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练习题2023-2024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含解析)

专题8 金属和金属材料 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近日,南京大学团队合作在镍基新超导体机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镍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镍原子核质子数为30
C.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D.镍合金硬度比纯镍大
2.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A.加盐酸 B.看颜色 C.加氯化铜溶液 D.测密度
3.金属看似坚不可摧,但能溶于各种各样的溶液中。下列溶液(足量)中的金属材料能够完全消失,且没有固体存在的是( )
A.生铁与稀硫酸 B.锡与稀盐酸 C.铝与硝酸银溶液 D.铜与硫酸锌溶液
4.下列过程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B.水通入直流电
C.日常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D.由铅、锑、锡等金属制作保险丝
5.室温下,向a克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a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铜
B.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亚铁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氦气 金刚石 钢
B.氧化物:水 干冰 双氧水
C.活泼金属: 铁 铜 银
D.混合物:石灰石 煤 甲烷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银的导热性最强,可用来做锅
B.银的导电性最强,于是用来做电线
C.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居室除臭剂
D.盐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于除铁锈
8.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你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Ag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9.72.5g镁、锌、铁三种金属混合物,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共216.5g,则同时生成氢气质量为
A.1g B.2g C.3g D.0.3g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C.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1.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将四个实验反应后废液全部倒入废液缸中,过滤,向所得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①用上面四个实验的任意三个组合都可以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②滤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③滤渣中一定只含有Cu和Fe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铁⑤滤液为浅绿色,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2.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Cu+2HCl====CuCl2+H2↑
B.2KNO3+MgCl2====Mg(NO3)2+2KCl
C.CuSO4+Zn====ZnSO4+Cu
D.2Fe+3H2SO4====Fe2(SO4)3+3H2↑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氮气可做保护气 B.高粱可用于酿酒
C.铜可用作电线 D.碳可作还原剂
二、填空与简答
14.小明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含有的金属为 ;滤液中的溶质为 ;与原溶液相比反应后溶液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15.2020年12月21日,《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发布,我国交通发展创下多个“第一”,已建成交通大国,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高铁列车的车体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合金.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为 ;
(2)工人给高速公路两旁的钢铁护栏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 发生反应而生锈;
(3)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 。
A Zn B Pt(铂) C Cu D Pb(铅)
16.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若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反应前后混合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
17.根据金属活动性表回答下列问题。
(1)铁比锡的金属活动性 (填写“强”或“弱”);
(2)工业炼铁过程中发生 C+CO2 2CO 反应,其中碳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向 AgNO3、Cu(NO3)2 和 KNO3 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无色滤液,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8.从H、O、C、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1)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
(2)炼铁过程中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的填料是 ;
(3)煤气中毒所含物质是 ;
(4)用石灰石工业制取二氧化碳同时得到生石灰,生石灰是 ;
19.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B、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M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
(2)物质M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 。
(3)反应③中伴随着 (填“放热”或“吸热”)现象。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E的化学方程式 。
20.矿山废水中含有大量的H2SO4和CuSO4,直接排放会影响水体酸碱性,并造成重金属污染.通过处理可以回收金属铜,并使废水pH和重金属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已知: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且步骤Ⅰ无蓝色沉淀生成.
(1)步骤Ⅱ和步骤Ⅲ都需进行的操作是
(2)步骤Ⅱ得到金属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少量Ca(OH)2可以降低铁屑的消耗量,原因是
(4)步骤Ⅲ需加入Na2S才能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由此推测废水③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
三、科学探究题
21.Mg是一种重要金属,常用于制造各种材料。
(1)照明弹使用过程中利用了镁粉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有储氢性能的新型镁铝合金(Mg17Al12)材料。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比例的Mg 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可获得该合金。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用氩气保护的目的是 。
②镁铝合金硬度 其纯金属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3)CO2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CO2扑救,因为Mg可以在CO2中继续燃烧,生成MgO和C。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此事实说明 。
(4)探究Mg的有关性质:
实验一:观看镁条外观时,小明认为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固体是氧化镁,小芳认为他的观点不正确,她的理由是 。为了除去表面的灰黑色固体,可用的方法是 。
实验二:将处理后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无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红色;经检验,气体具有可燃性。
①产生的气体为 (填化学式)。
②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 (填化学符号)离子。
实验三: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微热,镁条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Ⅰ.反应中Mg条表面会生成Mg(OH)2膜
Ⅱ.溶液中Cl-对Mg(OH)2膜有破坏作用
【原因分析】
③前1小时,镁条的反应速率较快。
主要原因是因为反应开始时,生成的Mg(OH)2膜很薄,溶液中存在的大量Cl-能及时破坏Mg(OH)2膜,有利于镁条与水接触继续发生反应。
④1小时~3小时之间,镁条的反应速率却急剧变慢。试分析导致反应速率急剧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四、计算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2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取120克稀盐酸,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8.7 17.4 m 14.8 13.5 13.5
请回答:
(1)表中m=______。
(2)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g。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镍带“钅”属于金属元素,A错误。
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右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镍原子核质子数为28,B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C错误。
D、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硬度,镍合金硬度比纯镍大,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铜和锌的合金中的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金不能。A鉴别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铜和锌的合金颜色与黄金的颜色相同,无法鉴别。B鉴别方法错误,符合题意;
C、铜和锌的合金中的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而金不能。C鉴别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铜和锌的合金密度比黄金的密度小,可以鉴别。D鉴别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3.B
【详解】A、生铁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碳等物质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有固体存在,不符合题意;
B、锡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面,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锡和氢气,没有固体存在,符合题意;
C、铝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银前面,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有固体存在,不符合题意;
D、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锌后面,铜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有固体存在,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D
【详解】A、煤隔绝空气加强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B、水通电后分解为氧气与氢气,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氢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加热煮沸的方式将硬水软化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垢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D、将铅、锑、锡等金属熔合制作保险丝,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5.B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依次发生反应为:Zn+2AgNO3=2Ag+Zn(NO3)2、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可知,Zn+2AgNO3=2Ag+Zn(NO3)2反应导致溶液质量减少,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反应都导致溶液质量增多。
【详解】A、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说明锌先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再和硝酸铜反应,可能和硝酸亚铁发生了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铜,可能含有铁及过量的锌,此选项正确;
B、硝酸银一定反应完全,可能含有硝酸铜,此选项错误;
C、滤液中一定有生成的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没有反应,所以可能有硝酸亚铁,此选项正确;
D、根据以上发现可知,该过程至少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6.B
【详解】A、钢是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B、水、干冰、双氧水都是氧化物,正确,符合题意;
C、银不属于活泼金属,不符合题意;
D、甲烷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A、银的导热性最强,但是价格比较昂贵,不适合来做锅,不符合题意;
B、银的导电性最强,但是价格比较昂贵,一般精密仪器的电线会用银,普通电线用铜,符合题意;
C、用于居室除臭剂与活性炭吸附性有关,与炭的还原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D、盐酸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
【详解】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氯化银,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没有被完全反应完全,故得到滤液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滤渣为银,
故A错误,试题选A.
9.C
【详解】镁、锌、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硫酸锌溶液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72.5g镁、锌、铁三种金属混合物,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共216.5g,则硫酸根的质量为216.5g-72.5g=144g,则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144g÷(×100%)=147g,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47g-144g=3g,由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g。故选C。
10.C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根据反应方程式,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A图像错误;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加水稀释后,其溶液仍然显碱性,即pH逐渐减小,会无限接近7,但不会等于或小于7,故B图像错误;
C、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由于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锌,所以镁反应的速率快,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短;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24份质量的镁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最终镁生成的氢气多,故C图像正确;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图像错误;
故选C。
11.B
【分析】实验Ⅰ中铁和硫酸锌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实验Ⅱ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验Ⅲ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Ⅳ中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将四个实验反应后废液全部倒入废液缸中,过滤,向所得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铁,由于铜不参与反应,故滤渣中一定含铜,即滤渣中一定含铁和铜,则硫酸、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铁和硫酸、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硫酸锌不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硫酸锌、硫酸亚铁。
【详解】①实验Ⅰ中铁和硫酸锌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铁活泼;实验Ⅱ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实验Ⅲ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实验Ⅳ中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如果选择实验Ⅱ、Ⅲ、Ⅵ,无法探究锌和铁的活动性顺序,错误;
②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铁,铁能与硫酸反应,故滤液中不可能含硫酸,正确;
③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铁和铜,正确;
④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硫酸亚铁,不含硫酸铁,错误;
⑤由分析可知,滤液中含硫酸锌和硫酸亚铁,故滤液为浅绿色,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错误;B、硝酸钾与氯化镁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H2SO4═FeSO4+H2↑。故选C。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3.C
【详解】A、氮气可做保护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选项错误;
B、高粱酿酒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C、铜可用作电线,是利用其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D、碳可作还原剂,是利用其还原性,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C。
14. Fe、Cu和Ag(或铁、铜和银) Fe(NO3)2(或硝酸亚铁) 变小
【详解】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由于滤出的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得固体中铁粉过量,则Cu(NO3)2和AgNO3中的铜和银全部被置换出来,滤渣含有的金属为铁、铜和银;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大,所以与原溶液相比反应后溶液质量变小,故填:Fe、Cu和Ag(或铁、铜和银);Fe(NO3)2(或硝酸亚铁);变小。
15. 4Al+3O2=2Al2O3 水和氧气 A
【详解】(1)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为:4Al+3O2=2Al2O;
(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工人给高速公路两旁的钢铁护栏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而生锈;
(3) A 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此选项符合题意;B Pt(铂)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Cu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Pb(铅) 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 Cu和Ag
【分析】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先与AgNO3反应,AgNO3反应完后再与Cu(NO3)2。
【详解】(1)若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固体中没有锌,说明加入的锌已反应完,那么锌一定与AgNO3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锌与AgNO3反应,从反应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AgNO3与生成的硝酸锌的质量比为340:189,反应后溶液质量变小;锌与Cu(NO3)2反应,从反应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Cu(NO3)2与生成的硝酸锌的质量比为188:189,反应后溶液质量变大。若反应前后混合溶液的质量相等,则锌与硝酸铜和硝酸银都发生了反应,故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Cu和Ag。
17. 强 氧化 铜和银 硝酸铝、硝酸钾
【详解】(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比锡的金属活动性强;
(2)工业炼铁过程中发生 C+CO2 2CO 反应,其中碳得到氧,与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3)由于金属与的活动性是钾>铝>铜>银,向AgNO3、Cu(NO3)2和K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铝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铝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铝和铜,铝不能与硝酸钾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溶液中的铜完全被置换出来了,含有金属是铜和银,则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钾。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18. H2 CaCO3 CO CaO
【详解】(1)氢气具有还原性,因此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H2;
(2)炼铁过程中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的填料是CaCO3;
(3)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因此煤气中毒所含物质是CO;
(4)生石灰是CaO;
19. H2O2 催化作用 放热 3CO+Fe2O32Fe+3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B、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D+Fe2O3→E,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故D是CO,则E是CO2。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F是Ca(OH)2;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是CaCO3。M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反应①的反应前后都有M,则M作催化剂,M是MnO2,A是H2O2,B是O2,C是H2O。将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正确。
【详解】(1)物质A的化学式是H2O2。
(2)物质M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反应③是:,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该题的突破口。
20. 过滤 Fe+CuSO4=Cu+FeSO4 加入Ca(OH)2优先与硫酸反应,消耗了废水中的硫酸,减少了铁屑与硫酸的反应,降低铁屑的消耗量 CuSO4
【详解】(1)步骤Ⅱ和步骤Ⅲ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3)加入Ca(OH)2优先与硫酸反应,消耗了废水中的硫酸,减少了铁屑与硫酸的反应,降低铁屑的消耗量;
(4)由于步骤Ⅲ加入Na2S后产生CuS,说明原废水③中含有CuSO4(或Cu2+),故填:CuSO4(或Cu2+).
21. 光 防止镁、铝被氧化 大于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 氧化镁在常温状态下是白色固体 使用砂纸打磨镁条 H2 OH- 镁条表面生成的 Mg(OH)2膜增厚,Cl-破坏膜的趋势减弱
【详解】(1)、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所以照明弹使用过程中镁粉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填:光;
(2)、①氩气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因为镁铝都属于活泼金属,所以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用氩气保护的目的是防止镁、铝与氧气发生反应被氧化,故填:防止镁、铝被氧化;②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所以镁铝合金硬度大于其纯金属的硬度,故填:大于;
(3)、Mg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故填: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镁在常温状态下是白色固体;可以通过打磨等的方式来去除表面的灰黑色固体;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无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具有可燃性,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镁和水,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产生的具有可燃性的气体为氢气,化学式为H2,故填:H2;滴有酚酞的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OH-),故填:OH-;结合[查阅资料],由图示可知:1小时~3小时之间,镁条的反应速率却急剧变慢,主要原因是镁条表面生成的 Mg(OH)2膜增厚,Cl-破坏膜的趋势减弱,故填:镁条表面生成的 Mg(OH)2膜增厚,Cl-破坏膜的趋势减弱。
22.(1)16.1
(2)6.5
(3)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
x=7.3%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7g,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3g,第二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锌的总质量为:20g-17.4g=2.6g,第四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锌的总质量为:20g-14.8g=5.2g,故每加入20g稀盐酸,消耗1.3g锌,故m=20-1.3×3=16.1;
(2)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故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20g-13.5g=6.5g;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检测题2023-2024科粤版(2012)九年级化学下册(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中考 化学 基础题特训 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