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2 分)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 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的物理学家是( )
A .赫兹 B .伽利略 C .牛顿 D .哥白尼
2 .(2 分) 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的( )
A .频率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
3 .(2 分) 体温计示数升高时, 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温度
4 .(2 分)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 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最后不见了。这种现象是( )
A .熔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5 .(2 分)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 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 .立竿见“影”
C .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D .皮影戏中的“手影”
6 .(2 分) 中国自主研制 C919 飞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极轻反映的是这种材料的
( )
A .密度小 B .质量小 C .体积小 D .熔点低
7.(2 分) 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根据数值在图上描出甲、乙、丙三个点,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密度为 4g/cm3
B .无法得出乙的密度值
C .丙比甲的密度小
D .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8 .(2 分)如图所示, 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
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 则 A 、B 、C 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9 .(2 分)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 .(2 分)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容易导
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乙丁 B .乙丙 C .甲丁 D .甲丙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11 .(2 分)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影”和水中
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 形成的, 后者是由光的 形成的。
12 .(3 分) AI 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 项功能的操作。当对 AI 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 的 ,晓丹一下就听出其播放的声音是周深演唱的,这是根据 判断
的,锁车遥控器是利用 来实现遥控的。
13 .(2 分)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记录了釜的铸造:“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 柄勺从嘴受注”。“铁化如水”过程需要 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铁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4 .(6 分)小明发现厨房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
(1)炖菜时, 锅上面的“白气”是 现象,此现象需要 热量。
(2)食用油用去一些后,质量 ,密度 。
(3)他听到抽油烟机的声音是靠 传入耳朵的。他为了减少厨房的声音传入书
房对妹妹学习的影响,他关严厨房门,这是在 减弱噪声。
15.(2 分)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 2m/s,人急行穿过 6m 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s; 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 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 m 处开始穿越马
路。
16 .(2 分) 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 1m 处, 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远离平面
镜后退 0.5m,则镜中像的大小 。
17.(5 分)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 A 点由静止滑下。
(1)以挡板为参照物, 小车是 。
(2)图中 AB 段的距离 sAB = cm;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
m/s。
(3)AC 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 段的平均速
度。
(4)实验时, 如果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偏 。
18 .(7 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实验第 5 分钟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水沸腾时,
会观察到如图丙 (选填“a”或“b”)的气泡。
(3)请依据如表实验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9 99 99 99
(4)根据图象可知: 水的沸点是 ℃,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 ,
若要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我们可以 (写出一种具体的方法)。
19 .(7 分)如图甲所示,某物理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采用了 1 对电子蜡烛进行“探究平面镜
成像特点”的实验。
(1)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实验时看不清蜡烛 A 的像, 应 (选填“拉开”或“合上”)实验室的窗
帘。
(3)将点亮的电子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 然后将蜡烛 B 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眼睛从 蜡烛 (选填“A”或“B”)所在一侧通边玻璃板看到蜡烛 B 与 A 所成的像完全
重合, 然后记录物、像的位置, 可知像与物大小 。
(4)把手指放在蜡烛 B 的“火焰”上, 手指 (选填“会”或“不会”)被烧
痛。
(5)在图乙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CO 和反射光线 OD,画出法线和反射面的位置。
20 .(4 分)小明同学探究声音的特性。
(1)如图甲, 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 乒乓球弹起 产生的。
(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 有关。 (3)多次敲击不同音叉,用示波器分别记录音叉发声波形,如图乙 A 、B 、C 所示,音
调最低的是 声音,响度最小的是 声音。(均选填“A”、“B”或“C”)
21 .(4 分)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 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 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是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 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
大”)。
22.(6 分)2023 年 5 月 21 日 7:00 长春马拉松鸣枪开跑, 此次赛事共有 30000 人参加。完
成比赛后可获得完赛奖牌,如图甲。有同学想知道完赛奖牌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天平上指针
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奖牌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数量和游码对应的位置
如图丙所示 1 是 g;
(3)如图丁,将奖牌缓慢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内,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 V
kg/m3;
(4)同组的小淼同学利用这个奖牌来测量香醋的密度:
①她将奖牌浸没在香醋中,在烧杯液面处做好标记,如图己所示测出此时奖牌、烧杯、
香醋的总质量为 m2;
②取出奖牌,往烧杯倒香醋,直到液面达到标记处 3;
③香醋的密度为 (用字母 m1 、m2 、m3 、V 表示);
④奖牌取出时会带出部分香醋,则密度的测量结果将 (选填“受”或“不受”)
影响。
2023-2024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2 分)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 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的物理学家是( )
A .赫兹 B .伽利略 C .牛顿 D .哥白尼
【分析】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 最早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解答】解:由物理学史的知识可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
故只有 C 正确。
故选: C。
2 .(2 分) 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的( )
A .频率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
【分析】音色是声音的本质与特色,它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我们根据音色能辨
别物体。
【解答】解: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因此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
音。
故选: C。
3 .(2 分) 体温计示数升高时, 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温度
【分析】体温计内的水银属于液体,而且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用公式 ρ = 判断密
度的变化; 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解答】解:体温计示数升高时,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 质量不变得密
度变小。
故选: B。
4 .(2 分)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 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最后不见了。这种现象是( )
A .熔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分析】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解答】解: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樟脑片从固态
直接变成了气态。故 C 正确。
故选: C。
5 .(2 分)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 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 .立竿见“影”
C .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D .皮影戏中的“手影”
【分析】(1)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及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 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 A、在阳光的照射下, 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立竿见“影”中的“影”是影子, 故 B 不符合题意;
C、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 故 C 符合题意;
D、皮影戏中的“手影”是影子,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 .(2 分) 中国自主研制 C919 飞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极轻反映的是这种材料的
( )
A .密度小 B .质量小 C .体积小 D .熔点低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
的质量。
【解答】解:“极轻”指的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相同体积物体,这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质量小,
故 A 正确。
故选: A。
7.(2 分) 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根据数值在图上描出甲、乙、丙三个点,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密度为 4g/cm3
B .无法得出乙的密度值
C .丙比甲的密度小
D .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甲的体积为 8cm3 时,质量为 2g,据此利用密度公式可求
甲的密度;
(2)根据图像可知乙的质量和体积图线与甲的图线重合, 据此可得乙的密度值;
(3)比较相同体积的甲、丙的质量大小, 利用密度公式可得甲和丙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 A、由图像可知 3 时, 质量为 2g 甲= = =3.25g/cm3 ,故 A 错误;
B 、D、由图像可知, 说明乙的密度等于甲的密度 3 ,故 B 错误;D 错误;
C、当甲和丙体积相同时, 根据 ρ = ,丙比甲的密度小。
故选: C。
8 .(2 分)如图所示, 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
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 则 A 、B 、C 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分析】分析 m﹣V 图像即可。
【解答】解:由 m﹣V 图像可知,在质量相同时, V 甲<V 乙<V 丙,则 A 、B 、C 三个容
器依次分别装的是甲、丙、乙。
故选: D。
9 .(2 分)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 BC 错误。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所以 D 错误。
故选: A。
10 .(2 分)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容易导
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乙丁 B .乙丙 C .甲丁 D .甲丙
【分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 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配戴凹透镜进行
矫正。
【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甲图的光线会聚在 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
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11 .(2 分)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影”和水中
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 后者是由光的 反射 形成的。
【分析】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
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立竿见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不透明的竿上而形成的影子,是
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 直线传播;反射。
12 .(3 分) AI 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 项功能的操作。当对 AI 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 响 度 ,晓丹一下就听出其播放的声音是周深演唱的,这是根据 音色 判断的, 锁车遥
控器是利用 红外线 来实现遥控的。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锁车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
【解答】解: 当对 AI 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 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响度,则
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变;
不同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等不同, 晓丹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是周深的声音;
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 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
故答案为: 响度;增大。
13 .(2 分)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记录了釜的铸造:“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 柄勺从嘴受注”。“铁化如水”过程需要 吸收 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铁属于 晶
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解答】解:“铁化如水”是铁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在熔化过程中,
故铁是晶体。
故答案为: 吸收;晶体。
14 .(6 分)小明发现厨房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
(1)炖菜时, 锅上面的“白气”是 液化 现象,此现象需要 放出 热量。
(2)食用油用去一些后,质量 变小 ,密度 不变 。
(3)他听到抽油烟机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入耳朵的。他为了减少厨房的声音传入书
房对妹妹学习的影响,他关严厨房门,这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分析】(1)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
改变;
(3)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
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1)锅上面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
化放热;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一桶食用油,质
量和体积减少, 所以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不变;
(3)他听到抽油烟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耳朵的。他为了减少厨房的声音传入书房对妹
妹学习的影响, 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1)液化;放出;不变; 传播过程中。
15 .(2 分) 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 2m/s,人急行穿过 6m 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3 s;
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 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 30 m 处开始穿越马路。
【分析】(1)已知路程 S 和速度 v,用公式 t=来计算时间;
(2)已知时间 t 和速度 v,用公式 s =vt 来计算路程。
【解答】解:由 v =可得 1 = = =5s;
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 s2 =v2t3 =10m/s×3s =30m 开始穿越马路。
故答案为: 3;30。
16 .(2 分) 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 1m 处, 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2 m.若他远离平面镜
后退 0.5m,则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 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 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因为小明距平面镜的距离是 1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1m×7 =2m;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 当人远离平面镜时,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 他
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 2;不变。
17.(5 分)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 A 点由静止滑下。
(1)以挡板为参照物, 小车是 运动的 。
(2)图中 AB 段的距离 sAB = 40.0 cm;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 0.16 m/s。 (3)AC 段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 段的平均速度。
(4)实验时, 如果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偏 大 。
【分析】(1)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
物的位置没有变化, 则物体是静止的;
(2)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先求出 AC 段的路程和时间,利用平均速度公
式 v =计算求得;
(3)求出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再与第(2)问求得的 AC 段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4)如果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 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 根据速度公式分析可得测量的平
均速度偏大。
【解答】解:(1)小车下滑时, 与挡板的距离越来越小, 小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AB =80.0cm﹣40.4cm =40.0cm;
AC 段的距离为:sAC =80.0cm;由图可知 AC 段的运动时间为: tAC =09:25:20﹣09:
25:15 =3s;所以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vAC= = =16.6cm/s =0.16m/s;
(3)BC 段的距离为: sBC =40.0cm;由图可知 BC 段的运动时间为: tBC =09:25:20
﹣09:25:18 =5s;所以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vBC = = =20.4cm/s =0.2m/s;
(4)如果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分析可知,时间越小,故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运动的;(2)40.5;(3)小于。
18 .(7 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部 。
(2)纠正错误,实验第 5 分钟时, 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98 ℃; 水沸腾时,会
观察到如图丙 a (选填“a”或“b”)的气泡。
(3)请依据如表实验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9 99 99 99
(4)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99 ℃,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 保持不变 , 若要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我们可以 提高水的初温 (写出一种具体的方法)。 【分析】(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其原因是容器底和容器壁的温度和液体的温度不同;
(2)认清分度值,读数即可; 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
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3)描点画图即可;
(4)要掌握沸点的概念,知道液体沸腾时温度叫做沸点;掌握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但
温度保持不变; 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等。
【解答】解:(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
壁;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 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98℃, 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这些
气泡到达水面会破裂开来,会散发到空气中;
(3)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所示:
(4)) 由图知, 当水的温度达到 99℃时,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沸点是 99℃,
可以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2)98;a;(4)99;提高水的初温。
19 .(7 分)如图甲所示,某物理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采用了 1 对电子蜡烛进行“探究平面镜
成像特点”的实验。
(1)玻璃板应 垂直 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实验时看不清蜡烛 A 的像,应 合上 (选填“拉开”或“合上”)实验室的窗帘。 (3)将点亮的电子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 然后将蜡烛 B 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眼睛从 蜡烛 A (选填“A”或“B”)所在一侧通边玻璃板看到蜡烛 B 与 A 所成的像完全重
合,然后记录物、像的位置,可知像与物大小 相等 。
(4)把手指放在蜡烛 B 的“火焰”上,手指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
(5)在图乙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CO 和反射光线 OD,画出法线和反射面的位置。
【分析】(1)玻璃板与水平桌面要垂直放置,否则成的像偏高或偏低,不易确定像的位
置;
并且让它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否则不易确定像的位置;
(2)为使成像清晰,环境应较暗;
(3)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像与物大小相等;
(4)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结合数学知识作图。
【解答】解:(1)玻璃板应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为使成像清晰,环境应较暗,应合上实验室的窗帘。
(3)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将点亮的电子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 直到眼睛从蜡烛
A 所在一侧通边玻璃板看到蜡烛 B 与 A 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像的位置。
(4)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手指不会被烧痛。
(5)在图乙中,画出∠COD 的角平分线,过 O 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如下所示:
(

)故答案为:(1)竖直;(2)合上;相等;(5)
20 .(4 分)小明同学探究声音的特性。
(1)如图甲, 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 乒乓球弹起 振动 产生的。
(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 振幅 有关。
(3)多次敲击不同音叉,用示波器分别记录音叉发声波形,如图乙 A 、B 、C 所示,音
调最低的是 C 声音,响度最小的是 A 声音。(均选填“A”、“B”或“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 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 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从波形上看,越密集则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 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从波形上看,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色是由
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从波形上看,波的形状越复杂, 音色越动听。
【解答】解:(1)如图甲,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
(2)在距离声源远近相同时, 重敲同一音叉,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实验表明,
振幅越大;
(3)多次敲击不同音叉,用示波器分别记录音叉发声波形、B 、C 所示, B 声音的频率
最高, 音调最低,响度最小。
故答案为:(1)振动;(2)振幅;A。
21 .(4 分)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下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 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 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是 7.5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左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 “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缩小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
大”)。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u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1)由图可知,光屏此时位置偏上, 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2)已知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所以蜡烛一定是在 2 倍焦距处, f=7.6cm;
(3)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 后, 此时 u =20cm,成倒立, 此时像距 f<v<2f;
故答案为: 下, 2.5,左。
22.(6 分)2023 年 5 月 21 日 7:00 长春马拉松鸣枪开跑, 此次赛事共有 30000 人参加。完
成比赛后可获得完赛奖牌,如图甲。有同学想知道完赛奖牌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 处;天平上指
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向 左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奖牌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数量和游码对应的位置
如图丙所示 1 是 62.4 g;
(3)如图丁,将奖牌缓慢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内,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 V 3.12
×103 kg/m3;
(4)同组的小淼同学利用这个奖牌来测量香醋的密度:
①她将奖牌浸没在香醋中,在烧杯液面处做好标记,如图己所示测出此时奖牌、烧杯、
香醋的总质量为 m2;
②取出奖牌,往烧杯倒香醋,直到液面达到标记处 3;
③香醋的密度为 (用字母 m1 、m2 、m3 、V 表示);
④奖牌取出时会带出部分香醋,则密度的测量结果将 不受 (选填“受”或“不受”)
影响。
【分析】(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
一端调节。
(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读出图 2 丁中量筒中水面示数, 即为奖牌的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奖牌的密度;
(4)要测香醋密度,根据公式 ρ = 可知,需测出香醋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天平测出香
醋与瓶子的总质量 m3 ,再根据 m 香醋 =m3﹣m1 求得香醋的质量;
由于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香醋中,加入香醋的体积与金属块体积相等,即香醋的体积, 最
后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表示出香醋的密度;
奖牌取出时会带出部分香醋,又重新往烧杯中倒香醋,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与测出此
时烧杯和香醋的总质量为 m3 大小无关, 据此回答。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说明天平的
右端下沉, 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调节。
(2)由图丙知,奖牌的质量 m1 =50g+10g+2.7g =62.4g;
(3)由图戊知,奖牌的体积为 V =20mL =20cm3;
则奖牌的密度 ρ = = =8.12g/cm3 =3.12×102kg/m3;
(4)烧杯中香醋的质量为:m 香醋 =m2﹣m7;
加入香醋的质量:m ′香醋 =m3﹣m 香醋 =m3+m2﹣m2;
由于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香醋中, 加入香醋的体积与金属块体积相等;
香醋的密度为: ρ ′= = 。
奖牌取出时会带出部分香醋,又重新往烧杯中倒香醋,与测出此时烧杯和香醋的总质量
为 m3 大小无关, 故由上面表达式可知测量结果将不变。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左;(2)62.83;(4);不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单元 运算律(单元测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无答案)

下一篇: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测试)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无答案)