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西安翱翔中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年陕西省西安翱翔中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分类法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蒸馏水 B.高锰酸钾 C.赤铁矿 D.液氧
2.为制作叶脉书签,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其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B.称量
C.量取水 D.读取体积
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错误的是
A. B.
C. D.
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一组是
A.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B.电解水的方法探究水的组成:2H2O2H2↑+O2↑ 分解反应
C.除去CO2中的CO:CO+CuOCu+CO2 置换反应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l+NaHCO3=NaCl+H2O+CO2↑ 中和反应
5.化学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中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区分常见物质 B.安全常识
CO和CO2—用澄清石灰水 涤纶和羊毛—取样,点燃并闻气味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室内保持通风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日常生活经验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水的软化 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食品干燥剂——浓硫酸 铁栏杆防锈——喷涂油漆以隔绝氧气和水 洗涤餐具——加洗洁精溶解油污
A.A B.B C.C D.D
6.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部分主要物质相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技术为缓解温室效应加剧提供了新途径
B.图中绘制的三种物质均属于有机物
C.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了转化②反应
D.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a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B.图b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
C.图c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图d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8.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甲物质是H2O,则乙物质可能是CaCl2
B.若甲→乙是置换反应,则乙→丙不可能为置换反应
C.若甲物质是CO2,则丙物质可能是H2
D.若甲→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丙不可能为复分解反应
9.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盛有物质(可能为固态、液态或气态)的锥形瓶中滴加适量液体,关闭活塞。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弹簧夹。下列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描述均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X:久置NaOH固体 Y:稀盐酸 Z:水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X完全变质
B X:CO2 Y:水 Z:紫色石蕊溶液 液体Z倒吸入锥形瓶且溶液变红 CO2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X:白色固体 Y:稀盐酸 Z:澄清石灰水 液体Z变浑浊 X一定是碳酸钙
D X:CO2 Y:NaOH溶液 Z:BaCl2溶液 液体Z倒吸入锥形瓶,并产生白色沉淀 能证明X与Y发生了反应
A.A B.B C.C D.D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10.陕西的东大门是渭南巿潼关县,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地带。
(1)人们乘船观光“天下黄河第一弯”。现代游船常用玻璃钢制造船体,玻璃钢属于 (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2)潼关肉夹馍是极具特色的美食之一,“馍”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3)黄河水中含大量泥沙,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请标出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11.“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铷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计时精度为百亿分之三秒。
(1)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铷元素及原子结构示意图,n= 。
(2)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写出A、B和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2.碳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若物质a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
(2)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对图中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描述:“……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文中描述的物质是 (填名称)。
(3)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c和d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 不同。
(4)若物质f为碳酸钠,写出其阴离子符号: 。
13.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甲溶液的相关操作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 (填“甲”或“丙”)相似。
(2)将等质量的三种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形成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t的范围为 。
(3)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序为 。
(4)已知甲为硝酸钾,如图2所示,将含有200g水的硝酸钾溶液均分到烧杯①和②中(已知该温度下其溶解度为110g,向烧杯①中放入小木块,分别对两份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均得到该温度下的恰好饱和溶液③和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数据不全,无法计算x与y的比值
b.若使烧杯③析出晶体得到烧杯⑤,且小木块下沉,操作可以恒温蒸发溶剂
c.若经过某操作使⑤中固体再次溶解,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如图烧杯中的溶液可回收稀释后用作绿植营养液,促进植物茎秆、叶生长
14.为了学习金属的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从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 ,从而提高炉温。
(2)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 (填“多少”或“速率”)来比较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
(3)试管B和C中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同学们向D试管中继续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该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符号)。
15.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钠、氯化镁等。某工厂利用海水、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等原料制取氯化镁的流程图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如图过程中未涉及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为确定反应③中两种反应物的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取反应③后的上层清液进行实验,以下4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反应③中Ca(OH)2过量的是(填字母)。
A.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B.通入CO2气体,液体变浑浊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6.现有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仪器①名称为 。
(2)实验室若制取O2和CO2,且需要控制反应速率,从A~F中能选择的同一套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填装置字母)。
(3)若选择装置B制取CO2,长颈漏斗中添加的药品名称为 。
(4)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使用G装置收集O2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或“”)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17.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某化学小组展开如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认识我国家用燃料的变迁
【学习交流】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发展历程:
(1)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石油分馏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任务二:探究早期燃料柴草燃烧固体产物的组成成分
【查阅资料】①柴草焚烧的灰烬为草木灰,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等;②碳酸钾溶液显碱性;③硫酸银微溶于水。
【实验验证】
(2)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草木灰的组成成分。
步骤1:将草木灰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浸出液,若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浸出液的酸碱度,测得结果应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步骤2:另取少量浸出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 ,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2CO3。
步骤3:取适量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2SO4。
步骤4:取步骤3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Cl。
【表达交流】
(3)写出步骤3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
【反思评价】
(4)小文同学认为步骤4得出“草木灰中含有KCl”的结论不合理,应将上述过程中某药品更换为 (填一种盐的化学式)溶液,即可得证。
(5)经过思考分析,你认为步骤3和步骤4 (填“能”或“不能”)调换顺序。
三、计算与分析题(共5分)
18.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所得氧气的质量和消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随着反应的进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试卷第6页,共7页
1.A
【详解】A、蒸馏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赤铁矿的主要氧化铁,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液氧只含氧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C
【详解】
A.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瓶塞要倒放,此选项错误;
B.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不能放在纸上称量,此选项错误;
C.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先向量筒中倒入水,当预计水的体积快接近要量取的水的体积时,停止倒入,将量筒放在桌面上,用滴管逐滴滴入,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当凹液面的最低处与要量取水的体积的刻度线相平时,停止倒入,此选项正确;
D. 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D
【详解】A、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变成原子,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壳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
C、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酸雨形成的原因: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造成的,不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造成的,选项错误;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CuOCu+CO2,不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特点,不是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碳酸氢钠属于盐,不是酸和碱作用,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B。
5.A
【详解】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不能,所以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故正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有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正确;加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较多浮渣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正确;故A符合题意;
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等易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换气扇,防止产生的电火花引爆天然气,故错误;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海鲜防腐,故错误;保持室内通风,可以有效预防煤气中毒,故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不能用于水的软化,故错误;H2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故正确;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以用来干燥食品,故错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易发生锈蚀,喷涂油漆以隔绝氧气和水,可以达到防锈的目的,故正确;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可洗涤餐具上油污,故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A、该技术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该技术可以消耗二氧化碳,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故A说法正确;
B、图示中绘制的三种物质分别为CO2、CO、CH3COOH,其中CO2、CO属于无机物,CH3COOH属于有机物,故B说法错误;
C、转化②为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CH3CO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物CO种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了转化②反应,故C说法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7.D
【详解】A、将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水由H、O元素组成,反应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溶质种类相同,溶剂种类不同,且碘能溶于酒精,难溶于水,可以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无气体参与或生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无法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若甲是H2O,不能一步反应转化为CaCl2,则乙物质不可能是CaCl2,故选项推断不正确;
B、若甲为铁,乙为铜,丙为银,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两者的转化都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推断不正确;
C、若甲是CO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乙可以是H2O,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丙可能是H2,故选项推断正确;
D、若甲为碳酸钠,乙为氢氧化钠,丙为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两者的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推断不正确。
故选C。
9.D
【详解】A、NaOH变质是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加,导管口也有气泡冒出。A不正确;
B、二氧化碳与是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是CO2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不正确;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但白色固体不一定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碳酸钠。C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由于压强差,使氯化钡倒吸入锥形瓶中,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表示沉淀,能证明X与Y发生了反应。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0.(1)复合
(2)糖类
(3)
【详解】(1)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2)“馍”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二氧化硅中O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硅元素显+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可表示为。
11.(1)8
(2)Na
(3)RbOH
【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则图中n=37-(2+8+18+1)=8。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由图1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出,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由图2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出,A的质子数为1,为氢元素,C的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两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但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1个电子可得可失,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所以铷元素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的相似,故填Na。
(3)A的质子数为1,为氢元素,显+1价,B的质子数为8,为氧元素,显-2价,铷元素显+1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铷,化学式为RbOH。
12.(1)CH4
(2)金刚石
(3)分子构成
(4)
【详解】(1)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物质a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据图可知,物质a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CH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则碳元素化合价为-4,所以若a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2)据图可知,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是碳的单质,所以b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金刚石、石墨、C60等,由于“……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所以文中描述的物质只能是金刚石。故填:金刚石。
(3)据图可知,物质c和d是碳的氧化物,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d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故填:分子构成。
(4)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钠离子是阳离子,碳酸根离子是阴离子,1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符号为。故填:。
13.(1)丙
(2)t>t1
(3)乙>甲>丙
(4)abc
【详解】(1)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所以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丙相似;
(2)由溶解度图可知,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t1℃之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不断减小,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大,所以当t>t1时,将等质量的三种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形成丙物质的饱和溶液;
(3)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乙>甲=丙;将t1℃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升高温度,甲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关系还是乙>甲;升高温度,丙物质的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丙变为t2℃下的饱和溶液,丙物质在t2℃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在t1℃的溶解度,故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序为乙>甲>丙;
(4)已知甲为硝酸钾,如图2所示,将含有200g水的硝酸钾溶液均分到烧杯①和②中(已知该温度下其溶解度为110g,向烧杯①中放入小木块,分别对两份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均得到该温度下的恰好饱和溶液③和④;烧杯②和烧杯①中溶剂水的质量均为100g,烧杯③中溶剂水的质量也是100g,为该温度下的恰好饱和溶液,则烧杯③中溶质的质量为110g,
a、根据图示,①②溶液组成相同,得到的③④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xg硝酸钾在yg水中,恰好饱和,x:y=110g:100g=110:100,故错误;
b、根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浮力大于重力则上浮;若浮力等于重力则悬浮;若浮力小于重力则下沉,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③为该温度下的恰好饱和溶液,若恒温蒸发溶剂,烧杯③析出晶体得到烧杯⑤,烧杯⑤还是该温度下的饱溶液,③和⑤的密度相同,所以小木块不会下沉,故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经过某操作使⑤中固体再次溶解,可以是升高温度,升高温度,溶剂不变,溶质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也可以是增加溶剂水,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故错误;
d、如图烧杯中的溶液为硝酸钾溶液,还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可回收稀释后用作绿植营养液,促进植物茎秆、叶生长,故正确;
故选:abc。
14.(1)使木炭充分燃烧,放出热量
(2)速率
(3)
(4)Zn2+
【详解】(1)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让木炭充分燃烧,该反应放热,从而提高炉温;
(2)锌比铁的活动性强,则和相同的稀硫酸反应时,锌反应的速率比铁快;
(3)试管B和C中能发生反应的是铁和硫酸,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之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4)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银,D中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溶液是蓝色,有硝酸铜(也可以硝酸银过量),加入锌和铁的混合物,锌会先与过量的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锌和银(硝酸银不过量则没有该反应),锌再和硝酸铜反应产生硝酸锌和铜,硝酸铜反应完全溶液变成无色,锌反应完全,铁才会参加反应;铁不会和硝酸铜反应,因为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而最终溶液无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Zn2+。
15.(1)置换
(2)AB
(3)
【详解】(1)根据流程图可知,①为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②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③为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④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即为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过程中未涉及置换反应;
(2)③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取反应③后的上层清液进行实验,证明反应③中Ca(OH)2过量;
A、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则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反应③中Ca(OH)2过量,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液体变浑浊,说明反应③中Ca(OH)2过量,正确;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也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用碳酸钠溶液来检验氢氧化钙是否过量,错误;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不能说明反应③中氢氧化钙过量,错误;
故选:AB;
(3)反应④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6.(1)铁架台
(2)C和F
(3)稀盐酸
(4)
(5)b
【详解】(1)仪器①名称为铁架台;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上述均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C,装置C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所以收集装置可选择F向上排空气法;故可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CF;
(3)若选择装置B制取CO2,可选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中添加的药品名称为稀盐酸;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使用G装置收集O2时,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从a管通入,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17.(1)物理
(2) 偏小 产生大量气泡 硝酸银##AgNO3
(3)
(4)Ba(NO3)2
(5)不能
【详解】(1)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步骤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故若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浸出液的酸碱度,浸出液被稀释,碱性减弱,故测得结果应偏小;
步骤2:碳酸钾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故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
步骤4:实验结论为草木灰中含有氯化钾,氯化钾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故取步骤3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3)步骤3对应的反应为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3中加入了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会对氯化钾的检验产生干扰,故步骤4得出“草木灰中含有KCl”的结论不合理,可将氯化钡更换为Ba(NO3)2,即可得证;
(5)如果将步骤3和步骤4调换顺序,先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硝酸银和氯化钾、硫酸钾分别生成氯化银和硫酸银白色沉淀,无法证明草木灰中含有氯化钾,故不能调换顺序。
18.(1)增大
(2)
解:由图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氧气的质量为3.2g,消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68g;
设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中,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溶液质量减少,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2)解析见答案。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协作校2023-2024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辽宁一模)历史答案!

下一篇: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