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4届初三年级化学学科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1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Cl B.NaOH C.SO2 D.H2SO4
2.“含氟牙膏”中“氟”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3.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增大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间隔增大
4.电解水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 B.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
C.产生的与的体积比为 D.实验能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不锈钢锅 B.塑料饭盒 C.纯棉衬衫 D.玻璃花瓶
6.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碳酸易分解
B.铝呈银白色
C.氢气难溶于水
D.氧气无色无味
7.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涂油
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制成不锈钢
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8.下列金属,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A. B. C. D.
9.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铝制易拉罐 B.一次性餐具 C.菜叶 D.鱼刺
10.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2H B.H+ C.H2 D.2H2
11.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
C. H2O D. 2H2
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甲烷 B.一氧化碳
C.碳酸 D.氯化钙
13.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月球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有O、Si和Fe等,氧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4.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氟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F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序数是9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15.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8 C.10 D.18
1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食盐水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常见的溶剂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D.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18.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20℃时,将38 g NaCl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aCl B.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100 g
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6.5% D.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8 g
1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比较CO2和O2的密度 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 除去水中的泥沙 比较KMnO4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A.A B.B C.C D.D
20.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生活现象解释】
21.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是常见的家用燃气。
(1)煤、 、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2)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春秋时期我国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金柄铁剑”就是一个证明。
(1)铁剑剑刃可以打造得很薄,利用的金属性质是: 。
(2)铁质剑身锈迹斑斑,金制剑柄依然金光灿灿,请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3)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如图为炼铁高炉示意图。
(1)高炉内经过两个反应得到CO:①C+O2CO2;②C+CO22CO;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反应②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小明进行家庭小实验,制作多晶冰糖。
主要制作过程为:20℃下,取330g蔗糖和100g水,放入不锈钢制容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至液体温度达到120℃,盖上厚毛巾静置7天。(已知:20℃和100℃时,蔗糖的溶解度分别为203.9g和487.2g)
(1)蔗糖溶液中的溶质是 。
(2)20℃时,将330g蔗糖和100g水混合,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加热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或“减小”)。
【生产实际分析】
25.氧化铁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用部分锈蚀的铁制品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1)①中,碾碎生锈铁制品的目的是 。
(2)③中发生化合反应,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
26.镁基储氢材料(主要成分)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储氢、释氢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转化如下:
(1)储氢过程,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释氢过程:
①方法Ⅰ,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
②方法Ⅱ,产生的质量 。(填“<”“=”或“>”)参加反应的中氢元素的质量。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27.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3)实验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倒入澄清石灰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中,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可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 。
29.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经检验a管中产生,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推论是 。
(2)依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管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 。
(3)利用下图实验探究甲烷燃烧。
①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②欲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中还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0.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1中,最终天平指针 (填“向左偏转”、“向右偏转”或“不偏转”),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质量都不改变。
(2)实验2中,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结果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31.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空气挤入瓶中,使红磷和白磷露出水面。
已知:红磷着火点240 ℃,白磷着火点40 ℃。
(1)使红磷和白磷露出水面的目的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 。
(3)写出热水的一条作用: 。
(4)实验中使用红磷的目的是 。
32.进行如下图所示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发生反应的是 (填字母序号)。
(2)若要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锌、铁、铜、银中,通过该实验,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两种金属是 。
【科学探究】
33.碘酸钾(KIO3)为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常作为补碘剂被添加到食盐中。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
【进行实验1】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探究KIO3的热稳定性。记录如下:
序号 1-1 1-2
装置
现象 加热较长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 ,后 。
(2)1-2中现象说明,1-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3)由实验1可知,KIO3受热 (填“能”或“不能”)分解。
【进行实验2】按下表数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记录如下表。
资料: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遇KIO3、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醋酸(化学式为C2H4O2)不变色。
装置 序号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 实验现象
KIO3 维生素C
2-1 0.1 0.1 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蓝色
2-2 0.005 0.005 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2-3 0.0025 0.0025 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渐变为浅蓝色
【解释与结论】
(4)实验2-1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相等”或“不相等”)。
(5)对比实验2-1、2-2,可探究的影响KIO3与维生素C反应的因素是 。
(6)由上述实验得到结论“KIO3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I2”,实验证据是 。
【反思与评价】
(7)甲同学由实验2-3得出结论:醋酸会促进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乙同学认为不严谨,理由是 。
试卷第4页,共9页
1.C
【详解】A、氯化钾中没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中含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硫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硫酸中含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氧化物定义: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
2.C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含氟牙膏”中“氟”指的是氟元素。
故选C。
3.D
【详解】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D。
4.D
【分析】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
【详解】A、试管1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少,是氧气(O2),说法正确;
B、试管2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多,是氢气(H2),氢气具有可燃性,说法正确;
C、产生的H2与O2的体积比为2:1,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说法错误。
故选D。
5.A
【详解】A、不锈钢锅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属于合金,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B、塑料饭盒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C、纯棉衬衫是用纯棉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纤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D、玻璃花瓶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三大无机材料治疗,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A。
6.A
【详解】A、碳酸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描述的是物质的稳定性,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符合题意;
B 、铝呈银白色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可以直接通过感官得到,属于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氢气难溶于水描述的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D、氧气无色无味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气味,可以直接通过感官得到,属于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涂油,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生锈;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
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生锈;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
C、制成不锈钢,防止生锈;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
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制品会生锈;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结合选项给出的四种金属可知,Na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因此化学性质最活泼。
综上所述:选择A。
9.A
【详解】A、铝属于金属,铝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符合题意;
B、一次性餐具属于干垃圾,不符合题意;
C、菜叶属于厨余垃圾,不符合题意;
D、鱼刺属于厨余垃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H表示2个氢原子,该选项符合题意;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且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则H+表示氢离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元素富含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H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2H2表示2个氢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表示分子分数,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故表示2个氢分子:2H2,故选D。
12.B
【详解】A、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故B符合题意;
C、碳酸中碳酸根显-2价,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A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氧元素和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A。
14.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则该元素的符号是F,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可知,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所以该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
综上所述:选择B。
16.D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A不正确;
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B不正确;
C、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C不正确;
D、食盐水是食盐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17.B
【详解】A、水是常见的溶剂,除了水外,酒精、汽油也可以作溶剂,此选项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此选项错误;
C、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
D、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乳化,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8.D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选项正确;
B、由题文可知,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100 g,选项正确;
C、由题文可知,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6.5%,选项正确;
D、由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可知,20℃时,将38 g NaCl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36g氯化钠溶解了,还有2g氯化钠没有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 g,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由溶解度的概念可推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19.A
【详解】A、倒入气体后,天平不再平衡,可以比较CO2和空气的密度,不能比较CO2和O2的密度,符合题意;
B、通过相互刻画可以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C、过滤是分离固液的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溶剂种类,可以比较KMnO4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D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3个分子,反应后4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a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44 :(18×2)=11: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1.(1)石油
(2)
【详解】(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2)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1)延展性
(2)铁的化学性质比金活泼(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强),铁易生锈
(3)Fe+CuSO4=FeSO4+Cu
【详解】(1)铁剑剑刃可以捶打得很薄,主要利用的金属性质是延展性;
(2)金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铁比金活泼,在自然界中铁更易与其它物质反应,更易被腐蚀;
(3)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生石灰,不能用铁桶配制的原因是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降低药效、腐蚀铁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3.(1) 化合 碳元素
(2)
【详解】
(1)反应①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参与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C+O2CO2,该反应中碳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依据二氧化碳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同理CO化合物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反应②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碳元素;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24. 蔗糖 饱和 增大
【分析】根据不同温度,蔗糖溶解度不同进行分析。
【详解】(1)蔗糖溶液是蔗糖和水的混合物,所以溶质是蔗糖。
(2)20℃时,蔗糖的溶解度时203.9℃,所以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203.9g,故330g有剩余,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3)由已知可知10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487.2g,330g蔗糖可以完全溶解,加热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数据的分析应用的能力,应正确理解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是该温度下的最大溶解能力。
25.(1)增大接触面积,使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更充分,更快
(2)铁元素、氯元素或Fe、Cl
【详解】(1)碾碎生锈铁制品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更充分、更快;
(2)③中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前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铁元素、氯元素。
26.(1)Mg+H2MgH2
(2) 镁、氢或Mg、H >
【详解】(1)根据流程图可知,储氢过程,镁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MgH2;
(2)①释氢过程,氢化镁经过方法Ⅰ生成镁和氢气,氢化镁中氢元素为 1 价,镁为 +2 价,反应后生成镁和氢气都是单质,均为 0 价,因此方法Ⅰ,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镁( Mg)、氢(H);
②方法Ⅱ发生的反应是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2H2O=Mg(OH)2+2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的氢气中有部分氢元素由水提供,因此产生 H2 的质量 > 参加反应的 MgH2 中氢元素的质量。
27.(1)酒精灯
(2) 氧气不易溶于水
(3)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用排水法收集;
(3)实验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8.(1)CaCO3+2HCl=CaCl2+H2O+CO2↑
(2) 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红,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CO2+H2O=H2CO3
(3)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详解】(1)A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能与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中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依据的现象是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红,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D中,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可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29.(1)水中含有氧元素
(2)8:1
(3)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氢元素 迅速翻转烧杯,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详解】(1)经检验a管中产生 O2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推论是水中含有氧元素;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根据“正氧氟氢、氧一氢二”,a管产生的气体较少,为氧气,b管产生的气体较多,为氢气,则a(氧气)、b(氢气) 管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32:4=8:1;
(3)①甲烷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甲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观察到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现象说明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氢元素;
②欲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中还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迅速翻转烧杯,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30.(1) 不偏转 数目
(2) 反应生成的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小,导致天平不平衡。
【详解】(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没有气体生成,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所以天平指针不偏转;硫酸铜和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变。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的实验装置不是密封装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会逸散,导致生成物质量减小,天平不平衡,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1.(1)使红磷和白磷与氧气接触
(2)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露出水面后燃烧
(3)隔绝氧气(或加热)
(4)与白磷对比,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详解】(1)使红磷和白磷露出水面,是为了使红磷和白磷与氧气接触,达到燃烧的条件;
(2)由长颈漏斗加入80℃的热水至没过燃烧匙上的白磷,此时白磷隔绝了氧气,不燃烧,一段时间后,推动注射器活塞,使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填: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露出水面后燃烧;
(3)实验中热水既可以给白磷、红磷加热,也可以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4)实验中使用红磷的目的是与白磷对比,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32. AB B中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中无明显现象 Fe+CuSO4=FeSO4+Cu 锌、铁
【详解】(1)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锌、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锌、铁都能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银的活动性比铜弱,银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故填AB;
(2)铁比铜活泼,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反应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银的活动性比铜弱,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反应时无明显现象,依据故填B中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中无明显现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方程式故填Fe+CuSO4=FeSO4+Cu;
(3)锌、铁都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即锌、铁都比铜活泼,但无法比较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故填锌、铁。
【点睛】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在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以采用“两金夹一盐”或者是“两盐夹一金”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都可以达到目的。
33. 从水中取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氧气 能 相等 反应物浓度 实验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色,但是两者混合后淀粉变蓝色 也有可能醋酸和碘酸钾反应生成了碘单质
【详解】(1)实验1-1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2中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1-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3)由实验1可知,KIO3受热分解生成了氧气;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2-1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实验2-1、2-2的控制变量是反应物的浓度,故可探究的影响KIO3与维生素C反应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
(6)由上述实验得到结论“KIO3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I2”,实验证据是实验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色,但是两者混合后淀粉变蓝色;
(7)甲同学由实验2-3得出结论:醋酸会促进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乙同学认为不严谨,理由是也有可能醋酸和碘酸钾反应生成了碘单质。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届耀正文化名校名师模拟卷(七)语文

下一篇: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化学阶段测试(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