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山东卷01济宁市(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号等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Fe-56 Zn-6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每小题1分,5-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2020年春晚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震撼的“盛宴”,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钢琴演奏 B. 景色投影
C. 灯光绚丽 D. 烟火绽放
2.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 蒸发结晶时,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B. 将pH试纸伸入到试剂瓶中测量溶液酸碱度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D. 称量氢氧化钠时,将其放在左盘的烧杯中称量
3.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分析正确的是
A. 生活中铝制品要经常用钢丝球打磨
B. 图书资料失火可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
C. 洗洁精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食品防腐剂
4. 钌是一种稀有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钌酸钾(K2RuO4)。在K2RuO4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是
A. +6 B. +4 C. +3 D. +1
5.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B.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C.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D. 金属铝和盐酸的反应:
6.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物质溶解的吸放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实验,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一中的M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 将NH4NO3换为CaO固体,也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C. N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在t2℃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7. 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H4与生成的H2质量比为1:2
B. 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D.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2H2
8. 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B. 反应结束后,消耗硫酸的质量相等
C. 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D. 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9.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0. 小明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做酸碱中和反应后,对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探究,她向一定质量的反应后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和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B. 图中段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图中点处溶质的种类最少 D. 图中段可知溶液显碱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按要求用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铵根离子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______;
(4)+1价铜元素的氧化物______。
12. 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图1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图2是氮原子和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镓原子的原子序数是_____。
(2)图2中的x是 _____。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_____。
13.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与水循环相互影响。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 O3 B. CO2 C. CO D. NO2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现需量取9.0mL蒸馏水进行实验,应选用_____(填“10”或“50”)mL的量筒,若量取时俯视读数,则实际体积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 某兴趣小组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铜,设计流程如图:
(1)Ⅰ中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15. 某溶液由、、、、、、、中的几种离子构成,为判定溶液中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蓝白色沉淀;
(2)另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请分析实验过程,推断:
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填符号,下同),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16.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制取较为纯净的甲烷选择的发生、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将气体通入H装置(从m口进入),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收集二氧化碳;
②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③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测二氧化碳的体积;
④H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3)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盛有少量氧化铁的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经验证氧化铁也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如图甲、乙所示实验中,可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17. 贴对联是中国节庆时的传统文化之一,春节期间小明同学看到长辈用“金粉”书写对联后,对“金粉”的成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取少量样品到学校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金粉”是一种具有颜料性质的金属粉末,大多由两种或三种熟知的金属组成。
【提出问题】“金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金、银;猜想2:铜、锌、金;猜想3:铜、铁、锌;猜想4:铜、锌
【实验验证及结论】
(1)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试管底部有未溶物。
现象 结论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猜想______不成立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呈______ 猜想3不成立
(2)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固体全部变黑,说明该“金粉”的成分是______。
【继续探究】
(3)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足量)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产生气泡,并有附着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即可)。
【反思评价】
(4)滤液中插入的铝片(足量)要提前进行打磨的目的是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8.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请你根据丙烯酰胺的化学式计算:
(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50g某硫酸铜溶液于只洁净 干燥的烧杯中,然后逐滴加入10%的 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
(1)当滴入NaOH溶液20g时(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计算所用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号等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Fe-56 Zn-6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每小题1分,5-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2020年春晚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震撼的“盛宴”,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钢琴演奏 B. 景色投影
C. 灯光绚丽 D. 烟火绽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钢琴演奏,是震动发声,没有新物质生成,错误;
B、景色投影,没有新物质生成,错误;
C、灯光绚丽,是发光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错误;
D、烟火绽放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正确;
故选D。
2.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 蒸发结晶时,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B. 将pH试纸伸入到试剂瓶中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D. 称量氢氧化钠时,将其放在左盘的烧杯中称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发结晶过程中,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故选项错误;
B、取一玻璃棒洗净擦干后,用玻璃棒一端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将滴加待测液的试纸颜色与标准颜色谱进行对比,读取酸碱度的值,将pH试纸直接投入试剂瓶中的溶液里测量其酸碱度,会污染溶液,故选项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氢氧化钠时,将其放在左盘的烧杯中称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分析正确的是
A. 生活中铝制品要经常用钢丝球打磨
B. 图书资料失火可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
C. 洗洁精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食品防腐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铝常温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若经常用钢丝球打磨,则会破坏这层保护膜导致铝制品再次氧化而腐蚀,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转化为二氧化碳,吸热灭火无残留,可以尽可能的保护未燃烧的书籍,符合题意;
C、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D、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但不能用于食品防腐剂,因为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危害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钌是一种稀有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钌酸钾(K2RuO4)。在K2RuO4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是
A. +6 B. +4 C. +3 D. +1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钌酸钾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是。因为在化合物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得:(+1)×2++(-2)×4=0,解得,=+6。
综上所述:选择A。
5.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B.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C.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D. 金属铝和盐酸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故A错误;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的雨水的pH约为5.6,显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
D、金属铝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6.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物质溶解的吸放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实验,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一中的M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 将NH4NO3换为CaO固体,也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C. N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在t2℃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一第一个烧杯,滴入水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M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一中的M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选项错误;
B、根据推断,可知道N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如果将NH4NO3换为CaO固体,CaO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温度升高,则N的饱和溶液不会变浑浊,现象不同,选项错误;
C、N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解度增大,但因为溶质溶剂都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
D、在t2℃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选项正确;
故选:D。
7. 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H4与生成的H2质量比为1:2
B. 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D.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2H2
【答案】A
【解析】
【详解】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碳,该反应方程式为:。
A、参加反应的CH4与生成的H2质量比为:16:4=4:1,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以液态金属锡为媒介,助力甲烷裂解,液态锡作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故C正确;
D、该反应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A。
8. 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B. 反应结束后,消耗硫酸的质量相等
C. 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D. 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结束后稀硫酸过量,两种金属均没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信息可知,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不同,所以反应结束后,消耗硫酸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锌、铁完全反应时,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折线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符合题意;
D、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不相等,因此所得溶液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铁,转化不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符合题意;
D、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但硝酸钠与硫酸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转化不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小明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做酸碱中和反应后,对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探究,她向一定质量的反应后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和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B. 图中段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图中点处溶质的种类最少 D. 图中段可知溶液显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不符合题意。
B、图中AB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产生,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题意。
C、C点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图中C点处溶质的种类最少,溶质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图中CD段,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可知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按要求用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铵根离子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______;
(4)+1价铜元素的氧化物______。
【答案】(1)
(2)Ca (3)CH4
(4)Cu2O
【解析】
【小问1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铵根离子表示为;
【小问2详解】
人体中含量居于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a;
【小问3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小问4详解】
铜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u2O。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2. 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图1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图2是氮原子和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镓原子的原子序数是_____。
(2)图2中的x是 _____。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_____。
【答案】(1)31 (2) ①. 8 ②. GaN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镓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1;
【小问2详解】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1=2+x+18+3,x=8;
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易得到3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显-3价,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显+3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13.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与水循环相互影响。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 O3 B. CO2 C. CO D. NO2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现需量取9.0mL蒸馏水进行实验,应选用_____(填“10”或“50”)mL的量筒,若量取时俯视读数,则实际体积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3. B 14. 煮沸
15. ①. 10 ②. 偏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对人体健康不利,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2详解】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3详解】
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故量取9.0mL蒸馏水进行实验,应选用10mL的量筒;
若量取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实际体积偏小。
14. 某兴趣小组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铜,设计流程如图:
(1)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1)
(2)Al2(SO4)3、FeSO4
(3)将过量的铁粉完全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Al>Fe>Cu,Ⅰ中加入过量铁粉,只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加入铁粉过量,硫酸铜反应完,生成硫酸亚铁,则溶液中没有硫酸铜,存在硫酸亚铁,原溶液中的硫酸铝不参加反应,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Al2(SO4)3、FeSO4;
【小问3详解】
固体A的成分是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是为了除去铁,得到纯净的铜。
15. 某溶液由、、、、、、、中的几种离子构成,为判定溶液中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蓝白色沉淀;
(2)另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请分析实验过程,推断:
溶液中一定存在离子有______(填符号,下同),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答案】 ①. Cl-、Cu2+、Mg2+ ②. Na+、Ba2+ ③. 、、OH-
【解析】
【详解】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蓝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和镁离子,镁离子、铜离子不能与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共存,因此一定没有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另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继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于溶液中加入了氯化钡,因此不能确定硝酸银来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已经确定一定有铜离子和镁离子,一定没有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由于溶液有阳离子必然有阴离子,所以一定有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可能含有钠离子、钡离子;
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Cl-、Cu2+、Mg2+;可能存在的离子有Na+、Ba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OH-。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16.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制取较为纯净的甲烷选择的发生、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将气体通入H装置(从m口进入),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收集二氧化碳;
②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③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测二氧化碳的体积;
④H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3)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盛有少量氧化铁的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经验证氧化铁也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如图甲、乙所示实验中,可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答案】16. BF##FB
17. ①. ②. AC##CA ③. ③④##④③
18.
19.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F,故填:BF;
【小问2详解】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AC,该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碳,可从m端通入,不符合题意;
②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应从m端通入,这样反应比较充分,现象明显,不符合题意;
③H中盛满水,测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水小,应从n端通入,m端连接量筒,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需要在水面上方铺一层植物油,符合题意;
④氢氧化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③④;
【小问3详解】
过氧化氢在氧化铁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甲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乙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 贴对联是中国节庆时的传统文化之一,春节期间小明同学看到长辈用“金粉”书写对联后,对“金粉”的成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取少量样品到学校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金粉”是一种具有颜料性质的金属粉末,大多由两种或三种熟知的金属组成。
【提出问题】“金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金、银;猜想2:铜、锌、金;猜想3:铜、铁、锌;猜想4:铜、锌
【实验验证及结论】
(1)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试管底部有未溶物。
现象 结论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猜想______不成立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呈______ 猜想3不成立
(2)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固体全部变黑,说明该“金粉”的成分是______。
【继续探究】
(3)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足量)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产生气泡,并有附着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即可)。
【反思评价】
(4)滤液中插入的铝片(足量)要提前进行打磨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17. ①. 1 ②. 无色
18. 铜、锌 19. 或
20. 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解析】
【小问1详解】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证明金属有活泼金属,猜想1中金、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后,则不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猜想3中含有铁、锌,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会是浅绿色,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溶液无色)和氢气,猜想3不成立,则不会观察到溶液的浅绿色,即溶液无色;
【小问2详解】
根据实验和剩余猜想2、3,金粉中含有锌,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固体全部变黑,则不溶物不是金,因为金不与氧气反应,铜和氧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氧化铜,则说明该“金粉”的成分含有铜,则填:铜、锌;
【小问3详解】
在试管中混合物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铝,铝片表面产生气泡,并有附着物,则滤液中含有氯化锌和盐酸,氯化锌和铝反应产生氯化铝和锌,盐酸和铝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小问4详解】
铝容易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则实验前要进行打磨,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8.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请你根据丙烯酰胺的化学式计算:
(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8. 71 19. 7.0%
【解析】
【小问1详解】
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
【小问2详解】
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50g某硫酸铜溶液于只洁净 干燥的烧杯中,然后逐滴加入10%的 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
(1)当滴入NaOH溶液20g时(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计算所用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Na2SO4、CuSO4
(2)由图可知,B点时加入的氢氧化钠刚好与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滴入的40g10%的 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设所用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为x
则所用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6%。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由图可知,B点时加入的氢氧化钠刚好与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A点时溶液中还有没有反应完的硫酸铜,故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小问2详解】
解析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新疆阿克苏地区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3月抽测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11.1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