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学中考专项复习——燃料及其利用(含解析)

2024年化学中考专项复习——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家中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预防煤气中毒,可在室内洒水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困在火灾区有烟雾的地方时,并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的现象
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与它们组成中的碳含量不同有关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3.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
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发现厨房燃气泄漏,应该立即打开排气扇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可用湿抹布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图书馆失火一般选用水基型灭火器进行灭火
5.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
A.釜底抽薪 B.火上浇油 C.卧薪尝胆 D.钻木取火
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并生成黑色固体,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燃烧的产物可能是Fe3O4
B.激光手电照射为反应提供热量而达到纳米铁粉的着火点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膨胀后不变
D.水的作用是避免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8.安全无小事,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B.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在有明火的地方喷洒含有酒精的消毒剂
D.面粉加工厂应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9.有关氧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B.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
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
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11.“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一定生成CO2
1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设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若中测得的体积分数偏小,一定是因为装置漏气
B.通过中的处理过程,出口得到纯净干燥的
C.利用中的简易净水装置,可以把硬水化成软水
D.根据中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
二、非选择题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许多鱼类只能在一定酸碱度范围内的水中生存,可用   粗略测定水体的酸碱度;水中若有色素或异味可用   除去。
(2)用医用酒精进行室内消毒时,若不慎引起小面积失火,可用湿抹布扑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3)化肥能有效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提高作物产量。硝酸铵(NH4NO3)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硝酸铵在保存过程中常因淋雨而板结,人们试图将其敲碎,意想不到的是硝酸铵受撞击会发生爆炸,生成氮气、氧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常用的药品是   。
(2)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B组中装置制取氢气,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仪器数字组合是   ,化学方程式为   。
(3)医疗氧气罐上有一个如C的装置,应使    (填小写字母)端与病人的鼻腔相连。
15.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填“I”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讨论】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
(2)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16.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反应④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D   ;G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③   , 其中反应③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3)气体B可作燃料,其优点有   (写一点即可)。
17.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22年9月26日,丹麦媒体报道称,“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天然气泄漏。
甲烷(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比二氧化碳作用更强的温室气体,但在大气中分解得更快。专家表示,长期来看,“北溪”泄漏的大量甲烷或将在波罗的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氧气、一氧化碳、炭黑等物质的原料;还可用作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膜气相化学沉积的碳源。甲烷对人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
(1)甲烷是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写出甲烷的一条用途: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填标号)。
A.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
B.甲烷有毒,浓度高会引起头痛、头晕、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症状
C.“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天然气可能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家中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煤气的浓度,以防遇明火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洒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困在火灾区有烟雾的地方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所以发生火灾时人要蹲下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家中煤气泄露不以接触明火要开窗通风分析;
B、根据CO的难溶性分析;
C、根据隔离氧气灭火原理分析;
D、根据火灾时会产生烟尘及有害气体,受热上升分析。
2.【答案】C
【解析】【解答】A、沼气池中含有可燃性气体甲烷,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清理沼气池不能用火把照明,A说法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发生放热现象,有的发生吸热现象,例如一氧化碳与碳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B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因此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与它们组成中的碳含量不同有关,C说法符合题意;
D、人类利用的能量并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可燃性气体;
B.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化学反应吸热;
D.人类利用的能量并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3.【答案】B
【解析】【解答】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C、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既能防止水体污染,又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活中,应合理、适当使用化肥,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保护环境。
4.【答案】C
【解析】【解答】A、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A答案错误;
B、发现厨房燃气泄漏,应该立即开窗通风,关闭阀门。B答案错误;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可用湿抹布盖灭,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同时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答案正确;
D、图书馆失火一般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B、根据剧烈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可能引起爆炸分析;
C、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D、根据图书馆失火一般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 釜底抽薪体现了隔绝可燃物可以灭火,与燃烧有关。
B. 火上浇油体现了燃烧需要可燃物,与燃烧有关。
C. 卧薪尝胆与燃烧无关。
D. 钻木取火体现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燃烧有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现象,进行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二氧化碳与碳高温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或氧化铜等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但不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应合理使用 ,不符合题意;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组成及化学性质分;;
C、根据在未找到替代能源前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不帮助呼吸,但没有毒性分析。
7.【答案】C
8.【答案】D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有毒且难溶于水,在火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若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则可能因产生的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而发生爆炸,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酒精是易燃品,不能在有明火的区域喷洒,选项不符合题意;
D、面粉厂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应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的的难溶性分析;
B、根据天然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分析;
C、根据酒精的易燃性分析;
D、根据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粉尘分析。
9.【答案】A
【解析】【解答】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灭火的原理之一:隔绝氧气;
B、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能包含实验结论。
10.【答案】C
【解析】【解答】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故A不符合题意;
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
C.有些原子中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 C符合题意;
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B、根据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中必有沉淀或气体或水进行分析;
C、根据氢原子中没有中子进行分析;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
11.【答案】B
【解析】【解答】A、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不符合题意;
B、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符合题意;
C、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离子或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D、 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CO2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有些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分析;
B、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可能是分子或离子或原子分析;
D、根据含碳物质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若①中测得O2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是红磷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未带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混有氯化氢的氢气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HCl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H2中的H2O,因此,通过②中的处理过程,出口得到纯净干燥的H2,故B符合题意;
C、利用③中的简易净水装置,可以把固体和液体分离出来(过滤原理),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实验中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C不符合题意;
D、由④可知,左侧试管铁钉只与水接触,右侧试管铁钉只与空气接触,两试管均不生锈,不能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误差偏小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及浓硫酸的吸水性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净水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1)pH试纸;活性炭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氯肥;
【解析】【解答】(1)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使用的是pH试纸,石蕊试液或者酚酞试液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或异味;
故填写:pH试纸;活性炭;
(2)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所以用医用酒精进行室内消毒时,若不慎引起小面积失火,可用湿抹布扑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故填写:隔绝氧气(或空气);
(3)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只含有营养元素磷元素,属于磷肥;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是复合肥;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是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氮肥;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注意配平,注意标注反应条件以及气体或者沉淀符合,
则硝酸铵受撞击会发生爆炸,生成氮气、氧气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粗略测定酸碱度用pH试纸测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或异味;
(2)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硝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铵受撞击会发生爆炸,生成氮气、氧气和水。
14.【答案】(1)氯酸钾、二氧化锰
(2)锥形瓶;①③/③①;
(3)b
【解析】【解答】(1)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无棉花,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常用的药品是氯酸钾、二氧化锰 。
(2) 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实验室用B组中装置制取氢气,需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要控制反应的速率,要使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流速,应选择的仪器数字组合是①③;实验室制氢气的药品的锌与稀硫酸,化学方程式为 。
(3) 医疗氧气罐上有一个如C的装置,该装置可润湿氧气且观察氧气进入速率,应使a端进入氧气,b端与病人鼻腔相连。
【分析】(1)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的选择分析;
(2)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液漏斗的特点及氢气制取原理分析;
(3)根据C装置的用途确定气体进入和导出的导管分析。
15.【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Ⅱ;;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D
【解析】【解答】(1)开始“锡纸”不燃烧,是由于温度未达到锡纸的着火点,发生短路后温度升高,达到了锡纸的着火点,所以锡纸能燃烧。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说明锡纸成分能与氯化锌反应,由此可知锡纸成分中金属活动性大于锌,锡的活动性小于锌,铝的活动性大于锡,由此可知猜想 Ⅱ 成立,铝与氯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金属表面有氧化物,实验中打磨“锡纸”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锡和铝都能与氯化铜、氯化银反应,A、B错误;锡和铝都不能与硫酸钠反应,C错误;锡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铝能与硫酸亚铁反应,D正确。
【分析】(1)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由加入氯化锌发生反应可确知锡纸中金属活动性大于锌,结合锡活动性小于锌、铝活动性大于锌分析;
(2)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弱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要证明猜想的正确,需选择金属活动性大于锡涉于铝的金属的盐溶液,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确定可替代氯化锌溶液的物质分析。
16.【答案】(1)H2O;CH4;CaCO3
(2);;放热;化合反应
(3)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为水,化学式为:H2O;D为甲烷,化学式为:CH4;G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反应①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气体B为氢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
【分析】根据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推断A 是水;
根据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推断D 是甲烷;
根据反应④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推断是氢氧化钙, 是碳酸钙;
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推断A是水,B是氢气,C 是氧气。
17.【答案】(1)化合物;作燃料(或制造氧气、一氧化碳、炭黑等物质的原料)
(2)A;C
【解析】【解答】(1)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甲烷的一条用途:作燃料,或制造氧气、一氧化碳、炭黑等物质的原料等。
(2)A、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故正确;
B、甲烷物毒,但是浓度高会引起头痛、头晕、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症状,故错误;
C、“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天然气可能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故正确;
故答案为:AC。
【分析】(1)根据甲烷的组成,甲烷的性质、用途分析。
(2)根据给出的资料,结合各个选项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化学中考专项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腊山第一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