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4届高三二诊热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4届高三二诊热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和互为同位素,性质相同
B.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的性质不活泼
C.石墨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层状结构)可用于制造超级计算机,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D.回收制革工厂的边角皮料生产食用明胶,加工成医用胶囊或做食品增稠剂
2.有机化合物Z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其合成路线关键步骤如下:
有关有机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Z最多只能与1molNaOH反应 B.有机物Y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C.有机物X与丙烯酸互为同系物 D.有机物Z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3.X、Y、Z、R、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是“裸露”质子;Y与Z能形成一种红棕色气体;R与Y位于同一主族;W是前20号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用铂丝蘸取含W元素的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可直接观察到紫色火焰
C.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Y的气态氢化物的能量比R的气态氢化物的能量低
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
4.实验是探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试剂能实现相应元素不同价态间转化的是
选项 试剂 元素不同价态间的转化
a b c
A 硫酸 亚硫酸钠 新制氯水
B 稀硫酸 硫化亚铁 氯化铁溶液
C 浓硝酸 铜片 水
D 浓盐酸 高锰酸钾 溴化钾溶液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热麦芽糖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冷却后加入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 有银镜产生 水解产物中一定含有还原糖
B. 向盛有的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浓溶液,振荡 层紫色变浅 水能萃取中
C. 压缩盛有气体的容器体积 气体颜色变浅 加压,平衡正向移动
D. 向溶液中插入电导率传感器,逐滴加入溶液 电导率先减小后增大 电导率最小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A.A B.B C.C D.D
6.新能源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储氢材料是新能源领域研究的中心之一、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储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左侧装置工作时,盐桥内的K+向锌电极一端移动
B.电极C和电极D上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C.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H2
D.H+透过高分子膜从右室进入左室,在电极C上发生还原反应
7.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亚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溶液的pH 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溶液pH与变化的关系是曲线I
B.NaH2PO3溶液显酸性
C.0.1mol·L-1 Na2HP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c(OH-)>c(H+)
D.若HF的电离常数Ka=3.6×10-4,则足量NaF溶液和H3P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 + H3PO3 = HF +
二、解答题
8.某催化剂主要含Ni、Ni(OH)2、NiS及少量Zn、Fe、CuO、CaO、SiO2等杂质,从中制备金属Ni的工艺流程如下:

物质 NiS ZnS CuS FeS CaF2
(20℃)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废镍催化剂的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2)反应的平衡常数K= 。滤渣1的成分除CuS外还有 。
(3)NaClO氧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室温下用有机萃取剂HDEHP萃取金属离子的萃取率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下左图。“萃取”时应调节溶液pH的最佳范围是 。

(5)若用Na2CO3溶液“沉镍”会产生。为测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称取干燥沉淀样品3.41g,隔绝空气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上图所示(300~480℃、500~750℃条件下加热,收集到的气体产物均各只有一种,750℃以上残留固体为NiO)。则样品的化学式为 。
(6)“分解”时通N2的作用是 。
9.三氯化六氨合钴([Co(NH3)6] 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三氯六氨合钴的方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氯化钴
已知易潮解,可用高熔点金属钴与氯气反应制取。实验室提供下图装置进行组合(连接用橡胶管省略):
(1)A中固体为高锰酸钾,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装置C中试剂Y为 。
(3)球形干燥管中试剂的作用为 。
Ⅱ.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
(4)“氧化”步骤中应控温在60℃进行,加热方式可采取 。
(5)利用CoCl2、NH4Cl、浓氨水、制备[Co(NH3)6] Cl3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6)操作中,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 。
Ⅲ.测定钴含量
准确称量3.0000g样品[Co(NH3)6]Cl3,加入溶液至样品恰好完全溶解,配成250mL溶液。已知Co3+将氧化成,自身被还原成,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溶液滴定生成的,消耗溶液的体积如下(已知:)。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 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50 11.00
2 25.00 11.00 21.01
3 25.00 21.01 31.00
(7)计算样品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10.氢能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在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中起到重要作用。乙醇与水催化重整制氢发生以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已知反应Ⅲ:,,
则 。
②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为 。
(2)压强为100,的平衡产率与温度、起始时的关系如图所示,每条曲线表示相同的平衡产率。
①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填“>”、“=”或“<”)
②的产率:C点 B点(填“>”、“=”或“<”);
③A、B两点产率相等的原因是 。
(3)压强为100下,1和3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和的选择性、乙醇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的选择性]
①573K时,10分钟反应达到平衡,则乙醇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
②表示选择性的曲线是 (填标号)。
③573K时,反应Ⅱ的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1.Co元素的某些化合物在电池、光电材料、催化剂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具有光催化作用的配合物A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基态Co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
②外界的空间构型为 ,钴元素价态为 。
③配合物A配位数为 ,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 (填标号)。
A.sp3 B.dsp2 C.d2sp3 D.sp3d
④咪唑()具有类似苯环的结构,①号N比②号N更易与钴形成配位键的原因是 。
(2)Co的一种化合物为六方晶系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体标。
已知晶胞含对称中心,其中1号氧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6667,0.6667,0.6077),则2号氧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计算式表示)。
12.盐酸芬戈莫德(H)是一种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以下是其中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
已知:i)+R′CH2NO2
ii)+R′OH
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有 个原子共平面。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 。
(3)试剂X的化学名称为 。
(4)由D生成E的反应目的是 。
(5)写出由E生成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6)在C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能结构共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a)含有苯环和硝基;
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
上述同分异构体中,硝基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结构简式为 。
(7)参照上述反应路线,以和CH3NO2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其物理质性质不同,A错误;
B.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保护了内部金属,B错误;
C.石墨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层状结构) 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造芯片,用于制造超级计算机,C正确;
D.制革工厂的边角皮料不能用于食品工业,D错误;
故选C。
2.C
【分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水,则Y为。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和酰胺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1molZ最多只能与2mol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酚羟基,共有2种,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与丙烯酸含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不含有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3.C
【分析】X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是“裸露”质子则X是H;X、Y、Z、R、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Z能形成一种红棕色气体则Y为N,Z为O;R与Y位于同一主族且R是前20号主族元素则R为P;W是前20号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推出W为K。
【详解】
A.有三个电子层,且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两个电子层,且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离子半径:,故A错误;
B.钾元素的火焰颜色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B错误;
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P,则比稳定,又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能量低于的,故C正确;
D.氢、氮和氧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如硝酸铵,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SO2,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硫化亚铁生成H2S,铁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硝酸和铜片生成NO2,N元素从+5价转化为+4价,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N元素化合价从+4变为+5和+2,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和高锰酸钾生成Cl2,Cl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为0价,Cl2和溴化钾溶液反应为,Cl元素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
5.D
【详解】
A.麦芽糖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不能用该实验判断麦芽糖是否发生水解,A错误;
B.向盛有含的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的浓溶液,震荡,层溶液紫色变浅,说明I2浓度减小,(无色)平衡正向移动,B错误;
C.压缩盛有气体的容器体积,则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变深,C错误;
D.和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物为沉淀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几乎不导电,电导率最低,沉淀最多,继续滴加硫酸,则溶液中有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溶液导电能力上升,D正确;
故选D。
6.D
【分析】
左侧铜锌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右侧电解池中,电极C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D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A.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氯离子向锌电极一端移动,A错误;
B.电极C发生还原反应,电极D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B错误;
C.电极D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C错误;
D.电解池工作时,阳离子从阳极室移向阴极室,H+透过高分子膜从右室进入左室,在电极C上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D。
7.C
【分析】
1g=lg=lgKa1-lgc(H+)=lgKa1+pH,1g=lg=lgKa2-lgc(H+)=lgKa2+pH,根据图示可知1g=1g=1时,pH:Ⅰ>Ⅱ,根据Ka1>Ka2可知,Ⅰ表示pH与1g的变化曲线,Ⅱ表示pH与1g的变化曲线,则有Ka1==10×10-2.4=10-1.4,Ka2==×10-5.5=10-6.5,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表示溶液pH与变化的关系是曲线I,A正确;
B.由分析可知,Ka1=10-1.4,Ka2=10-6.5,则Kh2===10-12.6<10-6.5=Ka2,即电离大于水解,故NaH2PO3溶液显酸性,B正确;
C.根据发生水解的离子浓度比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故0.1mol·L-1 Na2HP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 c()>c(OH-) >c()>c(H+),C错误;
D.由分析可知,H3P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10-1.4,Ka2=10-6.5,即酸性为:H3PO3>HF>,故若HF的电离常数Ka=3.6×10-4,则足量NaF溶液和H3P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 H3PO3 = HF +,D正确;
故答案为:C。
8.(1)将废镍催化剂进行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
(2) 1010 CaSO4、SiO2
(3)2H++ClO-+2Fe2+=2Fe3++Cl-+H2O
(4)3~4或3<pH<4
(5)NiCO3·2Ni(OH)2·2H2O
(6)作保护气,防止Ni被氧化
【分析】
废镍催化剂利用硫酸酸浸,二氧化硅不溶,硫酸钙微溶,生成的铜离子结合硫离子转化为CuS沉淀,过滤,浸取液中含有Zn2+、Fe2+、Ni2+等,加入次氯酸钠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NiO调节pH沉淀铁离子,加入NaF沉淀锌离子,加入萃取剂萃取除镍离子以外的其它离子,分液后加入草酸钠沉淀镍离子,最后草酸镍热分解得到金属镍,据此解答。
【详解】(1)依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判断为提高废镍催化剂的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将废镍催化剂进行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等。
(2)反应的平衡常数K=。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渣1的成分除CuS外还有CaSO4、SiO2。
(3)NaClO氧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2H++ClO-+2Fe2+=2Fe3++Cl-+H2O。
(4)根据图像可知pH在3~4时镍的萃取率最低,其余金属阳离子的萃取率高,所以“萃取”时应调节溶液pH的最佳范围是3~4或3<pH<4。
(5)300~480℃、500~750℃条件下加热,收集到的气体产物均各只有一种,加热时首先失去的是结晶水,结晶水的质量是3.41g-2.69g=0.72g,物质的量是0.04mol,第二次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质量是2.69g-2.25g=0.44g,物质的量是0.01mol,最终得到的是2.25gNiO,物质的量是0.03mol,因此x:y:z=0.01:0.02:0.02=1:2:2,所以样品的化学式为NiCO3·2Ni(OH)2·2H2O。
(6)氮气性质稳定,为防止生成的镍被氧化,“分解”时通N2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防止Ni被氧化。
9.(1)
(2)浓硫酸
(3)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D中
(4)水浴加热
(5)
(6)增大氯离子浓度,利于[Co(NH3)6] Cl3晶体析出
(7)19.86%
【分析】
I: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B中为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HCl,C中为浓硫酸,干燥氯气,D中氯气与金属钴反应制备,E中碱石灰可以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D中。
Ⅱ:利用CoCl2、NH4Cl、浓氨水、制备[Co(NH3)6]Cl3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操作中,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增大氯离子浓度,利于[Co(NH3)6] Cl3晶体析出;
【详解】(1)A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C中试剂Y为:浓硫酸;
(3)根据分析,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D中
(4)“氧化”步骤中应控温在60℃进行,加热方式可采取:水浴加热;
(5)根据分析,利用CoCl2、NH4Cl、浓氨水、制备[Co(NH3)6] Cl3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6)根据分析,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增大氯离子浓度,利于[Co(NH3)6] Cl3晶体析出;
(7)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找出关系式:,根据表格,
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分别为:9.50mL、10.01mL、10.01mL,第一组误差较大,应该舍去,消耗的平均体积为10.01mL,根据元素守恒,,样品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1) 高温
(2) = < B点温度高于A点,升高温度,反应II逆向移动消耗氢气的量与反应Ⅰ、反应Ⅲ正向移动产生的量相等
(3) -0.6 c 14.04
【详解】(1)观察知,反应Ⅲ=反应Ⅰ+2反应Ⅱ,则,; 的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Ⅰ的,,则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为高温。
(2)①A、D两点的温度相同,则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②每条曲线表示氢气相同的平衡产率,则在C点所在曲线上取一个点与B点温度相同,标为点E,E点与B点相比温度相同,但是E点的小于B点的,而增大时,三个反应均会正向移动,氢气的产率增大,因此的产率:C点③A、B两点产率相等的原因是B点温度高于A点,升高温度,反应II逆向移动消耗氢气的量与反应Ⅰ、反应Ⅲ正向移动产生的量相等。
(3)①反应Ⅰ、Ⅲ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Ⅰ、Ⅲ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Ⅱ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逆向移动CO2转化为CO,故温度升高CO的选择性增大,CO2的选择性减小,由于CO的选择性+CO2的选择性=1,则表示CO2选择性的曲线为a,表示选择性的曲线是c,表示乙醇的转化率的曲线是b。573K时,10分钟反应达到平衡,则乙醇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1mol=-0.6。
②结合①中分析知,表示选择性的曲线是c。
③573K时,CO2的选择性为85%,CO的选择性为15%,乙醇的转化率为0.6,则平衡时n(CO2)+n(CO)=1mol×0.6×2=1.2mol,n(CO)= 1.2mol×15%= 0.18mol,n(CO2)= 1.2mol×85%= 1.02mol,设反应Ⅰ中转化了xmol,反应Ⅱ中CO转化了ymol,反应Ⅲ中转化了zmol,则,,,那么x+z=0.6,2x-y=0.18,y+2z=1.02,平衡时n(H2O)=3-x-y-3z=3-(x+z)-(y+2z)=3-0.6-1.02=1.38mol,n(H2)=4x+y+6z=4(x+z)+(y+2z)=2.4+1.02=3.42mol,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4+1.38+1.02+0.18+3.42=6.4mol,故反应Ⅱ的。
11.(1) 三角锥形 +3 6 C ②号氮原子孤电子对参与形成大π键,使电子云密度降低,与钴离子配位能力减弱
(2) (0.3333,0.3333,0.1077)
【详解】(1)①钴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②外界氯酸根离子中氯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外界氯酸根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配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所以配离子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答案为:三角锥形;+3;
③由结构简式可知,配离子中中心离子为钴离子,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为配体,则钴离子的配位数为6,由配位键的数目为6可知,固离子的杂化方式为d2sp3杂化,故选C,故答案为:6;C;
④由咪唑具有类似苯环的结构可知,配离子中咪唑的②号氮原子孤电子对参与形成大π键,使电子云密度降低,与钴离子配位能力减弱,所以①号N比②号N更易与钴形成配位键,故答案为:②号氮原子孤电子对参与形成大π键,使电子云密度降低,与钴离子配位能力减弱;
(2)由晶胞结构可知,2号氧原子、1号氧原子和晶胞含对称中心,则由1号氧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6667,0.6667,0.6077)可知,1号氧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3333,0.3333,0.1077),晶胞中位于体内的氧原子和氢原子个数都为2,位于顶点和棱上的钴原子个数为8×+4×=2,设晶体的密度为d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10—10 a2b)3d,解得d=,故答案为:(0.3333,0.3333,0.1077);。
12.(1)12
(2)还原反应
(3)甲醛
(4)保护羟基
(5)
(6) 4
(7)
【分析】
苯和中的酰氯发生取代反应得到B,B中酮羰基被还原生成C,C发生已知i的反应得到D,由D的结构式,推测试剂X为甲醛(HCHO),D中羟基和反应得到E,保护羟基,E和发生取代得到F为,F加氢还原得到G,G反应得到H,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A为苯,苯是平面结构,其中有12个原子共平面。
(2)由分析可知,B中酮羰基被还原生成C,故答案为还原反应。
(3)据分析可知,试剂X为甲醛。
(4)据分析可知,D中羟基和反应得到E,G转化成H时羟基恢复,故D生成E的反应目的是保护羟基。
(5)E和发生取代得到F为,化学方程式为:

(6)C为,它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a)含有苯环和硝基;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有、、、,共四种,其中硝基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结构简式为。
(7)以和CH3NO2为原料,设计合成,先和CH3NO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得到,发生还原反得到,合成路线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周至县2024~2024学年度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下一篇:2025人教版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第20讲 氨和铵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