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数列大题 模考真题演练(含解析) 备战2024年新高考数学重点专题二轮冲刺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1 数列大题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或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3、的类型,公式
4、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对于等差、等比数列,利用公式法可直接求解;
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求和
(2)对于结构,其中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万能公式:
形如的数列求和为,
其中,,
(3)对于结构,利用分组求和法;
(4)对于结构,其中是等差数列,公差为,则,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或通项公式为形式的数列,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常见的裂项技巧:
(1);
(2) ;
(3)
(4)
(5)指数型;
(6)对数型.
(7)
(8)
(9)
(10)等
一、解答题
(22·23·保定·二模)
1.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2·23·潍坊·三模)
2.已知数列和满足.
(1)证明:和都是等比数列;
(2)求的前项和.
(22·23·广州·三模)
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求证:.
(22·23·山东·二模)
4.已知两个正项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求的前项和.
(22·23下·绍兴·二模)
5.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济宁·三模)
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下·无锡·三模)
7.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除以3的余数.
(22·23下·苏州·三模)
8.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2023项和.
(22·23下·江苏·三模)
9.已知正项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记,求数列的前2023项的和.
(22·23下·镇江·三模)
10.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等差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将数列满足__________(在①②中任选一个条件)的第项取出,并按原顺序组成一个新的数列,求的前20项和.①,②,其中.
(22·23·张家口·三模)
11.已知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
(22·23·汕头·三模)
1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称是“紧密数列”.
(1)若,判断是否是“紧密数列”,并说明理由;
(2)若数列前项和为,判断是否是“紧密数列”,并说明理由;
(3)设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若数列与都是“紧密数列”,求的取值范围.
(22·23·衡水·一模)
13.已知数列,满足,是等比数列,且的前项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
(22·23·东莞·三模)
14.已知数列和,,,.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深圳·二模)
15.已知是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记,求.
(22·23·梅州·三模)
16.已知数列满足,,.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下·长沙·三模)
17.已知等差数列前项和为,,.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求和:.
(22·23下·岳阳·三模)
18.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其公比,,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已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2·23·济南·三模)
19.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求的前项和.
(23·24上·永州·一模)
20.已知数列是公比的等比数列,前三项和为39,且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的前项和.
(23·24上·郴州·一模)
21.在数列中,为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下·湖北·模拟预测)
22.已知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下·武汉·三模)
23.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单调递增等差数列满足,且,,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试确定与的大小关系,并给出证明.
(22·23下·襄阳·三模)
24.已知数列满足,且的前100项和
(1)求的首项;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22·23下·武汉·三模)
25.已知各项均不为零的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恒成立,求正整数的最大值.
(23·24上·湖北·一模)
26.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22·23·日照·三模)
27.已知数列满足:.
(1)当时,求数列中的第10项;
(2)是否存在正数,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值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23下·烟台·三模)
28.已知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菏泽·三模)
2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1)分别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求出数列的前项和.
(22·23·福州·二模)
30.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唐山·二模)
31.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当时,.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2·23·宁德·二模)
32.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15项和.
(22·23·三明·三模)
33.已知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的前项和为,证明:.
(22·23·厦门·三模)
34.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证明:是等差数列;
(2)若成等比数列,求的最小值.
(22·23·龙岩·二模)
35.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前项和为,且为常数.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证明:.
(22·23下·浙江·二模)
36.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且,求数列的前n项和为.
(22·23下·浙江·二模)
37.记为正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是等差数列.
(1)求;
(2)求最小的正整数,使得存在数列,.
(22·23下·江苏·二模)
38.已知等差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
(1)求的前项和;
(2)若数列满足,,求的通项公式.
(22·23下·温州·二模)
39.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其中为数列的前项和.设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正整数,求使的最大正整数的值.
(22·23·沧州·三模)
40.设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为数列在区间中的项的个数,求数列前100项的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2)
【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关于与的方程,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根据题意,由裂项相消法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1)设数列的公差为d,
由题意可得,解得,
∴.
(2)由(1)可知,
∴.
2.(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两式相加、相减,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证明;
(2)由(1)可得,,即可求出和的通项公式,从而得到,再利用分组求和法及等边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1)因为,,
所以,,
又由,得,,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由(1)得,,
所以,,
所以,
所以.
3.(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和的递推式,得出,进而求得的通项公式;
(2)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即,所以.
即,
又,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2),
故数列的前项和

因为,所以,
所以.
4.(1),
(2)
【分析】(1)依题意可得,,即可求出、;
(2)根据高斯函数先推出的解析式,再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1)由,得,
由,得,,因为是正项数列,,

(2)因为,
所以,
所以当时

当时满足,
所以.
5.(1)
(2)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求得,即,再根据与的关系采用相减法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题意得,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数列的前项和.
【详解】(1)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时,也符合
(2)显然
于是
6.(1)
(2)
【分析】
(1)利用与的关系得到为等比数列求解即可;
(2)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
【详解】(1)因为,
当时,,
当时,,
所以,
即,
又因为,满足上式,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
(2)因为,
所以.
7.(1)
(2)2
【分析】
(1)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增位相减以及累乘法即可求解;(2)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和二项式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因为,,
所以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所以,
即①,
所以②,
由②-①可得,
即,
所以.
(2)由(1)可得,
则,
所以,
所以
所以除以3的余数为2.
8.(1)
(2)1012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给定的条件求出公差d和;
(2)根据数列的周期性求解.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题意可知,

解得,所以;
(2)由(1)可知,,
对于任意,有,
所以,
故数列的前2023项和为
.
9.(1)
(2)2023
【分析】(1)由递推关系式,结合累加法求得的通项公式,分析可得的通项公式;
(2)根据的关系式,结合并项求和即可得的前2023项的和.
【详解】(1)对任意的,因为,
当时,

因为,故.当时,符合,
所以,.
(2),
所以当时,,
故.
10.(1),
(2)
【分析】(1)根据利用可得,利用等差数列定义可求得;
(2)选择①②都可以得到新组成的数列是原来数列的偶数项,利用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得.
【详解】(1)因为数列满足①,
当时,,解得;
当时,,②
②-①得,即
因,所以,从而,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因为等差数列满足.所以.
设公差为,则,解得.
所以.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若选①,则有.
所以取出的项就是原数列的偶数项,
所以是以4为首项,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若选②,则有,
因为
所以当时,对应的,
由二项展开式可知
能被3 整除,
此时为整数,满足题意;
当时,对应的,
由二项展开式可知
所以除以3 的余数是1,不能整除,即此时不是整数,不满足题意;
所以取出的项就是原数列的偶数项,
所以是以4为首项,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11.(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求得;当时,可得,两式相减得,得到,进而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得到,结合裂项法求和,求得,即可得证.
【详解】(1)解:由题意,数列满足,
当时,可得,解得;
当时,可得,
两式相减得,所以,
当时,,适合上式,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解:令,由,
可得,
所以,
因为,可得,所以.
12.(1)不是“紧密数列”,理由见解析
(2)数列是“紧密数列”,理由见解析
(3)
【分析】(1)利用“紧密数列”的定义判断即可;
(2)利用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再证得,由此证得是“紧密数列”;
(3)先根据是“紧密数列”,求得的一个取值范围,对于对分成、和三种情况,利用列不等式组,由此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1),所以不是“紧密数列”;
(2)数列为“紧密"数列;理由如下:
数列的前项和,
当时,;
当时,,
又,即满足,因此,
所以对任意,
所以,
因此数列为“紧密”数列;
(3)因为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前项和为,
当时,有,
所以,满足题意;
当时.,
因为为“紧密"数列,所以.即或,
当时,,

所以,满足为“紧密”数列;
当时,,不满足为“紧密"数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3.(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前项和与通项之间关系可求得,进而由已知等式得到,推导可得;
(2)由(1)可得,采用裂项相消法可整理得到,结合和可证得结论.
【详解】(1)当时,,;
当且时,,

经检验:满足,;
当时,,;
当且时,,
,;
经检验:满足,.
(2)由(1)知:,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
又,.
14.(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通过题中关系,可得,进而可得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由(1)可得,,则,可利用分组求和与错位相减求和解题.
【详解】(1)由,,得,
整理得,而,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由(1)知,∴,
∴,
设,则,
两式相减得,
从而
∴.
15.(1)
(2)
【分析】(1)根据等比中项的性质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到方程,求出,即可求出通项;
(2)由(1)可得,在分为偶数、奇数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并项求和法计算可得.
【详解】(1)因为是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
所以,即,解得或(舍去),
所以.
(2)由题意知,,
所以

当为偶数时,

当为奇数时,

综上.
16.(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已知递推式可得,结合,可得,即可证明数列为以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已知,得,,两式作差可得,再由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项和.
【详解】(1),.
已知,,得,可得,
数列为以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知,,
由,①
取,得,可得;
当时,,②
①②得:,即.
也满足上式,.


两式作差得:,

17.(1)
(2)
【分析】(1)先利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与性质得到,从而结合条件求得公差,从而得解;
(2)先利用推递作差法求得,从而求得,再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得解.
【详解】(1)因为等差数列前项和为,
所以,
又,所以,
又,所以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2)因为,
所以,
两式相减得:,
又满足上式,所以,
又,所以.
所以,

两式相减得:
.
18.(1)
(2)
【分析】(1)由已知条件求出公比,,直接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
(2)由(1)得,分组求和即可,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
【详解】(1)因为是等比数列,公比为,则 ,
所以,解得,
由,可得,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得,
当n为偶数时,

当n为奇数时;
综上所述:.
19.(1)
(2)
【分析】(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2)由题意可知,利用错位相减求和可得答案.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2)由题意可知,
所以①,
②,
①②得,



.
20.(1)
(2)
【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首项和公比,即可得答案;
(2)利用(1)的结论化简,利用裂项求和法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由题意可得,
即得,则,
即,可得,由于,故得,
则,故;
(2)由(1)结论可得

故的前项和
.
21.(1)
(2)
【分析】(1)由前n项和求递推关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证明等比求通项公式;
(2)应用裂项相消法计算即可.
【详解】(1)当时,,解得.
当时,
即,易知,所以.
所以是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故.
(2),
22.(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通过基本量计算可得,然后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得,利用定义可证;
(2)由错位相减法可得.
【详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因为成等差数列,所以1,
所以,即,又正项等比数列,所以,解得,
因为,所以,得,
所以
所以,
,所以,
又,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由(1)得,,所以,
所以①

①-②得,
整理得:.
23.(1),
(2)(ⅰ),;(ⅱ),,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与的关系计算即可,同时注意讨论的情况;
(2) 对于(ⅰ)结合上问结果及等比中项的性质建立方程计算公差即可;对于(ⅰi)由,可放缩,裂项求和即可证明结论.
【详解】(1)因为,所以,
所以,
整理得.
又因为,所以当时,,
所以,当时,不满足.
所以,.
(2)(ⅰ)设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成等比数列,且,,,
所以,即.
又因为,所以.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ⅰi).证明如下:
由(ⅰ)知,,,易知
所以.

,.
24.(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分为奇数和为偶数两种情况进而讨论即可求解;
(2)结合(1)的结论,利用裂项相消法即可求解.
【详解】(1)当为奇数时,;
则偶数项构成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当为偶数时,;
当为偶数时,,
则奇数项构成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当为奇数时,,
则,又,
所以,
解得,.
(2)由(1)得,,,,
当时,,
∴,
综上,知.
25.(1)
(2)
【分析】(1)根据题意,当时,求得,当时,得到,两式相减化简求得,得到数列中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构成等差数列,进而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1)求得,结合当时,和当时,,即可求解.
【详解】(1)解:由题意,各项均不为零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且,
当时,,解得,
当时,,两式相减得,
因为数列中各项均不为零,即.
所以数列中奇数项是以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偶数项是以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当时,,即;
当时,,即,
综上,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解:由(1)知数列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可得,
因为,所以,
当时,,即不等式恒成立;
当时,.
故正整数的最大值为.
26.(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由,把用1代入算出首项,再用退位相减法发现其为等差数列,则数列通项可求;
(2)由(1)可先算出,代入求得通项并裂项,再求和即可证明.
【详解】(1)
当时,,解得.
当时,由①,可得,②
①②得:,即.


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
(2)
由(1)可得,

,,,,,

.
27.(1)
(2)存在,,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隔项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是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解出,再根据证明充分性即可.
【详解】(1)由已知,
所以,
相除得;
又,
所以,
所以.
(2)假设存在正数,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
由得,
由,得,
因为是等比数列,,即,
下面证明时数列是等比数列,
由(1)知数列和都是公比是的等比数列,
所以,;
所以为奇数时,,为偶数时,,
所以对一切正整数,都有,
所以,
所以存在正数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
28.(1)
(2)
【分析】(1)先把题干条件等价变成,然后用累加法进行求解;
(2)结合特殊的三角函数值,利用分组求和进行求解.
【详解】(1)由得,,
所以时,,
故,又,则,当时,成立,
所以,.
(2)由(1)知,,
所以,

因为,
于是,
所以,.
故数列的前项和为.
29.(1),
(2)
【分析】(1)当时,根据,利用两式相减得,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出;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出;
(2)根据错位相减法可求出结果.
【详解】(1)当时,,得,
当时,,所以,
所以,即,因为,
所以,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因为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所以,则,
(2)由(1)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化简得.
30.(1)
(2)
【分析】(1)由与的关系可求出通项公式;
(2)利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即可.
【详解】(1)当时,,得,
当时,,得,
所以数列是以2为首项,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
(2)由(1)可得,
所以,
所以
31.(1)
(2)
【分析】(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可得答案;
(2)利用裂项相消求和可得答案.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由题意得,
即,所以,
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1,则,即;
(2)由,得,
所以

32.(1)
(2)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
(2)根据分组求和,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且,,,,.
(2)由(1)可知其中.
故的前15项和为

33.(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取倒数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计算即可;
(2)利用裂项法求得,结合,即可证明结论.
【详解】(1)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为等差数列,首项为,公差,
所以,
所以
(2)证明:因为,
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即.
34.(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依题意可得,根据,作差即可得到,从而得证;
(2)法一:由(1)及等比中项的性质求出,即可得到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详解】(1)因为,即①,
当时,②,
①②得,,
即,
即,所以,且,
所以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方法一]:二次函数的性质
由(1)可得,,,
又,,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
所以,所以,
所以,当或时,.
[方法二]:【最优解】邻项变号法
由(1)可得,,,
又,,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
所以,即有.
则当或时,.
【整体点评】(2)法一: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的最小值,适用于可以求出的表达式;
法二:根据邻项变号法求最值,计算量小,是该题的最优解.
35.(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为常数,则为常数,即,然后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即可;
(2)由(1)可得,然后累加求和即可得证.
【详解】(1)依题意,得:,即
所以,,化简得:
因为,所以
所以
经检验:成立
(2)解法一:
因为
所以

所以

解法二:
所以

36.(1)
(2),
【分析】(1)利用及等比数列的定义求的通项公式;
(2)讨论的奇偶性,应用分组求和及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
【详解】(1)当时,,
当时,,
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
(2)由题设知:,,
当为偶数时,;
当为奇数时,;
综上,,.
37.(1)1
(2)3
【分析】(1)根据题意可推得,即得,即可得答案;
(2)利用(1)中结论可得,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验证后即得答案.
【详解】(1)由题意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
则,
则,故.
(2)由(1)可知,一方面,
故,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由于m为正整数,故,
另一方面,时,﹐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正整数m的最小值是3.
38.(1)
(2)
【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得到,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公差,代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进而求解;
(2)结合(1)的结论得到,进而得到,利用累乘法求出.
【详解】(1)等差数列中,因为,所以,
又因为等差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
(2)由(1)得,因为,且,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当时也符合.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39.(1)
(2)64
【分析】(1)根据题意列式求解,进而可得结果;
(2)由(1)可得,根据题意可得,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分析运算即可.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由题意可得,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1)可得,则,
所以,
因为,则,
所以,则,
即数列是以首项为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则,即,
又因为在上单调递增,且,
所以使的最大正整数的值为64.
40.(1)
(2)
【分析】(1)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运算即得;
(2)根据条件确定的取值,进而利用分组求和法即得.
【详解】(1)设公比为,由,得,
即,得,
解得或(舍去),得,又,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为数列在区间中的项的个数,
可知,,.
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
∴.
∴数列前100项的和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黄集中学、岔河中学中考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2023-2024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试题(含答案及听力原文 无听力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