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巩固(含解析)-2023-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巩固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张纸的厚度大约90μm
B.—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0min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
2.2022年4月,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且呈直立状态,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返回舱的高度约为(  )
A.1m B.2.5m C.4m D.5.5m
3.如图所示,是测量成人一排的长度,下列正确的是(  )
A.视线乙的结果是
B.甲乙两种读数相差无几,都是正确的
C.视线甲的结果比视线乙大,是测量误差
D.视线甲是错误的读法,与乙之间差异不叫误差
4.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值分别是:8.23cm,8.25cm,8.23cm,8.24cm,则测量结果是(  )
A.8.23cm B.8.238cm C.8.2375cm D.8.24cm
5.“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 B.1m C.1.5m D.3m
6.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同一长度,测量结果都相同,下列四组数据是他们记录的结果,其中数据符合要求的是(  )
A.1.54 dm B.15.4cm C.154 mm D.154.0 mm
7.如图,两位工作人员正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合影。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约为( )
A.0.5m B.1.0m C.1.7m D.2.5m
8.小王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分别为25.92cm,25.93cm,23.95cm,25.91cm,则最接近物理课本真实长度的是(  )
A.25.92cm B.25.43cm C.25.9cm D.25.93cm
二、多选题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铅笔的长度,则应该沿图中 (选填“”或“”)方向读数,测得铅笔的长度为 .
1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30 μm= nm;10 mm= m;0.18 km = m;2×107 m= km;
(2)15 min= h;0.5 h= min= s.
13.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其示数为 min s。
14.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块的长度为 。
15.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
16.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小红的身高1.65 ,一个硬币的厚度2 ,半场足球赛时间45 ,一间教室高约3 .
四、作图题
17.物体的长度为3.00cm,请在刻度尺上画出该物体的长度。
五、实验题
18.为测量某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出整本书的厚度,记为1.78cm,然后翻到书的最后一页,记下页码为356,于是他算得每张纸得厚度为:1.78cm/356="0.005" cm.
(1)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这种测量的思路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请举一例:
19.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同学们提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可能与伞的绳长、伞的形状、伞的面积、伞的总质量、伞释放的高度有关。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认真地进行了 次试验,并作了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降落伞的伞绳长/m 降落伞的形状 降落伞的伞面面积/m2 降落伞的总质量/g 降落伞释放的高度/m 降落伞滞留的时间/s
1 1 圆形 0.5 20 3 3.67
2 1 圆形 1 20 3 5.82
3 1 圆形 1 20 3 4.91
4 1 正方形 1 20 3 5.82
5 1.5 正方形 1 20 3 5.83
6 1.5 正方形 1 20 6 9.24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降落伞滞空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2)比较1和2两组数据可知:当降落伞的绳长、 、总质量和释放高度相同时,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越长;
(3)比较4和5两组数据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伞绳长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要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总质量的关系,某同学选择1和3两组数据,有同学认为不可以,请你说出不可以的原因: 。
六、综合题
20.刻漏是人类最早制造的不完全依赖天象、相对独立运行的计时仪器。刻漏以水等液体(也有少数例外,如水银或沙等)为工作物质,根据流水的量与流逝时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漏壶或箭壶中的水量变化来度量时间的,我国使用刻漏的时间非常早,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大约公元前2070年),约在汉武帝时期发明了浮箭漏,如图所示为单级浮箭漏示意图,漏,指漏壶;刻,指箭尺上的刻度;箭,就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浮箭漏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播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因为壶内装有指示时刻的箭尺,所以通常称为箭壶,随着受水壶内水位的上升,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之上浮,所以称作浮箭漏,但这种浮箭漏计时误差较大,西汉时期的巨野铜漏日误差约为6分钟左右,经过人们的调整,东汉以后,我国刻漏的最好的日误差已经可以达到在20s左右,而欧洲直到1715年,机械钟的计时精度才达到日误差几秒的数量级。
(1)你认为单级浮箭漏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2)请你猜想一种减少(1)中误差的方法: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90μ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钢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4cm=1.4d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1m/s,步行1km=1000m的时间大约为
t==1000s,
故D不符合题意.
2.B
【详解】图中所示返回舱的高度略高于普通人的身高,在2.5m左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刻度尺分度值为1cm,读数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视线乙的结果是19.0cm,故A错误;
BC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甲是错误的读法,与乙之间差异不叫误差而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可避免,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四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由图可知,“夸赞礼”的两位同学面部间距d约为3个手臂的长度,中学生平均手臂长度50cm左右,所以d约为150cm,即1.5m左右。
故选C。
6.D
【详解】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再估读一位;根据题意知道,该刻度尺分度值是1mm,所以,测量结果准确到1mm;
A.1.54dm=15.4cm,测量结果准确到1cm,不符合题意;
B.15.4cm,测量结果准确到1cm,不符合题意;
C.154mm=15.4cm,测量结果准确到1cm,不符合题意;
D.154.0 mm,测量结果准确到1mm,0是估读数字,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人的身高约1.7m,由图可知,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与人体身高接近,约为1.7m,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而23.95cm的读数明显错误,所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25.92cm
故A正确,符合题意,BC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BC
【详解】A. 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故A错误;B. 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而误差是在遵守操作规则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故B错误;C. 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C错误;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ABC.
【点睛】①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10.BD
【详解】AC.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C错误;
BD.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故BD正确。
故选BD。
11. B 6.75
【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
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详解】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所以图中的B是正确的;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的1mm;铅笔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6.75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6.75cm.
12. 3×104 0.01 180 2×104 0.25 30 1800.
【详解】(1) 30 μm=30103nm=3104nm;10 mm=1010-3m=1×10-2m;0.18 km =0.18103m=180m;2×107 m=2×10710-3km=2×104m; (2)15 min=15h=0.25h;0.5 h=0.560min=30min=0.5.3600s=1800s
13. 8 19.2
【分析】注意秒表的读数要注意结合小圈和大圈,明确秒针读数时是大于30s,还是小于30s。
【详解】如图所示秒表,中间小圈的单位为min,指针位置在8min未过一半。
大圈单位为s,指针位置在19.2s,将两指针位置结合起来,则示数8min19.2s。
14. 0.1cm/1mm 2.85
【详解】[1]图中刻度尺每1cm被分割成10小格,每1格为1cm,故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
[2]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精确值之后估读一位,左侧对准的刻度是1.00cm,右侧对准的刻度是3.85cm,故长度为
15.1.85
【详解】试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已知第一枚硬币的圆心到第五枚硬币的圆心长度,可以得到一枚硬币的直径.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从第一个硬币中心到第五个硬币中心的长度为7.40cm,
所以一个硬币的直径为D==1.85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出错的地方是误认为从第一个硬币中心到第五个硬币中心是5个硬币直径之和,实际为4个硬币直径之和.
16. m mm min m
【详解】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1.65m左右;
5枚硬币叠放的高度约10mm,所以一枚硬币的厚度在2mm左右;
正式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分别是45min;
一层楼高3m,一间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
17.
【详解】将物体始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末端与3刻度线对齐,物体长度即为3.00cm,如图所示:
18. 书本一张纸分两页 测硬币厚度等
【详解】试题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把纸张的页数当作纸张的张数了,书本的一张纸有两页;
这种测量方法叫做累积法,生活中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等都要用到累积法.
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种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此法适用于不易直接测量的较小的长度.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用到累积法,也叫测多算少法,即测出多个物体的长度后,除以物体的个数,如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等.
19. 控制变量法 降落伞的形状 降落伞的面积越大 无关 见解析
【详解】(1)[1]该实验中有多个变量,在实验的时候,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一个变量,即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
(2)[2][3]由表格中1和2两组数据可知,降落伞的伞面面积不同而其它因素相同,测得伞面面积较大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较长,所以可得出结论:当降落伞的绳长、形状、总质量和释放高度相同时,降落伞的伞面面积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越长。
(3)[4]比较4和5两组数据可以知道,在误差范围内,其他条件相同,伞绳长度不同的时候,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一样,所以降落伞滞留时间与伞绳长度无关。
(4)[5]要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总质量的关系,应改变降落伞的总质量,且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比较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而1和3两组数据中除了降落伞的伞面面积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故不可以用1和3两组数据,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总质量的关系。
20. 播水壶中的水位会随时间下降,流出的水速度会逐渐减小,导致计时不准确 及时向播水壶中添加水,保证水位几乎不变
【详解】(1)[1]水位不同,播水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同,水位越高,播水壶流出的速度越大,水位越低,播水壶流出的速度越小,当播水壶中的水位会随时间下降,流出的水速度会逐渐减小,导致计时不准确。
(2)[2]要想让播水壶流出水的速度不变,必须让水位高度保持不变,因此及时向播水壶中添加水,保证水位几乎不变,可以减小测量时间误差。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情分析练习 专题01 声学(pdf学生版+解析版)

下一篇: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