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检测题(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一、选择题
1.人体内一些液体的pH范围如下,其中显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胰液(7.5~8.05 )
C.胆汁(7.1~7.3) D.胃液(0.9~1.5)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涤试管
B.稀释浓硫酸
C.取用液体
D.测定溶液的pH
3.在24.9gCa(OH)2、CaCl2、CaCO3的混合固体中,测得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30:7,将160.0g稀盐酸加入该固体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177.2g溶液。则该混合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  )
A.7.7g B.9.0g C.15.4g D.18.0g
4.有以下说法: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④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5.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如表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范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A.当胆汁或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可使用广泛试纸测定血浆的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6.实验小组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研究。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并用磁力投拌器不断搅拌。实验装置和测定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溶液是稀NaOH溶液
B.0—40s溶液中H+数量不断增加
C.60s时溶液中存在离子有H+、Na+、Cl-
D.温度到达M点说明两者反应放热
7.“法润常州,法护长江”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对长江水进行了如下操作,操作正确的是(  )
A.用50mL量筒取10.0mL江水
B.用广泛pH试纸测出pH值6.86
C.用肥皂水鉴别江水是否为硬水
D.用明矾对所取江水进行杀菌消毒
8.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11:6
C.花青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红色
9.取一定量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Na2CO3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监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NaCl和C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A.所取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先有气泡后变浑浊现象
C.加入25mLNa2CO3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为Na2CO3
D.pH=7的过程中,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
10.下列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图示A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色粉末是硫酸钠
B.图示B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吸入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图示C试管1中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试管2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D.图示D滴有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含碱性物质
11.化学变化多姿多彩,美丽如花。下图中甲、乙、丙、X分别是Fe2O3、C、CO、盐酸中的某一种,甲、乙、丙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则X是(  )
A.C B.Fe2O3 C.CO D.盐酸
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二、非选择题
13.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注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3)烧碱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符号为   。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请写出两者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方程式:   
14.以海水和白云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下(部分产物略)。
(1)煅烧窑中,白云石发生分解反应的产物有MgO、CaO和   。
(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一段时候后反应器中的温度将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3)电解槽中发生的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根据元素守恒,金属镁中的镁元素来源于原料中的   。
15.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是学生必做基础实验内容之一。某同学按图甲图进行实验,用传感器测出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乙图。
(1)由图可知该同学的实验操作是将   试剂滴加到另一种试剂中。
(2)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3)为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是否过量,该同学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取样,滴加酚酞试剂
b.取样,加入铝粉
c.取样,加入AgNO3溶液
(4)已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据图8中相关数据,计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列式计算,假设稀溶液的密度均为1g/mL,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6.茶垢是茶中的有机物经过系列变化形成的,不易清洗。使用茶垢清洁剂可以轻松将茶垢除去。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茶垢清洁剂的除垢原理、使用方法等进行了系列探究。
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说明书将适量茶垢清洁剂放入有茶垢的杯子中,加入热水浸没茶垢,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冲洗茶杯,茶杯光亮如新。
(1)【提出问题1】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Na2CO4)。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该气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1:只有O2;猜想2:   。
猜想3:既有O2又有CO2
(2)【实验验证】小吴按如图装置对猜想进行如下验证:
操作 现象 结论
检查气密性后,向A中加入热水,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B、C,向D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观察到B中   ,D中木条复燃。 猜想1正确。
(3)【拓展实验】小周改用冷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锥形瓶中有持续的小气泡缓慢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该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
(4)【交流与讨论】老师提示,茶垢清洁剂是利用过碳酸钠与水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使茶垢分解、剥离、脱落。所以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加入   的水,效果更好。
(5)【提出问题2】过碳酸钠与热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查阅资料后,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1:只有Na2CO3;猜想2:只有NaOH;猜想3:既有Na2CO3又有NaOH
【实验验证】小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探究:稀盐酸、饱和Ca(OH)2溶液、CaCl2溶液、酚酞溶液、Ba(OH)2溶液。
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溶液,滴加   。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一定有Na2CO3,猜想2不正确。
步骤2:另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无NaOH,猜想3不正确,猜想1正确。
(6)【交流与讨论】步骤2中选用CaCl2而不用Ca(OH)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总结提升】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茶垢清洁剂应注意密封或防潮或避免高温。
17.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中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a点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的酸碱度与溶液pH的关系进行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A. 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不宜用力过猛,以防试管被刷坏,故符合题意;
B.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散失;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不符合题意;
C. 取用液体时,滴瓶上的滴管专瓶专用,不可冲洗,故不符合题意;
D.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溶液的pH,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不宜用力过猛分析。
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C、根据取用液体时,滴瓶上的滴管专瓶专用分析。
D、根据正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pH值的操作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固体全部溶解得到177.2g溶液,说明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60g+24.9g-177.2g=7.7g,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钙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100:44,故碳酸钙质量为:,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为:,混合物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30:7,故钙元素质量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先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质量不变计算。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挥发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会减小;④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因吸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质量会增加.
故选C.
【分析】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使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溶液中的溶剂变多溶液变稀,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石灰会吸水.
5.【答案】A
【解析】【解答】A、胆汁正常pH为7.1-7.3,当胆汁或时,即超出正常值,则人体可能导致疾病,符合题意;
B、胃液pH小于7,一定显酸性,尿液pH为4.7-8.4,可能显碱性或酸性或中性,不符合题意;
C、pH试纸只能测溶液整数pH,不可使用广泛试纸测定血浆的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不符合题意;
D、胆汁、血浆pH都大于7,都呈碱性,胆汁pH小于血浆,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弱,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体液pH超出正常值可能导致疾病分析;
B、根据尿液pH为4.7-8.4可能显碱性或酸性或中性分析;
C、根据pH试纸只能测整数pH分析;
D、根据pH大于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初始时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的pH<7,溶液显酸性。所以X溶液是稀盐酸,此选项错误;
B、0-40s,溶液的pH逐渐增大,是溶液的碱性增强,OH-数量不断增加,此选项错误;
C、60s时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其中存在的离子有OH-、Na+、Cl-,此选项错误;
D、由图像可知,温度到达M点说明两者反应放热,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
7.【答案】C
【解析】【解答】A. 量取10.0mL江水要用10mL量筒,不符合题意;
B. 用广泛pH试纸只能测出整数pH值 ,不符合题意;
C. 用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多少可鉴别江水是否为硬水 ,符合题意;
D.明矾只能除去水中悬浮物质,不能用明矾对所取江水进行杀菌消毒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量筒量程的选择方法分析;
B、根据pH试纸只能测整数pH分析;
C、根据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分析;
D、根据明矾吸附沉降的方法分析。
8.【答案】A
【解析】【解答】A. 花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符合题意;
B. 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15):(1×11):(16×6)=180:11:96,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花青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蓝色,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B、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根据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A.原始点溶液的pH小于7 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稀盐酸过量,则所取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A不符合题意;
B.刚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pH几乎不变,说明碳酸钠先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先变浑浊后产生气泡,B错误;
C.由图可知加入25mLNa2CO3溶液时,溶液pH大于7,说明碳酸钠过量, 溶液中溶质为Na2CO3 ,C正确;
D. pH=7的过程中,说明碳酸钠与盐酸已发生反应,那么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已发生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结合溶液pH的变化情况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A、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白色粉末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碳酸钙,A不符合题意;
B、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吸入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不是质量,B不符合题意;
C、试管1中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试管2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因为石蕊遇碱性物质变蓝,故D滴有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含碱性物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酸和碳酸盐都能产生气泡
B红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电解水试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能点燃体积1:2
D紫色石蕊与酸变红,遇碱变蓝
11.【答案】B
【解析】【解答】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铁,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铁,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分析。
12.【答案】C
【解析】【解答】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应该是横线,故A错误;
B、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原溶液中溶剂减少,会析出溶质,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少,故B错误;
C、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酸性越来越弱,pH越来越大,如果纯水pH为7,但酸不可能没了,所以无限制的接近于7,而不能到7,故C正确;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溶质变成了硫酸锌,溶液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就不变了,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B、加入氧化钙固体与水发生反应来考虑;
C、根据酸性越弱pH越大;
D、根据反应后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来考虑.通过做题可知催化剂具有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的特性,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减少,溶剂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了解酸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弱pH越大的特点.
13.【答案】(1)可以
(2)肥皂水
(3)OH-
(4)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NaHCO3+HCl=NaCl+H2O+CO2↑
【解析】【解答】(1)通过题目中的花汁与相关试剂有颜色的变化,且与酸性的颜色变为红色,与碱性颜色变为绿色,且与中性的显示为黄色,所以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后,可以通过肥皂水涂抹痛处,来进行缓解,肥皂水属于弱碱性,可以中和掉蚊虫中的蚁酸;
(3)烧碱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符号为OH- ;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Al(OH)3]和小苏打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Al(OH)3+3HCl=AlCl3+3H2O ;NaHCO3+HCl=NaCl+H2O+CO2↑
【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进行分析;
(2)、根据酸碱中和的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进行分析;
(4)、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14.【答案】(1)二氧化碳/CO2
(2);上升
(3);白云石、海水
【解析】【解答】(1) 由图示及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煅烧窑中,白云石发生分解反应的产物有MgO、CaO和二氧化碳;
(2) 反应器中,发生了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的反应,氧化钙与水化合放热,一段时间后反应器中温度上升;
(3) 电解槽中发生的氯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氯气,反应方程式为 , 根据元素守恒,金属镁中的镁元素来源于原料中的白云石、海水 ;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分析;
(3)根据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分析。
15.【答案】(1)稀盐酸
(2)NaOH、NaCl
(3)ac
(4)解: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
【解析】【解答】(1)由乙图可知,原始溶液pH大于7,呈碱性,然后溶液pH减小,说明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 a点为部分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OH、NaCl ;
(3)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呈无色,不能用酚酞检验盐酸是否过量,a不可行;加入铝粉,通过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可判断盐酸是否过量,b可行;加入硝酸银溶液,氯化钠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无法检验盐酸是否过量,c不可行;
【分析】(1)根据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及反应物的用量分析;
(3)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4)根据反应的氯化氢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析。
16.【答案】(1)只有CO2
(2)无明显现象
(3)温度低时反应缓慢,氧气浓度过低
(4)温度较高
(5)稀盐酸;酚酞溶液
(6)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解答】(1)【提出假设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碳酸钠(Na2CO4)与热水反应,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该气体可能氧气,该气体可能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2)【实验验证】实验结论验证猜想一成立,该气体是氧气,检查气密性后,向A中加入热水,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B、C,向D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则B、C装置中均为无明显现象,而装置D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
(3)【拓展实验】改用冷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锥形瓶中有持续的小气泡缓慢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该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温度低时反应缓慢,氧气浓度过低等。
(4)【交流与讨论】根据分析可知,茶垢清洁剂在热水中,氧化性效果更好,即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加入温度较高的水,效果更好。
(5)【实验验证】步骤1:实验现象为有气泡生成,实验结论使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产生气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根据无明显现象,该物质中不含有碳酸钠。
步骤2:另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于滴加氯化钙溶液过量,则完全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显中性,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不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6)【交流与讨论】步骤2中选用CaCl2而不用Ca(OH)2的原因是Ca(OH)2与Na2CO3反应会生成NaOH,干扰后续对氢氧化钠的检验,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分析】(1)根据过碳酸钠与热水反应,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该气体可能氧气进行猜想。
(2)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3)根据改用冷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锥形瓶中有持续的小气泡缓慢放出,结合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
(4)根据茶垢清洁剂在热水中,氧化性效果更好。分析。
(5)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6)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分析。
17.【答案】(1)酸性
(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解析】【解答】(1)a点时,溶液的pH值小于7,故a点溶液显酸性。
(2)b点时,溶液的pH值等于7,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溶液的质量为16g。详见答案。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硫酸溶液呈酸性,pH小于7分析;
(2)根据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 (含解析)

下一篇: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安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