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一)(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联考(一)
化学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栏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用2B铅笔在“考生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生号。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早茶深受大家喜爱,其中蒸排骨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维生素 C. 无机盐 D. 蛋白质
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两个氮分子:2N B. 氧化镁:MgO
C. 两个氢原子: D. 钙离子: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牛奶 B. 空气 C. 水银 D. 酱油
4. 《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A. 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 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 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回答5~6题。
5.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张青莲 D. 道尔顿
6. 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为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7. 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碳酸锌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锌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碳酸锌中碳元素为+2价
C. 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D. 人体内缺锌会引起贫血
8.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B. C. 稀有气体 D. 细颗粒物
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并进行初步提纯。完成下面小题。
9. 实验室倡导节约用水,下图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0. 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量筒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烧杯
11. 用粗盐配制的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a点的溶液升温至℃,仍为饱和溶液
B. 将NaCl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
C. 溶解度:
D. b点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12. 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实践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涉及的化学知识
A 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含氢氧化铝摩擦剂) 利用酸碱中和原理
B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
D 用汽油清洗有油污的衣服 发生了乳化
A. A B. B C. C D. D
13.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均不可再生
B. 白醋、苹果汁、厕所清洁剂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D. 工业生产中储运烧碱,可用铁桶盛装
14. 我国空间站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如题14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 一个丙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
15.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 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比较Fe和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7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______(填“高”或“低”)。
(2)“太空教师”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珠中,水球逐渐变成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太空中有独立的水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水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供航天员饮用,水净化过程中活性炭主要起______作用。电解水是宇航员在太空获得氧气的一种方式,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吉祥物冰墩墩的硅胶外壳采用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PVC塑料属于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问题。
(5)太阳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还有______。
17. 科普阅读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四种重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四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题17图所示。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如果用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为碳源合成甲醇(),既可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供一种好的解决方法,又可为甲醇的合成提供一条绿色合成的新途径,是十分有意义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
(2)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加压转化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此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醇()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碳、氢的质量比为______。
(4)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现碳中和,请写出一个你在生活中的低碳行为:______。
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
18.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
(2)若用相同装置来制取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其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利用该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用装置导管口的字母填空)。
(3)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净化,其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4)G装置模拟氢氧焰实验。
i、关闭止水夹K,通入氢气并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____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ii、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科学探究
19. 蔬菜大棚的土质会影响小红薯的生长,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酸碱度相关的探究活动。已知最适宜小红薯生长的土壤pH为6.5~7.5。
(1)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______测定、测得pH=5、该土地的土壤偏______性,不适合种植小红薯。
探究:同学们通过蔬菜大棚管理员介绍,了解到该土地之前施用过大量氯化铵化肥,土壤中可能有氯化铵残留。
【查阅资料】氯化铵的水溶液呈酸性。
【作出猜想】该土壤中可能含有氯化铵。
【实验探究】教师提供模拟土壤样品浸出液。
(2)取少量土壤样品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向A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 ______ 土壤中含有氯化铵
2 向B中滴加______溶液 ______
【分析评价】
(3)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补充实验】
同学们取两份土壤样品各500g,分别加入0.2g不同的改良剂和1L左右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得到下表结果。
加入的改良剂 熟石灰 草木灰(主要成分)
测得的pH 11 6
(4)交流:用熟石灰改良此土壤时,需要注意的是______(写一条);用草木灰改良土壤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
20.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1)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i、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铁器能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填序号)。
a.铁不活泼 b.密封缺氧 c.干燥少水
ii、补血剂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亚铁(),服用药片后与胃酸反应生成______被人体吸收,促进血红蛋白生成。
(2)铁的化合物制备
实验室利用废铁屑(含少量)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i、操作1是______。
ii、酸溶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浓度,目的是______。
iii、Fe粉可使“酸溶”产生的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iv、转化2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v、在空气中灼烧可获得颜料铁红()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1. 溶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将足量的铁粉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阳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为探究的热稳定性,小晟同学将置于坩埚中加热,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将测得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绘制出如图所示。
i、加热到650℃时,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ii、加热到1000℃时,CuO开始分解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出图中m的值______。(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3)小晟同学通过翻阅教材,获知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于是称取白色粉末加入装有192g一定量浓度的溶液的烧杯中,发现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轻了8g,则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联考(一)
化学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栏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用2B铅笔在“考生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生号。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早茶深受大家喜爱,其中蒸排骨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维生素 C. 无机盐 D. 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蒸排骨中富含蛋白质,故选D。
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两个氮分子:2N B. 氧化镁:MgO
C 两个氢原子: D. 钙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两个氮分子的符号为2N2,该选项不正确;
B、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化学式为MgO,该选项正确;
C、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氢原子的符号为2H,该选项不正确;
D、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则钙离子的符号为Ca2+,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牛奶 B. 空气 C. 水银 D. 酱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牛奶中含有水和蛋白质等,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银为金属汞,只含一种元素,属于纯净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D、酱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A. 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 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 提高了氧气浓度 D. 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D。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回答5~6题。
5.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张青莲 D. 道尔顿
【答案】B
【解析】
【详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不符合题意;
B、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符合题意;
C、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为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钴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钴的元素符号为:Co,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7,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符合题意。
故选D。
7. 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碳酸锌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锌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碳酸锌中碳元素为+2价
C. 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D. 人体内缺锌会引起贫血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锌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锌(ZnCO3)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x+(-2)×3=0,解得x=+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锌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B. C. 稀有气体 D. 细颗粒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2会引起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PM10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为空气中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D、细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并进行初步提纯。完成下面小题。
9. 实验室倡导节约用水,下图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0. 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量筒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烧杯
11. 用粗盐配制的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a点的溶液升温至℃,仍为饱和溶液
B. 将NaCl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
C. 溶解度:
D. b点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答案】9. B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A、该图为节能标志,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为节水标志,符合题意;
C、该图为可回收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易燃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题详解】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到量筒、玻璃棒和烧杯,但不需要酒精灯,故选C。
【11题详解】
A、由图可知,将a点的MgSO4溶液升温至t2 ℃,硫酸镁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NaCl溶液蒸发结晶,会得到纯净的氯化钠,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没有指明温度,则不能比较两者溶解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b点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60g,且b点表示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 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实践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涉及的化学知识
A 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含氢氧化铝摩擦剂) 利用酸碱中和原理
B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
D 用汽油清洗有油污的衣服 发生了乳化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蚊虫叮咬时会分泌酸性物质,氢氧化铝属于碱,能和酸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该选项正确;
B、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导电性,则可制作电极,该选项正确;
C、向鱼缸中通入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该选项正确;
D、用汽油清洗有油污的衣服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13.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均不可再生
B. 白醋、苹果汁、厕所清洁剂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D. 工业生产中储运烧碱,可用铁桶盛装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三大化石燃料包含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B、白醋、苹果汁、厕所清洁剂均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烧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则可用铁桶盛装烧碱,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 我国空间站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如题14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 一个丙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甲为CO2、乙为H2、丙为CH4、丁为H2O,反应的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1个丙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5.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比较Fe和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由H、O元素组成,反应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甲烷中一定含氢元素,无法验证甲烷含碳元素,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银和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排在氢后,说明铁比银活泼,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天平平衡,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7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______(填“高”或“低”)。
(2)“太空教师”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珠中,水球逐渐变成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太空中有独立的水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水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供航天员饮用,水净化过程中活性炭主要起______作用。电解水是宇航员在太空获得氧气的一种方式,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吉祥物冰墩墩的硅胶外壳采用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PVC塑料属于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问题。
(5)太阳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______。
【答案】(1)高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 ①. 吸附 ②.
(4) ①. 合成材料 ②. 白色污染
(5)地热能(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比纯铝高。
【小问2详解】
水球逐渐变成蓝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颜料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
【小问3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PV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随意丢弃会引起白色污染问题。
【小问5详解】
除太阳能外,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地热能、潮汐能等。
17. 科普阅读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四种重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四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题17图所示。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如果用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为碳源合成甲醇(),既可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供一种好的解决方法,又可为甲醇的合成提供一条绿色合成的新途径,是十分有意义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
(2)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加压转化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此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醇()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碳、氢的质量比为______。
(4)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现碳中和,请写出一个你在生活中的低碳行为:______。
【答案】(1)碳替代 (2)物理变化
(3) ①. 有机物 ②. 3:1
(4)
(5)乘坐公共交通(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碳代替为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
【小问2详解】
将二氧化碳转化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3详解】
甲醇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甲醇中碳、氢的质量比为12:(1×4)=3:1。
【小问4详解】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生活中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均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
18.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
(2)若用相同装置来制取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其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利用该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用装置导管口的字母填空)。
(3)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净化,其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4)G装置模拟氢氧焰实验。
i、关闭止水夹K,通入氢气并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____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ii、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B ②. C ③. ④. bgfc
(3)
(4) ①. 验纯 ②. 氧气浓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X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发生装置选B,且该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均大于空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收集装置均可选C;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想制取干燥的氧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氧气应从g中通入,则连接顺序为bgfc。
【小问3详解】
盐酸具有挥发性,则制取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HCl,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i、氢气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点燃之前要验纯。
ii、通入氧气后,燃烧更剧烈,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科学探究
19. 蔬菜大棚的土质会影响小红薯的生长,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酸碱度相关的探究活动。已知最适宜小红薯生长的土壤pH为6.5~7.5。
(1)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______测定、测得pH=5、该土地土壤偏______性,不适合种植小红薯。
探究:同学们通过蔬菜大棚管理员的介绍,了解到该土地之前施用过大量氯化铵化肥,土壤中可能有氯化铵残留。
【查阅资料】氯化铵的水溶液呈酸性。
【作出猜想】该土壤中可能含有氯化铵。
【实验探究】教师提供模拟土壤样品浸出液。
(2)取少量土壤样品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向A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 ______ 土壤中含有氯化铵
2 向B中滴加______溶液 ______
【分析评价】
(3)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补充实验】
同学们取两份土壤样品各500g,分别加入0.2g不同的改良剂和1L左右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得到下表结果。
加入的改良剂 熟石灰 草木灰(主要成分)
测得的pH 11 6
(4)交流:用熟石灰改良此土壤时,需要注意的是______(写一条);用草木灰改良土壤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
【答案】(1) ①. pH试纸 ②. 酸
(2) ①.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 硝酸银##AgNO3 ③. 有白色沉淀产生
(3)
(4) ①. 控制加入熟石灰的量(合理即可) ②. 既可以改良土壤的酸性,又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或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钾元素,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测定溶液pH时用pH试纸;
该土壤pH=5,小于7,显酸性。
【小问2详解】
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则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则有白色沉淀产生。
【小问3详解】
步骤2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由表格信息可知,加入相同质量的熟石灰和草木灰改良后,加入熟石灰的土壤pH超出了小红薯适宜种植的pH(6.5~7.5),故用熟石灰改良此土壤时,需要注意控制其加入的量;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用草木灰改良土壤的优点是既可以改良土壤的酸性,又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钾元素。
20.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1)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i、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铁器能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填序号)。
a.铁不活泼 b.密封缺氧 c.干燥少水
ii、补血剂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亚铁(),服用药片后与胃酸反应生成______被人体吸收,促进血红蛋白生成。
(2)铁的化合物制备
实验室利用废铁屑(含少量)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i、操作1是______。
ii、酸溶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浓度,目的是______。
iii、Fe粉可使“酸溶”产生的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iv、转化2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v、在空气中灼烧可获得颜料铁红()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①. bc ②. 氯化亚铁##FeCl2
(2) ①. 过滤 ②. 加快反应速率 ③. ④.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⑤.
【解析】
【小问1详解】
i、铁和氧气、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深埋的古墓中密封缺氧,且干燥少水,则不会生锈,故选bc。
ii、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亚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二氧化碳和水,而氯化亚铁能被人体吸收,促进血红蛋白生成。
【小问2详解】
i、由图可知,通过操作1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其名称为过滤。
ii、温度越高,硫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iii、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v、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则转化2中温度不宜过高。
v、碳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溶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将足量的铁粉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阳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为探究的热稳定性,小晟同学将置于坩埚中加热,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将测得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绘制出如图所示。
i、加热到650℃时,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ii、加热到1000℃时,CuO开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出图中m的值______。(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3)小晟同学通过翻阅教材,获知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于是称取白色粉末加入装有192g一定量浓度的溶液的烧杯中,发现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轻了8g,则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答案】(1)Zn2+、Fe2+
(2) ①. SO3 ②. 由图可知,氧化铜的质量为8g,则
解得m=7.2g
(3)80%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铜,则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粉足量,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其中的阳离子为Zn2+、Fe2+。
【小问2详解】
i、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1个铜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X外,有1个铜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SO3。
ii、见答案。
【小问3详解】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中的硫酸铜的质量仍为16g,但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6g+192g-8g=200g,则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常德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复习试题(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