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将10g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下列有可能产生4.4g二氧化碳气体的组合是
A.K2CO3和BaCO3 B.Na2CO3和CaCO3
C.K2CO3和MgCO3 D.NaHCO3和K2CO3
2.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氢氧化镁固体
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4.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结构观: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溶液中都含有OH-,其化学性质相似
C.守恒观:某物质在氧气中燃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D.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氢氧化钾和碳酸钾可以相互转化
5.取三份等量的某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则下列对该溶液X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加入的物质 NaOH溶液 Ba(NO3)2溶液 AgNO3溶液
实验现象 红褐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A.该溶液中肯定含有Fe2+离子
B.该溶液中的溶质是一种铜盐
C.该溶液中肯定含有Cl﹣离子
D.该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二、选择题
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CO2 B.P+O2=PO2
C.3CO+ Fe2O32Fe+3CO2 D.CaCO3+HCl=CaCl2 +H2O+CO2↑
7.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最早得出空气由氮气、氧气组成
B.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工业制烧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D.我国化学家张青莲,精确测定了铟(In)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8.下表中有关各物质的分离、鉴别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需要分离、鉴别或除杂的物质 所用方法
A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鉴别硫酸钾、硫酸钡、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除去
D 鉴别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另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A.Na2SO4、NaOH、MgSO4 B.Na2CO3、BaCl2、Ca(NO3)2
C.Ba(NO3)2、Na2CO3、HNO3 D.NaOH、H2SO4、KOH
10.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生石灰:Ca(OH)2 B.小苏打:NaHCO3 C.烧碱:NaOH D.食盐:NaCl
11.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
B.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逐渐加入盐酸至过量
C.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12.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3.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E为黑色固体,A、G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横线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有反应和转化过程中,只有①属于中和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可以转化为C
B.反应①②属于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
C.反应③可以是
D.F和D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14.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波尔多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待溶液澄清后,再放入一个表面光亮的铁钉,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铁钉表面有无色气泡生成
B.溶液颜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铁钉表面有白色金属析出
D.该实验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15.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类别不同的是
A.硫酸钾 硝酸银 B.碳酸 硫酸
C.火碱 氢氧化镁 D.生石灰 纯碱
三、综合应用题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①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应选择的药品是 (填序号) ;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C、D装置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若选择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③实验室制取氢气,若要获得平稳的氢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据此写出氢气的一点物理性质 。
(2)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流程简明如图: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面问题:
①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流程中气体X的化学式是 。
③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钠、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纯碱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样品中不含碳酸氢钠
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17.酸、碱、盐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三类重要化学物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日常生活
① (填化学式)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②医疗上,氢氧化铝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探究
探究1: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证明酸和碱反应的发生。
①甲同学向盛2mL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振荡,逐滴加入稀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 的现象,由此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结论不严谨,上述实验中的现象也可能是试管中的 被稀盐酸完全反应所造成的。甲同学提出只需向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观察到 的现象即可排除这种可能性。
探究2: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铜、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①操作1的名称是 。
②固体甲的成分是 ,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3)工业除废
某工厂排放废水中含H+、Cu2+、Na+、四种离子,其个数之比为2:1:6:5,铜离子的质量分数为0.64%,为了除去重金属铜离子,处理1000kg该工厂废水至少需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8.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但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Na2SO4),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步骤①、⑤、⑦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的目的是 。
(3)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有 现象时,即停止加热。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含有20gNaCl和Na2CO3固体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加入100g稀盐酸时(即图中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②当加入50g稀盐酸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此时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参考答案:
1.CD
2.CD
3.AD
4.AC
5.CD
6.C
7.C
8.D
9.C
10.A
11.D
12.C
13.B
14.C
15.D
16.(1) A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 C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或氢气难溶于水,或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
(2) CO2 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或无明显现象) ①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①有气泡产生,②产生白色沉淀
17.(1) NaHCO3
(2)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酚酞 氢氧化钠/NaOH 溶液变红 过滤 BaSO4、CaCO3 Na2SO4、Ba(NO3)2、CaCO3(写名称也可)
(3)解:设溶液中H+的质量为x
因为H+、Cu2+、Na+、四种离子,其个数之比为2:1:6:5
x=0.2kg
解:设与氢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
y=7.4kg
设与铜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z
z=7.4kg
共需Ca(OH)2为7.4kg+7.4kg=14.8kg
答:处理1000kg该工厂废水至少需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14.8kg
18.(1)玻璃棒
(2)除去杂质Na2SO4
(3)大量固体析出
(4) 氯化钠和氯化氢
解:设此时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碳酸钠质量为y。
答:此时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55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学年江西高二3月联考语文

下一篇: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练习(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