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东方实验学校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马鞍山东方实验学校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测试卷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海水晒盐 B. 枯木腐朽
C. 铜雕锈蚀 D. 火山烈燃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海水晒盐是分离物质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枯木腐朽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铜雕锈蚀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火山烈燃是物质的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由上述可知,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海水晒盐,故选A。
2. “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亚运会办会理念的是
A. 使用智能家居,让家里电器更加节能 B. 积极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C.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 D. 废弃电池深埋地下处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智能家居,让家里电器更加节能,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办会理念,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净化空气,可以保护环境,符合办会理念,不符合题意;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符合办会理念,不符合题意;
D、废弃电池深埋地下处理,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不符合办会理念,符合题意;
故选:D。
3. 铝及铝合金是当前用途广泛、经济适用的材料之一。如图为铝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元素的符号为AL B. 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C.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D. 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电子,形成Al3+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则铝元素的符号为Al,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 绿原酸(C16H18O9)是金银花的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D.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绿原酸的化学式可知,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A不正确;
B、绿原酸由绿原酸分子构成,绿原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不正确;
C、绿原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18):(16×9)=1:8。C正确;
D、绿原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18):(16×9)=96:9:72。所以绿原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5. 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 量取浓硫酸 B. 稀释浓硫酸
C. 制取氢气 D. 干燥氢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量取浓硫酸,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样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将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下方,形成液封,防止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用浓硫酸干燥时,气体的进出为长导管进短导管出,故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6. 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处理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大叶蔬菜盖灭着火的油锅 降低油的着火点
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D 醋酸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 醋酸可与碳酸钙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故选项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大叶蔬菜扑灭,利用了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而不是降低油的着火点,故选项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
C、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可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故选项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
故选B。
7. 科学家在“纳米受限水”中发现单分子层形式的水,既不像液体也不像固体,在高压下易导电。下列关于“纳米受限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含氢、氧两种元素
C. 它是一种混合物 D. 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纳米受限水”是单分子层形式的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
B、“纳米受限水”是单分子层形式的水,与水是同一种物质,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纳米受限水”含氢、氧两种元素。B正确;
C、“纳米受限水”是单分子层形式的水,与水是同一种物质,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不正确;
D、“纳米受限水”是单分子层形式的水,由水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纳米受限水”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8. 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二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 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 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得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A正确;
B、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所以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不正确;
C、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此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所以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不正确;
D、反应物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求出碳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物是单质,所以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求出碳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求出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即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
9.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B 检验一瓶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入过量CaCO3,充分反应,过滤
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和CH4燃烧均生成水,烧杯内壁上均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D、Fe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Fe和Cu均能与AgNO3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Fe> Ag、Cu> Ag,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0.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三个条件
B. 铝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对铝有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生成的氧化铁对铁也有保护作用
C.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
【详解】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但灭火只需要控制其中一个条件。A不正确;
B、铝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对铝有保护作用,但 铁的表面氧化膜有的能起保护作用,如四氧化三铁(铁表面烤蓝);有的表面质地疏松,不能起保护作用,如氧化铁。B不正确;
C、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氢气,但是铁不是碳酸盐。C不正确;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氢气、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所以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1.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B一定不饱和溶液
B. 图②: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图③:乙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
D. 将60℃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晶体A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①观察不到固体,B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图①也观察不到固体,说法不正确;
B、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②,都全部溶解,溶质和溶液质量都相等,所以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
C、图①到图②可知,物质A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说法不正确;
D、60℃时,A、B的饱和溶液质量不确定,降温至40℃,无法判断两种物质析出晶体情况;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创新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熄灭,将反应后的装置密封放置数天后,发现铁钉表面出现了锈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前,容器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 当铁钉不再锈蚀时,容器内气体均为二氧化碳
C. 实验说明只要有氧气,蜡烛就可被点燃
D. 由实验现象可知蜡烛燃烧会生成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前,容器中的气体是空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不是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钉锈蚀消耗氧气,故当铁钉不再锈蚀时,容器内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含不参与反应的氮气,稀有气体等,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熄灭后,将反应后的装置密封放置数天后,发现铁钉表面出现了锈迹,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说明蜡烛熄灭后,装置内还存在氧气,说明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蜡烛就会熄灭,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前,装置内是干燥空气,蜡烛熄灭后,将反应后的装置密封放置数天后,发现铁钉表面出现了锈迹,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说明蜡烛燃烧会生成水,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LixN可用于化学储氢。
(1)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是______(填序号)。
A. B. . C. D.
(3)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4)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 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 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D. 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低
【答案】(1) (2)A
(3)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变小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通电时,产生氢气、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
故选A。
【小问3详解】
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变小;
【小问4详解】
A、氢能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是一种清洁能源,说法正确;
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说法正确;
C、由于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运输困难,目前使用较多的仍为化石能源,氢能还未完全替代化石能源,说法错误;
D、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 CO 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说明氢气的沸点比一氧化碳的低,说法正确。
故选C。
14. 实验室制取气体是一类重要的实验。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金属材质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能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
(3)E是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______(填字母)。
A. 该装置不适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O2
B. 该装置适合稀硫酸和锌粒制H2
C. 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D. 使用该装置长颈漏斗下端不需要伸入到液面以下
(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装置F中加入稀盐酸和大理石制CO2,并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下列哪幅图反映的是压强在b点时,多孔隔板处的液面情况______。(填序号)
【答案】(1)铁架台 (2) ①. 2KClO32KCl+3O2↑ ②. 集气瓶口处有气泡向外冒出 (3)D
(4)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A装置中金属材质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A装置是固体受热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放棉花,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32KCl+3O2↑;
由图可知,D装置是排水法涉及气体,用D装置收集氧气,能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集气瓶口处有气泡向外冒出,故填集气瓶口处有气泡向外冒出。
【小问3详解】
A 二氧化锰是粉末,会从多孔隔板漏下,所以该装置不适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O2,选项正确;
B 锌粒不会从多孔隔板漏下,则该装置适合稀硫酸和锌粒制H2,选项正确;
C 该装置的优点是能通过弹簧夹的开闭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选项正确;
D 使用该装置长颈漏斗下端需要伸入到液面以下,避免生成的气体沿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选项错误,故填D。
【小问4详解】
当压强在b点时,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试管内压强较大,将液体下压进入长颈漏斗,试管内液体和固体分离,即多孔隔板处的液面情况如①所示,故填①。
15. 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KOH的工艺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里进行操作②、③时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2)“制浆”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燃烧窑”中产生的热量可供煅烧和操作_______(填“①”、“②”或“③”)利用。
【答案】(1)玻璃棒 (2)
(3)复分解反应 (4)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操作②是过滤、操作③是蒸发结晶,都用到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小问2详解】
“制浆”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是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燃烧窑”中产生的热量可供煅烧和蒸发操作利用。操作③是蒸发操作。故填:③。
16. 炼铁与国家的建设、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某小组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实验装置如图:
【查阅资料】1.Fe2O3被一氧化碳还原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2.铁粉和铁的氧化物的颜色和磁性如表所示。
Fe Fe2O3 Fe3O4 FeO
颜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磁性 有 无 有 无
【任务一】认识实验中的现象和反应
(1)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开始进行的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实验过程中在700℃-8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任务二】认识实验中的安全和环保
(3)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
(4)点燃尾气的目的是_______。
【任务三】认识实验中的质量变化
(5)小组某成员的实验计划是:实验一段时间后称量盛有氧化铁玻璃管前后质量差为m1,称量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前后的质量差为m2(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①则理论值m1和m2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②实验后发现测出m2的数据有较大误差,若大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任务四】探究物质的成分
(6)请在方框中画出反应过程中,A处导管内存在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
(7)小组同学为探究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生成物的成分,通过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写出步骤和现象),确定了生成物中有铁单质。
(8)小组成员又提出一方案:若能测出固体生成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ω,若ω_______(填取值范围),则也可以确定生成物中一定有铁单质。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3)排尽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引起爆炸
(4)防止空气被污染 (5) ①. < ②. 空气中二氧化碳可能被石灰水吸收
(6) (7)取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生成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
(8)>77.8%
【解析】
【小问1详解】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开始进行的烧杯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问2详解】
据资料可知,实验过程中在700℃-800℃发生的反应是氧化亚铁与一氧化碳在700℃-800℃温度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故填:。
【小问3详解】
为排尽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引起爆炸,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故填:排尽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引起爆炸。
【小问4详解】
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空气被污染,要点燃尾气。故填:防止空气被污染。
【小问5详解】
①盛有氧化铁玻璃管前后质量差为m1是参与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前后的质量差为m2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一半的氧元素来源于反应物一氧化碳,则理论值m1<m2。故填:<。
②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可能被石灰水吸收,所以实验后发现测出m2的数据大于理论值。故填:空气中二氧化碳可能被石灰水吸收。
【小问6详解】
由于A处导管内存在的气体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没有反应的一氧化碳,则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小问7详解】
由于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设计实验方案为取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生成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故填:取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生成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
【小问8详解】
氧化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四氧化三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氧化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所以若能测出固体生成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ω>77.8%,也可以确定生成物中一定有铁单质。故填:>77.8%。
17. 为测定某破损标签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往10g稀硫酸样品中逐滴滴加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测得酸液中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Na2SO4、H2SO4
(2)19.6%
解:由图可知,当滴加8g氢氧化钠时溶液的pH等于7,此时恰好完全反应,设稀硫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x,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图可知,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呈酸性,则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钠和未反应完的硫酸,故填:Na2SO4、H2SO4;
【小问2详解】
见答案。马鞍山东方实验学校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测试卷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海水晒盐 B. 枯木腐朽
C. 铜雕锈蚀 D. 火山烈燃
2. “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亚运会办会理念的是
A. 使用智能家居,让家里电器更加节能 B. 积极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C.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 D. 废弃电池深埋地下处理
3. 铝及铝合金是当前用途广泛、经济适用的材料之一。如图为铝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元素的符号为AL B. 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C.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D. 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电子,形成Al3+
4. 绿原酸(C16H18O9)是金银花的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D.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5. 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 量取浓硫酸 B. 稀释浓硫酸
C. 制取氢气 D. 干燥氢气
6. 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处理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大叶蔬菜盖灭着火的油锅 降低油的着火点
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D 醋酸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 醋酸可与碳酸钙反应
A. A B. B C. C D. D
7. 科学家在“纳米受限水”中发现单分子层形式的水,既不像液体也不像固体,在高压下易导电。下列关于“纳米受限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含氢、氧两种元素
C. 它是一种混合物 D. 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8. 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二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 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 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9.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B 检验一瓶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入过量CaCO3,充分反应,过滤
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10.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三个条件
B. 铝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对铝有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生成的氧化铁对铁也有保护作用
C.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11.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B一定不饱和溶液
B. 图②: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图③:乙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
D. 将60℃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晶体A多
12.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创新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熄灭,将反应后的装置密封放置数天后,发现铁钉表面出现了锈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前,容器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 当铁钉不再锈蚀时,容器内气体均为二氧化碳
C. 实验说明只要有氧气,蜡烛就可被点燃
D. 由实验现象可知蜡烛燃烧会生成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LixN可用于化学储氢。
(1)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 C. D.
(3)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4)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 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 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D. 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低
14. 实验室制取气体是一类重要的实验。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金属材质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能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
(3)E是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______(填字母)。
A. 该装置不适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O2
B 该装置适合稀硫酸和锌粒制H2
C. 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D. 使用该装置长颈漏斗下端不需要伸入到液面以下
(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装置F中加入稀盐酸和大理石制CO2,并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下列哪幅图反映的是压强在b点时,多孔隔板处的液面情况______。(填序号)
15. 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KOH的工艺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里进行操作②、③时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2)“制浆”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燃烧窑”中产生的热量可供煅烧和操作_______(填“①”、“②”或“③”)利用。
16. 炼铁与国家的建设、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某小组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实验装置如图:
【查阅资料】1.Fe2O3被一氧化碳还原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2.铁粉和铁的氧化物的颜色和磁性如表所示。
Fe Fe2O3 Fe3O4 FeO
颜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磁性 有 无 有 无
【任务一】认识实验中的现象和反应
(1)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开始进行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实验过程中在700℃-8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任务二】认识实验中的安全和环保
(3)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
(4)点燃尾气的目的是_______。
【任务三】认识实验中的质量变化
(5)小组某成员的实验计划是:实验一段时间后称量盛有氧化铁玻璃管前后质量差为m1,称量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前后的质量差为m2(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①则理论值m1和m2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②实验后发现测出m2的数据有较大误差,若大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任务四】探究物质的成分
(6)请在方框中画出反应过程中,A处导管内存在的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
(7)小组同学为探究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生成物的成分,通过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写出步骤和现象),确定了生成物中有铁单质。
(8)小组成员又提出一方案:若能测出固体生成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ω,若ω_______(填取值范围),则也可以确定生成物中一定有铁单质。
17. 为测定某破损标签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往10g稀硫酸样品中逐滴滴加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测得酸液中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4月测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