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名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岳池中学高2023级2023—2024学年下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2至2页,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 化合物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C. 混合物肯定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2.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空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氢氧化铁胶体 铁 碳酸钙
D 水银 澄清石灰水 氯化铜 碳酸钠
A. A B. B C. C D. D
3.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由此推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B. 、、
C. 、、 D. 、、
4. 将一块金属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③④⑥
5. 实验室制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中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
B. 每生成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 1mol与4molHCl(浓)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1mol
D. 所得到的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气体
6.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熔融态条件下,120g固体含有离子总数为
C. 标准状况下,11.2L含有的原子数为
D. 常温常压下,44g含有的原子数为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澄清溶液中:K+、Na+、SO、MnO B. FeCl2溶液中:H+、Na+、Cl-、ClO-
C. 强碱性溶液中Na+、K+、HCO、Cl- D. 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K+、NH、SO、Cl-
8. 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B. 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C. 铝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铝
9. 下列关于钠、氯、铁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来灭火
B. 侯德榜制碱法利用了NaHCO3在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的性质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粉末变红
10. 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用KSCN溶液鉴别和
B. 与的电子数相同
C. 与互为同位素
D. 的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Fe3O4固体投入稀盐酸中:Fe3O4+8H+=Fe2++2Fe3++4H2O
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铜箔:Fe3++Cu=Fe2++Cu2+
D. 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 明矾能净水和杀菌
D. Fe能与反应,但液氯可以用钢瓶存储和运输
13. 下列有关微粒半径大小关系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微粒X+与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离子半径:X+>Y-
B. 原子X与Y的原子序数X>Y,则原子半径一定是XC. r(Cu)>r(Cu+)>r(Cu2+)
D. 同一主族非金属原子半径X>Y,则非金属性:X>Y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Y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该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不是其最高价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W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Z的都强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5. 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①~⑧中,化学性质最稳定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③的非金属性比⑥_______(填“强”或“弱”),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_______,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加以说明_______。
16.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回答问题: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A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该元素形成的有漂白性的含氧酸的电子式是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某同学经分析认为,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以此说明C中______,从而得出D中氧化的氧化剂必为,因此B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4)过程Ⅳ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6)新制氯水和都有漂白性,但两者混合之后漂白性反而减弱了,请用离子方程式对其原因进行解释:______。
17. 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计算所需的质量 需要称量的质量为______克
②称量固体 称量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
③将加入200mL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用玻璃棒搅拌
④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 为了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⑥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2厘米处应如何操作:______
(1)填写表格中空格:①______、②______、④______、⑥______、
(2)上述实验中使用容量瓶前应______。
(3)取出该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4)上述配制溶液的过程缺少步骤⑤,⑤是______。
(5)若进行⑥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需______。
(6)在实验中,以下操作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
B.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 转移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
D. 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18. 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实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
(1)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
(2)检验滤液D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为_____(填序号)。
A. KMnO4 B. NaOH C. 氯水 D. KSCN
(3)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__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4)写出“滤液A”与“过量气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岳池中学高2023级2023—2024学年下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2至2页,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 化合物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C. 混合物肯定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物质的构成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离子,故A错误;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因此化合物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同素异形体形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如O2和O3形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SO4属于酸,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空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氢氧化铁胶体 铁 碳酸钙
D 水银 澄清石灰水 氯化铜 碳酸钠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盐酸为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
B.蒸馏水属于纯净物,蔗糖溶液属于混合物,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SO2属于非电解质,B正确;
C.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属于电解质,C错误;
D.Na2CO3属于电解质,D错误;
故选B。
3.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由此推断、、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由两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故选A。
4. 将一块金属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钠投入水中,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不会沉入水底,故①错误;
②钠是活泼的金属,钠立即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并有气体产生,故②正确;
③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使石蕊变蓝,即反应后溶液变蓝,故③错误;
④钠熔点低,反应放热,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故④正确;
⑤在氢气的推动下,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⑤正确;
⑥氢气在钠块与水之间的缝隙中逸出,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⑥正确,综上②④⑤⑥正确;
答案选C。
5. 实验室制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中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
B. 每生成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 1mol与4molHCl(浓)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1mol
D. 所得到的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被氧化,HCl为还原剂,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A正确;
B.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B正确;
C.1mol MnO2完全反应需4molHCl,但随反应进行HCl浓度降低,而稀盐酸不能继续与反应,因此只有4molHCl时生成的氯气小于1mol,故C错误;
D.由于盐酸易挥发,且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故D正确;
故选:C。
6.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熔融态条件下,120g固体含有离子总数为
C. 标准状况下,11.2L含有的原子数为
D. 常温常压下,44g含有的原子数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个氦原子的氦气为1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故A错误;
B.固体由钠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组成,120g为1mol,离子总数为2,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根据体积确定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原子数,故C错误;
D.44g为1mol,含原子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澄清溶液中:K+、Na+、SO、MnO B. FeCl2溶液中:H+、Na+、Cl-、ClO-
C. 强碱性溶液中Na+、K+、HCO、Cl- D. 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K+、NH、SO、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澄清溶液指离子间不生成沉淀,溶液不浑浊,根据水溶液中钾盐、钠盐全溶解可知该组离子能大量共存,A正确;
B.有强氧化性,在含有FeCl2的溶液中,能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且与反应生成弱酸HClO,也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强碱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与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A。
8. 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B. 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C. 铝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铝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3O2=Al2O3,A错误;
B.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B错误;
C.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C正确;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是偏铝酸钠,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钠、氯、铁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来灭火
B. 侯德榜制碱法利用了NaHCO3在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的性质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粉末变红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钠着火时产生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使火势更旺,故A错误;
B.“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第一步:NH3与H2O和CO2反应生成NH4HCO3,第二步:NH4HCO3与NaCl反应生成NH4Cl和NaHCO3沉淀,NaHCO3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很小,在溶液中饱和析出,故B正确。
C.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而不是黄色火焰,生成的HCl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出现白雾,方程式为,故C错误;
D.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3O4是黑色固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 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用KSCN溶液鉴别和
B. 与的电子数相同
C. 与互为同位素
D. 的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答案】A
【解析】
【详解】A.和都能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红色,则用硫氰化钾溶液不能鉴别和,故A错误;
B.与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
C.与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45-26=19,原子中中子数小于质子数,故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Fe3O4固体投入稀盐酸中:Fe3O4+8H+=Fe2++2Fe3++4H2O
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铜箔:Fe3++Cu=Fe2++Cu2+
D. 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Fe3O4可看成Fe2O3·FeO,故将Fe3O4固体投入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弱碱不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故B错误;
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C错误;
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 明矾能净水和杀菌
D. Fe能与反应,但液氯可以用钢瓶存储和运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锂金属性比钠弱,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是,A错误;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B错误;
C.明矾溶于水电离出铝离子,铝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但不能杀菌,故C错误;
D.Fe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与氯气反应,但在常温条件下与液氯不直接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存储和运输液氯,故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有关微粒半径大小关系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微粒X+与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离子半径:X+>Y-
B. 原子X与Y的原子序数X>Y,则原子半径一定是XC. r(Cu)>r(Cu+)>r(Cu2+)
D. 同一主族非金属原子半径X>Y,则非金属性:X>Y
【答案】C
【解析】
【详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X+r(Cu+)>r(Cu2+),C正确;同一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非金属性越弱,D错误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Y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该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不是其最高价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W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Z的都强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W为氧元素;X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则X为钠元素;Y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该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不是其最高价氧化物,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从而得出W、X、Y、Z分别为O、Na、S、Cl元素。
【详解】A.W为氧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不正确;
B.W、Y、Z分别为O、S、Cl,非金属性O>Cl>S,则S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O、Cl的都弱,B不正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Cl-,O2-与Na+、S2-与Cl-的电子层结构分别相同,但O2-、Na+与S2-、Cl-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不正确;
D.Y、Z分别为S、Cl元素,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则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5. 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②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
(2)①~⑧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③的非金属性比⑥_______(填“强”或“弱”),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_______,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加以说明_______。
【答案】(1)第二周第IVA族
(2) ①. He ②. F ③. HClO4
(3) ①. 强 ②.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 ③. 2H2S+O2=2S↓+2H2O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①~⑧分别为H、C、O、F、Na、S、Cl、He;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性最强元素在周期表的左上角同周期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从下到上,酸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置换反应可以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①~⑧分别为H、C、O、F、Na、S、Cl、He;②是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第Ⅳ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第ⅣA族;
【小问2详解】
①~⑧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稀有气体元素He,非金属性最强元素在周期表的左上角,是F元素,同周期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从下到上,酸性增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答案为He、F、HClO4;
【小问3详解】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所以元素③的非金属性比⑥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氧气和硫化氢能发生置换反应可以证明,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故答案为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可以从单质的氧化性进行比较,即氧气可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和水,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同主族元素化合物性质相似性与递变性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6.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回答问题: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A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该元素形成的有漂白性的含氧酸的电子式是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某同学经分析认为,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以此说明C中______,从而得出D中氧化的氧化剂必为,因此B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4)过程Ⅳ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6)新制氯水和都有漂白性,但两者混合之后漂白性反而减弱了,请用离子方程式对其原因进行解释:______。
【答案】16. ①. ②.
17. 淀粉KI试纸变蓝
18. NaBr未反应完全,不含Cl2
19. ①.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②.
20. 吸收挥发出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1.
【解析】
【分析】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装置A: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装置A中生成氯气,烧瓶上端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装置B:装置B中盛有溴化钠,氯气进入装置B中,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呈橙红色,验证氯的氧化性强于溴,氯气有毒,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以此解答该题。
【小问1详解】
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元素形成的有漂白性的含氧酸为HClO,其电子式为:;
【小问2详解】
淀粉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氯气氧化性强于单质碘
【小问3详解】
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可知过程Ⅱ中B、C中的NaBr未反应完全,则C中一定不含Cl2;
【小问4详解】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含溴单质的溶液滴入KI溶液中,关闭活塞b,取下试管D振荡,静置,溴单质可与KI反应:,生成的碘单质溶于CCl4,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小问5详解】
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可吸收挥发出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6详解】
新制氯水和混合后发生反应:,反应后得到盐酸和硫酸,不再具有漂白性。
17. 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计算所需的质量 需要称量的质量为______克
②称量固体 称量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
③将加入200mL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用玻璃棒搅拌
④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 为了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⑥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2厘米处应如何操作:______
(1)填写表格中空格:①______、②______、④______、⑥______、。
(2)上述实验中使用容量瓶前应______。
(3)取出该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4)上述配制溶液的过程缺少步骤⑤,⑤是______。
(5)若进行⑥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需______
(6)在实验中,以下操作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
B.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 转移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
D. 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1) ①. 14.2 ②. 托盘天平 ③. 转移中用玻璃棒引流 ④.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3)0.04mol/L
(4)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重新配制 (6)ABD
【解析】
【小问1详解】
步骤①配制500mL 0.2 mol·L-1Na2SO4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为0.5L×0.2 mol·L-1×142g/mol=14.2g;
步骤②称量14.2g硫酸钠使用的主要仪器为:托盘天平;
步骤④将烧杯中溶液移至500mL容量瓶中,为防止溶液溅出,转移中用玻璃棒引流;
步骤⑥当加水至刻度线1~2厘米处时应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小问2详解】
容量瓶有瓶塞,所以配制前需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避免影响配制。
【小问3详解】
0.2mol·L-1Na2SO4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4mol/L,取出该Na2SO4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钠离子浓度变为原先的十分之一,即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4mol/L。
【小问4详解】
步骤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小问5详解】
若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此次配制失败,应该倒入废液缸中,然后重新配制。
【小问6详解】
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硫酸钠损失,移入容量瓶内硫酸钠的实际质量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A正确;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正确;
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移液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C错误;
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少量溶液残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水定容,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D正确。
18. 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实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
(1)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
(2)检验滤液D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为_____(填序号)。
A. KMnO4 B. NaOH C. 氯水 D. KSCN
(3)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__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4)写出“滤液A”与“过量气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浓硝酸可以溶解铜,也可以溶解上述合金。若固体未完全溶解,则滤液D中Fe元素将以_____(填“Fe3+”或“Fe2+”)离子形式存在。
【答案】(1)CO2 (2)D
(3)蒸发 (4)AlO+CO2+2H2O=Al(OH)3↓+HCO
(5)Fe2+
【解析】
【分析】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AlO2,Cu和Fe与NaOH溶液不反应,所以滤液A中含有NaAlO2,滤渣B是Cu和Fe,B和稀硫酸混合,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Cu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滤渣E是Cu,D中含有FeSO4,Cu和稀硫酸、试剂Y生成硫酸铜,Y是强氧化剂,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Y为H2O2,NaAlO2和CO2反应生成Al(OH)3,所以C是Al(OH)3,Al(OH)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溶液F中含有AlCl3。
【小问1详解】
通过以上知,气体X的化学式是CO2,NaAlO2和过量CO2反应生成Al(OH)3和NaHCO3,故答案为:CO2;
【小问2详解】
滤液D中一定含有Fe2+,检验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
A.KMnO4与Fe2+反应,而与Fe3+不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Fe3+,A不符合题意;
B.NaOH溶液与Fe2+和Fe3+都反应,对验证有干扰,B不符合题意;
C.氯水与Fe2+反应,而与Fe3+不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Fe3+,C不符合题意;
D.Fe3+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Fe2+和KSCN溶液不反应,能检验是否含有Fe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小问3详解】
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需先增大溶液的浓度,以便降温时有更多量的晶体析出,所以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是: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故答案为:蒸发;
【小问4详解】
滤液A为NaAlO2,气体X为CO2,滤液A与过量CO2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故答案为:AlO+CO2+2H2O=Al(OH)3↓+HCO;
【小问5详解】
浓硝酸可以溶解铜,也可以溶解上述合金,若固体未完全溶解,则一定有Cu剩余,因为Cu能将Fe3+还原为Fe2+,则滤液D中Fe元素将以Fe2+离子形式存在,故答案为:Fe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北省金科大联考2023-2024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题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