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金属基础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四单元 金属 基础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锈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表面生成红色的铁锈 B.NaCl溶液能加快铁的锈蚀速率
C.右侧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D.若将铁粉改为铁片,反应速率降低
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3.已知化学反应: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 B.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
C.X一定是金属铁 D.Y一定是金属铜
4.学习化学能培养我们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铁生锈以后,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B.模型与推理: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C.宏观与微观:活性炭可以使红墨水褪色,原因是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D.实验与探究:往水样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出现较多泡沫,说明该水样是软水
5.选用下列矿石为冶炼金属,最容易产生酸雨的是
A.赤铁矿(Fe2O3) B.磁铁矿(Fe3O4) C.赤铜矿(Cu2O) D.黄铁矿(FeS2)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A.镁条放入稀盐酸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B.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C.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后: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7.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B.不锈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
C.纯铜的硬度比黄铜(铜锌合金)大
D.铝在空气中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8.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分金属
B.铁制品生锈后没有回收价值
C.生铁的含碳量比钢低
D.铝很活泼,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易被腐蚀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
10.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B.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用铁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1.推理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浓度
C 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粉末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物的状态
D 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速度加快 催化剂
A.A B.B C.C D.D
12.食品腐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氧气存在而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吸收掉密封的食品包装盒内的氧气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将下列哪种物质封入食品包装盒中可以吸收掉盒中的氧气,延长食品保质期
A.氯酸钾 B.固体烧碱 C.铁粉 D.生石灰
二、填空与简答
1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钢铁生锈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能防止钢铁生锈。
(3)实验室在配制10%的稀盐酸的过程中,除了用到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4)铁路上铺接钢轨常利用铝热反应:2Al + Fe2O32Fe + Al2O3,该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 (填“强”或“弱”);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各种黄金首饰易于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14.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包饺子时可以闻到饮子馅的香味是因为 ,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共分离原理与 (填“过滤”或“蒸发”)类似。
(2)复学防疫,化学助力。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质量分数75%的酒精(乙醇)溶液进行手部消毒,现在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乙醇)溶液,需要酒精(乙醇) g,水 g。某同学在配制该溶液时,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应该 (填“仰视”“平视”“俯视”)量筒内水的凹液面最低点。
(3)智能燃气灶在发生干烧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原理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阻断可燃物 B.隔绝燃气灶周围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气着火点以下
(4)2020年6月21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制造样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5)保护共享单车的措施之一是防止其锈蚀,其中链条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 ,防锈的原理是 。
15.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16.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制成铁锅是利用铁的 性。
(2)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 。
(3)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子的 不同。
(4)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原因是利用镁粉 。
17.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以金属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的存在
①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存在,而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因为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却能以单质存在。
②常见铁矿石有: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等。这两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含铁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2)认识金属的性质 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南”、平”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南”字上滴加稀盐酸,向“平”字上滴加 CuSO4 溶液。
①“南”字上的现象是 。
②“平”字上有红色物质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3)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金属钨(W)可由氢气和三氧化钨(WO3)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 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
(4)认识金属的用途烤制食物时常用到铝箔,主要利用了金属铝的 (填性质)。
18.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所示(注:图中各路线均为一步完成的化学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三种物质同属于氧化物,B是二氧化碳。若变化Ⅰ属于化合反应,变化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 B C三种物质同属于单质,B是氢气写出变化Ⅱ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19.某兴趣小组利用废镍材料(含有金属Ni及少量Fe、Ag)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并回收镍,设计流程如图(小部分产物略去)。

查阅资料:a.H2O2溶液可将Fe2+转化为Fe3+。
b.Fe3+ 、Ni2+转化为对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pH如图

(1)步骤Ⅰ的操作为 。
(2)滤渣①的成分为 。
(3)单质Fe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4)滤液②中有Ni2+、无Fe3+,则滤液②pH可能为 (填序号)。
A.pH=1 B.pH=2 C.pH=6 D.pH=10
(5)Ni、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三、科学探究题
20.化学小组对酸具有的相似性质很感兴趣,欲对硝酸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 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H2.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NH3 N2 NO NO2
颜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红棕色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其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大家一致反对,原因是 ;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大家也一致反对,理由是 ;
③最后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因为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该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硝酸能否与Cu反应” 小红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证生成了NO,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方程式为 .
【交流与反思】稀HCl跟铜不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 (填“弱”或“强”),而稀HNO3却能和铜反应是因为稀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等物质。
四、计算题
2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取样品放入烧杯中,将2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测得每次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并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8 6 4 M 3.5
(1)M等于 ;
(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3)加入稀盐酸过程中第 次时稀盐酸过量:
(4)实验过程中共产生了氢气多少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的结果,盐溶液能加速铁的锈蚀;
【详解】A、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铁表面生成红色的铁锈,正确;
B、NaCl溶液能加快铁的锈蚀速率,正确;
C、铁生锈消耗氧气,装置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右侧试管中水可能会进入左侧试管,错误;
D、若将铁粉改为铁片,反应物接触面积变小,反应速率降低,正确。
故选C。
2.A
【详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A推理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氧化物,例如KMnO4,故B推理错误;
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可能显正价也可能显负价,如硝酸铜中,氮元素显+5价,故C推理错误;
D、金属能导电,但是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故D推理错误;
故选:A。
3.A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X能将Y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了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故A判断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弱,故B判断错误;C、X可能是金属铁,故C判断错误;D、Y可能是金属铜,故D判断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判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B
【详解】A、铁生锈是铁和水和氧气固体作用的结果,铁生锈以后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故A正确;
B、碳酸盐和活泼金属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则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还可能是碳酸盐,故B不正确;
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则活性炭可以使红墨水褪色,原因是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C正确;
D、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往水样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出现较多泡沫,说明该水样是软水,故D正确。故选B。
5.D
【详解】矿石冶炼金属时排放的废气容易引起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在冶炼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错误;
B、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在与还原剂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错误;
C、赤铜矿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在与还原剂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错误。
D、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由于其中含有硫元素,黄铁矿和还原剂反应一般会生成污染空气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镁条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银白色固体表面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用眼睛观察不到,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才能够感觉到,选项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选项错误;
C、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后,观察到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选项正确;
D、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故选C。
7.D
【详解】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选项A错误;
B、不锈钢的性能优良,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选项B错误;
C、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纯铜的硬度比黄铜小,选项C错误;
D、铝在空气中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选项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分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制品生锈后,除掉铁锈仍能回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则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铝很活泼,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反应,则具有抗腐蚀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9.A
【详解】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反应时化学变化,故该性质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的性质,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故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了其导热的性质,导热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其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A、氯化钙溶液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即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利用的是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直接检验即可,不需要控制变量,符合题意;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均与氧气接触,只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属于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要控制好水、氧气等变量,属于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
D、此实验中,金属片的长度、厚薄、稀硫酸的浓度均相同,只是金属的种类不同,根据反应生成气泡的速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属于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A、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则说明反应物的性质能影响化学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粉末状大理石和稀盐酸接触面积较大,反应较快,则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反应速率,而不是反应物的状态,该选项符合题意;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加快,则说明催化剂会影响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A、氯酸钾常温下不会吸收氧气,加热时会生成氧气,故A错误;
B、烧碱是氢氧化钠,不与氧气反应,故B错误;
C、铁粉能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故C正确;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不与氧气反应,故 D错误。
故选C。
13. 铝元素 氧气和水蒸气 玻璃棒 强 金属活动性弱
【详解】(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2)钢铁生锈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室配制10%的稀盐酸,除了用到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还需有玻璃棒;
(4)铝可以把铁从氧化铁中置换出来,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强;黄金是活动性最弱的,所以它的性质比较稳定,也就易于保存了。
14.(1)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过滤
(2) 6:1 75 25 平视
(3)A
(4)硬度大等(合理即可)
(5) 涂油 隔绝氧气和水
【详解】(1)包饺子时可以闻到饮子馅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共分离原理与过滤类似;
(2)聚丙烯 (C3H6)n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n):(1×6n)=6:1;
现在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乙醇)溶液,需要酒精(乙醇)的质量为100g×75%=75g,需要水100g-75g=25g;
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应该平视量筒内水的凹液面最低点;
(3)智能燃气灶在发生干烧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原理为阻断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A;
(4)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有硬度大,强度高等(合理即可);
(5)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共享单车的链条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涂油,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达到防锈的目的。
15. 分子的构成不同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详解】(1)因为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的构成不同。
(2)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金属铝却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铝在通常情况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故填: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16.(1)导热
(2)植物的光合作用
(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4)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
【详解】(1)金属铁制成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以及叶绿素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3)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
(4)金属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实验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原因是利用镁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17. 不活泼 Fe3O4 冒气泡 Zn+CuSO4=Cu+ZnSO4 氢元素 导热性和延展性
【详解】(1)①在自然界中,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铂等以单质存在;
②由于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相当于两个氧原子的质量,故FeS2中铁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相当于为:Fe:O═1:4,Fe3O4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Fe:O═3:4,故铁元素的质量分数高的是Fe3O4;
(2)①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故产生气泡;②“平”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铜和硫酸锌;用化学方程式解释:Zn+CuSO4=Cu+ZnSO4。
(3)三氧化钨与氢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钨和水,故反应方程式为:WO3+3H2 3H2O+W,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升高了;
(4)烤制食物、金属铝能压成铝箔,说明金属铝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延展性。
18.(1)
(2) 置换反应
【详解】(1)A、B、C三种物质同属于氧化物,B是二氧化碳,A能转化为B,且变化Ⅰ属于化合反应,可推出A为一氧化碳,B能转化为C,C可能为水,故变化Ⅱ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C三种物质同属于单质,B是氢气,A能转化为B,A可能是活泼金属,如铁,B能转化为C,C可能为铜,变化Ⅱ可能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9. 过滤 Ag C Fe>Ni>Ag
【分析】废镍材料(含有金属Ni及少量Fe、Ag)经过步骤Ⅰ加入过量稀硫酸,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Ag与稀硫酸不反应,由图可知,滤液①的溶质为NiSO4、FeSO4和H2SO4,滤渣①成分为Ag。步骤Ⅱ在滤液①中加入H2O2溶液,由查阅资料可得,H2O2溶液将FeSO4转化为Fe2(SO4)3,后溶液溶质为NiSO4、Fe2(SO4)3和H2SO4。步骤Ⅲ中加入NaOH溶液,H2SO4与NaOH溶液先反应,根据流程图可知,NaOH只将Fe2(SO4)3转化为Fe(OH)3沉淀,而NiSO4不会沉淀,所以滤液②的溶质为NiSO4。向滤液②中加入铁粉即可回收镍,可知铁与NiSO4可发生置换反应。
【详解】(1)步骤Ⅰ将溶液和固体沉淀分离,操作为过滤。
(2)根据上述分析,滤渣①的成分为Ag。
(3)Fe参与的反应为步骤①中Fe与稀硫酸的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4)滤液②中有Ni2+、无Fe3+,NaOH只将Fe2(SO4)3转化为Fe(OH)3沉淀,Ni2+不会沉淀,故pH范围应使Fe3+完全沉淀,且Ni2+不会沉淀,由查阅资料可得,pH的取值范围为3.2-7.2,故选C。
(5)Ni、Fe、Ag中Ag最不活泼。向滤液②中加入铁粉即可回收镍,可知铁与NiSO4可发生置换反应,故活泼性为Fe>Ni>Ag。
【点睛】根据已经学过的金属活动性和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结合使解题关键。
20. 红 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 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NO2 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2 弱
【详解】实验设计:(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硝酸显酸性,故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色;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故为了验证小明的猜想,可取干净的试管进行实验,看是否会出现相同的现象,故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
(2)①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在常温下,氨气不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故小丽的猜想错误,故填: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NO2;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常温下,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故氮气在常温下不能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故填: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2;
③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铜与硝酸反应生成NO,且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设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铜与硝酸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m、n,,m:n=3:8 ,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与反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之后,故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
21.(1)3.5
(2)35%
(3)4、5
(4)解: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
答: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质量为0.2g。
【详解】(1)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M=3.5,3.5g为合金中铜的质量。即10g样品中锌的质量为10g-3.5g=6.5g。
(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3)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第4次加盐酸时,M=3.5,3.5g为合金中铜的质量。即第4次加盐酸时盐酸已经过量,第5次加盐酸时,样品中不再有锌,因此第5次加盐酸也过量。
(4)按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进行即可。详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六章金属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科粤版(2012)九年级化学下册

下一篇:难点详解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换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