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带我们重温丰富灿烂的中国诗词文化。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3.关注食品安全,共享健康生活。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
B.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C.在淀粉肠中加入大量“鸡骨泥”,让淀粉肠有更美味的口感
D.用淋巴槽头肉做梅菜扣肉,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
4.空气质量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某市11月3日晚,下了一场大雨。下表是该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日期 2021年11月3日 2021年11月4日
污染物 CO SO2 NO2 可吸入颗粒物 CO SO2 NO2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指数 21 84 31 25 20 23 12 11
质量级别 II I
A.空气质量级别越大(Ⅱ>Ⅰ),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B.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SO2
C.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SO2和NO2 D.雨后CO含量变化不大,说明CO不溶于水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6.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7.布洛芬(C13H18O2)是家庭常备药品,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
C.布洛芬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D.布洛芬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过量的白磷放入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活塞,如松手后活塞能返回原刻度处,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必须等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之后再读数
D.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再松开弹簧夹,观察到活塞前沿移动到8mL刻度处
9.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且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只含有碳、氢元素
B.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纯净物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
10.归纳与总结是提炼化学观念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归纳与总结 化学知识
A 化学与概念 ①倡导低“碳”生活,这里的“碳”指碳单质 ②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碘元素
B 化学与安全 ①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C 化学与计量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氧气
D 化学与分类 ①冰水混合物、干冰、液态氧属于纯净物 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A.A B.B C.C D.D
11.为了探究KNO3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对比①②可知,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对K+、作用不同
B.由实验③可知,一定温度下KNO3不可无限溶于一定量水中
C.利用实验③中数据,可以计算出室温下KNO3的溶解度约为3.3g
D.对比③④可知,50℃的KNO3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12.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具有可燃性的甲醇(丙)。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22:1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三种氧化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13.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唱出中国传统的42种颜色,浪漫的中国人又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
(1)凝脂:凝脂似玉、洁白高雅。宋代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白瓷属于 (填“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CaCO3+X=CaSiO3+CO2↑,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Ca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群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群青颜料在古代是由贵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的,是一种昂贵的高级颜料。青金石是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其中含Na、Al、Si、S、Cl、O等元素,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14.资料一: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经济开始推出共享电动车。共享电动车使用铅酸电池作为能源,正极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为铅(Pb)。
(1)在电动车启动后,正负极材料会与电池中的酸液反应逐步转化为PbSO4(难溶于水),由此可知该电池里的酸液的溶质为 。
(2)当电动车电量不足时,需要为铅酸电池充电,该过程将电能转化为 能。
(3)下列说法正确且属于支持共享电动车推行的是___________。
A.铅酸电池内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铅离子,会引发重金属污染
B.电动车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C.电动车停放点基本露天,夏天长时间暴晒容易引起车内电路起火
D.共享电动车费用不高,且出行方便,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E.利用铅酸电池代替燃料汽油,能够解决所有的能源问题
资料二:发展电动车具有节约石油消耗、减少废气排放、有利于减少人民群众的能源支出,有利于形成电动交通工具产业等深远意义,同时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然而,电动车起火也时有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电动车电器件及接触连接件发生电气故障导致局部过热; 电动车线路未受保护或保护不到位导致绝缘层破坏引起短路;充电器使用不当; 电池使用年限长、与原厂电池不匹配、过度充电等等。正确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4)电动车起火,可能是因为使用不当导致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 。
(5)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生爆炸,称为“闪爆”。下列物质可能会发生“闪爆”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CH4 B.CO2 C.N2 D.面粉
(6)“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 是 。。
(7)若在城市高楼里发生火灾,则被困人员逃生的方法中错误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打119火警电话,确保自身安全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匍匐前进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迅速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15.我市荣乌高速东营北互通区,是东营市中心城区进出荣乌高速的重要节点。收费站的主结构采用拱形钢结构体系,所有外露的钢材表面经除锈制作完成后,又进行了涂漆处理:收费站的顶棚为铝制板,采用镀锌铁方管支撑。
(1)钢是金属 (填名称)的一种合金,比纯金属具有的性能有 (选填序号)
A 熔点低 B.硬度大 C.耐腐蚀
(2)为了防止钢铁材料锈蚀,通常在钢材表面涂漆、镀锌,这样防锈的原理是 。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 (填“强”或“弱”),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收费站的顶棚采用铝制板,请推测铝的一条物理性质 。
(4)用两种金属单质和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5)向硝酸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16.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筑梦”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等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 ;②消耗二氧化碳。观察图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写一条即可)。
(2)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
(3)同学们通过调查后了解到:CO2、CH4等气体都会产生温室效应;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时,温室气体含量越高环境升温越快。于是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研究温室效应。
①将图2装置的A瓶装满CO2气体,B瓶装满空气,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墨水向 (填“左”或“右”)移动;
②将图2装置的A瓶装满CO2气体,B瓶装满CH4气体,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墨水明显向右移动,说明 。
(4)同学们从制作汽水的原理上受到启发,提出在实验室中可利用水来吸收二氧化碳。水既能溶解二氧化碳,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①请写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下列措施,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量的是 (填标号)。
A.提升水的温度 B.降低水的温度 C.增大气体压强 D.减小气体压强
17.2023年6月8日是第15个“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东营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部分流程图如图。
(1)海水淡化。 和膜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 (难溶性/可溶性) 物质。
(2)海水制镁。步骤①②③是利用母液制镁的流程,该流程中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①中制取氢氧化镁选择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而不是向海水中直接加入石灰乳,原因是 。
(3)海水制碱。步骤⑧⑨是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步骤⑧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成分是 (填物质名称)。步骤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一)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
(2)请指出B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 。若装置C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①降低反应物浓度 ②加热反应物 ③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3)如果利用上述装置中C和E 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氧气验满的方法 。
(4)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要求气体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
(5)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
(二)氢溴酸是一种和盐酸性质非常相似的一种酸。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是盐酸,溴化氢(HBr)气体的水溶液是氢溴酸,无色液体。氢溴酸有强酸性,能与除铂、金和钼等金属外的很多金属发生反应。利用对于稀盐酸性质的认识推测,某化学小组对氢溴酸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收集溴化氢气体 ②塞紧胶塞(胶塞带有吸有水的滴管) ③挤压胶头 ④拔掉胶头
(6)请根据上述的操作和相关现象分析,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试管内液体的pH<7
B.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改为酚酞溶液,可看到蓝色喷泉
C.溴化氢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7)根据结论推测,氢溴酸还可以和下面哪些物质发生反应___________(填序号)。
A.木炭 B.氧化铜 C.二氧化碳 D.碳酸钾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9.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试求:
(1)m的数值 。
(2)第三次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
(3)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2页,共9页
1.C
【详解】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是位置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涉及爆竹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情景是下雪,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该图为禁止吸烟的图标,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为节能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为节约用水的图标,故选项符合题意;
D、该图为塑料回收标识,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中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用于制作豆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故选项说法正确;
C、鸡骨泥是由鸡骨制成的泥状物质,一些淀粉肠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鸡肉和鸡骨泥混合物作为肉类成分,有时甚至使用更便宜的鸭肉及其下脚料。鸡骨泥的价格远低于正常鸡肉的价格,通常每斤仅售3-5元,这使得不良商家有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故选项说法错误;
D、淋巴槽头肉中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含很多的细菌,病毒等,不能用淋巴槽头肉做梅菜扣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级别大,因此级别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故符合题意;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二氧化硫含量最多,因此是首要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中含有氮和硫元素,因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故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降雨前后变化不大,说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稀硫酸显酸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要控制1个条件即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有些盐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有机化合物,而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6,所以布洛芬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每个布洛芬分子中有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所以每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所以布洛芬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以布洛芬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项B。
8.D
【详解】A、如装置气密性良好,最终内外压强一致,所以实验前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活塞,如松手后活塞能返回原刻度处,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
B、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C、必须等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之后再读数,否则气体膨胀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正确。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氧气的体积为。则活塞的位置为20mL-8mL=12mL。错误。
故选D 。
9.B
【详解】某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可确定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又根据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均来源于该纯净物,则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氢元素的质量为:=0.3g,1.2g+0.3g=1.5g<2.3g,可确定该纯净物中还含有氧元素,故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该纯净物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g:0.3g=4:1,故选:B 。
10.D
【详解】A、①倡导低“碳”生活,这里的“碳”指二氧化碳,故错误;②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碘元素,故正确,故A不正确;
B、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正确;②室内起火,不能立即开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错误,故B不正确;
C、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故正确;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错误,故C不正确;
D、①冰水混合物、干冰、液态氧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正确;②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能源,在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对比①②可知,室温下2g硝酸钾在10g水中完全溶解,在10g酒精中有固体剩余,故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对钾离子、硝酸根离子的作用不同,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由实验③可知,室温下5g硝酸钾在10g水中有1.7g固体剩余,故说明一定温度下KNO3不可无限溶于一定量水中,故B合理,不符合题意;
C、由实验③可知,室温下5g硝酸钾在10g水中有1.7g固体剩余,说明10g水最多溶解5g-1.7g=3.3g固体,故100g水中最多溶解33g硝酸钾,故室温下KNO3的溶解度约为33g,故C不合理,符合题意;
D、对比③④可知,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50℃的KNO3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其变为饱和溶液,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分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详解】A、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44:6=2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含有两种氧化物,即二氧化碳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3.(1) 无机非金属材料 SiO2 +4
(2)质子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
【详解】(1)白瓷是陶瓷的一种,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则白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发生变化;该反应中反应前Ca、Si、O、C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1、5、1,反应后Ca、Si、O、C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0、3、1,则X中含有1个Si、2个O,化学式为SiO2;CaSiO3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Na、Al、Si、S、C1、O等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14.(1)硫酸
(2)化学
(3)BD
(4)着火点
(5)AD
(6)隔绝氧气
(7)D
【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电动车启动后,正负极材料会与电池中的酸液反应逐步转化为PbSO4(难溶于水),由此可知该电池里的酸液的溶质为硫酸;
(2)当电动车电量不足时,需要为铅酸电池充电,该过程中,会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A、铅酸电池内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铅离子,会引发重金属污染,故不合题意;
B、电动车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
C、电动车停放点基本露天,夏天长时间暴晒容易引起车内电路起火,故不合题意;
D、共享电动车费用不高,且出行方便,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故符合题意;
E、利用铅酸电池代替燃料汽油,但需要消耗电能,并不能解决所有的能源问题,故不合题意。
故选:BD;
(4)电动车起火,可能是因为使用不当导致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A、CH4是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闪爆,故说法正确;
B、CO2不可燃,不会发生闪爆,故说法错误;
C、N2不可燃,不会发生闪爆,故说法错误;
D、面粉是可燃性粉尘,可能发生闪爆,故说法正确;
故选AD;
(6)“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这样就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
(7)A、打119火警电话,确保自身安全,故说法正确;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匍匐前进,故说法正确;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故说法正确;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不能使用楼内电梯撤退,因为发生火灾易发生停电,再者楼梯井内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人的窒息,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5.(1) 铁 ABC
(2)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
(3) 强 4Al+3O2═2Al2O3 延展性
(4)B
(5)Zn(NO3)2、Fe(NO3)2
【详解】(1)钢是金属铁的一种合金,比纯金属具有的性能有熔点低、硬度大、耐腐蚀的特点,故选ABC;
(2)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接触。为了防止钢铁材料锈蚀,通常在钢材表面涂漆、镀锌,这样防锈的原理是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收费站的顶棚采用铝制板,可推测应用了铝的物理性质是延展性;
(4)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为:铝、铁、铜。用两种金属单质和一种试剂就能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常用“三取中”的方法,有了活动性最弱和最强的两种金属单质,可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所以应选择的试剂是硫酸亚铁溶液,故选B;
(5)向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时,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与硝酸锌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铜,故填Zn(NO3)2、Fe(NO3)2。
16.(1)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光合作用或海水吸收
(2)BC
(3) 右 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比甲烷强
(4) BC
【详解】(1)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②消耗二氧化碳;根据图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光合作用或海水吸收;
(2)A、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
C、对CO2进行捕集、封存处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
故选BC;
(3)①由图可知,左侧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左侧瓶中气体升温快导致左侧压强大于右侧,故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中间封存的的红墨水会慢慢向右移动;
②CO2、CH4等气体都会产生温室效应,将图2装置的A瓶装满CO2气体,B瓶装满CH4气体,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墨水明显向右移动,说明左侧压强大,即左侧温度升高的更快,说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比甲烷强;
(4)①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
②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提升水的温度,二氧化碳的溶解量减小,故A错误;
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水的温度,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量,故B正确;
C、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增大气体压强,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量,故C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减小气体压强,会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量,故D错误。
故选BC。
17.(1) 热法 可溶性
(2) Ca(OH)2+MgCl2=Mg(OH)2↓+CaCl2 海水中的镁离子浓度比较低,而海水经过富集后形成母液,其镁离子浓度得到提高,提高了产率和生产效率
(3) 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详解】(1)热法和膜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
膜分离法,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它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步骤①中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Mg(OH)2↓+CaCl2;
步骤①中制取氢氧化镁选择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而不是向海水中直接加入石灰乳,原因是海水中的镁离子浓度比较低,而海水经过富集后形成母液,其镁离子浓度得到提高,提高了产率和生产效率;
(3)步骤⑧⑨是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步骤⑧中需要向NaCl饱和溶液中要先后通入两种物质,分别是NH3、CO2,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步骤⑧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成分是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步骤⑨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1)水槽
(2)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①③
(3)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4) 密度大于空气 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5)AF
(6)AC
(7)BD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②的名称是:水槽;
(2)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下端应浸没在液体中,则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要减缓反应速率,可减少反应物的量或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而加热会加快反应速率,故填:①③;
(3)装置C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密度都比空气大,则用装置E收集气体,连接发生装置的管口应该为a,将空气从b口排出,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4)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要求气体应该具备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性质;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的方法制取甲烷,反应物是固体条件是加热选用固固加热型,则发生装置选A;由于甲烷难溶于水,若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收集装置选排水法故选装置F;
(6)A、溴化氢溶于水形成氢溴酸,氢溴酸显酸性,pH<7,故符合题意;
B、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改为酚酞溶液,氢溴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不符合题意;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溴化氢,说明溴化氢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故符合题意;
故选AC;
(7)A、氢溴酸是一种和盐酸性质非常相似的一种酸,木炭和盐酸不反应,故木炭和氢溴酸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氢溴酸能与氧化铜反应,故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盐酸不反应,故氢溴酸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故碳酸钾能与氢溴酸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选BD。
19.(1)0.04
(2)H2SO4、ZnSO4
(3)解:根据表格可知,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解:设需要锌的质量为x,则有
所以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详解】(1)根据表格可以发现,第一次加入15mL稀硫酸生成0.04g氢气,第三次加入15mL稀硫酸还能生成并且只生成0.02g氢气,说明直到第三次反应才结束,并且硫酸有剩余;同时说明第二次加入15mL稀硫酸时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按照第一次的数量关系(15mL对应0.04g)类推,而得出m为0.04g;
(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加入稀硫酸,铜不与硫酸反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1)分析可知,第三次加入15mL硫酸,锌反应完全,且硫酸有剩余,所以第三次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锌和过量的硫酸; 
(3)见答案。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