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
化 学
注意事项:
1.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将答题卡收回,试卷请考生自己妥善保存。
2.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济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烈火焚烧若等闲”主要涉及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B. “百炼成钢”、“水滴石穿”中均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C.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和朴硝()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试验”
D. 《荷塘月色》中“簿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一种胶体
2. 实验图标是保证实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起到安全防范警示等作用。下列实验图标能说明该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或产生烟、雾的是
A. B. C. D.
3.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盐 碱 电解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熟石灰
B 苛性钠
C 纯碱 漂白粉 CO
D 盐酸 生石灰
A. A B. B C. C D. D
4.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是氯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碘的是
A. Y的化学式为 B. 图中五种物质,只有X没有氧化性
C. 存在X→→NaClO的一步转化关系 D.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所含原子数目为0.3 NA
B.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C. 7.8g 与7.8g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 NA
D. NA个的质量为34
6. 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一定在列出的七种:①、②、③、④、⑤、⑥、⑦中,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2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
C.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⑦ D.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
7. 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
②;
③;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是
A. 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
B. 是的氧化产物,是的还原产物
C.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D. 只除去含有、和混合溶液中的,应加入
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与Mg反应能放出的溶液中:、、、
B.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透明溶液中:、、、
C. 含大量的溶液中:、、、
D.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9.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依据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B.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煮沸制得Fe(OH)3胶体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散射原理
D. 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m与10-7m之间,故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10.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
B. 醋酸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
C 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11. 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混合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处溶液呈酸性,d处溶液呈碱性
B. ac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 c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零,说明溶液中恰好沉淀完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D. ce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氢氧化钡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根据酸分子中H原子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能和铁反应,液氯不可用钢瓶储存
③在电流作用下,盐酸中的HCl电离成和
④熔融态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⑤干燥的氯气能使有色鲜花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⑥食物腐败、植物光合作用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⑦金属单质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⑧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原理生产盐酸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3. 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采集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量变化的数据并记录和呈现,如图采集的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说明强光照射下,氯水中H+浓度增大
B. 结合上图可知,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C. 结合上图可知,若将氯水长时间强光照射,产物为盐酸和
D. 结合上图可知,经强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
14. 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5. 和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溶液和溶液
B. 固体中含少量杂质,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
C. 分别向、固体滴加几滴水,前者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放热现象
D. 向等浓度的和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酚酞溶液,溶液的红色较深
16. 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中代表的离子是氯离子 B. 图a中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
C. 图c中X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D. 图b表示熔融的NaCl能导电
17.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 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D. 图中的部分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18. 下列各项中两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溶液和NaOH溶液:溶液和溶液
B. 溶液和溶液:溶液和溶液
C. 氨水和稀盐酸:KOH溶液和HF溶液
D. 溶液和NaOH溶液:溶液和
19. 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KOH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①用烧杯作反应器 B. 步骤②中只体现还原性
C. 步骤③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D. 步骤④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20. 现有一定量含有杂质的试样2.0g,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固体、稀盐酸、稀硫酸和蒸馏水,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中液体试剂可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
B. 图中装置C可省略,不影响测定结果
C.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为了防止F中进入装置D
D. 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56mL,则可计算出样品的纯度为19.5%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21. 质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是用于化学计算的常见物理量,请完成下列计算:
(1)约个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g 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42g 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___。
(3)15.6g 中含有0.4mol ,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22.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填空:
海洋约占地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资源和其他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等。目前,通过海水晒盐可制得食盐晶体和苦卤,食盐精制后可制成饱和用以生产、、、、等。苦卤经过氯气氧化,热空气吹出吸收等一操作可获得。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冶炼。海底埋藏大量可燃冰资源,是一种清洁能源。
(1)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提溴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4)含泵消毒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检验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的具体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
(5)海水中的某种元素G的一种二元含氧酸化学式为,请写出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装置A中用于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从A~E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制备,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e→f→___________→__________→g(按气流方向填写)。
(3)B中使用雾化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完成后,将B中U形管内的混合物处理得到固体和滤液:
①对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增重0.14g,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②向滤液中加入NaCl粉末,存在过程。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根据NaCl和溶解度曲线,需采用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24. 科学家舍勒和戴维对氯气的制取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某兴趣小组利用所给仪器在实验室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模拟工业制漂白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氯气的常用装置如下图。
(1)利用该装置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试剂为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e→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写)。
(4)实验室除了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氧气外,还可以用其他很多方法制取氯气,其中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该反应中HCl的作用是还原性和___________,若反应产生0.5mol Cl2,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
Ⅱ.漂白粉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
①氯气与碱反应放出热量;
②。
(5)装置C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用冰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海剂。如图为某品牌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产品特点: 本品是以次氯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消毒剂。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灭活病毒。 注意事项: 1.本品易使有色衣脱色,禁止用于丝、毛、麻织物的消毒。 2.不得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3.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1)常温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验如下。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Ⅰ.向2 mL 84消毒液中加入2 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向2 mL 84消毒液中加入2 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OR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
①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不同温度时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年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的原因是NaClO将H2O2氧化产生O2的促进藻类快速生长。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如下反应:;。经测定ClO-与的数目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
化 学
注意事项:
1.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将答题卡收回,试卷请考生自己妥善保存。
2.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济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烈火焚烧若等闲”主要涉及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B. “百炼成钢”、“水滴石穿”中均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C.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和朴硝()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试验”
D. 《荷塘月色》中“簿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一种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的是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正确;
B.“百炼成钢”是将生铁中的一部分碳氧化为碳的氧化物除去,一部分碳经煅打挤压出去,从而将铁转化为钢,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水滴石穿”是空气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将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正确;
C.硝石受热分解,产生紫青色的烟,而朴消(Na2SO4)热稳定性强,则利用灼烧法可以区分,钾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钠的焰色为黄色,则利用焰色试验也可以区分,C正确;
D.烟、雾中,分散质粒子直径都介于10-9~10-7m之间,都属于胶体,所以“青雾”属于胶体,D正确;
故选B。
2. 实验图标是保证实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起到安全防范警示等作用。下列实验图标能说明该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或产生烟、雾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戴护目镜、实验结束后应立即用肥皂等清洗双手、会遇到加热操作与有毒气体、烟、雾无直接关系,排风与有毒气体、烟、雾有直接关系,故选C项。
3.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盐 碱 电解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熟石灰
B 苛性钠
C 纯碱 漂白粉 CO
D 盐酸 生石灰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五水硫酸铜电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盐;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三氧化硫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正确;
B.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不属于碱;漂白粉是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碱式碳酸铜属于盐,不属于碱;盐酸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4.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是氯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碘的是
A. Y的化学式为 B. 图中五种物质,只有X没有氧化性
C. 存在X→→NaClO的一步转化关系 D.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X为氯化氢、Y为一氧化二氯、Z为次氯酸。
【详解】A.由分析可知,Y为化学式是的一氧化二氯,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X为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的氯化氢,+1价为氢元素的最高价态,能表现氧化性,故B错误;
C.浓盐酸具有还原性,能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氯元素中存在HCl→Cl2→NaClO的转化关系,故C正确;
D.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0价是介于最高价态和最低价态的中间价,既能升高被氧化也能降低被还原,所以氯气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B。
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所含原子数目为0.3 NA
B.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C. 7.8g 与7.8g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 NA
D. NA个的质量为34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无法计算2.24L水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原子数目,故A错误;
B.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一定相同,所以相同数目分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的过氧化钠和阴离子为硫离子的硫化钠的摩尔质量都为78g/mol,则7.8g过氧化钠与7.8g硫化钠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1×NAmol—1=0.1 NA,故C正确;
D.NA个过氧化氢分子的质量为×34 g/mol=34g,故D错误;
故选C。
6. 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一定在列出的七种:①、②、③、④、⑤、⑥、⑦中,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2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
C.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⑦ D.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铜离子在溶液中呈淡蓝色,则无色溶液中不含有铜离子;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时,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将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综上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铜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可能含有氯离子和钠离子。
【详解】A.由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能含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铜离子,可能含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7. 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
②;
③;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
B. 是的氧化产物,是的还原产物
C.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D. 只除去含有、和混合溶液中的,应加入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①中是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反应②中是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反应③中是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的氧化性强于,则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反应可能发生,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是的还原产物,是的氧化产物,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则只除去含有、和混合溶液中的,应加入,故D错误;
故选C。
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与Mg反应能放出的溶液中:、、、
B.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透明溶液中:、、、
C. 含大量的溶液中:、、、
D.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Mg反应能放出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H+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含有大量H+,H+与该组离子均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溶于水完全电离产生H+,H+和反应生成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含有大量OH-,OH-与反应生成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9.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依据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B.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煮沸制得Fe(OH)3胶体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散射原理
D. 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m与10-7m之间,故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故A错误;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制得Fe(OH)3胶体,故B错误;
C.利用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的散射,一种光学现象,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C正确;
D.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m与10-7m之间,纳米材料知识一种分散质,没有形成分散系,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
B. 醋酸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
C. 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A错误;
B.醋酸是弱酸,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应该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B错误;
C.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物质的拆分原则,C正确;
D.HClO是弱酸,不能大量共存,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应该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l2+H2O=H++Cl-+HClO,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1. 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混合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处溶液呈酸性,d处溶液呈碱性
B. ac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 c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零,说明溶液中恰好沉淀完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D. ce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氢氧化钡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答案】B
【解析】
【分析】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方程式为:,ab段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溶液导电能力减弱,b处溶液中还有剩余的硫酸,c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de段溶质为氢氧化钡,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详解】A.b处溶液中还有剩余的硫酸,为酸性,d是氢氧化钡溶液,为碱性,故A正确;
B.ac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故B错误;
C.c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恰好沉淀完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能力约为零,故C正确;
D.ce段溶质为氢氧化钡,氢氧化钡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溶液导电能力不断增大,故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根据酸分子中H原子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能和铁反应,液氯不可用钢瓶储存
③在电流作用下,盐酸中的HCl电离成和
④熔融态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⑤干燥的氯气能使有色鲜花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⑥食物腐败、植物光合作用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⑦金属单质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⑧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原理生产盐酸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根据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子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错误;
②常温下干燥氯气不能与铁反应,所以液氯常用钢瓶储存,故错误;
③水分子作用下,盐酸中的氯化氢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故错误;
④熔融态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熔融金属单质能导电,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正确;
⑤干燥的氯气能使有色鲜花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而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错误;
⑥食物腐败、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正确;
⑦金属单质还原性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所以金属单质失电子越多,还原性不一定越强,故错误;
⑧氢气能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生成氯化氢时发出苍白色火焰,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原理生产盐酸,故正确;
则④⑥⑧正确,故选B。
13. 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采集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量变化的数据并记录和呈现,如图采集的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说明强光照射下,氯水中H+浓度增大
B. 结合上图可知,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C. 结合上图可知,若将氯水长时间强光照射,产物为盐酸和
D. 结合上图可知,经强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A.HClO是弱酸,见光分解,强光照射下,氯水中的HClO反应生成了酸性更强的HCl,H+浓度增大,A正确;
B.氯水中存在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B正确;
C.若将氯水长时间强光照射,HClO见光分解,产物为盐酸和,C正确;
D.经强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氯水的酸性增强,但主要成分为盐酸,漂白性减弱甚至消失,D错误;
答案选D。
14. 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水中H得电子,O失电子,且转移电子数为4,故A错误;
B.双线桥方向有误,应由中Fe指向产物Fe,故B错误;
C.氯气在反应中既得电子也失去电子,电子转移数为1,故C错误;
D.反应中 Cl元素化合价从 +5降为0,得电子,HCl中Cl元素化合价从 -1升高为 0,失电子,反应转移 5 mol电子,表示方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5. 和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溶液和溶液
B. 固体中含少量杂质,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
C. 分别向、固体滴加几滴水,前者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放热现象
D. 向等浓度的和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酚酞溶液,溶液的红色较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OH)2与溶液和溶液均能生成CaCO3,不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溶液和溶液,故A正确;
B.固体受热会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溶于水是吸热的,故C错误;
D.向等浓度的和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酚酞溶液,溶液的红色较深,故D错误;
故选A。
16. 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中代表的离子是氯离子 B. 图a中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
C. 图c中X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D. 图b表示熔融的NaCl能导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半径,根据图知,黑色球表示氯离子,故A正确;
B.不含自由移动离子的离子晶体不导电,a中氯化钠固体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导电,故B正确;
C.根据图示,氯离子移向X极,在电解池的溶液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阳极与正极相连,则X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C错误;
D.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故D正确;
故选:C。
17.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 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D. 图中的部分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X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详解】A.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如是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不会变大,故A错误;
B.反应②可以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不属于盐,故B错误;
C.物质X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
D.由图中物质之间的反应可知,无单质参与反应,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8. 下列各项中两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溶液和NaOH溶液:溶液和溶液
B. 溶液和溶液:溶液和溶液
C. 氨水和稀盐酸:KOH溶液和HF溶液
D. 溶液和NaOH溶液:溶液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为H++OH—=H2O,则两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符合题意;
B.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H++2OH—+SO=BaSO4↓+2H2O,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则两组物质之间的反应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OH—=NH+H2O,氢氧化钾溶液与氢氟酸溶液反应生成氟化钾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OH—=F—+H2O,则两组物质之间的反应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 Cu2++2H2O,则两组物质之间的反应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KOH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①用烧杯作反应器 B. 步骤②中只体现还原性
C. 步骤③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D. 步骤④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MnO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K2MnO4,向水浸后的K2MnO4溶液中通入CO2,发生歧化反应得到MnO2、KMnO4和K2CO3。分离出的K2CO3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得到的KOH可以循环使用。
【详解】A.步骤①中在高温下熔融KOH、MnO2,不能用烧杯作反应器,故A错误;
B.步骤②中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故其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故B错误;
C.步骤③过滤分离出KMnO4,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C正确;
D.步骤④为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没有电子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20. 现有一定量含有杂质的试样2.0g,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固体、稀盐酸、稀硫酸和蒸馏水,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中液体试剂可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
B. 图中装置C可省略,不影响测定结果
C.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为了防止F中进入装置D
D. 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56mL,则可计算出样品的纯度为19.5%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装置B中盛有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装置D中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装置E中盛有的碱石灰用于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干扰氧气体积的测定,装置F、G用于测定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
【详解】A.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时,反应生成的微溶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稀盐酸而不选用稀硫酸,故A错误;
B.由实验原理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测定氧化钠的纯度,由分析可知,装置C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省略装置C,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能生成氧气,不会影响过氧化钠生成氧气的体积,所以不影响测定结果,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装置E中盛有的碱石灰用于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干扰氧气体积的测定,故C错误;
D.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56mL氧气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计算氧化钠的纯度,故D错误;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21. 质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是用于化学计算的常见物理量,请完成下列计算:
(1)约个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g 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42g 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___。
(3)15.6g 中含有0.4mol ,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0.1mol ②. 6.4
(2)33.6L (3)32
(4) ①. 1:2 ②. 3:2
【解析】
【小问1详解】
约6.02×1022个C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含有2个氧原子,则与0.1mol二氧化碳含有相等氧原子数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1mol×64g/mol=6.4g,故答案为:0.1mol;6.4;
【小问2详解】
标准状况下42g氮气的体积为×22.4L/mol=33.6L,故答案为:33.6L;
【小问3详解】
15.6gNa2X中含有0.4mol钠离子,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78g/mol,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所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46=32,故答案为:32;
【小问4详解】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mol×17g/mol:1mol×34g/mol=1:2,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1mol×3:1mol×3=3:2,故答案为:1:2;3:2。
22.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填空:
海洋约占地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资源和其他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等。目前,通过海水晒盐可制得食盐晶体和苦卤,食盐精制后可制成饱和用以生产、、、、等。苦卤经过氯气氧化,热空气吹出吸收等一操作可获得。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冶炼。海底埋藏大量可燃冰资源,是一种清洁能源。
(1)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提溴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4)含泵消毒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检验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的具体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
(5)海水中的某种元素G的一种二元含氧酸化学式为,请写出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②④⑤⑥ ②. ⑨
(2)NaHCO3=Na++
(3)SO2>Br->Cl-
(4)取少量自来水于洁净的武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氯离子,反之则无
(5)H3GO3+2NaOH=Na2HGO3+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因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酸、碱和盐通常是电解质,则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④⑤⑥;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绝大多数有机物例如甲烷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在液态时不导电,溶于水生成酸溶液会导电、自身不提供自由离子,故属于非电解质,则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⑨ ;
【小问2详解】
⑤碳酸氢钠溶于水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
【小问3详解】
反应中溴元素化合价升高,Br-是还原剂,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是还原产物,则还原性:Br->Cl-,同理中还原性:SO2>Br-,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Cl-、Br-、S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O2>Br->Cl-;
【小问4详解】
检验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的具体实验操作为取为:少量自来水于洁净的武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氯离子,反之则无;
【小问5详解】
H3GO3属于二元酸,则该分子最多能电离出2个氢离子,则H3GO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Na2HGO3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3GO3+2NaOH=Na2HGO3+2H2O。
23. 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装置A中用于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从A~E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制备,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e→f→___________→__________→g(按气流方向填写)。
(3)B中使用雾化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完成后,将B中U形管内的混合物处理得到固体和滤液:
①对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增重0.14g,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②向滤液中加入NaCl粉末,存在过程。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根据NaCl和溶解度曲线,需采用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答案】(1)分液漏斗
(2) ①. b ②. c
(3)使氨盐水雾化,可增大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促进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产率
(4)NH3 H2O+NaCl+CO2=NH4Cl+NaHCO3↓或NH3+H2O+NaCl+CO2=NH4Cl+NaHCO3↓
(5) ①. 0.84 ②. 蒸发浓缩 ③. 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向浓氨水中加入NaCl粉末得到饱和氨盐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过滤后加热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分解可得碳酸钠,母液加入氯化钠粉末,析出NH4Cl晶体。首先利用装置A制取CO2,然后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混有的HCl气体,然后通入B装置中与氨盐水反应,最后利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装置A中用于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首先用装置A制取CO2,然后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再通入B装置中与铵盐水反应,最后利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连接顺序为aefbcg;
【小问3详解】
B中使用雾化装置的优点是使氨盐水雾化,可增大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促进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产率;
【小问4详解】
在装置B中,NaCl、NH3、CO2、H2O发生反应产生NaHCO3、NH4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 H2O+NaCl+CO2=NH4Cl+NaHCO3↓或NH3+H2O+NaCl+CO2=NH4Cl+NaHCO3↓;
【小问5详解】
①NaHCO3受热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吸收水分,再通过足量Na2O2,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2 mol CO2发生反应,固体质量增加56 g。现在Na2O2增重0.14 g,则CO2的物质的量是n(CO2)=,则原固体中含有NaHCO3的物质的量为n(NaHCO3)=0.005 mol×2=0.01 mol,因此固体NaHCO3的质量为m(NaHCO3)=0.01 mol×84 g/mol=0.84 g;
②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氯化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并不明显,所以要想使NH4Cl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
24. 科学家舍勒和戴维对氯气的制取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某兴趣小组利用所给仪器在实验室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模拟工业制漂白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氯气的常用装置如下图。
(1)利用该装置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试剂为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e→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写)。
(4)实验室除了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氧气外,还可以用其他很多方法制取氯气,其中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该反应中HCl的作用是还原性和___________,若反应产生0.5mol Cl2,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
Ⅱ.漂白粉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
①氯气与碱反应放出热量;
②。
(5)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用冰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nO2+4H++2Cl-Mn2++Cl2↑+2H2O
(2) ①. 饱和食盐水 ②. 除去Cl2中的HCl
(3)dcabihg (4) ①. 酸性 ②. 6.02×1023
(5)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6)避免由于温度升高而引发副反应
【解析】
【分析】由题干实验装置可知,装置A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用于干燥氯气,装置B为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用于除去Cl2中的HCl,装置C为实验室制备Cl2的发生装置,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装置D为尾气处理装置,用NaOH溶液来吸收多余的Cl2,装置E为收集Cl2的集气瓶,Cl2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即导管需长进短出,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利用该装置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B为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用于除去Cl2中的HCl,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小问3详解】
根据制备Cl2、除杂、干燥、收集和尾气处理的先后顺序,并结合分析可知,实验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e→dcabihg,故答案为:dcabihg;
【小问4详解】
由题干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HCl部分Cl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部分HCl作还原剂,还有HCl中的Cl的化合价未改变,该部分HCl起到酸的作用,体现酸性,即反应中HCl的作用是还原性和酸性,反应中Cl由-1价升高到0价,故若反应产生0.5mol Cl2,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5mol×2×6.02×1023mol-1=6.02×1023,故答案为:酸性;6.02×1023;
【小问5详解】
装置C中即Cl2和石灰乳发生反应生成Ca(ClO)2、CaCl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小问6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制备漂白粉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会放出的热量,导致物质温度升高,从而发生副反应生成氯酸钙,采用冰水浴可以避免由于温度升高而引发副反应,故答案为:避免由于温度升高而引发副反应。
25. 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海剂。如图为某品牌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产品特点: 本品是以次氯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消毒剂。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灭活病毒。 注意事项: 1.本品易使有色衣脱色,禁止用于丝、毛、麻织物消毒。 2.不得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3.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1)常温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验如下。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Ⅰ.向2 mL 84消毒液中加入2 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向2 mL 84消毒液中加入2 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OR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
①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不同温度时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年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的原因是NaClO将H2O2氧化产生O2的促进藻类快速生长。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如下反应:;。经测定ClO-与的数目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Cl2+2OH-=Cl-+ClO-+H2O
(2) ①. 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酸性大于HClO,可以与ClO-反应生成HClO,使HClO浓度增大,氧化性增强 ②. HClO受热分解,浓度下降,氧化性减弱
(3)NaClO+H2O2=NaCl+H2O+O2↑
(4)4:1
【解析】
【小问1详解】
常温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NaClO、NaCl、H2O,NaClO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小问2详解】
①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酸性大于HClO,可以与ClO-反应生成HClO,即CH3COOH+C1O-=CH3COO-+HClO;而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因此HClO浓度增大,氧化性越强,故加入白醋时,纸片迅速褪色;
②根据图示可以看出ORP的值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ORP的值下降的越快,其可能的原因就是次氯酸受热分解,导致HClO的浓度下降,物质的氧化性减弱;
【小问3详解】
NaClO将H2O2氧化产生O2的促进藻类快速生长,NaClO被还原产生NaCl,同时反应产生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H2O2=NaCl+H2O+O2↑;
【小问4详解】
,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的数目之比为1∶3,假设ClO-的物质的量是1 mol,则为3 mol,被氧化的Cl的物质的量是4 mol。根据反应过程中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产生Cl-的物质的量为n(Cl-)=n(ClO-)+5n()=1 mol+5×3 mol=16 mol,故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即(变为Cl-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变为ClO-与的氯元素)的个数比为16:(1+3)=4:1,同一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故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成都二诊]2024年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日语试题!

下一篇: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