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化学试题(含解析)

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八)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Ge~73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增塑剂的聚氯乙烯膜不可以直接用来包装食品
B.利用合成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C.食品中添加适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D.核苷酸通过缩聚反应可以得到核酸,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 B.的空间填充模型:
C.的电子云轮廓图: D.的电子式: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数目为
B.用铅酸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时,理论上铅酸蓄电池中消耗氢离子数目为
C.6.4 g铜片与足量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
D.32 g()()的混合物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
4.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 mol该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B.该分子中氮原子杂化类型都相同
C.已知该分子中的杂环结构类似于苯环,则该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有14个
D.该分子与完全加成后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
5.我国科学家用下列实验研究硫酸盐会加剧雾霾的原因,以或空气为载气,将和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不同吸收液,相同时间后,检测吸收液中的含量,数据如下:
反应 载气 吸收液 含量 数据分析
① 蒸馏水 a ⅰ. ⅱ.若起始不通入,则最终检测 不到
② 3%氨水 b
③ 空气 蒸馏水 c
④ 3%氨水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和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从反应①和③来看,还原产物可能是NO
C.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碱性环境中两者的反应速率更快
D.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形成还和空气中的有关
6.关注“实验室化学”并加以实践能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实验素养。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装置①验证1-溴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B.利用装置②制备无水
C.图③操作可用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D.图④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并进行相关的性质检验
7.实验室合成高铁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a的主要成分为
B.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
C.中Fe的化合价为+6
D.反应2为
8.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发育的多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存在顺反异构
B.分子结构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C.1 mol脱落酸与1 mol 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4种不同的产物(不考虑立体异构)
D.若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所得产物分子中具有两个六元环
9.某含铜催化剂的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Y、Z位于同一周期,基态X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阴离子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3 B.元素电负性:XC.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X10.一种双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的迁移方向:左→右
B.电池工作时,“缺氧阴极”电极附近的溶液pH减小
C.“好氧阴极”存在反应:
D.“厌氧阳极”区质量减少28.8 g时,该电极输出电子2.4 mol
11.工业上常用铁碳混合物处理含废水获得金属铜。当保持铁屑和活性炭总质量不变时,测得废水中浓度在不同铁碳质量比(x)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
A.活性炭对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B.铁屑和活性炭会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铁为负极
C.增大铁碳混合物中铁碳比(x),一定会提高废水中的去除速率
D.利用铁碳混合物回收含废水中铜的反应原理:
12.某种含二价铜微粒的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1,反应过程中不同态物质体系所含的能量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总反应的焓变
B.由状态②到状态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中有的形成
D.该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13.CO和合成乙醇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 kJ mol
副反应: kJ mol kJ mol
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发生上述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在投料比为条件下,主反应的
C.副反应能自发进行的临界温度约为993 K
D.在K,时,主反应的平衡常数
14.用0.1000 mol 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 L 溶液时,V(NaOH)、各含磷元素微粒的和pH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为的与pH的关系
B.b点时,溶液中
C.的
D.d点时,溶液中存在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某实验小组对分别与、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药品:0.1 mol/L 溶液();0.1 mol/L 溶液();
0.05 mol/L 溶液();固体;NaCl固体。
实验过程
实验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色,静置后紫色迅速褪去,久置后出现淡黄色浑浊 溶液呈紫色,静置后紫色褪去,久置后不出现淡黄色浑浊 溶液呈紫色,静置后紫色缓慢褪去,久置后不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ⅰ.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ⅱ.(暗紫色),遇无明显现象。
(1)配制溶液时,一般是将固体药品溶于少量浓盐酸,然后再加水稀释,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实验Ⅰ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如下:
①证明有Fe 生成:取实验Ⅰ中褪色后的溶液,加入1~2滴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请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中的配离子是由和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其中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
②实验Ⅰ中紫色褪去时被氧化成,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③实验Ⅰ和Ⅱ对比,Ⅰ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而Ⅱ中不出现淡黄色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实验Ⅱ和Ⅲ中紫色褪去快慢不同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Ⅳ 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紫色褪去时间:a>b 紫色褪去时间:c①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Ⅳ和实验Ⅴ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4分)门捷列夫在研究周期表时预言了“类硅”元素锗和“类铝”元素镓等11种元素。锗及其化合物应用于航空航天测控、光纤通讯等领域。一种提纯二氧化锗粗品(主要含、)的工艺如下:
已知:ⅰ.与碱反应生成;
ⅱ.极易水解,的沸点为86.6℃。
(1)写出“类硅”元素锗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
(2)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Ge和Si金属性递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过程是将氧化为,写出该转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加盐酸蒸馏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高纯二氧化锗的含量采用碘酸钾滴定法进行测定。称取a g高纯二氧化锗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电炉中溶解,冷却至:20℃以下,然后用次磷酸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次磷酸钠()将其还原为,以淀粉为指示剂,用b mol/L的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消耗碘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 mL。(20℃以下,次磷酸钠不会被碘酸钾和碘氧化)。
资料:,。
①次磷酸钠()为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②上述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____________。
③此样品中二氧化锗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用表达式表示)。
17.(15分)研究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反应制备合成气()是一种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低碳过程。该过程存在如下化学反应:

② kJ mol
③ kJ mol
④ kJ mol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反应①______正向自发进行(填标号)。
A.低温下能 B.高温下能 C.任何温度下都能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
(2)反应体系总压强分别为5.00 MPa、1.00 MPa和0.50 MPa时,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代表反应体系总压强为5.00 MPa的曲线是______(填“Ⅰ”“Ⅱ”或“Ⅲ”),判断依据是______。
(3)当反应体系总压强为0.1 MPa时,平衡时部分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温度变化如图所示。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的物质的量先增加后减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1 mol 和1 mol ,达到平衡时,CH 的转化率为80%,的转化率为50%,碳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8 mol,C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反应①用摩尔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已知反应的,物质i的摩尔分数]。上述平衡时,向体系通入He气,重新达到平衡时,,则a______b(填“>”“<”或“=”)。
18.(15分)有机物H是一种新型大环芳酰胺的合成原料,在印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苯胺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1)化合物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F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F→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化合物B可与溶液反应
B.可依次通过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实现A→B的转化
C.1 mol化合物E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
D.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
(4)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B转化为C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副产物Ⅰ()写出2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除含有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
②谱和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无和。
(6)凯夫拉()材料广泛应用于防弹衣、坦克等兵器的生产。利用以上合成线路及已知信息,设计由苯胺()、为原料制备凯夫拉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八)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B B C D B D D D C D C B
1.B【解析】脂肪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B错误。
2.C【解析】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A错误;为球棍模型,且二氧化碳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不是V形,B错误;的电子云轮廓图:,C正确;的电子式:,D错误。
3.B【解析】25℃时,的溶液,没有明确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由水电离出的数目,A错误;用铅酸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时,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结合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可知,理论上铅酸蓄电池中消耗氢离子数目为,B正确;6.4 g铜片与足量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 0.2 mol,但存在与的平衡,且和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状态,C错误;根据结构可以判断32 g()()与的混合物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D错误。
4.B【解析】该分子中中N为杂化,环中成双键的N为杂化,选项B错误;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且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各不相同,上述有机物中酰胺基不能加成,只有环状结构中加成后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选项D正确。
5.C【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若起始时不通入,则最终检测不到及a和c中近似相等,可以判断空气中的氧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可能是反应速率慢的缘故,所以还原产物不可能是NO,否则会导致空气中的氧气的参与,导致a和c不同。而碱性环境会产生影响,可能是由于碱性环境中反应速率更快。
6.D【解析】装置①中的水能溶解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蒸汽,消除对1-溴丙烷消去产物检验的干扰;装置④所制备的乙炔中存在、,它们同样能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导致干扰乙炔的性质检验。
7.B【解析】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混有HCl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除去HCl气体,得到气体a的主要成分为,氯气和饱和KOH溶液在10 15℃条件下反应生成KClO,由于KCl的溶解度相对较小,会析出,该温度下氯气与碱的歧化不可能得到,将和KOH加入次氯酸钾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
8.D【解析】脱落酸分子结构中存在共轭结构,当1 mol脱落酸与1 mol 发生加成反应时,可通过1,2-加成的方式得到3种不同的产物,还可通过发生类似1,4-加成的反应得到1种不同于之前的产物,共得到4种不同的产物,C正确;脱落酸分子结构中存在羟基和羧基,其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构成环状酯,所得结构中存在一个六元环和一个七元环,D错误。
9.D【解析】根据基态X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可知,X为C,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Y、Z位于同一周期,结合图示,即W为H、Y为N、Z为F。由图可知,该阴离子为,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3,A正确;W(H)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D错误。
10.D【解析】电池工作时,“厌氧阳极”失去的电子沿外电路流向“缺氧阴极”和“好氧阴极”,则“厌氧阳极”产生的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缺氧阴极”和“好氧阴极”迁移,故的迁移方向既有左(“厌氧阳极”)→右(“好氧阴极”),又有右(“厌氧阳极”)→左(“缺氧阴极”),A错误;电池工作时,“缺氧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有,,电池工作时,在不断消耗,其附近的溶液pH增大,B错误;电池工作时,“好氧阴极”区发生的反应有,,,C错误;“厌氧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每1 mol 反应,消耗6 mol ,转移24 mol电子,“厌氧阳极”区质量减少288g,故“厌氧阳极”区质量减少28.8 g时,该电极输出电子2.4 mol,D正确。
11.C【解析】活性炭具有许多细小微孔,且表面积巨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图像可知,在纯活性炭中浓度减小,表明活性炭对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A正确;铁屑和活性炭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其中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失去电子形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铁作负极,B正确;由图像可知,随着铁碳混合物中铁的含量增加至时,的去除速率提升,但当铁碳混合物变为纯铁屑时,的去除速率降低。当铁碳混合物中铁的含量过大时,正极材料比例降低,铁碳在废液中形成的微电池数量减少,的去除速率会降低,因此增大铁碳混合物中铁碳比(x),不一定会提高废水中的去除速率,C错误;在铁碳微电池中,碳所在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因此该微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D.正确。
12.D【解析】结合流程图中各物质的进出量的关系,可以分析判断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D.错误。
13.C【解析】当温度相同时,投料比越大,CO的平衡转化率越高,故,A错误;曲线为平衡时的转化率,曲线上的点v(正)(逆),在投料比为条件下,Y的温度低于Z,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B错误;副反应能自发进行的临界温度可结合题中提供的焓变和熵变数据及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公式求算,但要注意单位的换算,C正确;在K,时,根据三段式进行处理,由于缺乏体积数据,无法求算准确的平衡常数的数据,D错误。
14.B【解析】由图像可知,mL时,溶液中溶质为,故③④为和的曲线,又因为随着pH变大,浓度变小,故③为,④为,又因为时,最小,故曲线②为,曲线①为,据此分析解答。曲线①为的与pH的关系,A错误;mL时,溶液中溶质为,溶液呈酸性,证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b点时,溶液中,B正确;由图像可知,a点时,,;c点时,,,,C错误;d点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此时溶液pH为10,故,即,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每空2分,共14分)
(1)溶液中存在平衡,加入盐酸,增加,上述平衡左移,进而抑制水解
((2)① C原子
②[或]
③Ⅱ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后没有剩余;Ⅰ中过量且溶液呈酸性,因此久置后溶液中发生反应
(3)①固体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能加快发生反应,加速紫色褪去,而能减慢发生反应
16.(每空2分,共14分)
(1)
(2)Ge与Si属于同主族元素,Ge比Si多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增大,失去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
(3)
(4)
(5)①正盐②当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30秒内不恢复即可认为到达滴定终点
③(化简与否均正确,多种形式)
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247.3 kJ/mol B
(2)Ⅲ(1分) 和甲烷有关的反应①、③均为正向气体分子数目增多的反应,在恒温减压时有利于平衡①、③正向移动,减小压强有利于甲烷平衡转化率增大(没有涉及反应③得分减半)
(3)温度在500℃以前,温度对反应②影响更大,所以增大,温度高于500℃,,温度对反应①影响更大,所以减小(反应②为放热反应,反应①为吸热反应,结合图像变化及平衡移动分析,强调主要影响)
(4)0.5 0.39 =
【解析】(1)由盖斯定律可得:①=②+③④,所以
kJ/mol kJ/mol;,反应①,,所以高温下反应①能正向自发进行。
(2)图像显示恒温变压(变化顺序为Ⅲ、Ⅱ、Ⅰ)甲烷平衡转化率增大,而反应①、③恒温减压平衡均右移,甲烷平衡转化率增大,即同温时压强越大甲烷平衡转化率越小,所以曲线Ⅲ代表5.00 MPa。
(3)升温反应②左移,使有增大的趋势,反应①右移,使有减小的趋势,温度在500℃以前,温度对反应②影响更大,所以增大,温度高于500℃,,温度对反应①影响更大,所以减小。
(4)三段式表示如下:
平衡时甲烷转化了0.8 mol、转化了0.5 mol、C生成了0.8 mol,
所以 mol、 mol、 mol,解得 mol;
由氧原子守恒得: mol,
由氢原子守恒得mol,
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n(总) mol,。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体系通入He气,但是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1,2-二甲苯(1分) 硝基、酰胺基(1分一个,共2分)
(2)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
(3)AB(漏选给1分,错选不给分)
(4)
(5)、、、
、(1分一个,共2分)
(6)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6.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集团)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