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
2、截止2021年12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突破27亿剂次。小红在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护士用蘸有酒精的消毒棉球给她擦拭手臂后,小红发现手臂上的酒精很快消失,是因为酒精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
(1)“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_现象,河水结冰是___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云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_成的小冰晶和___________成的小水珠组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4、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进出校园时,同学们应佩戴口罩。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时,眼镜容易“起雾”,这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此过程中要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5、小天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图乙是他绘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图像。他观察发现,水沸腾后,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变___________;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小明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小明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只冰棒,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外冒“白气”(如图所示);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1)请你解释上述三种现象中“白花花的粉”、“白气”和“冒汗”的形成原因;
(2)请说明空气冷却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2、狗没有汗腺,无法通过流汗散热。在夏天炎热的天气里,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这是为什么?(请用热学的知识分析)
3、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离开水面向上举起,就可以判断出风是从哪一面吹来的。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描述判断的方法,并对所用的方法的原理进行简单解释。
4、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固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说出固态凝胶在皮肤上消失时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以及使人感到凉爽的原因。
5、明明的妈妈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一块冻肉,放在比较潮湿的菜板上。过了一会儿,他妈妈发现冻肉紧紧“粘”在菜板上。请分析说明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1)实验前,整个装置应该按照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选行安装。
(2)在实验中,将装有某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对试管直接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能使物质温度的上升速度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图丙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则a、b、c三种读数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4)根据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过程中一直保持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选填“A”或“B”)。
A.减少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2、莎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她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她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甲和图乙图像可知: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甲中对试管中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是她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5)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试管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她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想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6)另一同学晓丽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观察到当水沸腾时,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4)加热一段时间后,看到杯中的水面上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物质;
(5)图乙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画出的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萘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可是从图像反映出来的萘熔化过程不十分明显,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错误,故C符合题意;
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
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
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
故选D。
3、B
【详解】
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 Hz。故A错误;
B.霜是固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
C.月亮相对于地面、寒山寺、渔火、乌鸦、江边枫树等物体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司机向水箱里加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A错误;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B错误;
C.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小孔,故C正确;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 液化 吸收
【详解】
[1]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是冰淇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2]冰淇淋是固态的,在口中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我们吃冰淇淋觉得凉爽。
2、 汽化 吸收
【详解】
[1]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空气中,所以酒精消失。酒精发生汽化现象。
[2]汽化吸热,酒精在汽化过程中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
3、 凝华 凝固 凝华 液化
【详解】
(1)[1]霜是固态小冰晶,它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固态,所以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河水结冰,液态水变为固态冰,这是凝固,则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2)[3][4]水蒸气是气体,小冰晶是固体,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这是凝华;小水珠为液体,从气态水蒸气变成液态小水珠,这是液化,则云是由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和液化成的小水珠组成的。
4、 液化 放热
【详解】
[1][2]佩戴口罩时,戴着的眼镜容易起雾,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片上。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5、 大 保持不变
【详解】
[1]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变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越来越大。
[2]由图乙中图像可知,第180s到360s,水的温度保持100℃不变,此时水已经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三、简答题
1、 (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
(1)“白花花的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棒上,是凝华过程;“白气”和“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
(2)空气冷却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
2、见详解
【详解】
狗伸长舌头是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大口快速喘气,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这些都是为了加快体液蒸发,蒸发需要从狗的身体上吸收热量,降低狗的体温,所以狗感到凉快。
3、见解析
【详解】
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发得快些,从手臂吸收的热量多,手臂的这一面就会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4、见解析
【详解】
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
5、见解析
【详解】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冻肉温度低于0℃,放在潮湿的菜板上时,菜板上的水放热降温,冻肉吸热升温,当菜板上的水温度降到0℃时,冻肉的温度还低于0℃,冻肉继续吸热,菜板上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
四、实验探究
1、 自下而上 慢 b 吸热 不变 固液共存 晶体 B
【详解】
(1)[1]由于实验中需要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先确定铁圈的位置,然后根据水浴加热和温度计的使用要求确定铁夹的位置,即实验装置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2)[2]由图知道,实验使用了水浴法加热,这样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3]温度计读数时,俯视会造成测量值偏大;仰视会造成测量值偏小,所以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是正确的。
(4)[4][5][6][7]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由图象知道,该物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状态。
(5)[8]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故B符合题意。
2、 较小 受热均匀 晶体 不会 不正确 变大
【详解】
(1)[1]实验应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块,这样的冰块受热更均匀。
(2)[2]用水浴法对冰块进行加热,也能让冰块受热均匀。因为试管装有冰块部分浸没在水中,则试管中的冰块可均匀受热。
(3)[3]由图乙知,冰块从第5min开始熔化,第15min熔化完毕,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是晶体。
(4)[4]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会沸腾,但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烧杯中的水达到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而试管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也可达到沸点,但此时试管内外的水温度相同,则试管内的水不能再吸热,不会沸腾。
(5)[5]图丙中,装有冰块的试管放在空气中,也能熔化,这是因为冰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在一标准大气压时,其熔点为0摄氏度,则试管中的冰从环境空气中吸热,温度能达到0,便开始熔化,所以莎莎同学的想法不正确。
(6)[6]水沸腾时,其上下部分的温度相同,产生的大量气泡,在上长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水蒸气加入,且深度变浅,气泡外面的液体压强变小,于是气泡逐渐变大。
3、 秒表 慢 受热均匀 液态 萘的质量太小
【详解】
(1)[1]从图象可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用温度计,测量时间用秒表,所以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的变化。
(3)[3]为了使物体受热均匀,即使萘各处的温度一致,实验中除了采用水浴法加热外,还要使用搅拌器不停地搅拌。
(4)[4]烧杯中有“白气”冒出,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态物质。
(5)[5]萘的熔化时间过短,导致萘的熔化现象不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萘的质量太少,所以熔化持续时间短。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柯坦初级中学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测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计算题(3)电学计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