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鲁迅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北京市鲁迅中学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化学
2023.1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
第一部分(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 B. NaOH C. NaCl溶液 D. 乙醇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之为电解质:
【详解】A.Cu为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NaOH的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均能导电,则为电解质,故B正确;
C.NaCl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所以不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乙醇无论在水溶液还在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不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2. 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A不符合题意;
B.过程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未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需要加入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
D.过程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加入氧化剂能实现该过程,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3.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 盐酸 B. 干燥的固体 C. 熔融的 D. 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才具有导电性;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也能导电;
【详解】A.盐酸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A不选;
B.干燥的固体属于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B选;
C.熔融的,属于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不选;
D.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D不选;
故选B。
4.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金属铜能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
B. 、冰水、液氨都属于纯净物
C. 、等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 、、在水中均能电离出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Cu能导电,但铜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冰水、液氨都属于纯净物,B正确;
C.CO无法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
D.HCl、在水中电离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和氢离子,属于盐,D错误;
故选B。
5.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OH-、Ba2+、Cl- B. Fe3+、、Mg2+、OH-
C. Cu2+、、Cl-、Ag+ D. Ca2+、H+、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镁离子、铁离子与氢氧根会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氢离子、钙离子与碳酸根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B. 将Cu丝插入溶液中:
C.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A错误;
B.Cu与Ag+反应生成Cu2+和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B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正确,C正确;
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D错误;
故答案选C。
7.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B. 在其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它们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做焰色试验:它们的火焰都呈黄色
D. 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加热发生分解反应,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故A正确;
B.Ca(OH)2+Na2CO3=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NaHCO3足量),所以在其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它们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正确;
C.钠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两种物质都是钠盐,所以焰色试验呈黄色,故C正确;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转化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相同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的酸反应的速率为碳酸钠小于碳酸氢钠,故D错误;
故本题选D。
8.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纯净的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 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得漂白液
C. 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的酸性变强
D. 过量的Fe在中燃烧,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纯净的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A错误;
B. 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得漂白粉,B错误;
C. 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故久置氯水主要成分为盐酸、酸性变强,C正确;
D. Fe在中燃烧生成,与铁是否过量无关,D错误;
答案选C。
9. 图a~c分别为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A. 图a中的代表的离子是
B. 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
C. 由图b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 由图b和c均可判断,X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答案】C
【解析】
【详解】A.半径大于,因此代表的是,A项正确;
B.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和按照一定规则紧密排布,不能自由移动,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B项正确;
C.NaCl在水溶液中就可以发生电离,而不是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C项错误;
D.由图b和c均可看出,向电源正极移动, 则X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D项正确;
答案选C。
10.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验证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②检验Na2O2与反应有生成 ③观察的焰色试验 ④比较、的稳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在试管中存在一定量的空气,钠与水对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使空气膨胀,导致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①能达到实验目的;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能达到实验目的;③钾元素的焰色试验,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③不能达到实验目的;④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应把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碳酸钠放在大试管中,小试管连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能证明稳定性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④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
11.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A. 图1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B. 图2证明与水反应放热
C. 图3证明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 图4探究钠与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固体试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选A;
B.向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滴2滴水,脱脂棉燃烧,证明与水反应放热,故不选B;
C.锥形瓶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气球膨胀,说明锥形瓶内气体减少,证明能与烧碱溶液反应,故不选C;
D.氯气通过热的金属钠,玻璃管内有白烟生成,说明钠与发生反应,故不选D;
选A。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
B 取少量溶液X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该溶液中含有
C 向等浓度等体积的和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红色更深 说明溶液碱性比强
D 取少量金属Na放在坩埚中灼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该固体为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钾的焰色需透过紫色钴玻璃观察,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故A错误;
B.取少量溶液X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含有或HCO,故B错误;
C.向等浓度等体积的和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酚酞,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更强,溶液红色更深,故C正确;
D.取少量金属Na放在坩埚中灼烧,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故D错误;
选C。
13.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Na2CO3固体粉末(NaHCO3),加热分解
B. 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 CO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从而加热分解可以除去Na2CO3固体粉末中的NaHCO3杂质,故A正确;
B.Na2CO3溶液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NaHCO3不与CO2反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可以将NaHCO3中混有的Na2CO3除去,故B正确;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O2与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固体,CO2与铜不反应,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故C正确;
D.Na2SO4与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和NaOH,反应后过滤只能除去硫酸钡,不会除去NaOH,引入了新杂质,故D错误;
故选D。
14. 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用下列试剂或方法能将两者区分的是
①Ca(OH)2 ②盐酸 ③BaCl2 ④NaOH ⑤加热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二者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②加入盐酸,碳酸钠开始不生成气体,而碳酸氢钠立即生成气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③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而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④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现象不明显,而碳酸钠与NaOH不反应,不能鉴别;
⑤在溶液中加热,都不分解,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
综上,能将两者区分的是②③;
答案选A。
15.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A项,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B项,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D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
详解: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颜色变化的原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6.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如图所示坐标图形相符合的是
A. 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数目)
B. 稀盐酸滴加到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C. 溶液滴入溶液中(横坐标是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沉淀质量)
D. 稀硫酸滴加到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溶液中,不断减小,减小到0后不会再增大,A错误;
B.稀盐酸滴加到溶液中虽然生成氯化银沉淀,但是同时生成了硝酸,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会减小到0后再增大(若两种溶液的浓度相同,则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不会减小到0后再增大,B错误;
C.NaOH溶液滴入溶液中生成碳酸钡沉淀,沉淀质量从0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后不变,C错误;
D.稀硫酸滴加到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二者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达到最小值,继续加入稀硫酸,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到最大值(最大值由稀硫酸中的离子浓度决定)后不变,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减小后增大到不变,D正确;
故选D。
17. 在一定条件下。使12g CO和O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7g,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33.3% B. 50% C. 58.3% D. 66.7%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次发生反应:2CO+ O22CO2、2 Na2O2+2 CO2=2Na2CO3+ O2,总反应方程式为CO+ Na2O2= Na2CO3,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相当于燃烧的CO的质量,
①如果混合气体中CO不足量,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7g,O2的质量为12g-7g=5g,O2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41.7%;
②若混合气体中O2不足量,设7gCO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为x,则:
2CO+ O22CO2
56:32=7g:x
解得x=4g,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 33.3%,
故答案为:A。
第二部分(共49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9分。
18. 我国科学家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需要将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做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反应中每生成1个CH3OH,消耗CO2____________个,转移电子____________个。
【答案】(1) ①. H2 ②. 降低
(2) ①. 1 ②. 6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的物质是H2,碳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至-2价;
【小问2详解】
根据方程式的系数可知,反应中每生成1个CH3OH,消耗1个CO2,氢元素从0升高至+1价,生成1个CH3OH消耗3个氢气,转移6个电子。
19. 写出下列电离方程式
(1)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酸电离时生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钙电离时生成钙离子、氢氧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碳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碳酸钠电离时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
20. 请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1)铁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
(2)硫酸和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和盐酸______________
(4)氧化铜和硫酸______________
(5)铝与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离子方程式为:。
21. 写出要求的方程式
(1)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溶液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固体,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⑥溶液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⑦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⑧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⑨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是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小问2详解】
②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
【小问3详解】
③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小问4详解】
④是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
【小问5详解】
⑤是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小问6详解】
⑥是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
【小问7详解】
⑦是铁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8详解】
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次氯酸是弱酸不可拆,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
【小问9详解】
⑨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离子方程式。
22. 科学家舍勒和戴维对氯气的制取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某兴趣小组利用所给仪器在实验室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氯气的常用装置如下图。
(1)利用该装置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实验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e→__________→ → → →i→h→g→f。
(4)实验室除了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外,还可以用其他很多方法制取氯气,其中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中HCl的作用是还原性和__________,若反应产生5个Cl2,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
【答案】22.
23. 洗气,除掉Cl2中的HCl杂质
24. dcab 25. ①. 酸性(或成盐) ②. 10
【解析】
【分析】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气,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B吸收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干燥,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小问1详解】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还生成氯化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氯气不纯;在实验过程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洗气,除掉Cl2中的HCl杂质;
【小问3详解】
发生装置得到氯气,应该先除杂再干燥,故通过饱和食盐水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且有毒,使用万用瓶装置长进短出收集,然后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减小污染,故实验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e→d→c→a→b→i→h→g→f,故答案为:dcab;
【小问4详解】
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反应中生成两种盐体现盐酸的酸性、生成氯气时失去电子体现HCl的还原性,氯元素化合价从-1升高至0价,每反应产生5个Cl2,有10个氯原子变价,则转移10个电子。北京市鲁迅中学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化学
2023.1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
第一部分(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 B. NaOH C. NaCl溶液 D. 乙醇
2. 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3.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 盐酸 B. 干燥的固体 C. 熔融的 D. 溶液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铜能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
B. 、冰水、液氨都属于纯净物
C. 、等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 、、在水中均能电离出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
5.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OH-、Ba2+、Cl- B. Fe3+、、Mg2+、OH-
C. Cu2+、、Cl-、Ag+ D. Ca2+、H+、Cl-、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B. 将Cu丝插入溶液中:
C.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7.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B. 在其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它们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做焰色试验:它们的火焰都呈黄色
D. 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8.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纯净的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 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得漂白液
C. 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的酸性变强
D. 过量的Fe在中燃烧,生成
9. 图a~c分别为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a中的代表的离子是
B. 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
C. 由图b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 由图b和c均可判断,X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10.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验证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②检验Na2O2与反应有生成 ③观察的焰色试验 ④比较、的稳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A. 图1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B. 图2证明与水反应放热
C. 图3证明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 图4探究钠与反应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
B 取少量溶液X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色无味气体 该溶液中含有
C 向等浓度等体积和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红色更深 说明溶液碱性比强
D 取少量金属Na放在坩埚中灼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该固体为
A. A B. B C. C D. D
13.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Na2CO3固体粉末(NaHCO3),加热分解
B. 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 CO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
D.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14. 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用下列试剂或方法能将两者区分的是
①Ca(OH)2 ②盐酸 ③BaCl2 ④NaOH ⑤加热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⑤
15.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A. A B. B C. C D. D
16.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如图所示坐标图形相符合的是
A. 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数目)
B. 稀盐酸滴加到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C. 溶液滴入溶液中(横坐标是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沉淀质量)
D. 稀硫酸滴加到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17. 在一定条件下。使12g CO和O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7g,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33.3% B. 50% C. 58.3% D. 66.7%
第二部分(共49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9分。
18. 我国科学家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需要将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做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反应中每生成1个CH3OH,消耗CO2____________个,转移电子____________个。
19. 写出下列电离方程式
(1)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1)铁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
(2)硫酸和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和盐酸______________
(4)氧化铜和硫酸______________
(5)铝与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
21. 写出要求的方程式
(1)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溶液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固体,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⑥溶液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⑦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⑧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⑨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科学家舍勒和戴维对氯气的制取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某兴趣小组利用所给仪器在实验室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氯气的常用装置如下图。
(1)利用该装置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实验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e→__________→ → → →i→h→g→f。
(4)实验室除了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外,还可以用其他很多方法制取氯气,其中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中HCl的作用是还原性和__________,若反应产生5个Cl2,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之中考真题解密(讲义与练习)专题20 科普阅读文、开放性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安徽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