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检测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Ca-40 Fe-56 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棉纱织布 C.楠木造船 D.白土烧瓷
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e ②Fe3+ ③P2O5 ④Fe2+ ⑤HClO
A.能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①③⑤
B.②④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C.③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单质:Hg、C60 B.碱:Mg(OH)2、C2H5OH
C.氧化物:MnO2、SO3 D.盐:NaHSO4、NH4NO3
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
C.铝和稀硫酸反应: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混合:
5.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氧气具有可燃性
B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分别盛有酚酞溶液、浓氨水的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 在镁条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无白色沉淀 氯化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A.A B.B C.C D.D
6.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涉及6种物质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数目比为1:3
7.如图,t1℃时,将等质量的M和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I和烧杯Ⅱ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继续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乙所示。M和N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丙A是固体M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C.图乙烧杯I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烧杯中加入M、N的质量可能是25g
8.下列物质间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9.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N2 O2 通过灼热的足量铜网,充分反应
C KCl溶液 K2CO3 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
D Na2SO4溶液 NaOH 滴加稀盐酸至溶液pH=7
A.A B.B C.C D.D
10.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 NaOH、KNO3、CaC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将此固体投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静置,有不溶物, 上层清液呈无色。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刚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一定是 CaCO3、BaSO4
B.上述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K+、Na +、NO3 -、Cl -
C.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NaOH、CaCO3、BaCl2、Na2SO4,可能含有 CuCl2、KNO3
D.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CaCO3、Na2SO4、BaCl2,一定不含 CuCl2,可能含有 KNO3、NaO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任意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
(2)任意一种由3个原子构成的分子 。
(3)任意一种复合肥 。
(4)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2.6G融通世界,携手共创未来,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将于4月16日在南京召开。硅(Si)是制作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图2中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
(3)硅元素与C所对应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3.蔬菜、水果是人类餐桌上的必备食物。近几年果蔬盐比较受欢迎,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该营养素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2)超市的蔬菜、水果常用塑料保鲜膜进行保鲜。塑料属于 (选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3)果蔬表面残留的农药一般呈酸性,用果蔬盐溶液浸洗有助于消除表面残留农药。试解释原因 。
14.硫酸锌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在防腐、医学上有很多应用。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以菱锌矿为原料制备Zn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酸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和 (填离子符号)。
(3)“转化”中加入足量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Zn+Fe2(SO4)3=ZnSO4+2FeSO4和 (任写一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粉碎”是为了使菱锌矿在“酸浸”中与稀硫酸充分反应
B.滤渣甲、滤渣乙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
C.滤液2的质量一定比滤液1的质量大
15.在实验课上,某同学把一包铁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
(2)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装置,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I:第一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写出标号仪器a的名称 。
②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装置字母序号)。
③生成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第二组同学用CO气体(含少量水蒸气),进行CO还原Fe2O3的探究实验。所选装置按“CO(含少量水蒸气)→B→E→C→H”的顺序连接,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先通入CO气体(含少量水蒸气),然后加热,观察现象。
①上述实验装置中,装置E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②装置C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H的作用是 。
(2)“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同学们在进行劳动实践的时候发现,种植时用草木灰施肥,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对草木灰成分展开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农作物秸秆、柴草等植物体燃烧后,剩余的灰烬称为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还含有少量硫酸钾和氯化钾。
【进行实验】
①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生成的气体可使 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②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水浸洗,过滤,得到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对草木灰中其它成分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步骤1:取少量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说明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
步骤2:取少量步骤1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草木灰中含有氯化钾。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步骤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
【实验改进】为使步骤1得到的结论更严谨,你认为如何完善步骤1 。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7.传统中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分子式为C16HxO9。已知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请你计算:
(1)C16HxO9中x=______。
(2)“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18.现有一家庭食用纯碱,其中含少量杂质氯化钠。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沉淀法测定该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加90g水完全溶解制成溶液,逐次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钙溶液,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0 136.0 M 172.0 192.0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表中数据M的值为 。
(3)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4)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试卷第6页,共6页
1.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棉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楠木造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白土烧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①He是氦气的化学式,③P2O5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⑤HClO是次氯酸的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①③⑤,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Fe2+、⑤Fe3+分别表示亚铁离子、铁离子,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⑤HClO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1)+x+(-2)=0,解得x=+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Hg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A正确;
B、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Mg(OH)2是由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C2H5OH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
C、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MnO2、SO3都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aHSO4、AgNO3都属于盐类,故D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正确,故B符合题意;
C、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硫酸铝的化学式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钠和氯化铜不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A错误;
B、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故B错误;
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分别盛有酚酞溶液、浓氨水的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C正确;
D、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在镁条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无白色沉淀,不是因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而是因为稀盐酸过量,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6.D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该反应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定义,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反应只涉及二氧化碳、氢气、甲醇、水四种物质,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分子数目比为 1:3,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烧杯Ⅱ中加入的是固体N,升温到t2℃时,有溶质析出,说明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图丙可知,B是固体N的溶解度曲线,A是固体M的溶解度曲线,故A正确;
B、由图示甲、乙可知:t1℃时,将等质量的M和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Ⅰ和烧杯Ⅱ中,固体均溶解,则图甲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M=N,故B正确;
C、由图丙可知:t1℃时N的溶解度大于M,图甲烧杯Ⅰ中无M剩余,可能是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M的溶解度增大,则图乙烧杯I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当烧杯中加入M、N的质量是25g时,t1℃时,M的溶解度是30g、N的溶解度大于30g,则甲图中烧杯Ⅰ、Ⅱ中均无固体剩余,继续升温到t2℃时,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无M析出,而N的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到20g,会有5gN析出,符合题干信息,故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可以一步转化,不符合题意;
B、、,可以一步转化,不符合题意;
C、、,可以一步转化,不符合题意;
D、不能一步转化为,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A、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CO3不溶于水,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CaCl2能与适量K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但加入的氯化钙溶液过量,会引入新杂质,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10.C
【分析】将此固体投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静置,有不溶物, 上层清液呈无色,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不溶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溶物中可能含有硫酸钡,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铜,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刚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一开始无现象,应该是稀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硝酸钠和水,故一定含氢氧化钠,一段时间后,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碳酸钙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故一定含碳酸钙,氢氧化铜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硫酸钡与稀硝酸不反应,沉淀部分消失,说明沉淀中一定含硫酸钡,故固体一定含氯化钡、硫酸钠,沉淀中可能含氢氧化铜,故固体中可能含氯化铜,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中一定含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可能含氯化铜、硝酸钾。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沉淀中一定含碳酸钙、硫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中一定含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可能含氯化铜、硝酸钾,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故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a+、Cl-、OH-,不符合题意;
C、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中一定含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可能含氯化铜、硝酸钾,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中一定含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可能含氯化铜、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1)Fe(合理即可)
(2)H2O(合理即可)
(3)KNO3(合理即可)
(4)
【详解】(1)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元素、锌元素等,故填:Fe、Zn;
(2)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3个原子构成,故填:H2O;
(3)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KNO3;
(4)氯化铵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12.(1)28.09
(2)A
(3)SiCl4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2)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A与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4,化学性质相似;
(3) C元素为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Cl4。
13.(1)维生素
(2)合成
(3)果蔬盐溶液显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详解】(1)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为维生素;
(2)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3)果蔬盐溶液显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以除去残留农药。
14.(1)固体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溶液变为黄色
(2)Zn2+、Fe3+
(3)Zn+H2SO4=ZnSO4+H2↑
(4)AC
【详解】(1)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还含有少量SiO2和Fe2O3,SiO2与稀硫酸不反应,Zn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ZnSO4和CO2,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和H2O,所以可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溶液变为黄色。
(2)由(1)可知,“酸浸”并过滤后得到的滤液1中的溶质为H2SO4、ZnSO4、Fe2(SO4)3,则含有的阳离子为H+、Zn2+、Fe3+。
(3)由(2)可知,“转化”中加入足量锌粉,除发生Zn与Fe2(SO4)3的反应外,还有Zn与H2SO4反应生成ZnSO4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4)A、“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菱锌矿在“酸浸”中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正确;
B、滤渣甲的主要成分是SiO2,与稀硫酸不反应,滤渣乙的主要成分是锌粉,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错误;
C、向滤液1[溶质为H2SO4、ZnSO4、Fe2(SO4)3]中加入锌粉,反应Zn+Fe2(SO4)3=ZnSO4+2FeSO4中无沉淀和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大,反应中,加入的锌粉质量比生成的氢气质量大,溶液质量增加,即滤液2的质量一定比滤液1的质量大,正确。
故选AC。
15.(1) Ag Fe
(2)Mg(NO3)2和Fe(NO3)2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性Mg>Fe>Ag,把铁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 AgNO3 溶液中,则先发生,镁完全反应后,再发生,由于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浅绿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说明镁粉已完全,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镁粉;若混合物中Fe的量多,Fe过量,AgNO3全部反应完,则滤渣中含有Fe和Ag,滤液中含有Mg(NO3)2和Fe(NO3)2;若混合物中Fe的量少,Mg和Fe全部反应完,AgNO3不能反应完,则滤渣中只有Ag,滤液中含有Mg(NO3)2、Fe(NO3)2和AgNO3;
【详解】(1)根据分析,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Fe;
(2)根据分析,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和Fe(NO3)2。
16.(1) 集气瓶 ADBF CaCO3+2HCl=CaCl2+H2O+CO2↑ 红色粉末变黑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2) 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硝酸银溶液##AgNO3溶液 碳酸钾与硝酸钡也会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 步骤1:取少量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硝酸钡溶液
【详解】(1)I:①标号仪器a的名称集气瓶;
②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A,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反应所得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氯化氢与水形成盐酸,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干燥二氧化碳, 除去气体中杂质时先除杂再干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则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BF。
③生成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Ⅱ:①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装置E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
②装置C内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一氧化碳有毒,装置H可以点燃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则装置H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2)进行实验:
①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②根据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因此:
步骤1:取少量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
步骤2:取少量步骤1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或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草木灰中含有氯化钾;
反思交流:因为碳酸钾与硝酸钡也会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步骤1的结论不严谨;
实验改进:碳酸钾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钾不能硝酸钡反应;为使步骤1得到的结论更严谨,完善步骤:在步骤1中,取少量澄清的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硝酸钡溶液。
17.(1)18 (2)4:3
【详解】(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填:18。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填:4:3。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
(2)154.0##154
(3)4
(4)解: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10g+90g+100g-192.0g=8.0g
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x=84.8%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
【详解】(1)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20.0g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10g+90g+20g-118.0g=2.0g;第2次加入20.0g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118.0g+20.0g-136.0g=2.0g;同理第3次生成沉淀:136.0g+20.0g-M=2.0g,则M=154.0g,故填“154.0g”;
(3)第四次生成沉淀:154.0g+20.0g-172.0g=2.0g;第五次生成沉淀:172.0g+20.0g-192.0g=0g,可判断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故填“4”;
(4)见答案。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一模)化学试题(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