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年高三下学期化学一轮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2024年高三下学期化学一轮模拟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器具不属于陶瓷制品的是
A.玻璃 B.唐三彩 C.秦兵马俑 D.蒸发皿
2.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光导纤维的是
A.单质硅 B.二氧化硅 C.过氧化钠 D.石墨
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关于该元素基本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35 溴 79.90
A.原子序数为35 B.“溴”表示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为 D.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g
4.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可制得AgI胶体,当它跟Fe(OH)3胶体相混合时,能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该AgI胶粒能通过半透膜 B.该AgI胶体带负电荷
C.该AgI胶体进行电泳时,胶粒向某一极移动 D.该AgI胶体是电解质
5.下列物质无法通过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Na2O2 B.SO2 C.FeCl2 D.FeS
6.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a气体,滴管和烧杯中盛放足量b液体,将滴管中液体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f,能形成喷泉的是
A.a是O2,b是H2O B.a是NO,b是H2O
C.a是Cl2,b是饱和食盐水溶液 D.a是SO2,b是NaOH溶液
7.一种可穿戴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凝胶电解质不易漏液,耐火性能良好。其电池的总反应为。关于该电池工作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负极
B.正极反应式为
C.电子由负极经隔离膜流向正极
D.凝胶电解质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8.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Br2→CH3CHBr2
B.CH4+Cl2CH2Cl2+H2
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Br2+HBr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将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
③与反应生成和NO,故是酸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⑥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一种新盐和新碱;
⑦钠反应时失1个电子,镁失2个电子,所以镁的还原性比钠强
A.④⑤ B.②⑤⑥⑦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③⑥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漂白粉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变质
B.在常温下,单质硅比较稳定,很难与硫酸发生反应
C.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工业上常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
1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
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中C的物质的量为1mol
C.1 mol偏二甲肼中含有NA个N2
D.偏二甲肼燃烧吸收热量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跟水反应:Na+H2O=Na++OH-+H2↑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金属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2Fe2++Cu2+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2H+=H2O+CO2↑
14.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反应 B.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反应
C.与反应 D.镁与稀硫酸反应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或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B.基态Sc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3
C.用原子轨道描述氢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
D.第三周期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Mg和S之间只有1种元素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Cu+2Ag+===Cu2++2Ag,反应既可以在原电池中实现,也可以在电解池中实现,其他条件相同时,二种装置中反应速率相同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④
二、解答题
17.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 + 3H2(g)CH3OH(g)+ H2O(g) △H,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CO2(g)+H2(g)=CO(g)+H2O(g) △H1 =+41kJ·mol-1
②CO(g)+2H2(g)=CH3OH(g) △H2=-90kJ·mol-1
则总反应的△H= 。
(2)一定温度下,下列措施既能加快反应CO2(g) +3H2(g) CH3OH(g)+ H2O(g) 的速率且能提高甲醇平衡产率的是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及时移去甲醇 B.加入催化剂
C.提高反应物浓度 D.减小容器体积
(3)如图为CO2平衡转化率和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压强为3.0 MPa、4.0 MPa和5.0 MPa。
①设CO2的初始浓度为c0,根据5.0MPa时的数据计算Kc(240K)= (列计算式)。
②若在4.0MPa时减小进料浓度比c(CO2):c(H2),则CO2的平衡转化率曲线可能位于4.0MPa曲线的 (填“ 上方”或“下方”)。实际工业生产中往往按照化学计量比进料,原因是 。(填两点)
(4)进一步研究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n(H2 )/n(CO2)=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CH3OH),在t=250°C下的x(CH3OH)~p、在p=5 ×105Pa下的x(CH3OH)~t如图所示。
①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 , 判断的理由 。
②当x(CH3OH)=0.1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α= % (保留一位小数),反应条件可能为 或 。
18.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K+、Ag+、Fe3+、C1-、OH-、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 、 。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的 (填“活性炭”或“铁粉”), 可以回收其中的 (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 (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 可用来浇灌农田。
19.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 4NO(g)+CO2(g)+2H2O(g)△H1=-574 kJ·mol-1
CH4(g)+4NO(g)= 2N2(g)+CO2(g)+2H2O(g)△H2=-1160 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3H2(g)CH3OH(g)+H2O(g) △H3
①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 0(填“>”、“<”或“=”)。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第10 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CH3OH)=1.5mol/L
B.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 mol/(L·min)
C.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0.75
D.升高温度将使n(CH3OH)/n(CO2)减小
③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其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3)脱硫。某种脱硫工艺中将废气经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水溶液的pH<7,其中原因可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a+)+c(H+) c(NO)+c(OH-)(填“>”“=”或“<”)
20.已知:通常羟基与碳碳双键相连时不稳定,易发生下列变化:
依据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官能团是酯基和 (填名称);
(2)B的结构简式是 ;
(3)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4)F是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5)绿色化学中,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原子利用率100%,上述反应中能体现“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选填字母);
a.① b.③ c.④
(6)G是F的同分异构体,有关G的描述:
①能发生水解
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③苯环上一溴代物有2种
据此推测G的结构简式可能是(写出其中一种) 。
参考答案:
1.A
【分析】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
【详解】唐三彩、秦兵马俑、蒸发皿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属于陶瓷。制取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等,玻璃不属于陶瓷制品。故选A。
2.B
【详解】A.单质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作芯片等,故A不选;
B.纯净的二氧化硅用于制作光导纤维,故B选;
C.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供氧,故C不选;
D.石墨很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故D不选;
故选B。
3.D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能提供的元素信息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的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详解】A. 据分析,原子序数为35,A正确;
B.据分析,“溴”表示元素名称,B正确;
C.据分析,元素符号为,C正确;
D.据分析,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D不正确;
答案选D。
4.C
【分析】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可制得AgI胶体,当它跟Fe(OH)3胶体相混合时,能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这是发生了胶体的聚沉,说明AgI和Fe(OH)3的胶粒带相反电荷,Fe(OH)3胶粒带正电,AgI胶粒带负电。
【详解】A.AgI胶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故A错误;
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gI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不带电荷,故B错误;
C.AgI胶粒带负电,进行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故C正确;
D.AgI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Na与氧气加热可直接生成Na2O2,A与题意不符;
B.S与氧气加热可直接生成SO2,B与题意不符;
C.氯气与铁加热可生成FeCl3,不能生成FeCl2,C符合题意;
D.Fe与硫加热生成FeS,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C。
6.D
【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为形成压强差,利用圆底烧瓶种的气体易溶于烧杯中的液体或者两者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圆底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形成喷泉现象。据此解答。
【详解】A.氧气难溶于水,不能形成喷泉,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且是不成盐氧化物,不能形成压强差,B不符合题意;
C.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压强差,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能形成喷泉,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7.C
【分析】该电池的总反应为,锌化合价升高为负极,V2O5在正极,据此回答。
【详解】A.反应中Zn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Zn为负极,A正确;
B.正极得电子,因此正极的电极反应为,B正确;
C.电子只能通过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不能在电解质体系中移动,C错误;
D.若电解质为溶液则可能会腐蚀容器材料或者会泄漏,有安全隐患,因此凝胶电解质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BrCH2Br,A错误;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甲烷和氯化氢,得不到氢气,B错误;C、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C错误;D、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D正确,答案选D。
9.C
【详解】A.Fe与H2O(g)高温生成四氧化三铁,A错误;
B.二氧化硫不与氯化钡发生反应,B错误;
C.三氧化二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偏铝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C正确;
D.氯化镁溶液必须在氯化氢的氛围当中蒸干才能得到氯化镁固体,D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若只含有一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则为纯净物,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过程物质的基本微粒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则为混合物,因此不一定是纯净物,①错误;
②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非电解质,②错误;
③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NO2不是酸性氧化物,③错误;
④碱性氧化物是能够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正确;
⑤鸡蛋壳膜是半透膜,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是胶体的提纯,过程中是根据微粒大小分离提纯的,因此不涉及化学变化,⑤正确;
⑥碱与盐反应不一定能生成另一种碱与盐,如NaHCO3+NaOH=Na2CO3+H2O,⑥错误;
⑦金属的还原性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多少无关,钠的金属性比镁的强,因而钠的还原性比镁的强,⑦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漂白粉的成份是CaCl2和Ca(ClO)2,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发生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见光受热易分解,使漂白粉失效,故A说法正确;B、单质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难与硫酸反应,故B说法正确;C、SO2能使溴水褪色,发生SO2+Br2+2H2O=H2SO4+2HBr,体现SO2的还原性,故C说法错误;D、黄铜矿成分是CuFeS2,工业上常采用黄铜矿冶炼金属铜,故D说法正确。
12.A
【详解】A. 偏二甲肼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 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C的物质的量为2mol,B错误;C. 1 mol偏二甲肼中含有2NA个N原子,不存在氮气分子,C错误;D. 偏二甲肼燃烧放出热量,D错误,答案选A。
13.C
【详解】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Cl2+H2O H++Cl-+HClO,故B错误;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故C正确;
D.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故D错误。
答案选C。
14.A
【详解】A.灼热的炭与反应生成CO,该反应吸热,碳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
B.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
C.与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水,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
D.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放热,故不选D;
选A。
15.D
【详解】A.基态C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为,A错误;
B.Sc位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ⅢB族,则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14s2,B错误;
C.两个氢原子的1s轨道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非极性共价键,左边是氢原子原子轨道,右边不是氢原子原子轨道,因此该原子轨道描述不是描述氢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C错误;
D.P原子最外层3p能级电子为半充满,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应为S故答案选择D。
16.B
【详解】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故①错误;
②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故②错误;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发生电能和化学能的转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故③正确;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如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铜为阳极被氧化,可生成硫酸铜,故④正确;
⑤Cu+2Ag+=Cu2++2Ag,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在原电池中实现,也可以在电解池中实现,电解池中存在电源,因此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的反应速率不相同,故⑤错误;
故选B。
17.(1)-49kJ/mol
(2)CD
(3) 上方 可以保持反应物的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
(4) b 总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小 33.3% ,210℃ ,250℃
【详解】(1)反应①+反应②可得总反应,根据盖斯定律可得ΔH=ΔH1+ΔH2=+41kJ/mol-90kJ/mol=-49kJ/mol;
(2)A.及时移去甲醇,则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A不符合题意;
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甲醇的平衡产率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提高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平衡转化率提高,C符合题意;
D.减小容器的体积,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甲醇的平衡转化率提高,D符合题意;
答案选CD。
(3)①由可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作等温线,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所以曲线I为5.0MPa下进行的曲线,240K时CO2的转化率为0.8,则:,化学平衡常平数的表达式K==;
②根据上述分析,II曲线代表4.0MPa下进行的曲线,减小投料比,相当于增大H2的量,CO2的量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O2的转化率增大,即CO2的平衡转化曲线可能位于4.0MPa曲线的上方;实际工业生产中往往按照化学计量比进料,原因是可以保持反应物的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
(4)①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体系中x(CH3OH)将减小,因此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b;
②设起始n(CO2)=1mol,n(H2)=3mol,则
当平衡时时,,解得x=mol,平衡时CO2的转化率α=;由图可知,满足平衡时的条件有:5×105Pa,210℃或9×105Pa,250℃;
18. OH- Cl- K+ 铁粉 Ag Ag+、Fe3+、Cl-、OH- KNO3
【分析】甲溶液明显呈碱性,说明还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则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铁离子和银离子一定在乙溶液,再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甲溶液明显呈碱性,说明还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则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铁离子和银离子一定在乙溶液,乙溶液中的阴离子只能是硝酸根离子,则甲溶液中的离子为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和钾离子。
(1)经过上述分析,甲溶液含有的离子为OH-、Cl-、K+;
(2)乙溶液含有铁离子和银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加入铁可以置换出金属银;
(3)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所以Ag+、Fe3+、Cl-、OH-可以转化为沉淀,剩余硝酸钾。
19.(1)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 mol-1
(2) < CD O2+4e-+4H+=2H2O
(3) <
【详解】(1)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 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 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两式相加,可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1734 kJ/mol,即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 mol-1;
(2)①由图可知最高点反应到达平衡,达平衡后,温度越高,φ(CH3OH)越小,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吸热方向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3<0;
②由图可知,开始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0mol/L,开始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所以开始氢气的浓度为3.0mol/L,容器体积为=1L;平衡时,甲醇的浓度为0.75mol/L;
A.通过上述计算可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100%=75%,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可等效为开始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加入2molCO2和6molH2,平衡后,再将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c(CH3OH)>1.5mol/L,故A错误;
B.10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0.225mol/(L min),故B错误;
C.通过上述计算可知氢气的转化率为×100%=75%,故C正确;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n(CH3OH)减小,n(CO2)增大,所以n(CH3OH)/n(CO2)值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③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3)硫酸铵和硝酸铵都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发生:,所以溶液呈酸性,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则有。
20. C4H6O2 碳碳双键 c 或
【分析】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B,则A的分子式为C4H6O2,A能发生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则A中含有酯基,A的不饱和度==2,结合A的分子式知,A中含有一个酯基和一个碳碳双键;C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说明C、D中碳原子个数相等,所以C、D中碳原子个数都是2,结合题给信息知:C是CH3CHO,D是CH3COOH,A是CH3COOCH=CH2,B结构简式为;D和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根据F分子式知,E分子式为C7H8O,E中不饱和度==4,F是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所以E为,F为。
【详解】(1)A的分子式为C4H6O2,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含有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酯基;
(2)通过以上分析知,B结构简式为;
(3)C是乙醛,乙酸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4),乙酸和苯甲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苯甲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5)体现原子经济的反应是加成或加聚反应,以上反应中只有c是加聚反应,故选c;
(6)F为,G是F的同分异构体,G符合下列条件:①能发生水解说明含有酯基,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③苯环上一溴代物有2种,说明苯环上只有两种氢原子,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或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题(3月)语文

下一篇:2024年浙江舟山市化学高考二轮复习突破之离子共存问题(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