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安徽卷06(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理化合卷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4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Zn-65 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将食物霉变部分清除后可食用
B.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C.吸入CO会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
D.塑料会导致“白色污染”问题,人们要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2.“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电影《流浪地球2》故事的剧情源于太阳的氦闪,并且认为氦闪会将内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全部摧毁。如图是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氦气化学式为He2 B.氦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
C.氦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氦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
4.花青素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15H11O6,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1个花青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花青素属于有机物
D.从质量上看:花青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6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自行车链条上涂油,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B.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气体物质,都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
C.用醋酸除去水垢发生了化学变化
D.工业上用空气作原料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6.某同学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 B.量取水 C.溶解氢氧化钠 D.装入试剂瓶
7.下列有关硫酸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性质:稀硫酸能与黄金反应
C.用途:浓硫酸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D.处理措施:若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8.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B
C D
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B.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C.等质量的铝片、铁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
D.金属镁与稀硫酸反应时的温度变化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9.甲醛(HCHO)是房屋装修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高压臭氧除甲醛"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H2O
B.该微观示意图表示了两个化学反应过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D.O3和甲醛的反应中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10.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对应化学知识分析均正确的是
A.液氮用作医疗冷冻剂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钠用作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其呈碱性
C.活性炭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
D.碳酸氢钠用作发酵粉是因为其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1.小明欲以“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上图中的碳酸钙粉末和盐酸混合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反应后,天平左盘中减少的质量等于逸散到空气中的气体质量
C.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将甲和乙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150g饱和溶液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2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风靡全球。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使用的是像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等“打印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LiCoO2是共享电动车的锂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
“引江济巢”属于“引江济淮”工程的一部分。“引江济巢”项目实施后,每年可以向巢湖引入长江水约10亿立方米,两年左右时间就能让巢湖换一遍水,四至五年内,巢湖水质就能从现在的5类好转为4类以上,可以有效遏制巢湖蓝藻问题。
(1)文中涉及到的墨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防止共享电动车钢制车架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下列不会导致巢湖蓝藻的有_______(填字母)。
A.巢湖周边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 B.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城市地表雨水的排放 D.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
(4)你认为“引江济巢”和共享电动车的意义是 。
14.(5分)水蒸气能与铁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一种氧化物X。为验证生成物的成分,现称量一定量铁粉,进行如下实验。
(1)收集氢气的试管口向下是因为___________。
(2)定性判断氧化物的成分:已知铁的氧化物中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均为黑色、氧化铁为红色,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写出判断氧化物成分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
(3)定量判断氧化物的成分:反应后称量大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根据氧化物X的质量可判定其种类。简要写出判定的方法__________。
(4)若氧化物X为四氧化三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5.(6分)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某科技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1)煅烧石灰石时,通常要将石灰石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固体甲加水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是因为反应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放出热量。
(3)操作I所得滤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5)下列有关该工艺流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固体甲、不溶性固体乙和气体X的主要成分均为氧化物
B.操作Ⅱ和操作I均为过滤
C.实验室可以利用煅烧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D.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漏斗、玻璃棒、烧杯
16.(7分)在校园“消防日”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NaHCO3。
②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2CO3受热不分解。
③NaHCO3溶液呈碱性,且不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固体成分为NaHCO3;
猜想二:固体成分为_________;
猜想三:固体成分为NaHCO3和Na2CO3。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猜想一成立。
【提出质疑】
(2)小刚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3)小刚和小组其他同学继续实验:(3)小刚和小组其他同学继续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NaHCO3 猜想三正确
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中含有Na2CO3
【反思交流】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步骤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卷面总得分不超过40分。
【拓展延伸】师生通过讨论又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如图)。
(6)丙试管中的m的数值为______g。
(7)将注射器内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同时加入试管中,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U形管右侧液面均升高,待反应结束后右侧液面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进一步证明猜想三成立。
17.(5分)为了测量某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1)当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5g时所得溶液的pH______7(选填“<”或“>”或“=”);
(2)求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步写出计算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理化合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4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Zn-65 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将食物霉变部分清除后可食用
B.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C.吸入CO会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
D.塑料会导致“白色污染”问题,人们要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答案】A
【解析】A.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黄曲霉毒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所以食物霉变部分清除后也不可食用,此选项错误
B.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此选项正确;
C.含有碳元素的可燃物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吸入CO会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以防产生一氧化碳而造成人一氧化碳中毒,此选项正确;
D.塑料会导致“白色污染”问题,人们要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此选项正确。
故选A。
2.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C
【解析】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符合题意;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燃烧塑料袋,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电影《流浪地球2》故事的剧情源于太阳的氦闪,并且认为氦闪会将内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全部摧毁。如图是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氦气化学式为He2 B.氦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
C.氦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氦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
【答案】A
【解析】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为He,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氦气化学性质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花青素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15H11O6,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1个花青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花青素属于有机物
D.从质量上看:花青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6
【答案】D
【解析】A、从宏观上看: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从微观上看:1个花青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故B正确;
C、从类别上看:花青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
D、从质量上看:花青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5):(1x11)=180:11,故D不正确。
故选D。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自行车链条上涂油,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B.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气体物质,都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
C.用醋酸除去水垢发生了化学变化
D.工业上用空气作原料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A、在自行车链条上涂油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金属生锈,正确;
B、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物质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会形成酸雨,错误;
醋酸除去水垢,是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钙盐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
D、工业上用空气作原料制氧气的过程中,是利于物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质的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B。
6.某同学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 B.量取水 C.溶解氢氧化钠 D.装入试剂瓶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应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烧杯中称其质量,不能直接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托盘天平的托盘上,会腐蚀托盘,错误;
B、倾倒液体时,标签朝向手心持瓶,瓶口紧靠容器口慢慢倒入液体,正确;
C.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够加快溶解速率,正确;
D、向试剂瓶中加入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烧杯口紧靠试剂瓶口缓缓倒入液体,正确;
故选A。
7.下列有关硫酸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性质:稀硫酸能与黄金反应
C.用途:浓硫酸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D.处理措施:若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答案】A
【解析】A、废水中含有硫酸,能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后排放,不造成污染,选项正确;
B、金的活动性排在氢后,不能与酸发生反应,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防腐,选项错误;
D、若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A。
8.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B.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C.等质量的铝片、铁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 D.金属镁与稀硫酸反应时的温度变化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A、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氧化镁,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镁的质量逐渐增加,氧气和镁的质量逐渐减少,由于氧气过量,反应结束后氧气的质量不为零,选项正确;
B、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因为金属活动性锌大于铁,铁大于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再和硝酸亚铁反应,锌和硝酸银反应,65份质量锌生成216份质量银,溶液质量减少,锌和硝酸亚铁反应,65份质量锌生成56份质量铁,液质量增大,选项正确;
C、等质量的铝片、铁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铝的活动性大,反应速度快,应先反应完,拐点出现得更早,选项错误;
D、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会慢慢恢复至室温,温度先升高,后降低,选项正确;
故选C。
9.甲醛(HCHO)是房屋装修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高压臭氧除甲醛"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H2O
B.该微观示意图表示了两个化学反应过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D.O3和甲醛的反应中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答案】D
【解析】A、由该微观示意图可知,X的化学式为CH2O,正确
B、从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氧气通过高压反应器生成臭氧,臭氧与甲醛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表示了两个化学反应过程,正确;
C、从微观示意图可看出,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正确;
D、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臭氧和甲醛的反应中涉及到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错误。
故选D。
10.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对应化学知识分析均正确的是( )
A.液氮用作医疗冷冻剂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钠用作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其呈碱性
C.活性炭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
D.碳酸氢钠用作发酵粉是因为其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液氮用作医疗冷冻剂是因为其汽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为其碱性过强,应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活性炭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氢钠用作发酵粉是因为其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小明欲以“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上图中的碳酸钙粉末和盐酸混合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反应后,天平左盘中减少的质量等于逸散到空气中的气体质量
C.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A、上图中的碳酸钙粉未和盐酸混合后,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氣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A合理;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会导致反应后,天平左盘中质量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天平左盘中减少的质量等于逸散到空气中的气体质量,故B合理;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会导致反应后,天平左盘中质量减少,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偏右,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不合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故D合理;
故选:C。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将甲和乙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150g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比较溶解度时需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A选项错误;
B.如图,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由于二者的溶解度减小则降温过程中会析出溶质,所以得到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项正确;
C.如图,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项错误;
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是3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和30g乙,将甲和乙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最多分别溶解30g,各有20g未溶解,故各形成130g饱和溶波,D项借误;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2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风靡全球。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使用的是像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等“打印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LiCoO2是共享电动车的锂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
“引江济巢”属于“引江济淮”工程的一部分。“引江济巢”项目实施后,每年可以向巢湖引入长江水约10亿立方米,两年左右时间就能让巢湖换一遍水,四至五年内,巢湖水质就能从现在的5类好转为4类以上,可以有效遏制巢湖蓝藻问题。
(1)文中涉及到的墨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防止共享电动车钢制车架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下列不会导致巢湖蓝藻的有_______(填字母)。
A.巢湖周边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 B.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城市地表雨水的排放 D.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
(4)你认为“引江济巢”和共享电动车的意义是 。
【答案】(1)混合物 (2)刷油漆 +3 (3)C (4)保护水资源(合理即可)
【解析】(1)文中涉及的材料中,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聚乙烯属于合成材料,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故填:聚乙烯;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防止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故为防止共享电动车钢制车架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刷漆;LiCoO2中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Co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x2=0,x=+3;
A、巢湖周边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巢湖蓝藻,应合理施用,
不符合题意;
B、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排放大量的N、P化合物,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巢湖蓝藻,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C、城市地表雨水的排放,不会导致巢湖蓝藻,符合题意;
D、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巢湖蓝藻,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根据“引江济巢”和共享单车的实际意义来分析。
14.(5分)水蒸气能与铁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一种氧化物X。为验证生成物的成分,现称量一定量铁粉,进行如下实验。
(1)收集氢气的试管口向下是因为___________。
(2)定性判断氧化物的成分:已知铁的氧化物中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均为黑色、氧化铁为红色,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写出判断氧化物成分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
(3)定量判断氧化物的成分:反应后称量大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根据氧化物X的质量可判定其种类。简要写出判定的方法__________。
(4)若氧化物X为四氧化三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先观察颜色,后用磁铁吸
(3)引实验前先称量出玻璃管内铁粉的质量,在实验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量玻璃管内固体的质量,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就是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氧化物中铁、氧原子个数比,最后确定化学式
(4) 4H2O +3Fe = Fe3O4+4H2
【解析】(1)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收集氢气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
(2)先观察生成物的颜色,若为红色,则是氧化铁;若是黑色,再用磁铁吸引,若能被磁铁吸引则是四氧化三铁,若不能被吸引则是氧化亚铁;故填:先观察颜色,后用磁铁吸引;
(3)实验前先称量出玻璃管内铁粉的质量,在实验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量玻璃管内固体的质量,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就是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氧化物中铁、氧原子个数比,最后确定化学式;
(4)水蒸气和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4H2O +3Fe = Fe3O4+4H2
15.(6分)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某科技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1)煅烧石灰石时,通常要将石灰石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固体甲加水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是因为反应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放出热量。
(3)操作I所得滤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5)下列有关该工艺流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固体甲、不溶性固体乙和气体X的主要成分均为氧化物
B.操作Ⅱ和操作I均为过滤
C.实验室可以利用煅烧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D.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漏斗、玻璃棒、烧杯
【答案】(1)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CaO+H2O=Ca(OH)2
(3)Ca2+
(4)H2O
(5)BC
【解析】(1)将石灰石粉碎可以增加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反应面积,所以目的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3)操作I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则滤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解离出的阳离子是钙离子,符号为Ca2+
(4)根据流程图可知,煅烧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滤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经过操作工除去水得到轻质碳酸钙。而需要向固体甲中加入足量的水,所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化学式H2O。
(5)A、固体甲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不溶性固体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气体X是二氧化碳,都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均为氧化物。正确;
B、操作I为过滤,操作工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是蒸发。错误;
C、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需要较高温度,实验室不易达到。错误;
D、操作I是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操作工是蒸发,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酒精灯、玻璃棒。正确。
故选BC。
16.(7分)在校园“消防日”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NaHCO3。
②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2CO3受热不分解。
③NaHCO3溶液呈碱性,且不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固体成分为NaHCO3;
猜想二:固体成分为_________;
猜想三:固体成分为NaHCO3和Na2CO3。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猜想一成立。
【提出质疑】
(2)小刚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3)小刚和小组其他同学继续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NaHCO3 猜想三正确
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中含有Na2CO3
【反思交流】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步骤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卷面总得分不超过40分。
【拓展延伸】师生通过讨论又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如图)。

(6)丙试管中的m的数值为______g。
(7)将注射器内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同时加入试管中,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U形管右侧液面均升高,待反应结束后右侧液面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进一步证明猜想三成立。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生活中直接用于烘焙糕点,使糕点变得蓬松柔软的是
(选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答案】(1)Na2CO3
(2)Na2CO3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4)Na2CO3+BaCl2 = BaCO3↓+2NaCl
(5)能
(6)0.5
(7)乙>丙>甲
(8)碳酸氢钠
【解析】(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碳酸氢钠,也可能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故猜想二:固体成分为:Na2CO3
(2)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小明的结论错误;
(3)实验结论为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生成二氧化碳,故实验步骤为: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4)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氣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 = BaCO3↓+2NaCl;
(5)硝酸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产生白色沉淀,也能得出固体中含碳酸钠,故能用硝酸钡代替氣化钡溶液;
(6)根据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不变量之一是物质的质量,得出m的值为0.5g;
(7)猜想三成立,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将注射器内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同时加入试管中,根据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 +CO2↑ Na2CO3+2HCl=2NaCl+H2O +CO2↑,则相同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最多,其次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最后是碳酸钠。所以关闭弹簧夹,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U型管右侧液面均升高,待反应结束后液面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乙>丙>甲。
17.(5分)为了测量某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1)当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5g时所得溶液的pH______7(选填“<”或“>”或“=”);
(2)求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步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
(2)解:设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Ba(OH)2 + H2SO4 = BaSO4↓+2H2O
171 98
20gx 20gx17.1%
= X=9.8%
答: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8%。
【解析】由图可知,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为20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此时恰好反应。由分析得:当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5g时,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所得溶液显碱性,pH>7。
(2)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木牍大联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考试语文

下一篇:7.2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