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全真模拟卷B(苏州版)(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化学中考一模全真模拟卷B(苏州专用)
化 学
(共26小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S-32 Fe-56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
2.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水能 B.核能
C.氢能 D.地热能
3.下列常见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 B.钻石
C.氯化钠 D.二氧化硫
4.小明抽取到的实验操作考试题目为“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并进行加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
A.混合物:合金、海水、空气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C.金属:铁、铜、汞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
6.钆常用于医疗核磁共振成像。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钆为金属元素 B.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4
C.三氧化二钆的化学式为Gd2O3 D.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7.25g
7.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的主要贡献是( )
A.测定铟、铱等原子量新值 B.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C.合成人工牛胰岛素 D.发现铈、锗等元素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3个氧原子:O3 B.氧化铝:AlO
C.2个氮分子:2N D.镁离子:Mg2+
9.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的灯芯通常用棉线制作,原理是棉线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的着火点
B.将酒精灯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酒精灯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白瓷板变黑,原理是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原理是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隔离火源
10.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分子的质量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氢气燃烧生成水——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稀有气体用于金属焊接保护气
B 石墨可以导电 石墨用于电池的电极材料
C 氧气有助燃性 氧气用于做燃料
D 氢气具有可燃性,产物无污染 氢气用于北京冬奥会使用火炬的燃料
12.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厨房内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水
B.发现煤气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
C.为防止火腿肠变质,加工时加入大量氢氧化钠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食盐水自救
13.如图所示,向装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物质后,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食盐 B.蔗糖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1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
B.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易燃物和易爆物应单独保存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15.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一定质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a点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点小
C.c点氢氧化钠溶解度比d点大
D.c点析出固体的质量和d点一样多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NH4)2SO4和NH4C1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
C.证明甲烷含氢元素:点燃,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17.“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图1)和反应微观示意图(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提供呼吸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 O2↑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改变,但原子没有改变
1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9.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钠在氯气中燃烧 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A.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烟 B.有白雾生成 C.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0.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水温、环境温度均为25℃)。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用注射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
C.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
D.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非选择题(共60分)
21.(9分)苏州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茶叶制作。
①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 。
②泡茶时所用的器具通常为陶瓷制品,属于 材料。
(2)缂丝织造。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 。
(3)苏派酿酒。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葡萄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珍珠加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金砖”烧制。烧制时涉及的一个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
22.(16分)实验操作是化学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
(1)仪器名称: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为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 组合(A~F中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字母)端通入。
(3)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以用装置C是___________。
A.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B.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
(4)实验室常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若向澄清石灰水不断通入CO2直至过量,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A→M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
①工业可以利用NaOH溶液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写出该原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分子个数比是 。
b.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
23.(9分)某工厂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的生产流程如下。(提示:含铜废料中,除铜外其余物质不与氧气或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酸浸”步骤最好需要加热的原因是 。
(3)操作I的名称是 ,经操作I分离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
(4)过量试剂X与操作I分离所得溶液发生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5)“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过量的原因是 。“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
(6)请补充完整由固体物质Y得到铜粉的实验方案:向固体物质Y中 ,用水洗涤固体2~3次,干燥得到铜粉。
24.(8分)某兴趣小组对镁条在空气中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MgO、Mg(OH)2均为白色固体;Mg2(OH)2CO3为黑色固体。
②部分物质的熔沸点。
Mg MgO
熔点 651 2852
沸点 1170 3600
【实验探究】用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镁条固定在试管塞上),并进行了一周的观察。

试管编号 实验现象
A 镁条表面无明显变化
B 镁条表面不再光亮
C 镁条表面不再光亮
D 第二天表面有少量黑斑,后不再增加
E 第二天表面有少量黑斑,后不再增加
F 第二天开始表面有黑斑产生,第7天时表面完全变黑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中镁条不再光亮的原因: 。
(2)D、E试管中有少量黑斑的原因是 。
【实验验证】将F中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用小刀刮下,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3)乙同学提出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黑色物质中有碳酸盐,原因是 。
(4)要证明黑色固体中有碳酸盐,还需补充的实验为 。
(5)根据上述实验,实验室保存镁条时最需要注意的是 。
【拓展延伸】取0.56g去除表面物质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得到0.29g固体,将所得产物按照图2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6)镁条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原因可能是 。
(7)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镁条燃烧时空气中的 参加了反应。
25.(8)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
用淀粉等原料进行发酵制酒,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近代有机工业的发展,利用炼焦油、石油裂解所得的乙烯来合成乙醇,能大量节约粮食。乙醇还能利用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生产,可缓解非再生化石能源的使用。
把工业酒精与生石灰混合,再采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纯度可达99.5%的乙醇。将乙醇和汽油混合配成乙醇汽油,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还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乙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是一种 (填“可”或“不可”) 再生能源。
(2)工业酒精提纯为无水乙醇时,加生石灰的目的是 。
(3)将无水乙醇与92#汽油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见下表。
乙醇:92汽油 10:0 9:1 8:2 … 2:8 1:9 0:10
热值(J/g) 29408.02 21498.63 28184.60 … 31254.94 33932.09 29684.78
①每46g乙醇完全燃烧,需要消耗O2的质量为 ,理论上可放出热量为 (结果精确到1kJ)。
②若需燃烧放热最多,根据上表中数据,乙醇汽油中乙醇的最佳体积分数为 。
(4)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混合物也能燃烧,乙醇的燃烧效率见图-1(燃烧效率= )。乙醇体积分数越小,燃烧效率越低的原因是 。
(5)利用Fe/C催化剂裂解无水乙醇可制备氢气。但Fe/C催化剂在高温下容易产生团聚和烧结,使产氢率降低。加入适量的金属 Mo 有利于提高 Fe/C 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并提高氢气产率。
图2:600℃时,Mo:Fe对Fe-Mo/C催化裂解乙醇产氢率的影响。
图3,反应温度对于Mo-Fe(5%,Mo:Fe=1:9)/C催化剂裂解乙醇产氢率的影响。
根据图2和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Fe/C 催化剂中加入 Mo 一定能提高裂解乙醇产氢率
B.反应温度越高,Fe-Mo/C催化裂解乙醇的效果越好
C.反应温度在600℃且Mo:Fe=1:9时,氢气产率最佳
D.Mo-Fe/C 催化剂能持续催化乙醇裂解,并保持产氢率不变
26.(14分)金属铁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铁与铁的化合物
(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下图是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
(2)铁的化合物在现代更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碳酸亚铁(FeCO3)不溶于水,可作补血剂,服用后与胃酸反应生成的物质被人体吸收,能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写出碳酸亚铁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钢铁的冶炼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资料: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3)在炼铁炉中鼓入的空气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目的是 。
(4)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 元素的含量。
III.金属的锈蚀
(5)铁生锈的原理:
写出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 。
(6)某小组同学利用手持数据采集器,测定铁钉与不同溶液(浓度相等)接触生锈时氧气浓度的变化,装置及数据如图:
①实验所用三种溶液中,铁钉接触到 溶液(填化学式)更容易生锈。
②根据三条曲线都是“先陡后缓”的现象。关于铁生锈快慢的问题,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7)不但铁会生锈,其他金属也会生锈。
自然界中存在少量铜单质,古人发现用其制成的物品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生锈。铜生锈时发生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为
IV.拓展: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还原性铁粉中含有少量FexCy,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①Fe,FexCy在加热时与O2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②FexCy不与酸反应。
③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1】:取29.80g样品,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生成1.00gH2。
【实验2】:另取29.80g样品,按如图进行实验。
实验后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B的质量增加了0.44g。
(8)A中红棕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
(9)FexCy中,x:y= 。
(10)若用空气(过量)替代O2进行实验,测得x:y的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化学中考一模全真模拟卷B(苏州专用)
(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 (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九年级化学·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3
.
[ A ] [ B ] [ C ] [ D ]
1
4
.
[ A ] [ B ] [ C ] [ D ]
15
.
[ A ] [ B ] [ C ] [ D ]
16
.
[ A ] [ B ] [ C ] [ D ]
1
7
.
[ A ] [ B ] [ C ] [ D ]
18
.
[ A ] [ B ] [ C ] [ D ]
1
9
.
[ A ] [ B ] [ C ] [ D ]
20
.
[ A ] [ B ] [ C ] [ D ]
)
第Ⅱ卷(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60分。
(
21.(9分)
22.(2分)
23.(9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4.(8分)
25.(8分)
26.(14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化学中考一模全真模拟卷B(苏州专用)
化 学
(共26小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S-32 Fe-56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
【答案】B
【解析】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2.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水能 B.核能
C.氢能 D.地热能
【答案】A
【解析】A、水能人类早已大范围使用,且技术也十分成熟,不属于新能源,故A符合题意;B、核能属于新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C、氢能属于新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D、地热能属于新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常见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 B.钻石
C.氯化钠 D.二氧化硫
【答案】B
【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钻石由碳元素组成的,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
4.小明抽取到的实验操作考试题目为“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并进行加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使用滴管时,用手指握住胶帽,排出滴管中的空气,然后将滴管伸入试剂瓶,松开手指,试剂就会被吸入,A正确;B、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腐蚀胶帽,B错误;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滴管应垂直悬空,C错误;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D错误。故选:A
5.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
A.混合物:合金、海水、空气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C.金属:铁、铜、汞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
【答案】B
【解析】A.合金、海水、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水、二氧化锰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而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铁、铜、汞属于金属,故C正确;D.太阳能、氢能、风能都属于新能源,故D正确。故选B。
6.钆常用于医疗核磁共振成像。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钆为金属元素 B.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4
C.三氧化二钆的化学式为Gd2O3 D.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7.25g
【答案】D
【解析】A、由图中元素周期表获得的信息,该元素名称是钆,带“钅”部首,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B、由图中元素周期表获得的信息,钆元素的原子序数是64,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64,故选项正确;C、氧化物的书写,其他元素在前,氧化素在后,故三氧化二钆的化学式为Gd2O3,选项正确;D、由图中元素周期表获得的信息,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7.25,单位为1,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故选D
7.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的主要贡献是( )
A.测定铟、铱等原子量新值 B.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C.合成人工牛胰岛素 D.发现铈、锗等元素
【答案】A
【解析】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铈、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选A。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3个氧原子:O3 B.氧化铝:AlO
C.2个氮分子:2N D.镁离子:Mg2+
【答案】D
【解析】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错误;B. 在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铝中铝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3,故氧化铝表示为:Al2O3,故错误;C.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错误;D.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的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正确。故选:D。
9.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的灯芯通常用棉线制作,原理是棉线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的着火点
B.将酒精灯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酒精灯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白瓷板变黑,原理是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原理是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隔离火源
【答案】D
【解析】A、酒精灯的灯芯通常用棉线制作,点燃后酒精燃烧而棉线不会燃烧原理是棉线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的着火点,选项正确;B、将酒精灯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这样使酒精和空气接触面积增大,从而燃烧更充分,选项正确;C、酒精灯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白瓷板变黑,原理是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选项正确;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原理是隔绝氧气,选项错误;故选:D。
10.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分子的质量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氢气燃烧生成水——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间隔变大,错误;B. 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分子的结构不同,错误;C.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错误。故选C。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稀有气体用于金属焊接保护气
B 石墨可以导电 石墨用于电池的电极材料
C 氧气有助燃性 氧气用于做燃料
D 氢气具有可燃性,产物无污染 氢气用于北京冬奥会使用火炬的燃料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用作保护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电池电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有助燃性,可以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故C错误,符合题意;D、氢气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厨房内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水
B.发现煤气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
C.为防止火腿肠变质,加工时加入大量氢氧化钠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食盐水自救
【答案】B
【解析】A、油的密度比水小,当油锅着火时,立即向锅内倒水,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A做法错误;B、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故B做法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不能用于防止食品变质,故C做法错误;D、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的蛋白质,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自救,例如可服用大量生鸡蛋清自救,故D做法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向装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物质后,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食盐 B.蔗糖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答案】C
【解析】A、食盐溶于水时既不表现吸热,也不表现放热,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则,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选项错误;B、、蔗糖溶于水时既不表现吸热,也不表现放热,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则,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则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选项正确;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瓶中的气体受冷收缩,则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选项错误,故选C。
1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
B.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易燃物和易爆物应单独保存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答案】B
【解析】A、将煤块磨成粉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煤燃烧更充分,该选项说法正确;B、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而用水灭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易燃物和易爆物应单独保存,防止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正确;D、天然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15.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一定质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a点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点小
C.c点氢氧化钠溶解度比d点大
D.c点析出固体的质量和d点一样多
【答案】D
【解析】A、由于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说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说法正确;B、由于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b点溶质质量大,而溶剂水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a点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点小,故B说法正确;C、根据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b点温度比a、c都高,可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点温度比d点温度高,故c点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d点大,故C说法正确;D、根据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b点温度比a、c都高,可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点温度比d点温度高,故c点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d点大,故d点析出固体的质量比c点多,故D说法错误;故选D。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NH4)2SO4和NH4C1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
C.证明甲烷含氢元素:点燃,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鉴别(NH4)2SO4和NH4C1固体,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都有氨气生成,不能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错误;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通入氧气后,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除去,且会引入杂质氧气,错误;C、甲烷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能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正确; D、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和铜强,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不能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错误。故选C。
17.“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图1)和反应微观示意图(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提供呼吸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 O2↑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改变,但原子没有改变
【答案】D
【解析】A、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b中的氧气才能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根据B项的分析,及图示,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改变,但原子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B不正确;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C不正确; D、氯化钡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碳酸钡属于沉淀,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A。
19.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钠在氯气中燃烧 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A.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烟 B.有白雾生成 C.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解析】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烟,白烟是氯化钠的固体小颗粒,故选项A正确;B、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化合生成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现象是出现白烟,故选项B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C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D正确;故选:B。
20.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水温、环境温度均为25℃)。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用注射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
C.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
D.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该装置中涉及气体参与的反应,可以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下推动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注射器恢复至原始,可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说法正确;B、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导致压强急剧减小,如图曲线可以看出,有两次压强减小,故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该实验中第一次压强减小的时间是100s~150s,所以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故B说法正确;C、由曲线可知,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溶解速率为60mL>40mL>20mL,故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故C说法正确;D、由图可知,起始气压为100kPa,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后,最终压强约为115kPa,说明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1体积,故D说法错误;故选D。
非选择题(共60分)
21.(9分)苏州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茶叶制作。
①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 。
②泡茶时所用的器具通常为陶瓷制品,属于 材料。
(2)缂丝织造。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 。
(3)苏派酿酒。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葡萄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珍珠加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金砖”烧制。烧制时涉及的一个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在不断运动 ;无机非金属;(2)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3);(4);(5)
【解析】(1)①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②泡茶时所用的器具通常为陶瓷制品,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2)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燃烧会有烧纸的气味,所以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3)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4)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稀盐酸会与珍珠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5)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22.(16分)实验操作是化学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
(1)仪器名称: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为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 组合(A~F中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字母)端通入。
(3)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以用装置C是___________。
A.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B.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
(4)实验室常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若向澄清石灰水不断通入CO2直至过量,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A→M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
①工业可以利用NaOH溶液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写出该原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分子个数比是 。
b.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
【答案】(1)长颈漏斗;(2) AD ; ;m;(3)A;(4)CaCO3+H2O+CO2=Ca(HCO3)2;(5) ;1:2 ;
【解析】(1)据图可知,②是长颈漏斗。(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D。所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为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A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m端通入。(3)装置C要求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所以填:A。(4)如图,A→M段是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的过程,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5)①工业可以利用NaOH溶液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②a、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CO2+2NH3CO(NH2)2+H2O,所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分子个数比是1:2。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10、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6个H、2个O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应在生成物图中补充1个氢分子,2个水分子,即 。
23.(9分)某工厂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的生产流程如下。(提示:含铜废料中,除铜外其余物质不与氧气或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酸浸”步骤最好需要加热的原因是 。
(3)操作I的名称是 ,经操作I分离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
(4)过量试剂X与操作I分离所得溶液发生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5)“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过量的原因是 。“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
(6)请补充完整由固体物质Y得到铜粉的实验方案:向固体物质Y中 ,用水洗涤固体2~3次,干燥得到铜粉。
【答案】(1);(2)加快反应速率;(3) 过滤 ;铜离子、氢离子;(4)、;(5)使氧化铜完全反应;避免试剂X消耗过多,造成浪费;(6)加稀硫酸至固体Y不再溶解
【解析】(1)含铜废料灼烧,生成氧化铜,所以“酸浸”时是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2)为加快反应速率,“酸浸”步骤最好需要加热。(3)①操作I结果得到了不溶物,所以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②操作I结果得到的溶液是生成的硫酸铜溶液及剩余的稀硫酸,所以经操作I分离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铜离子、氢离子。(4)由于与过量试剂X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是浅绿色的,即得到了硫酸亚铁,所以过量试剂X是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5)①为使氧化铜完全反应,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要过量;②为避免试剂X消耗过多,造成浪费,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6)由于铁是过量的因此固体Y中含有剩余的铁,铁能与酸反应,故向固体物质Y中加稀硫酸至固体Y不再溶解,用水洗涤固体2~3次,干燥得到铜粉。
24.(8分)某兴趣小组对镁条在空气中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MgO、Mg(OH)2均为白色固体;Mg2(OH)2CO3为黑色固体。
②部分物质的熔沸点。
Mg MgO
熔点 651 2852
沸点 1170 3600
【实验探究】用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镁条固定在试管塞上),并进行了一周的观察。

试管编号 实验现象
A 镁条表面无明显变化
B 镁条表面不再光亮
C 镁条表面不再光亮
D 第二天表面有少量黑斑,后不再增加
E 第二天表面有少量黑斑,后不再增加
F 第二天开始表面有黑斑产生,第7天时表面完全变黑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中镁条不再光亮的原因: 。
(2)D、E试管中有少量黑斑的原因是 。
【实验验证】将F中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用小刀刮下,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3)乙同学提出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黑色物质中有碳酸盐,原因是 。
(4)要证明黑色固体中有碳酸盐,还需补充的实验为 。
(5)根据上述实验,实验室保存镁条时最需要注意的是 。
【拓展延伸】取0.56g去除表面物质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得到0.29g固体,将所得产物按照图2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6)镁条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原因可能是 。
(7)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镁条燃烧时空气中的 参加了反应。
【答案】(1)2Mg+O2=2MgO;(2)D水中溶有少量O2,E中水中溶有少量CO2,Mg与O2、CO2和H2O共同作用产生少量的Mg2(OH)2CO3,Mg2(OH)2CO3为黑色固体;(3)镁和稀硫酸反应也有气泡产生;(4)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黑色固体中有碳酸盐;(5)密封,隔绝空气和水;(6)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一部分;(7)N2
【解析】(1)B中镁条不再光亮的原因是:镁条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氧化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O2=2MgO;(2)D水中溶有少量O2,E中水中溶有少量CO2,Mg与O2、CO2和H2O共同作用产生少量的Mg2(OH)2CO3,Mg2(OH)2CO3为黑色固体;(3)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所以也有气泡产生;(4)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黑色固体中有碳酸盐;(5)密封,隔绝空气和水;(6)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一部分,没有完全收集;(7)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和水反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不稳定,分解生成氨气,则说明空气中的N2也参与反应。
25.(8)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
用淀粉等原料进行发酵制酒,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近代有机工业的发展,利用炼焦油、石油裂解所得的乙烯来合成乙醇,能大量节约粮食。乙醇还能利用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生产,可缓解非再生化石能源的使用。
把工业酒精与生石灰混合,再采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纯度可达99.5%的乙醇。将乙醇和汽油混合配成乙醇汽油,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还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乙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是一种 (填“可”或“不可”) 再生能源。
(2)工业酒精提纯为无水乙醇时,加生石灰的目的是 。
(3)将无水乙醇与92#汽油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见下表。
乙醇:92汽油 10:0 9:1 8:2 … 2:8 1:9 0:10
热值(J/g) 29408.02 21498.63 28184.60 … 31254.94 33932.09 29684.78
①每46g乙醇完全燃烧,需要消耗O2的质量为 ,理论上可放出热量为 (结果精确到1kJ)。
②若需燃烧放热最多,根据上表中数据,乙醇汽油中乙醇的最佳体积分数为 。
(4)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混合物也能燃烧,乙醇的燃烧效率见图-1(燃烧效率= )。乙醇体积分数越小,燃烧效率越低的原因是 。
(5)利用Fe/C催化剂裂解无水乙醇可制备氢气。但Fe/C催化剂在高温下容易产生团聚和烧结,使产氢率降低。加入适量的金属 Mo 有利于提高 Fe/C 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并提高氢气产率。
图2:600℃时,Mo:Fe对Fe-Mo/C催化裂解乙醇产氢率的影响。
图3,反应温度对于Mo-Fe(5%,Mo:Fe=1:9)/C催化剂裂解乙醇产氢率的影响。
根据图2和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Fe/C 催化剂中加入 Mo 一定能提高裂解乙醇产氢率
B.反应温度越高,Fe-Mo/C催化裂解乙醇的效果越好
C.反应温度在600℃且Mo:Fe=1:9时,氢气产率最佳
D.Mo-Fe/C 催化剂能持续催化乙醇裂解,并保持产氢率不变
【答案】(1) 有机物 ;可;(2)与工业酒精中的水反应;(3) 96g ;1353kJ;10%;(4)乙醇-水混合物中水的含量越高,会更多地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5)ABD
【解析】(1)乙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加入生石灰目的是让CaO吸收工业酒精中的水,然后蒸馏得到纯度高的乙醇。(3)①设需要消耗O2的质量为x,
x=96g
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克乙醇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放出29408.02J的热量,所以46g乙醇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放出热量为46g×29408.02J/g =1352768.92 J≈1353kJ。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醇与汽油体积比为1:9时,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值最大,所以乙醇汽油中乙醇的最佳体积分数为=10%。(4)乙醇体积分数越小,燃烧效率越低的原因是乙醇-水混合物中水的含量越高,会更多地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5)A、由图-2看出,当Fe/C催化剂中加入Mo量为Mo:Fe=3:7时,裂解乙醇产氢率最低,故A说法不正确;B、由图-3看出,只有反应温度在600℃且Mo:Fe=1:9时,氢气产率最高,温度低于或高于600℃时,催化裂解乙醇的效果都不好,故B说法不正确;C、反应温度在600℃且Mo:Fe=1:9时,氢气产率最佳,故C说法正确;D、由两图曲线的变化看出,随着反应时间越长,产氢率越低,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BD。
26.(14分)金属铁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铁与铁的化合物
(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下图是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
(2)铁的化合物在现代更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碳酸亚铁(FeCO3)不溶于水,可作补血剂,服用后与胃酸反应生成的物质被人体吸收,能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写出碳酸亚铁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钢铁的冶炼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资料: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3)在炼铁炉中鼓入的空气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目的是 。
(4)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 元素的含量。
III.金属的锈蚀
(5)铁生锈的原理:
写出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 。
(6)某小组同学利用手持数据采集器,测定铁钉与不同溶液(浓度相等)接触生锈时氧气浓度的变化,装置及数据如图:
①实验所用三种溶液中,铁钉接触到 溶液(填化学式)更容易生锈。
②根据三条曲线都是“先陡后缓”的现象。关于铁生锈快慢的问题,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7)不但铁会生锈,其他金属也会生锈。
自然界中存在少量铜单质,古人发现用其制成的物品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生锈。铜生锈时发生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为
IV.拓展: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还原性铁粉中含有少量FexCy,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①Fe,FexCy在加热时与O2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②FexCy不与酸反应。
③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1】:取29.80g样品,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生成1.00gH2。
【实验2】:另取29.80g样品,按如图进行实验。
实验后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B的质量增加了0.44g。
(8)A中红棕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
(9)FexCy中,x:y= 。
(10)若用空气(过量)替代O2进行实验,测得x:y的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2;(2);(3)使空气与矿物充分接触;(4)碳/C;(5);(6) ;氧气浓度高时腐蚀速率快,氧气浓度低时腐蚀速率慢;(7)CO2;(8);(9)3:1;(10) 偏小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解析】(1)据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26-2-8-14=2。(2)胃酸即盐酸,碳酸亚铁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3)为使空气与矿物充分接触,反应充分,在炼铁炉中鼓入的空气与矿物逆流而行。(4)不断翻炒液态生铁,使液态生铁中的碳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反应而除去,即为了降低碳元素的含量,不断翻炒液态生铁。(5)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可知,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化学方程式。(6)①据图可知,实验所用三种溶液中,铁钉接触到氯化铵(化学式为)溶液更容易生锈。②根据三条曲线都是“先陡后缓”的现象,关于铁生锈快慢的问题,可以得出氧气浓度高时腐蚀速率快,氧气浓度低时腐蚀速率慢这一结论。(7)化学方程式左边:2个Cu、3个O、2个H,右边2个Cu、5个O、2个H、1个C。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8)由于FexCy在加热时与O2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含铁氧化物只有氧化铁是红棕色,故A中红棕色固体是氧化铁,化学式为。
(9)设:29.80g样品中铁的质量为。
所以FexCy的质量=29.80g-28g=1.80g
据图可知,装置B的质量增加了0.44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的碳来自于FexCy中,即FexCy中C的质量=,所以FexCy中Fe的质量=1.80g-0.12g=1.68g。因此,FexCy中,x:y=。
(10)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将使FexCy中C的质量偏大,Fe的质量偏小,所以若用空气(过量)替代O2进行实验,测得x:y的值偏小。
2.22g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则C点有铜的质量为1.28g,其他元素的质量为1.44g-1.28g=0.16g。
根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推测该物质是铜的氧化物。设为CuaOb,
则64a:16b=1.28g:0.16g,a:b=2:1,所以为Cu2O。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4章 代数式 单元检测(无答案) 2023-2024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含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