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江淮名卷·2024年省城名校中考调研(一)
化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
B.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
C.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D.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2.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B.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立即放入较多的蔬菜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3.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固态钠电池架构,其性能优于目前的钠离子电池。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B.钠原子的电子数为12
C.由图可知钠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22.99%
D.钠离子的符号为Na1+
4.“醋酸视黄酯”是一种食品营养强化剂,化学式为下列有关“醋酸视黄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O2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6:1
C.属于氧化物
D.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取用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闻药品气味 D.配制NaCI溶液
6.富氢水是含有少量氢分子的水,饮用后氢分子与人体中坏活性氧融合转变为水,从人体最基础的细胞层面修复系统功能,全面改善健康功能。下列关于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富氢水进入人体后会发生化学变化
B.富氢水中不含有水分子
C.富氢水中只含有氢元素
D.富氢水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7.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表述,二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Al(OH)3能与盐酸反应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醋酸显酸性 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主要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C NaOH能与油脂反应 用NaOH除去油污
D 食品包装充氮气防腐 氮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A.A B.B C.C D.D
8.下列图示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B.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C.区分NaCl、NH4NO3两种固体
D.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9.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物质分解制得氢气,其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乙和丙的质量之和
D.使用催化剂可增加乙和丙的产量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B.CO能与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1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二氧化碳可以用石灰石和浓盐酸制取
B.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属于酸
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NaOH反应
12.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溶液的溶质可能是熟石灰
B.时,将澄清的饱和溶液X、Y升温到Y溶液有固体析出
C.时,X、Y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甲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误饮后对人体有严重伤害。但作为能源,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
甲醇被誉为“液态阳光”。“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取氢气,氢气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甲醇成为太阳能的最佳载体,实现了人类想把太阳能装进瓶子里,随处携带,随时取用的美好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人类不断探究与合成甲醇反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伴随甲醇产量的增加和所具有的碳中和特点,甲醇正在从原有的基本化工产品角色转向未来燃料能源,将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甲醇作为能源的优点有 (写一点即可),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甲醇可以分解得到氢气的原因是 。
(3)由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14.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 。
(2)若选择装置A与装置E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
(3)实验小组同学选择装置B并用石灰石和6%的稀盐酸制取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填药品名称)的多功能瓶C。
15.利用废弃的黄铜(含铜、锌)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1)废弃黄铜粉碎的目的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
(3)步骤②中加入过量锌粉的目的是 ,该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步骤③中有气体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学习完“常见的酸和碱”后,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1)图1实验测得氢氧化钙溶液的pH 7(填“>”“=”或“<”)。
(2)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盛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如图2,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二者发生反应,同学们又设计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①步骤Ⅱ中若观察到 ,可证明图2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试写出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配制澄清石灰水时,发现装有氢氧化钙的试剂瓶瓶盖没有盖好。同学们通过以下合作探究,最后得出样品中含有和,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溶液变红 有Ca(OH) :
Ⅱ 取Ⅰ中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CaCO
【拓展探究】兴趣小组为了进一步测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取1.0g样品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并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4所示。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
(4)曲线ab段对应的现象是 。
(5)c点对应的操作是 。
(6)若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7.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烧杯内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求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6页,共7页
1.C
【详解】A、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不符合题意;
B、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破坏生态,浪费资源,不符合题意;
C、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于环保,符合题意;
D、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农作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厨房煤气泄漏,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不能使用电器,防止电火花点燃煤气,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B、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也会腐蚀皮肤,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选项错误;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立即放入较多的蔬菜,能够降低油的温度,使燃烧熄灭,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不能将尾气直接排放,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如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将其点燃,选项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由图示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左上角数字)是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正确;
B、由图示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左上角数字)是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钠原子的电子数是11,错误;
C、由图示可知,汉字下方数字22.99是指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的符号为Na ,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醋酸视黄酯”是由“醋酸视黄酯”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氧分子,“醋酸视黄酯”分子中含有氧原子,选项错误;
B、“醋酸视黄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2):(16×2)=33:4:4,选项错误;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醋酸视黄酯”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D、“醋酸视黄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16×2)=4:4,选项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用滴管取液体,应在瓶外将胶头中的空气排空,然后吸取液体,选项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正确;
C、闻药品的气味应扇闻,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不能凑到瓶口闻药品气味,选项错误;
D、量筒只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作配制溶液的容器,选项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富氢水是含有少量氢分子的水,饮用后氢分子与人体中坏活性氧融合转变为水,氢气转化成了水,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富氧水主要物质是水,水中含有水分子,选项错误;
C、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富氧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选项错误;
D、分子总在不断运动,富氧水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说法正确;
B、醋酸会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以与油脂发生反应,而除去油污,故说法正确;
D、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和食品反应,所以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不是因为氮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说法错误。
故选D。
8.B
【详解】A、左侧试管内铁钉与氧气接触生锈,右侧试管内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B、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高低,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温度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将两种固体分别加入水中测量温度变化,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温度明显降低的是硝酸铵,选项正确;
D、分别将相同质量(2g)食盐加入相同温度(20℃)相同质量(10g)的水和酒精中,放入水中的食盐逐渐溶解,放入酒精中的无明显减少,说明不同溶剂对同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B。
9.C
【分析】
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氢气,是由氢分子直接构成的,保持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故说法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种类一定不变,故说法错误;
C、根据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乙和丙的质量之和,故说法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说法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A、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水不与碱溶液反应,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选项正确;
C、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氧化,即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不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选项错误;
D、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碱中也一定含有氢元素,选项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由于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取的气体不纯,在实验室中不可以用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故说法不正确;
B、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石蕊试纸变红,该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酸性物质使得可使石蕊变红,故说法不正确;
C、③处燃着的蜡烛先熄灭,①处燃着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故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一定发生了反应,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A、根据图像,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熟石灰(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1℃时,将澄清的饱和溶液X、Y升温到t2℃时,只有Y溶液有固体析出,故B正确;
C、t2℃时,物质的溶解度:X=Y,X、Y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知道,故C错误;
D、t3℃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4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等于45%,故D错误;
故选:B。
13.(1) 燃烧高效(或排放清洁、可再生,合理即可)
(2)甲醇中含有氢元素
(3)在一定条件下,当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时,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合理即可)
【详解】(1)由题中信息可知,作为能源,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一点即可)
甲醇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甲醇中含氢元素,故甲醇可以分解得到氢气;
(3)由图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当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时,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14.(1)锥形瓶
(2) 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
(3) 稀盐酸消耗完全(合理即可) 浓硫酸
【详解】(1)仪器M的名称是锥形瓶;
(2)装置A与装置E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固体加热装置,且没有棉花,故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用装置E(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因为刚放出的气体是空气;
(3)石灰石和6%的稀盐酸制取CO2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稀盐酸消耗完全(合理即可);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多功能瓶C。
15.(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过滤
(3) 使硫酸铜完全反应 置换反应
(4)
【详解】(1)实验前需将废黄铜粉碎,其目的是:增大黄铜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使黄铜与硫酸充分反应;
(2)操作a是为了分离固体和液体,故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过程②中加入过量锌粉的目的是:使硫酸铜完全反应;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4)步骤②中加入的锌是过量的,所以固体B中一定含有锌和铜,步骤③中加入稀硫酸,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1)>
(2)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 无色酚酞溶液 有气泡产生
(4)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逐渐上升
(5)打开弹簧夹
(6)0【详解】(1)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pH>7。
(2)①无色酚酞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被消耗,由此可证明图2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根据实验结论有Ca(OH)2和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可知,滴入的是酚酞试液;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CaCO3。
(4)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变大,所以ab上升,此时实验现象为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逐渐上升。
(5)c点后锥形瓶内压强下降,对应的操作只能是打开弹簧夹,二氧化碳逸出,压强变小。
(6)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样品的重量为1g,样品中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含量为 ,故m的取值范围为。
17.(1)8
(2)解:设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详解】(1)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铁与硫酸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所以氧化铁的质量=106g-98g=8g;
(2)见答案。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济南稼轩中学化学2024年3月一模试题(答案)

下一篇: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名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