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单选题
1.会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
A.SO2 B.CO C.O2 D.N2
2.能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一氧化碳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了 蜡烛燃烧生成的CO2和H2O逸散在空气中
B 划玻璃的刀头上镶一小粒金刚石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C 对煤炭的脱硫处理 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 该未知气体中一定不含氧气
A.A B.B C.C D.D
4.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6.下列图像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向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加入足量的镁、锌
B.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至溶液饱和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向一定量的稀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7.能引起酸雨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所以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B.氖原子和氩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所以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
D.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都是酸雨
9.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利用图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和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和电导率的变化如图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滴加的溶液为稀盐酸
B.图中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C.图中所示溶液中的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中之前电导离下降是因为溶液中的离子数量逐渐减少
10.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B.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在40s到50s某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溶液中只有和两种离子
11.推理和总结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定是分子
D.碱的溶液pH一定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某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验证反应的发生,先向碱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再逐渐加入酸溶液至过量,请描述该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14.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1)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   (填字母,下同)。
a CH4  b CO  c SO2
(2)下列处理废水的方法属于中和法的是   。
a 用熟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酸 b 用活性炭处理废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用铁粉回收废水中的铜
(3)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   。
a 废气直接排放 b 废干电池就地填埋 c 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4)下列物质在净水过程中可用作絮凝剂的是   。
a 漂白粉 b 明矾 c 臭氧
三、计算题
15.某同学做中和反应时,取20g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直到溶液刚刚由红色变为无色为止(恰好完全反应)。
(1)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理论上消耗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溶液里有少量气泡产生,原因可能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6.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
(1)下列物质都可以用来作为燃料:①煤;②氢气;③石油;④天然气。
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放出热量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钙与水反应
B.镁与盐酸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3)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使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将炭做成空心的有利于充分燃烧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4)利用化石燃料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煤燃烧时排放出NO2和   ,这些气体会导致形成酸雨。下列做法能预防酸雨的是   。
A.推广使用脱硫煤 B.用天然气来替代煤 C.使含硫煤充分燃烧
(5)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Ⅰ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Ⅱ所示。
“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填字母)。
A.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巾 B.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C.逐步淘汰白炽灯 D.草稿纸双面使用
17.化学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取出50克,让大家用质量分数为1.96%稀硫酸来测定其浓度。消耗稀硫酸的量和pH的变化如图一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
(1)当出现    现象时,反应完全,刚好达到中和。
(2)图一中的P点时,溶液中溶质的阳离子有哪些?请写出粒子符号    。
(3)根据图二温度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4)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1000克1.96%的稀硫酸,那么需要浓硫酸的质量    克。
(5)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五、综合题
18.化学通过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重大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航天飞机等的钛合金属于   材料(填“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2)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①开发    (举一例)等新能源,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煤燃烧时加入石灰石成生石灰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可以减少    (填化学式)。气体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3)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试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小心站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填“硼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灰水”)。
(4)在工业上可以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钠,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流程中,步骤①所涉及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写出上述转化流程步骤④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现取100gCuCl2溶液倒入烧杯中,慢慢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加入NaOH溶液12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当加入NaOH溶液8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产生沉淀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19.某废酸液中主要含有H2SO4和FeSO4,研究人员用CaCO3消耗部分酸,再加入廉价的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经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磁性铁(Fe3O4)。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90℃下向沉淀中加入氯酸钠时所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1)用pH试纸测定废酸液酸碱度的操作方法为   。
(2)“沉铁”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沉铁”后,溶液的pH对磁性铁产率的影响如下表。
溶液的pH 6.0 6.5 7.0 7.5 8.0 9.0
产率(%) 43.9 50.6 86.2 93.0 92.3 91.6
根据表格分析,欲获得较高的产率,最适宜的pH为   ,pH较低时产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4)“水洗”时,为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____。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5)若废酸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9.5%,则50t废液经上述流程处理后最多可得到磁性铁多少吨?(写出详细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下图所示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2)图C方框内乙的微粒符号是   。
(3)测定稀硫酸酸碱度的操作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酸雨是硫、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会引起温室效应,A错误;
B.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多会引起酸雨,B正确;
C.臭氧不会造成酸雨,C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会引起酸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引起酸雨分析。
3.【答案】D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了,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的CO2和H2O逸散在空气中,故A选项说法正确。
B、划玻璃的刀头上镶一小粒金刚石,利用了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故B选项说法正确。
C、对煤炭的脱硫处理,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故C选项说法正确。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不能说明该未知气体中一定不含氧气,也可能是含有氧气较少的混合气体,如空气等,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B、根据金刚石的硬度大进行分析。
C、根据防治酸雨的措施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花生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A不正确;
B、苹果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B不正确;
C、西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C不正确;
D、沙枣最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不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土壤显微酸性,即土壤的pH略小于7,因此该地区不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作物;根据作物最适宜的pH范围做出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答】A、向酸溶液中加水,酸性不断减弱,则溶液pH不断增大,溶液始终为酸性,则只能无限接近于7,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总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刚开始没有沉淀产生,加入一定碳酸钠溶液质量后,才开始有沉淀产生,反应结束后,沉淀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解答】A、向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加入足量的镁、锌,其中金属过量、酸不足,故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而金属活动性Mg>Zn,故镁先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至溶液饱和,氯化钠不断溶解在水中直至溶液饱和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故溶质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溶液饱和、溶质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滴加稀盐酸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pH下降,直至pH<7,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稀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反应开始前,稀硫酸中有水存在,故其不是从0开始,氢氧化钡溶液中存在水,而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故水的质量应是先快速增加再慢速增加(稀硫酸已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溶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稀硫酸中水的质量不为零进行分析。
7.【答案】A
【解析】【解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氮气、二氧化碳、氢气等不会引起酸雨。
故选A。
【分析】根据酸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引起的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但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氖原子和氩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B符合题意;
C、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但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故C不符合题意;
D、酸雨的pH<7,但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石墨和金刚石属于不同物质分析;
B、根据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C、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分析;
D、根据酸雨pH<5.6分析。
9.【答案】A
【解析】【解答】A、由图2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pH从大于7逐渐减小,说明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则图1中滴加的a溶液是稀盐酸,符合题意;
B、图中溶液pH减小,但仍大于7,未排除氢氧化钠加水稀释使pH减小的可能,不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C、图中d恰好完全反应,盐酸过量,所示溶液中的的质量不再增加,不符合题意;
D、图中之前电导率下降是因为反应时生成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确定滴加的溶液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也会使溶液碱性变弱分析;
C、根据反应结束后生成物不再增加分析;
D、根据电导率下降是因为反应时生成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少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起始时溶液的pH<7,呈酸性,则该实验是将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故A错误;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在40s到50s某时刻,温度最高,因此在40s到50s某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稀盐酸过量,溶液中除了Na+和Cl-,还含有氢离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起始时溶液的pH<7,呈酸性,应为向稀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
B.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C.温度最高时,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完全反应前,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11.【答案】B
【解析】【解答】A、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而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只含碳元素,是混合物,不是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蜡燃烧,是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的产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只含氧元素,所以石蜡必须含有碳和氢元素,故B符合题意;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不一定是分子,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只能由原子或离子保持,故C不符合题意;
D、碱的溶液pH一定大于7,但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某些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其pH也大于7,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pH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而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D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pH会减小,但不会小于7。A答案错误;
B、解:设ag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解:设ag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y
x= y=
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镁比氧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镁质量大。B答案错误;
C、解:设ag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解:设ag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y
x= y=
等质量的锌与铁和稀硫酸反应,铁比锌产生的氢气多,图形中的斜线画的错误。C答案错误;
D、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发生,将稀硫酸反应完后,再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图形正确。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后pH减小分析;
B、根据镁和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计算;
C、根据锌和铁与稀硫酸反应计算;
D、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分析。
13.【答案】(1)H2SO4+2NaOH=Na2SO4+2H2O
(2)溶液先变红,后变无色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微观图示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1)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
(2)酚酞遇碱变红色,向红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生成硫酸钠呈中性,红色变为无色 。
【分析】(1)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来解答;
(2)根据酚酞遇碱变红色,遇酸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来解答。
14.【答案】(1)c
(2)a
(3)b
(4)b
【解析】【解答】(1)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故答案为:c;
(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用熟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酸,属于中和法;用活性炭处理废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用铁粉回收废水中的铜,是利用铁将铜置换出来;故答案为:a;
(3)废气直接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废干电池中含有锰、锌等金属,就地填埋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废旧塑料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故答案为:b;
(4)漂白粉净水是利用漂白粉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吸附性,吸附水中悬浮物,所以可以作絮凝剂;臭氧净水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酸雨的形成分析。
(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废干电池中含有锰、锌等金属,就地填埋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4)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吸附性,吸附水中悬浮物。
15.【答案】(1)解:设理论上消耗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x=1.825g
答:理论上消耗盐酸中HCl的质量为1.825g
(2)NaOH变质了,生成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了CO2气体
【解析】【解答】(2)该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溶液里有少量气泡产生,原因可能是NaOH部分变质了,生成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了CO2气体。
【分析】(1)根据NaOH+HCl=NaCl+H2O计算;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6.【答案】(1)②;①③④
(2)A;B
(3)C
(4)SO2;AB
(5)化学;CO+3H2H2O+CH4
(6)A
【解析】【解答】(1)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烟尘以及有害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所以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氢气可以由分解水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而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②;①③④;
(2)A、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正确;
B、镁与盐酸反应会放热,故正确;
C、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需要高温加热,需要吸收热量,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AB;
(3)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正确;
B、将炭做成空心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有利于充分燃烧,正确;
C、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会随意降低,不正确;
D、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正确;
故答案为:C;
(4)煤燃烧时排放出NO2和SO2,这些气体会导致形成酸雨;
A、推广使用脱硫煤会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预防酸雨;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用天然气来替代煤可以预防酸雨;
C、使含硫煤充分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不能预防酸雨;
故答案为:AB;
(5)气化炉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一氧化碳、氢气、水和甲烷,其化学方程式为:CO+3H2H2O+CH4;
(6)A、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巾需要大量砍伐树木,浪费资源,不符合“低碳”理念;
B、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C、逐步淘汰白炽灯,使用节能的灯具,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D、草稿纸双面使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树木的砍伐,符合“低碳”理念;
故填A。
【分析】(1)根据氢气为最清洁能源,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分析;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金属与酸反应放热,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热分析;
(3)根据燃烧剧烈程度影响因素及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分析;
(4)根据酸雨是硫、氮氧化物造成的分析;
(5)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由微观图示各分子的构成书写出化学式,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
(6)根据低碳生活符合节能、减排、环保等特点分析。
17.【答案】(1)红色恰好褪去
(2)Na+、H+
(3)放热
(4)20
(5)解:设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100g×1.96%=1.96g
2NaOH+ H2SO4=Na2SO4+6H2O
x 1.96g
x=1.6g
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8%。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2%
【解析】【解答】解:(1)当出现红色恰好褪去现象,即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2)图一中的P点时,溶液呈酸性,故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和氢离子。
(3)根据图二温度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浓硫酸的质量=1000克×1.96%÷98%=20克。
【分析】(1)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呈无色分析;
(2)根据溶液pH小于7时硫酸过量分析;
(3)根据反应时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分析;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5)根据硫酸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18.【答案】(1)金属材料
(2)太阳能、潮汐能等;SO2
(3)硼酸溶液
(4)分解;Ca(OH)2+Na2CO3=CaCO3↓+2NaOH
(5)Na+;解: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CuCl2 2NaOH= Cu(OH)2↓+2NaCl
  80 98
  80g×10% x
答:产生沉淀质量9.8g。
【解析】【解答】(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钛合金是金属材料。
(2)①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潮汐能等。
②含硫物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排放过多会形成酸雨。所以煤燃烧时加入石灰石成生石灰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化学式SO2;
(3)氢氧化钠是碱性物质,有强腐蚀性,如果不小心站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弱酸性物质与氢氧化钠中和,如涂上硼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石灰水都为碱性。
(4)步骤①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④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纯碱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5)①从图像可知,A点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则氢氧化钠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则加入NaOH溶液120g时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另一生成物氢氧化铜是沉淀)。所以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钠离子,符号Na+。
【分析】(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2)① 根据常见的新能源的种类分析。
② 含硫物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排放过多会形成酸雨。
(3)氢氧化钠是碱性物质,有强腐蚀性,如果不小心站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弱酸性物质与氢氧化钠中和,如涂上硼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石灰水都为碱性。
(4)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5)① 根据图像A点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到B 点是氢氧化钠过量分析。
②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氢氧化钠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9.【答案】(1)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2)
(3)7.5;四氧化三铁能与酸反应
(4)C
(5)解:设最多可得到磁性铁的质量为x,根据元素守恒,可得:
解得x≈2.42t
答:50t废液经上述流程处理后最多可得到磁性铁2.42吨。
【解析】【解答】(1)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为: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2)由题意可知,“沉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硫酸亚铁和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FeSO4=Fe(OH)2↓+CaSO4。
(3)由表中数据可知,pH=7.5时,产率最高,则欲获得较高的产率,最适宜的pH为7.5;当pH较低时,溶液显酸性,而四氧化三铁能与酸反应,则产率较低。
(4)由题意可知,滤渣表面可能含有氧化钠溶液,则若想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只需证明最后—次洗涤液中不含氯化钠溶液即可,又由于稀盐酸,氢氧化钠均不与氯化钠反应,而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可用硝酸银证明,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正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分析。
(2)硫酸亚铁和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钙。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4)根据氯化钠的性质分析。
(5)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硫酸亚铁与四氧化三铁的关系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硫酸亚铁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20.【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
(2)
(3)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解析】【解答】(1)该反应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微观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H++OH-=H2O)。
(2)图C方框内乙是硫酸钠,乙的微粒符号是SO42-。
(3)测定稀硫酸酸碱度的操作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分析】(1)根据酸碱中和的市值分析。
(2)根据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
(3)根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方法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广东省广州市骏景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