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五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杨村五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20分)
1.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炼生铁 B.晒海盐 C.钉木舟 D.织衣布
2.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旧报纸 B.塑料瓶 C.玻璃瓶 D.铝制易拉罐
3.下列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其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炉具清洁剂pH=13
B.牛奶pH=6.5
C.洁厕灵pH=1
D.纯净水pH=7
4.“火碱、烧碱、纯碱、苛性钠、小苏打”所代表的物质(或主要成分)共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5.下列有关氯化钠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A. 配制NaCl溶液 B. 过滤粗盐中的泥沙
C. 蒸发结晶NaCl D. 取用氯化钠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冒出白雾
B.硫酸铵、硝酸钾加熟石灰研磨均产生氨味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烧碱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7.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CO和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属钠和铝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和铝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金刚石、石墨和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8.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苹果 B.大米 C.鸡蛋 D.植物油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 B.胆矾 C.河水 D.稀有气体
10.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与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2.7gD,则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44:27 B.22:9 C.2:3 D.44:9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耐腐蚀性很强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在厨房中可用来清洗碗筷
C.在pH=3的溶液中:NaCl、Na2CO3、NaOH不能大量共存
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证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12.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B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C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 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
D 分离硫酸钡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A.A B.B C.C D.D
13.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A.
B.
C.
D.
14.下列与选项操作对应的近似图像中合理的是
A.向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
B.加热和的混合物制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向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0:87
B.3g碳与10g氧气反应后生成13g二氧化碳
C.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D.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向38g该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2g氧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三、填空题(共18分)
16.从①金刚石②熟石灰③干冰④甲烷⑤葡萄糖⑥醋酸六种物质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1)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可除去热水瓶胆内壁水垢的是 ;
(3)镶嵌在钻探机钻头上的是 ;
(4)农村使用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5)形成舞台上云雾缭绕景象的是 ;
(6)可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是 。
17.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序号)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
(3)A、B、C三种不同分子的模型分别为“ ”、“ ”、“ ”,如图为三种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状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三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为 (填字母序号)

A 3:1:2 B 4:1:3 C 4:1:2 D 3:1:3
18.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其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厨房用水:越来越多的家庭厨房中安装了净水器,用来获得直饮水。净水器中用到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若想验证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加入 。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厨房清洁: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 。
(3)厨房燃料:目前家用燃气多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四、简答题(共18分)
19.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 。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20.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D ,F 。
(2)蓝色溶液中的蓝色是因为含 离子(填写化学式)。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气体E的用途是 。
21.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填 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 t。
五、实验题(共24分)
22.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名称是 .
(2)实验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是 (填序号).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是 ,制取该气体的装置是 (填序号).加试剂前,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该溶液的pH 7(填“>”、“<”或“=”).
23.化学老师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敞口久置的 NaOH 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Ⅰ:没变质,全部是 NaOH;
猜想Ⅱ:部分变质,含有 NaOH 和 ; 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 Na2CO3。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 NaOH 固体样品溶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静置 (1)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取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少量(2) ,振荡 溶液变红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3) (填化学式)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是正确的。
【反思】敞口久置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
(1)医疗上常用0.9% NaCl溶液作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现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0g生理盐水,需要的仪器为 (填字母,如图1)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 (填“大”或“小”)。
(3)已知KCl的溶解度20℃时为34g,40℃时为40g。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2实验。
①B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②A~E所得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的饱和溶液是 (填序号,下同),不饱和溶液是 。
(4)图3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六、计算题(共10分)
25.下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为_________。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4)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 。
26.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2页,共8页
1.A
【详解】A、炼生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晒海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钉木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织衣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A。
2.D
【详解】A、旧报纸属于纸张,不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塑料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C、玻璃瓶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铝制易拉罐是用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答案:D。
3.A
【详解】A、炉具清洁剂pH=13,pH大于7,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符合题意;
B、牛奶pH=6.5,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洁厕灵pH=1,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纯净水pH=7,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火碱、烧碱、苛性钠都是氢氧化钠的俗名,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
所以一共有3种物质,故选C。
5.B
【详解】A、配制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在蒸发皿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D、取用药品时,瓶塞应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雾,故A正确;
B、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硫酸铵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氨味,硝酸钾不会有此现象,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
D、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正确;
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正确;
C、金属钠和铝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子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故选:D。
8.C
【详解】A、苹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B、大米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C、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D、植物油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胆矾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C.河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稀有气体中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解:设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
故选B。
11.AD
【详解】A、铝制品耐腐蚀性很强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该选项错误;
B、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可以用来清洗碗筷上的油污,该选项正确;
C、溶液的pH=3,则溶液显酸性,不能存在碱性物质Na2CO3和NaOH,该选项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即该物质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能提供氧元素,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选AD。
12.AC
【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正确;
B、铜和银都不和稀盐酸反应,故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不能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错误;
C、硫酸铵含有铵根离子,和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硫酸钾没有铵根离子,不能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可以鉴别,正确;
D、硫酸钡和碳酸钙都不溶于水,不能加水过滤分离,错误;
故选AC。
13.B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选项不能实现一步转化;
B、Zn+H2SO4=ZnSO4+H2↑,ZnSO4+BaCl2=ZnCl2+BaSO4↓,故选项能实现一步转化;
C、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比Mg弱,Cu不能与MgSO4发生反应,故选项不能实现一步转化;
D、NaNO3不能与KOH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钾,故选项不能实现一步转化;。
故选B。
14.AC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逐渐减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滴加稀盐酸,pH<7,符合题意;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生成了气体,固体的质量减小,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符合题意;
D、向 MgCl2 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故一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5.D
【详解】A、等质量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8,因此3g碳和10g氧气充分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题意,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可设氮的某种氧化物化学式为NxOy;则,则1个该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x:y=2:3,该氮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故选项说法错误;
D、某过氧化氢溶液中H、O的质量比为2:17,则38g双氧水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8g-36g=2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 ② ⑥ ① ④ ③ ⑤
【详解】(1)熟石灰具有碱性,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②;
(2)醋酸可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可除去热水瓶胆内壁水垢,故选⑥;
(3)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之一。镶嵌在钻探机钻头上的是金刚石,故选①;
(4)农村使用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④;
(5)干冰易升华获得低温,形成舞台上云雾缭绕景象的是干冰,故选③;
(6)葡萄糖在体内氧化放出热量,可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是葡萄糖,故选⑤。
17. A 得到 A
【详解】(1)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A;
(2)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个,大于4个,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钠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通常钠元素显+1价,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氟元素通常显-1价,所以氟化钠的化学式为NaF,故填:得到 NaF;
(3)由图知,此反应应为3A+B=2C,所以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为:3:1:2,故填:A。
18.(1) 吸附色素和异味 肥皂水 O2
(2)乳化
(3)
【详解】(1)净水器中用到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较多的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较多的泡沫,故若想验证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加入肥皂水;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O2;
(2)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3)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9.(1)
(2)
(3)
【详解】(1)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Cu(OH) 2 CO2 Cu2+ Cu+2AgNO3= Cu(NO3)2+2Ag 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分析】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H是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气体F和溶液G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钙;固体I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K,所以I是铜,J是硝酸铜,K是银;A为黑色粉末,A和气体E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会与溶液B反应得到溶液C,C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D,所以B是盐酸或硫酸,C是硫酸铜或氯化铜,D是氢氧化铜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所以D的化学式 Cu(OH)2;F的化学式为CO2;
(2)蓝色溶液J是硝酸铜,溶液的蓝色是因为含Cu2+;
(3)反应②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2Ag+Cu(NO3)2;
(4)气体一氧化碳的用途是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21. C ①④ MgCl2 Cu、Fe 2660
【详解】试题分析:铝导线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所以无法断定三者的活动性;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三者都不会反应,只能证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铜和银,无法证明铜和银的活动性的强弱;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MgCl2,因为没得活动性最强,所以一定会发生置换反应,进入然以后就变为氯化镁;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其中含有铁或者是铁和镁,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因为铜的活动性最弱,一定会被置换。设: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X,
列比例式得:160:(4900t×76%)=112:(X×98%) 求得X=2660t.
22. 长颈漏斗 2KClO32KCl+3O2↑ C或E 移走酒精灯 CaCO3+2HCl=CaCl2+H2O+CO2↑ B 气密性 <
【详解】(1)仪器a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或排水法收集,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故填:2KClO32KCl+3O2↑;C或E;移走酒精灯;
(3)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装置B来制取;加试剂前,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pH<7;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B;气密性;<.
23. 碳酸钠##Na2C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酚酞 NaOH 猜想Ⅱ
【详解】提出问题:
猜想Ⅱ:部分变质,则除了生成的碳酸钠还有氢氧化钠剩余,所以含有NaOH和Na2CO3。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说明有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变红,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为碱性可使酚酞变红推测滴加少量的酚酞。因①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将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所以溶液变红说明还有氢氧化钠存在。则说明一定含有NaOH。
实验结论:
上述实验说明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则猜想Ⅱ是正确的。
反思:
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4.(1)NaCl
(2) ABCE 小
(3) 17:50 D A
(4)C
【详解】(1)生理盐水中有氯化钠和水,其中氯化钠是固体,水是液体,所以NaCl是溶质;
(2)配制500g生理盐水,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500g×0.9%=4.5g的食盐,用量筒量取495.5ml的水,并把食盐和水放在烧杯里溶解,并作玻璃棒进行搅拌;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取水的体积变大,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3)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其含义为:在20℃时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4g氯化钾。则B所得溶液溶质质量为:25g+25g=50g>34g,只溶34g,因此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4g:100g=17:50;A、B均为20℃时溶液,在A中,由于氯化钾的质量25g<34g,则A为不饱和溶液;在B中,溶质质量25g+25g=50g,50g>34g,则B为有固体剩余的饱和溶液;在C中40℃时,此时由于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溶质质量为25g+25g=50g,50g>40g,则C仍为有固体剩余的饱和溶液;在D中设125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的质量为x,;解之得:x=50g;则D溶液恰好饱和,即没有固体剩余的饱和溶液;E由40℃的D降温20℃而得,KCl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则E为有溶质析出的饱和溶液;
(4)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A选项错误;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为15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故B选项错误;
C、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等,故C选项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0g,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25.维生素D, 10:3:12,40%,0.6g
【详解】(1)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为维生素D;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48=10:3:12。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5g×40%=0.6g。
26.(1)67.5%;(2)15.4%
【详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稀H2SO4中H2SO4的质量为y,硫酸锌的质量为z
铜的质量为20g-6.5g=13.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100%=67.5%;
(2)稀H2SO4的质量为:9.8g÷10%=98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6.5g+98g-0.2g=104.3g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15.4%。
答:(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4%。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山东中考一轮复习 阶段素养评估(七) 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下一篇:2024年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