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零模化学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零模测试
高三年级化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1.本试卷共 10 页,共 19 题;答题纸共 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

字笔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a 40 Fe 5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
[C(NH2)3]4[B(OCH3)4]3Cl,部分晶体结构如
下图所示,其中[C(NH ) ]+2 3 为平面结构。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存在 N-H…O 氢键
B.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D.晶体中 B、N 和 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HClO 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 10 的氧原子: O
C.NH3分子的 VSEPR 模型:
D.基态 N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3. 下列实验的颜色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向紫红色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浓 KI 溶液,紫红色变浅
B.向 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溶液变为深蓝色
C.氯水在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D.向橙色的 K2Cr2O7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溶液变为黄色
第1页(共 12 页)
4.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卤化银沉淀的转化 B.配制 FeCl3溶液
C.淀粉在不同条件下水解 D.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密闭环境下的反应
5. 氯碱工业能耗大,通过如图改进的设计可大幅度降低
能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 A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极 B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 =H2 +2OH
C. 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在右室获得浓度较高的
NaOH 溶液
D. 改进设计中通过提高电极 B上反应物的氧化性来降低电解电压,减少能耗
6.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
A.用酸性 KMnO4标准液滴定草酸:16H++5C2O4 +2 MnO4 = 2Mn
2++8H2O+10CO2 ↑
B.用 NaClO 溶液吸收少量 SO2: 2ClO- +SO2+H2O=2HClO+SO 2- 3
-
C.向 NH4HCO 2+3溶液中加入含 Mn 的溶液生成 MnCO3:Mn2++HCO 3 =MnCO3↓+ H
+
-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3Ag+4H++ NO3 = 3Ag
++NO↑+2H2O
第2页(共 12 页)
7.某同学在培养皿上做如下实验(如图所示),a、b、c、d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 KMnO4
晶体上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 + 16HCl = 2KCl + 5Cl2↑ + 2MnCl2 + 8H2O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 处试纸变蓝 氧化性:Cl2 > I2
B b 处试纸变红 Cl 2+ - 3+2 + 2Fe == 2Cl + 2Fe
C c 处试纸褪色 Cl2 与 H2O 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D d 处红色褪去 Cl2 和 NaOH 反应使溶液呈中性
8.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 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 分离酒
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二氧化硫 中的乙烯 精和水
9. 贝诺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是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前体药物。
贝诺酯 乙酰水杨酸 对乙酰氨基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贝诺酯完全水解的产物有四种分子结构
B. 1 mol 乙酰水杨酸最多消耗 2 mol NaOH
C. 可用 FeCl3溶液鉴别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
D. 对乙酰氨基酚中甲基 C—H 键极性与甲烷中 C—H 键极性相同
第3页(共 12 页)
10. 下列叙述中,事实与对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酸性:HCOOH > CH3COOH H3C–是推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减小
B 在 CS2中的溶解度:H2O < CCl4 H2O 为极性分子,CS2 和 CCl4是非极性分子
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只含共价键,石墨属于混合
C 硬度:金刚石>石墨
型晶体,既存在共价键又存在范德华力
D 热稳定性:H2O > H2S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
11. 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异山梨醇分子中有 3 个手性碳
C.反应式中化合物 X 为甲醇 D.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
12.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 Zn 与溶液中 Fe3+发生反应。
实验 试剂 现象
2 mL 0.1mol L-1 FeCl3溶液、 黄色溶液很快变浅,接着有无色气泡产生,固

过量锌粉 体中未检出铁单质
很快有大量气体产生,出现红褐色浑浊,
2 mL1mol L-1 FeCl3溶液
Ⅱ 30min 左右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
(pH≈0.70)、过量锌粉
产生少量铁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 I 说明 Fe3+ 被还原为 Fe2+
B.可用酸性 KMnO4,溶液检验实验 I 得到的溶液中含 Fe
2+
C.实验 II 发生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D.实验说明 Fe3+、H+与 Zn 的反应与离子浓度有关
第4页(共 12 页)
13.“肼合成酶”以其中的Fe2+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NH2OH与NH3转化为肼
(NH2NH2),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2OH、NH3和H2O均为极性分子
B.反应涉及N-H、N-O键断裂和N-N键生成
C.催化中心的Fe2+被氧化为Fe3+,后又被还原为Fe2+
D.将NH2OH替换为ND2OD,反应可得ND2ND2
14.分析含有少量 NaOH 的 NaClO 溶液与 FeSO4溶液的反应。
已知 ①图 1 表示将 FeSO4溶液逐滴滴加到含少量 NaOH 的 NaClO 溶液中的 pH 变化
②图 2 表示 NaClO 溶液中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 pH 的关系
[注: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Ksp[Fe(OH) ]=2.8×10
39
3 ]
图 1 图 2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点溶液的 pH 约为 13,主要原因是 ClO + H2O HClO + OH
B.AB 段 pH 显著下降的原因是 5ClO +2Fe2+ + 5H2O=== Cl + 2Fe(OH)3↓+ 4HClO
C.CD 段较 BC 段 pH 下降快的主要原因是 HClO+2Fe2+ +5H2O==2Fe(OH) + 3↓+Cl + 5H
D.反应进行至 400s 时溶液中产生 Cl 的原因是:ClO 2 + Cl +2H+=== Cl2↑+ H2O
第5页(共 12 页)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
15.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探测发现火星上存在大量橄榄石矿物
(MgxFe2-xSiO4)。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 Fe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橄榄石中,各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_______,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已知一些物质的熔点数据如下表:
物质 熔点/℃
NaCl 800.7
SiCl4 -68.8
GeCl4 -51.5
SnCl4 -34.1
①SiCl4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其中 Si 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
②以上四种氯化物熔点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
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距离 Mg 原子最近的 Fe 原子个数是_______。
②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已知α-Fe 的晶胞属于立方体,晶胞参数a=287pm,密度
为7.8g cm-3,则α-Fe 晶胞中含有Fe的原子数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1pm=10-12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 )。
第6页(共 12 页)
16.研究CO 氧化2 C2H 制C H 对资源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6 2 4
相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Ⅰ C H (g) C H (g) +H (g) H = +136kJ mol
1
2 6 2 4 2 1
Ⅱ 1C2H6(g) +CO2(g) C2H4(g) +H2O(g) +CO(g) H 2 = +177kJ mol
Ⅲ C2H6(g) + 2CO (g) 4CO(g) +3H (g) H 2 2 3
Ⅳ CO2(g) + H2(g) CO(g) + H2O(g) H4 = +41kJ mol
1
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 1)。
可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反应或变化的 H (忽略 H 随温度变化)。例如:
H2O(g) = H2O(1) H = 286kJ mol
1 ( 242kJ mol 1 ) = 44kJ mol 1。
(1)①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 H = ___3 kJ mol
1。
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大
B.加压有利于反应Ⅰ、Ⅱ的平衡正向移动
C.反应Ⅲ有助于乙烷脱氢,有利于乙烯生成
D.恒温恒压下通水蒸气,反应Ⅳ的平衡逆向移动
③有研究表明,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Ⅱ分两步进行,过程
如下:【C2H6(g) +CO2(g)】→【C2H4(g) + H2(g) +CO2(g)】
→【C2H4(g) +CO(g) + H2O(g)】,且第二步速率较慢(反应
活化能为210kJ mol 1)。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画出
反应Ⅱ分两步进行的“能量-反应过程图” (如图 2),起点从
【C H (g) +CO (g)】的能量 477kJ mol 1 开始。 2 6 2
(2)①CO 和C H 按物质的量 1:1 投料,在2 2 6 923K和保持
总压恒定的条件下,研究催化剂 X 对“CO 氧化2 C2H6
制C H ”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2 4
催化剂 转化率C2H6 / % 转化率CO 产率 2 / % C2H4 / %
催化剂 X 19.0 37.6 3.3
结合具体反应分析,在催化剂 X 作用下,CO 氧化 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2 C2H6
判断依据是_______。
②采用选择性膜技术(可选择性地让某气体通过而离开体系)可提高C 的选择2H4
性(生成C H 的物质的量与消耗C H 的物质的量之比)。在773K ,乙烷平衡转化率2 4 2 6
为9.1% ,保持温度和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选择性膜技术,乙烷转化率可提高到
11.0% 。结合具体反应说明乙烷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
第7页(共 12 页)
17. Balanol 是一种蛋白激酶 C 的抑制剂,其前体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官能团名称是 。
(2)B→D 的反应中 K2CO3的作用是 。
(3)D→E 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已知试剂 H 能与 NaHCO3反应,则 G→I 的化学方程式是 。
- -
(5)已知J→K的反应中S 22O4 被氧化为SO
2
4 ,则J与Na2S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6)N→O 的化学方程式是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的反应中 NaCN 使用应过量,提高 B 的产率
b. J 存在分子内氢键,且能发生显色反应
c. O→P 的反应条件是 NaOH 水溶液加热
(8)L→M 的过程如下:其中经历了含过.氧.键.的中间体 L1,L→L1 的过程是 O2(O=O)与
L 的加成。
已知 L1 含多于 3 个的六元环,且其中 2 个是苯环。
请写出中间体 L1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页(共 12 页)
18. BiOCl 是一种新型的高档环保珠光材料。
+ ﹣
已知:i. Bi3 易与 Cl 形成 BiCl 3-6 ;pH>3,BiCl
3-
6 易发生水解为 BiOCl。
ii. 几种离子沉淀与 pH
离子 开始沉淀 pH 沉淀完全 pH
Mn2+ 8.1 10.1
Fe2+ 6.3 8.3
Fe3+ 1.9 3.3
I 以辉铋矿和软锰矿为原料制取氯氧化铋和超细氧化铋的工艺流程如下:
(1)“联合焙烧”时,Bi2S3 和 MnO2,在空气中反应生成 Bi2O3和 MnSO4。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 。
(2)“酸浸”时需及时补充浓盐酸调节浸取液的 pH。一般控制浸取液 pH 小于 1.4 其目的
是_______。
(3)①“转化”时加入金属 Bi 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得到 BiOCl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铋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 TBP)萃取,其萃取原

理可表示为 BiCl 36 (水层)+2TBP(有机层) BiCl3·2TBP(有机层)

+3Cl (水层)。 “萃取”时需向溶液中加入 NaCl 固体调
节 Cl-浓度,取率随 c (Cl-)变化关系如图所示。c (Cl-)最
佳为 1.3 mol·L-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5)“沉淀反萃取”时生成草酸铋[Bi2(C2O4)3·7H2O] 晶体。为得到含 Cl
- 较少的草酸铋晶
体,“萃取”后有机相与草酸溶液的混合方式为______。
第9页(共 12 页)
II 以铋精矿(主要成分是 Bi2S3,还含有 FeS2、CuS2、Pb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 BiOCl
的一种示意图如下。
(6)“ 加压氨浸”过程中,反应物中的 S 元素均转化为 SO 2-4 。该过程中 CuS2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酸浸还原”过程中,铋的浸出率与温度关系如图
所示。在高于 40℃左右时“铋的浸出率”开始下降,其
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
(8)“沉铋”时需控制溶液的 pH=3.0,且反应中有气体
放出,此时 BiC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第10页(共 12 页)
19.(16 分)某小组同学研究了不同起始 pH 条件下溴酸钠和硫化钠的反应。
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在 50 mL 溶液中,NaBrO3 起始浓度为 0.08 mol/L,Na2S 起始浓度
为 2×10-3 mol/L,改变 HNO3 的起始加入量,测量反应过程中的 pH 变化,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 I 实验 II
HNO3的起始
1.3×10-4 1×10-4
加入量/mol
液体迅速变浑,随后浑浊逐渐减 液体变浑,pH 变化如下图:
少,10 min 时溶液基本澄清,过程
中 pH 变化如下图:
实验结果
已知:a. HBrO 属于强酸,BrO -3 3 的还原产物只有 Br-,实验中 HNO3不表现氧化性;
b. 硫化钠被氧化的产物可能是 S、SO 2-3 、S2O 2-3 、SO 2-4 ;
c. pH>3 溶液中,BrO -3 与 S 2-2O3 的反应可忽略不计;
d. CaS 和 CaS2O3 易溶于水;
(1)为研究实验 I 中 pH 的变化情况,进行实验 III 和实验 IV:
取少量实验 I 进行 10 min 左右的液体,离心分离浑浊,得到溶液 A,进行实验 III:
实验 IV:
步骤 1:取一定量的溴酸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合,反应液温度未有明显变化,
测定反应中 BrO -3 的反应速率,结果如右图所
示。
步骤 2:实验前先在容器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和溴化钠
固体,重复步骤 1,测得 BrO -3 的反应速率变化
曲线与右图几乎完全重合。
① 实验 III 中,白色沉淀 1 完全溶于稀盐酸,能否说
明溶液 A 中没有 SO 2-4 ,理由是________,进一步检验溶液 A 中是否有 SO 2-4 的方案是
________。
② 实验 III 中,由无色溶液 1 加入足量稀盐酸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
③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 I 中 2 min 之后 pH 变化的可能原因:________。
第11页(共 12 页)
(2)研究实验 II 中 pH 的变化情况,设计测定溶液中 S2-、SO 2-3 、S2O 2-3 浓度的方法如下:
已知:a. 碘标液的浓度为 c1 mol/L,硫代硫酸钠标液的浓度为 c2 mol/L;
b. Ksp(CdCO3)=1×10
-12 K -15sp[Cd(OH)2]=7.2×10 Ksp(CdS)=8×10
-27
CdSO3和 CdS2O3 微溶于水;
c. SO 2-3 能与甲醛反应,产物不被 I2 氧化
d. 2S 2- 2- - 2O3 + I2 == S4O6 + 2I
步骤 1:取 10 mL 待测液,加入一定体积的过量碘标液,充分反应后,用硫代硫酸钠
标液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液的体积是 V1 mL;
步骤 2:取 20 mL 待测液,加入过量 Cd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并洗涤沉淀,将滤液
合并后等分为两份,一份用碘标液滴定,消耗碘标液的体积是 V2 mL;另一
份加入过量甲醛溶液后,再用碘标液滴定,消耗碘标液的体积是 V3 mL。
① 步骤 1 中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② 步骤 2 中加入 CdCO3的作用是________。
③ 待测液中 SO 2-3 和 S O 2-2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
④ 实验 II 中未检测到 SO 2-3 和 SO 2-4 的生成,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8 min 后溶液 pH 下
降的原因:________。
(3)结果表明,不同起始 pH 条件下,溴酸钠和硫化钠的反应速率和反应产物会有差异。
第12页(共 12 页)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化学零模测试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C C C B D D D C D B B D C
15.(10 分)
(1) 3d6 4s2 (1 分);O>Si>Fe>Mg(1 分); +2(1 分)
3
(2)①正四面体(1 分) ; sp (1 分)
②氯化钠为离子晶体,钠离子和氯离子间存在离子键,熔点高。SiCl4、GeCl4、SnCl4
均形成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熔点低。SiCl4、GeCl4、SnCl4 分子间仅存
在范德华力,相对分子质量:SiCl4熔点:SiCl47.8 2873 N
(3) 4 (1 分); Mg2Fe (1 分) (4) A (1 分)
56 1030
16. (10 分)(1)①+430(1 分) ②AD(2 分)
③ (2 分)
(2)①CO(1 分)C2H4 的产率低,说明催化剂 X 有利于提高反应Ⅲ速率(2 分)
②选择性膜吸附C2H4 ,促进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2 分)
17. (11 分)(1)碳溴键(1 分)
(2)消耗反应生成的副产物 HBr,提高 D 的产率(1 分)
(3) (2 分)
(4) (2 分)
第1页
(5)3:1(1 分)
(6) (2 分)
(7)bc (1 分) (8) (1 分)
18.(14 分)(1) 2Bi2S3+6MnO2+9O2 2Bi2O3+6MnSO4(2 分)
- + +
(2)增大 Cl 、 H+浓度,使铋充分浸出;同时抑制金属离子 Bi3 (或 BiCl 3-6 )、Fe3
水解(2 分)
+ + + + +
(3)加入 Bi 发生反应:Bi + 3Fe3 = Bi3 +3Fe2 ,将 Fe3 转化为 Fe2 ,避免形成
Fe(OH)3 沉淀,保证 BiOCl 的纯度。(1 分)
- +
BiCl 3-6 +H2O = BiOCl↓+5Cl +2H (1 分)
- -
(4)c(Cl ) > 1.3 mol·L 1 时,铋离子萃取平衡(BiCl 3-6 +2TBP BiCl3+2TBP+3Cl )

逆向移动,萃取率下降,铁离子萃取率上升;(Cl )<1.3 mol·L 1 时,铋离子水解(BiCl 3-6 +H2O
- +
BiOCl↓+5Cl +2H )程度增大,不利于铋离子的萃取提纯(2 分)
(5)边搅拌边将有机相溶液滴加到草酸溶液中(1 分)

(6)2CuS2+12NH 2+ + 23·H2O+7O2=2Cu(NH3)4 +4NH4 +4SO4 +10H2O(2 分)
(7)温度升高 HCl 挥发加快,且 Bi3+ 水解程度增大,均会使得铋的浸出率降低(1 分)
( ) - -8 BiCl 3- 26 +CO3 =BiOCl↓ +CO2↑ +5Cl (2 分)
19. (13 分)(1)① 不能说明,因为 CaSO4微溶于水(1 分)
向无色溶液 2 中加入 BaCl2 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2 分)
② 溶液 A 中没有 S O 2-2 3 (1 分)
③ 2 min 以后发生反应:3S + 2BrO -3 + 3H2O == 3SO 2- + 2Br-3 + 6H+,(产生的 H+部
分被 SO 2-、S2-3 、HS-或 S(II)被氧化为 S 时产生的 OH-消耗)溶液的 pH 逐渐下
降,10 min 后足够浓度的 H+催化反应 3HSO - + BrO - == 3SO 2- + Br- + 3H+3 3 4 ,溶
液的 pH 迅速下降(合理答案即可)(2 分)
(2)① 淀粉(1 分) 加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标液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半分
钟内无变化(2 分)
② 沉淀 S2-(1 分)
③ (V2-V3) / 2V3(1 分)
④ 6S + 2BrO -3 + 3H2O == 2S O 2-2 3 + 2Br- + 6H+ (2 分)
第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年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