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综合复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Na和Na+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易拉罐 B.青铜器
C.青花瓷 D.硬铝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③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④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Na2O2能和CO2反应,说明Na2O2是碱性氧化物
5.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 Al> 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 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6.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D.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7.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以CO2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其中第一步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乙和丁的粒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
C.反应后ZnO-ZrO2的质量不相等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Y 投入 X 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X>Z C.Z>Y>X D.Z>X>Y
9.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Al、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D.探究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
10.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真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
B. 空气中部分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小到大
C. 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
D. 不同种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11.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②③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C.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D.对比③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12.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B.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水蒸气 C.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D.比较水和澄清石灰水吸收CO2的效果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3.我国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1,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2表示。
资料:①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②铁的熔点是1535℃。
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和   (写一种)。
(2)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3)炼铁炉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撒入潮泥灰主要作用是   。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   元素的含量。
(5)钢的性能优良,如钢的熔点比纯铁   ,易于加工。
14.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合理开发、利用、回收金属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意义。
(1)Ⅰ.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金属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    (填“高”或“低”)。
(2) 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
(3) 室温下,钛与水、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 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   (填“强”或“弱”)。
(4)Ⅱ.某金属板中含 Fe、Cu、Ni(镍,银白色金属) 等金属。如图是回收金属的流程。
已知:
①②③的操作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5) 在滤渣①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    ,则证明金属板中所加稀硫酸已过量。
(6) 滤液③中加铁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写其中1个)。
(7) Cu、Fe、Ni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15.有A、B、C、D四种元素,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的单质在B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E;D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元素原子形成离子时所对应的离子符号:   。
(2)写出A元素显+4价时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3)B元素和D元素在同一主族。   (填“对”或“错”)
(4)写出C的单质和B的单质反应生成E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6.化学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过滤后滤渣损失忽略不计,氯化钙易溶于水)
1图 2图
(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大理石的纯度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过程中小红同学将过滤所得的滤渣未烘干就直接称量,这一操作会导致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化学兴趣小组小兰同学设计2图实验,将装有1图中相同质量物质的烧杯和试管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取下试管,使两种物质混合,完全反应后将烧杯和试管再放回天平左盘上,根据两次称出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忽略水的蒸发)
17.某金属冶炼厂用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为原料冶炼金属锌。学校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ZnCO3与CaCO3性质类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
往装有30g炉甘石样品的烧杯中分次加入稀盐酸(杂质不参与反应),每次都在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称量,所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测得产生的总质量/g 2.2 X 6.6 8.8 8.8
请回答并计算:
(1)上表中X=   ;炉甘石中的ZnCO3完全反应时,共需要盐酸   g。
(2)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最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分析实验数据,在“题21图”中,画出加入盐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03%—2%,两者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故A正确;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所以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是由于质子数不同,故B正确;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故C错误;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Na和Na+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生铁和钢的含碳量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的定义,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答案】C
【解析】【解答】A 、易拉罐一般是以铝合金为材料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 、青铜器由青铜制成,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 、青花瓷由陶瓷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D 、硬铝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
【分析】金属材料主要是包括金属单质和金属合金,ABD是属于金属材料,陶瓷,玻璃等这些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3.【答案】A
【解析】【解答】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错误;
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正确;
③氯气和铁点燃生成三氯化铁,正确;
④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固体小颗粒,生成白烟,不是白雾,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①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③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④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固体小颗粒。
4.【答案】D
【解析】【解答】A、在反应③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2CO3、H2O,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正确;
B、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2与空气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产生Na2CO3白色固体,故Na2O2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B正确;
C、Na2O2与CO2、H2O反应产生O2,因此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C正确;
D、Na2O2能和CO2反应,除产生Na2CO3外,还产生O2,在反应过程中,O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不能说明Na2O2 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
B、 Na2O2久置于空气中最终变成碳酸钠;
C、Na2O2与CO2、H2O反应产生O2;
D、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5.【答案】D
【解析】【解答】A、将打磨后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铝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实验证明铝的活动性比铜的活动性强。A答案正确;
B、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铜丝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该实验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活动性强。B答案正确;
C、将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不发生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的强,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C答案正确;
D、实验甲中的硫酸铜改为氯化铜仍能完成本次实验探究。D答案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铝丝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证明铝活动性比铜的强,铜丝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活动性强,该实验可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除去催化剂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能够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可以除去杂质,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酸的种类不同,不能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D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除去催化剂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能够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进行分析;
B、根据用红磷燃烧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分析,
C、根据除杂的原则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原物质进行分析;
D、根据酸的种类不同,不能探究铁、镁不同种类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以CO2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其中第一步反应氢气和二氧化碳在ZnO-ZrO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反应中乙和丁的粒子个数比为3:1,A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B选项说法正确;
C、ZnO-ZrO2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反应前后ZnO-ZrO2的质量不变,C选项说法错误;
D、第一步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ZnO-ZrO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CH3OH和水,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催化剂在实验中的作用和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判定置换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8.【答案】C
【解析】【解答】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Z能与稀盐酸反应,X、Y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即Z>X、Y;活把Y投入到X的化合物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即Y>X;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Y>X;
故选: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9.【答案】D
【解析】【解答】A 、实验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选项正确;
B 、实验中,红磷与广口瓶中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瓶中气体减少,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瓶中,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即该实验能够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选项正确;
C 、实验中,左侧试管中的铁钉同时接触水分和空气,一段时间后,铁钉会生锈,中间的铁钉只接触水分,不发生锈蚀,右侧的铁钉只接触干燥的空气,不发生锈蚀,则左侧试管与中间试管中的铁钉相比,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氧气,左侧与右侧试管中的铁钉相比,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水,选项正确;
D 、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实验并不能证明物质具有可燃性,即该实验只能够探究物质燃烧的两个条件,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
【分析】A 、根据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来分析;
B 、根据红磷燃烧测定氧气的实验分析;
C 、通过对比实验,改变不同实验条件,可以比较得出铁钉锈蚀的条件;
D、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本实验不能证明物质具有可燃性。
10.【答案】C
【解析】【解答】A、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为:氧;硅;铝;铁,数轴表示地壳元素从低到高应为:Al,Si,O;A选项表示错误;
B、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故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小到大:CO2,稀有气体,O2,N2,B选项表示错误;
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氨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氮气是单质,氮元素化合价为0价;二氧化氮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C选项表示正确;
D、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2,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铝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3,D选项表示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来考虑;
B、根据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分析解答;
C、根据化学式来求出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的原子序数来分析。
11.【答案】C
【解析】【解答】A、干燥的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生锈,湿润的铁丝在氧气中生锈,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A答案错误;
B、湿润的铁丝在氧气中生锈,干燥的铁丝在二氧化碳中没有生锈。对比②③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答案错误;
C、干燥的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燃烧,加热棒加热后铁丝燃烧,对比①④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C答案正确;
D、干燥的铁丝在二氧化碳中没有燃烧,干燥的铁丝通过加热棒在氧气中能燃烧。对比③④无法探究燃烧的条件。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B、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12.【答案】A
【解析】【解答】A、阳光照射会使瓶内温度升高,红墨水向左移动,该实验无法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A答案错误;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没有生锈,该实验可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水蒸气。B答案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该实验可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C答案正确;
D、将盛满二氧化碳的瓶中倒入等体积的水和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塑料瓶变瘪程度比倒入水的辨别程度大,该实验可比较水和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阳光照射会使瓶内温度升高分析;
B、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C、根据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有影响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13.【答案】(1)磁铁矿(或菱铁矿)
(2)提高炉温
(3)(或)
(4)除杂;碳或C
(5)低
【解析】【解答】(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
(2)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加充分,为反应提供更高的温度;
(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潮泥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杂质,产生炉渣,故撒入潮泥灰达到除杂的目的;铁的熔点是1535℃,则液态的生铁为温度很高,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让生铁中的碳与氧气接触燃烧,以达到降低碳元素含量的目的;
(5)钢是铁与碳等物质形成的合金,合金的熔点比其中组成中的纯金属熔点低,故钢的熔点比纯铁熔点低。
【分析】(1)根据常见的铁矿石分析。
(2)根据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加充分分析。
(3)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
(4)根据潮泥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让生铁中的碳与氧气接触燃烧,降低碳元素含量的目的分析。
(5)根据合金的性质分析。
14.【答案】(1)高
(2);置换反应
(3)弱
(4)漏斗
(5)不再产生气泡或无明显现象
(6)
(7)Fe、Ni、Cu
【解析】【解答】(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高;
(2)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室温下,钛与水、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铝可以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弱;
(4)操作①②③的名称为过滤,此操作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5)在滤渣①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则证明金属板中所加稀硫酸已过量;
(6)滤液③中含有稀硫酸、和硫酸铜,加铁粉,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或;
(7)操作②得到滤渣中含有镍和铁,说明铁能和硫酸镍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镍,即铁比镍活泼,同时说明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镍排在氢前面,而铜排在氢后面,Cu、Fe、Ni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Fe、Ni、Cu。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先和盐溶液反应进行分析。
15.【答案】(1)S2-
(2)NO2(或N2O4)
(3)对
(4)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解析】【解答】根据有A、B、C、D四种元素,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推断A 是氮元素;
根据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所以B 是氧元素;
根据C的单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E,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所以推断C是铁,E是四氧化三铁;
根据D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推断D 是硫,
推断出的元素代入题干,验证正确。
(1)D元素原子形成离子是硫离子,所对应的离子符号:S2-。
(2)A元素显+4价时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O2,或N2O4。
(3)氧原子、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所以B元素和D元素在同一主族。对
(4)C的单质和B的单质反应生成E的反应是铁丝在氧气中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元素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元素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元素、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元素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6.【答案】(1)80%
(2)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3)偏小
(4)能
【解析】【解答】 (1)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g-2g)/10g×100%=80%。故填:80%。
(2)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代入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 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3) 实验过程中将过滤所得的滤渣未烘干就直接称量,会导致碳酸钙的质量偏小,这一操作会导致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偏小。故填:偏小。
(4) 根据两次称出的质量差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从而能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故填:能。
【分析】 (1)10g大理石,反应后,2g滤渣,说明碳酸钙为8g,即可求得结果;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3)根据滤渣未烘干就直接称量,会导致碳酸钙的质量偏小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17.【答案】(1)4.4;80
(2)解:设30g炉甘石中碳酸锌的质量为x。
ZnCO3 +2HCl = ZnCl2 +H2O +CO2↑
125         44
x         8.8g
x=25g
炉甘石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100%=83.3%
答: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为83.3%
(3)解:曲线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1)由表格可知,第一次加入20g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第四次加入20g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6.6=2.2g,但第五次加入20g盐酸之后,8.8g不变,无二氧化碳产生,所以第四次加入盐酸时,碳酸锌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二次加入盐酸时也产生2.2g二氧化碳,两次产生的总质量X为:2.2g+2.2g=4.4g,炉甘石中的ZnCO3完全反应时,共需要盐酸80g。
(2)总共产生的 CO2 为8.8g,将其代入化学方程式解得x=25g,则质量分数为: ×100%=83.3%
(3)一共加入了80g盐酸,碳酸锌恰好完全反应,一共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g,所以图像为: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以给定数据,做相应计算;
(2)根据含杂质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3)数图结合,作图规范。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